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是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复习课。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速度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它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本单元的最后,教材安排了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上好这节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本节课教材首先列出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下面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的排列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下面安排有“数学游戏”,要求学生根据得数找算式卡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同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然后是练习二十二中各种形式不同的练习。

教材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表格,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习。

根据以上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在游戏中,对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进行复习。

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小组合作,学会对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复习,并体验对知识的整理过程。

培养合作意识和方法。

培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对函数思想的渗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一题多解的能力。

二、教学情境精品片段与分析:

情境一:

抽礼物游戏:

师:小朋友们,昨天是什么节日?(圣诞节)昨天老师没来,其实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数学礼物,谁来摸一摸,你会抽到什么呢?

活动:学生从礼物盒里抽取算式卡片,口算,并选取其中较难的两三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算一道就让学生拿一道算式放在实物投影上。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创设了从派送圣诞节礼物这个情境导入,这样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孩子们都想从盒子里抽一张卡片礼物来算一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口算变得有趣,好玩,乐于去接受。在孩子们主动的学习中,对20以内的加法口算方法进行了练习和巩固,也让他们感受到口算练习也是很有意思的。]

情境二:

师:刚刚小朋友们算的这些算式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实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有? 生:很多

{师抓一把放在实物投影上}

师:这么多的算式摆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

生:很乱

师:那怎么办?

生:把它们理一理

师:真是个好办法!那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么整理?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让学生记住某种方法,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面对某种问题,体验某种事实。所以在上一环节后自然地引导创设出一个很多算式摆在一起的乱糟糟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体验到对知识整理的必要性,孩子们的兴趣也在体验事实的过程中萌发。]

三、教学重难点精品片段与分析

活动设计一

讨论摆法。

生1:按得数整理。

生2:按9加几,8加几,7加几这样分类整理。??

2、师:听了这么多的想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整理一下?

生:想。

师:娜娜老师已经给小朋友准备好了算式卡片,小朋友轻轻地把它拿出来,摆一摆,贴一贴。记住,只有8分钟的时间哦,最快完成的小组可得一颗星星。开始!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拿出书上的表格让学生观察,而是充分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自己整理出20以内的加法表。学生经历了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初步感知了复习整理的方法。]

活动设计二: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1)师: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这组的作品。

活动:学生介绍自己这组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引导深入。如:为什么和相等?渗透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和也一个比一个大;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加数小一,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加数大一,和不变。

(2)师:现在我们不介绍自己的了,我们讲一讲其他组的,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让学生发现和自己摆的不一样的组的规律)

(3)师:老师发现有几个组没完成,你们组为什么没完成?(渗透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他们组摆的是有规律的,就问:你们猜猜看他们接下去会怎么摆?你为什么这么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通过生生评价,既交流了整理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并适时的渗透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分析表格中,通过教师适当的提问引导,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思。]

三、练习设计精品片断与分析

练习设计一:

抢答游戏:

1、师生抢答

师指算式,生抢答。

2、生生抢答

以小组为单位,有一人指,其余三人抢答,然后轮换。

[这个抢答游戏把这节课整理的表格的规律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融汇其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使孩子们更好地巩固知识,学会应用。而且这个游戏能反馈出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对这张表格的规律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环节。]

练习设计二:

教材112页“数学游戏”:

教师报一个得数,学生根据得数找算式卡片,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练习较上个练习而言,思维上的挑战性更强一些,通过这个练习,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而且又一次地应用了表格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练习设计三:

走迷宫: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刚刚对这么多的算式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摆出了一张像楼梯一样的图,其实这幅图还蛮好玩的哦,小朋友们想不想玩?

我们来玩一个走迷宫的游戏,迷宫的入口在这里,要求是我们走过的算式的得数一道比一道多1,你能走出迷宫吗?小组商量一下,你打算怎么走,再在自己编的表格上画一画。

2、小组合作

3、汇报

[特别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兴趣是他们进行创造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先决条件。在练习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了富有童趣的走迷宫的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这样一个一题多解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不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发现者和研究者,学生不再是学数学,而是“做”数学,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  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习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9加几的巩固练习

练习目标

1、巩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较熟练计算9加几的口算题。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练习重点

能选用自己较熟练的计算方法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练习难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并说说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9+1+5          9+1+4           9+1+8

  9+6            9+5             9+9

2、指名说说“9+6”、“9+5”、“9+9”这三题计算时怎样想?

3、出示口算卡片。

(1)开火车口算:

9-2=    9+6=    9+10=    9+2=   

7-5=    9+9=    10-5=   9-5=   

9-6=    9+4=    9+8=    9+0=

(2)指名口算:

4+5+3=    6+3-2=    9-2+4=  

9-4+3=    10-l+5=   2+7+9=

(3)做游戏:找朋友。

(教师把9加几的算式卡片和10—18的数字卡片发给学生。一位学生拿着卡片“9+2”走上讲台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位同学拿着数字卡片“11”也走上讲台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大家齐读:9+2=1I)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第5题。

2、练习二十第4题。

看图填算式。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题中给出蜜蜂采花蜜的情景图,图下是口十口=口,没有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图意计算“有多少只蜜蜂”,也可以根据图意计算“有多少朵鲜花”。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又复习了9加几的计算,还复习了应用题和填括号里的计算题,大家都学得不错,希望课后同学们还要多练习,尽快提高计算速度。

板书设计

 

                    9加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1、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可好玩了,瞧,同学们都在跑步呢。观察主题图,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十5。

    师:8十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师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4、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十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十4、7十6、6十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教师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l0,然后用lO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6、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十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

1、第1题。“圈一圈”,完成凑十的过程,再算出得数。

2、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凑十过程,再填在书上。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描述画面。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确定两个加数,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8、7、6加几

               8+5=13          8+9=17

                  8+4=12    7+6=13    6+5=11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

练习目标

1、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2、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和认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
练习重点: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练习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和认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十8=    10—8=     7十5=    4十6=

    8十8=    9十9=    6十9=    6十7=

    7十8=    7十8=    8十5=    8十9=

2、听算。

    6十9=    7十7=    9十8=

    7十6=    8十7=    6十5=

    7十5=    6十4=    9十6=

二、计算能力训练。

1、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教师把第2题写在黑板上,随便指在某一数的上方,让学生分别算出得数,让学生接力读,看看哪组读得又对又快,对于读得不对的同学,再让他多训练。

2、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一的第4、5题。

学生独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一的第6题。

三、课堂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7、8题。

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8、7、6加几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8十3=  9十4=

    9十2=  8十4=  7十5=  6十5=  8十6=

2、8十9=?

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学习。

    问:5十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独立试做5十7。

    ②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③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④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5、4、3、2加几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口算小转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

9+4=    8+5=     7+6=    6+6=    8+7=      9+5=

6+7=   7+5=     7+9=     5+6=    8+4=      3+9=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8+4、9+5、7+8的。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口算小转盘)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二、指导练习

1、先说得数,再写算式。(完成P96页第1题)

(1)学生说一说,怎样算得比较快?

(2)指导学生书写算式。

师: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

2、出示练习。

在○里填上“>”“<”或“=”。

8+4○13  7+9○16  7+6○12  5+7○14  6+5○12  3+8○11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引导学生完成P96页第2题。

(1)学生看表格,弄清题目的意思。

(2)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一说。

(3)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学生自主完成P96页第3、4、5题。

三、数学游戏:找朋友

让学生出示数字卡片。

0    5    7    9     3     6     8     10    4     2

从卡片中抽出两张,按游戏规则玩。

1、游戏规则:

(1)得数是10的两个数是好朋友。

(2)得数是12的两个数是好朋友。

(3)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

2.  游戏方式:小组中进行。

3.  每个小组评出两位优胜学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用数学(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工作中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导入:一(1)班的小朋友参加了一次文艺汇演,瞧,他们来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板书。

4、学生评一评: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为什么?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P97页“做一做”

(1)学生观察画面,说说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2)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完成P23页第1题。

4.  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意。

5.  独立填写算式,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8+6=14(人)

6.  教师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7.  学生评价这两种解法,说一说体会或感受。

(4)P100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100页第6题

学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完成课堂练习。(出示主题图)

(1)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答。汇报交流:8+6=14(人)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的角度思考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怎样思考?

四、完成随堂练习。

学生独立填未知加数。

以8+( )=12为例,让学生交流想的过程。

5、数学游戏

引导学生做抢答游戏。

活动小结,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6、全课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有什么体验或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用数学(二)

解决问题: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找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并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橡皮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想要)

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2、师生活动(准备7块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师:谁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橡皮吗?

教师请小小朋友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根据学生抓出的橡皮数,教师告诉学生盒子还剩多少橡皮。

师:现在你知道魔盒里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吗?能说出理由吗?

3、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抓出的橡皮放回盒子里,再将所有的都拿出来,数橡皮的块数。)

4、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出示情境图

1、猜一猜。

两只小猴来到山下采桃子,它们已经采了7个(出现情境中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不出现,板书:7个)。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说一说,算一算。

(1)提问:小猴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板书:树上还剩5个)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7+5=12或5+7=12)

问:7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12呢?

3、编一编,说一说。

像这样的数学问题,你在生活中也一定遇到过,你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4、小结:今天我们学的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反过去想,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1、完成P98页的“做一做”。

问: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吗?你是怎么找到的?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2、P100页第8题。

学生自己看图,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说给同桌听,再自己的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指名口答。

3、教师小结。、

问: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复习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学具准备

1—20各数的卡片。

复习过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教师指着竖行式题。   

问: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二行是9,第二行都是8……。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式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

2、教师指着横排式题。

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回答。

(1)每一横排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的,加2、3、4……。

(3)每一横排式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

3、教师继续提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答出。

(1)5加6和6加5的得数一样,7加4和4加7的得数一样……加数的位置调换以后,得数不变。

师说明:记住大数加小数的题,就可算小数加大数的题目。

(2)表中有四道题都是两个加数一样。6十6、7十7……。

如果学生发现其他规律,要给予表扬。

4、教师按照课本第l01页加法表画上粗线,说明:记熟左边20道题,就可以计算全部20以内进位加法了。

(1)齐读表中左边的20道加法题。

(2)教师随意指表中一道式题,让学生举出得数卡片。

(3)教师指着小数加大数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

二、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1题。

让学生把和是ll、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2、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限定2分半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四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练习课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复习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学具准备

1—20各数的卡片。

复习过程

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让学生先自己做,在集体订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