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总结(精华版)

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对象,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属的地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旧的生产关系难以适应,会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会积极的反作用于生产力。同生产力适应的成产关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式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2、政经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统称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建立怎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变话就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与其相适应的能起保护和巩固的作用,与其不适应的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不过,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会摧毁旧的上层建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上层建筑。

4、政经的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解释各种生产关系生产、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即经济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5、经济规律是关于生产关系运动变化的规律。他是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具有客观性,它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改造规律,应该逐渐发现和认识规律,自觉利用经济规律。一般经济规律: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在某几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特有经济规律:在某一社会形态中起作用。在一个社会形态里有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它表明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并决定着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能体现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1、劳动的二重性。

即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在特定形式下的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物质要素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不易社会形态的变化为转移。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同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应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同一个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支出的劳动。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下生产商品的劳动及时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生产者独立的从事生产活动,生产多少,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等都是他私人的事,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归私人所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时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他需要的产品又依靠别人提供,因此他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即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的性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商品生产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即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生产的劳动产品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商品被卖出去后,个人的劳动才会被社会承认,一旦商品买不出去,他的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既是他在生产商品时进行了具体的劳动创造了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商品不

是社会所需要的,则他的劳动就未被承认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不能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商品的内在矛盾,价值与实用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都根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3、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及流通规律。

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形式有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价值代表,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两极,商品内在矛盾外在化,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与商品的对立现在转变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可以是想象或观念上的货币):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流通手段(实实在在的货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3)贮藏手段(实实在在的货币,“蓄水池”自发调节货币的流通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贮藏起来。(4)支付手段:货币用作清偿债务及支付税收、租金、工资等的职能。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赊账买卖的出现产生的,一方面减少货币流量促进了商品流通,一方面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5) 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主要用于:作为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充当购买手段;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在国家间转移。

货币的流通规律:(1)金属货币。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三个因素:待实现的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金属货币本身有价值,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的增加和减少是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当金属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需要量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手段。反之亦然。(2)纸币(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流通规律是一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金属货币的需要量适应,纸币就可正常流通,物价保持稳定。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即所代表的价值象征的社会劳动就会变小,货币发生贬值,纸币的购买力下降,出现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即通货膨胀。反之通货紧缩。因此纸币的发行不能任意。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要求和内容是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有货币来表现。因此,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价值。表现:商品的价格不但的和价值发生上下偏离(供求关系等的影响)。偏离现象实际是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为:(1)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一中心进行的(2)同一个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一直(3)不同商品的价格不管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自发的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3)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G-W-Gˊ与价值规律相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在流通领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

劳动力转化成商品时货币转化成资本的根本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可以还原为生产

和在生产劳动者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维持自身生活,抚养后代,学习新技术,还有历史道德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其他商品没有的特殊性质。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床在自身价值,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有两个特点:劳动隶属于资本,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称表现为劳动过称和价值增值过称(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所需的时间之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能在工人身上获得剩余价值。

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根据不同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自身使用价值的消耗,它们原有的价值也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它的价值量,发生了价值增值。把预付资本划分为不便于可变资本表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的产物,更加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5、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则降低劳动力价值,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提高社会生产资料部门及与之相关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众多的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生产率的表现)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

6、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1、简单扩大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从中看到三个问题:(1)资本家支付的工资是有工人上个月生产的劳动产品转化而来,是工人养活资本家(2)资本家预付资本是有工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有工人创造的(3)工人除劳动过程外,同样是资本的附属物(生活资料的消费为了进一步提供劳动力)。

2、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实质:在等价交换的形式下,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有的剩余价值增值资本,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3、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有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V。 资本积聚:个别资本依靠本省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受基金限制,增长速度慢。

资本集中: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的大资本(竞争与创办股份公司,竞争和信用)。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不受基金限制,增长速度快。

资本集中于积累相互促进(资本积聚促使个别资本增大,有利于提高个别资本的信用,促进资本集中;而资本集中有利于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增加积累,从而加快资本积聚的规模。)又有区别。

4、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1)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增加,可

变资本的比例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雪球式有可变资本决定的,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2)科学技术提高,课用童工妇女等代替技术熟练的工人;小生产者两级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小资本家在竞争中破产。

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

1、资本循环的基本理论。

(产业)资本的循环: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阶段(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生产阶段(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售卖阶段(实现剩余价值和价值)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是价值得到了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连续性事资本的重要特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商有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

2、资本周转的理论。

资本必须一次循环过程接着一次循环过程地进行下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运动。这种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原材料储备的时间,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域劳动对象的时间)和流通时间。

提高周转速度: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距尽可能小,缩短流通时间。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价值却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固定资本折旧:就是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不断提取并积累起来。折旧费: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的相当于固定资本损耗程度即转移价值的金额,也叫折旧基金。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值的比率(提高折旧率: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增加总利润;增大成本利润减少)。固定资本的磨损:有形(物质磨损)无形(价值贬值,生产技术提高,新的产品替代)。

流动资本:指在物质形态上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后,全部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包括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资本。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二者的价值周转方式、周转时间、价值回收方式、实物更新方法不同。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根据资本周转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后者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的不同来划分的。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速度=周转的价值总额/预付总资本

快慢决定因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的比重;二者的周转速度。 年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的增值程度,剩余价值率反映对劳动的剥削程度。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1、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出发点:社会总产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立论依据的两个前提: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为c+v+m。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践条件:

基本条件:Ⅰ(v+m)=Ⅱc派生公式: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说明:两大部类生产的产品在不同的交换中实现了供需平衡,产品全部卖出,价值得以实现;两大部类在生产中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消耗,分别得到

了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3、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指供给超过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引起的相对过剩)。由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他方式的区别: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高度社会化;社会的生产资料和成果被少数人占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组基本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组织状态;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缩小。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的要爆发经济危机。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1、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生产费用)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表示为成本价格时,商品价值为 w=k+m。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部门内部的竞争与社会价值的形成;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这种流动直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出现利润率下降时为止。这时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资本流动趋于稳定,平均利润率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对各部门的影响:(1)各部门即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分配剩余价值,即按平均利润率得到平均利润。(2)各部门得到的利润量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不相等了。就容易掩盖利润的来源。(3)平均利润形成后,并没有消除竞争,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不会停止。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也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形成的特点:(1)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为前提;(2)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与价值相比有明显的不同;(3)生产价格形成后,某一部门获得的利润总量与该部门实际创造的价值数量相背离,生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1)生产价格形成后,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浮动。(2)生产价格同样区分为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就形成超额利润。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量减少。(利润总量增加的原因在于:第一,资本总量的增加使劳动总量绝对增加;第二,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超额利润);剩余价值率降低。因为在平均利润率下降时,剩余价值率可能提高。

(2)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有利于提高利润率的因素就是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2、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商品资本转化成商业资本的条件:产业内部分工演变为部门间的分工;独立的流通当事人必须自己预付资本,成为独立的商品经营者。他的出现缩短了流通时间,加速了资本的周转,但使生产和消费脱节更加严重,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加大。

购买价格和售卖价格的差额就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就是商业利润。不能低于平均利润。

3、借贷资本:货币资本家为了让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产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来源:固定资本这就的价值;预定用语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资本周转过程中闲置的流动资本。利息是平均理人的一部分,不能高于平均利润。高低决定因素:利润率水平;供求状况。

4、银行资本.

信用:一种以价值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银行最一般的职能充当债权债务人的中介。

银行资本包括二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吸收存款)。银行存款主要来源于:职能资本家的闲置资本、货币资本家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类:负债业务(即吸收资金和存款)、资产业务(即投放和贷出资金)。银行利润的来源: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银行利润的实质: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银行利润在量上也不能高于或低于平均利润。银行资本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均利润率会进一步下降。

股份公司:若干股东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资本集中的重要手段。

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取得股息的凭证。(不可兑换性,风险性,流通性即转让抵押等)

5、虚拟资本:能定期带来收入,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价格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决定,不由市级资本决定。实际资本:以实物或货币形式存在的、投入生产经营过程能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

统一性:(1)实际资本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了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从而决定了虚拟资本的规模;实际资本的循环周期决定了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2)虚拟资本的发行状况影响着实际资本的规模和活动范围,影响着货币资本的配置从而影响着实际资本的产业结构。

矛盾性:(1)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在质和量上都存在不一致。质:实际资本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虚拟资本没有价值,其价格取决于预期收益和银行利率,及货币供应量。量:实际资本数量取决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运动的资本数量,而虚拟资本的数量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和。大多数情况下虚拟资本的数量变化不代表实际资本的数量变化。(2)虚拟资本有自己的独立的运动形式,这一运动与实际资本的运动相脱离,运动的速度往往快于实际资本。这种虚拟性潜藏着危机。

6、虚拟资本的作用:(1)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货币资本的有效配置;(2)虚拟资本的运动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3)虚拟资本加速了新的社会经济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但也导致了财富的虚拟化(4)虚拟资本的膨胀引发了“泡沫经济”等新经济问题。

7、资本主义地租。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资本主义地租是土地所有者从农业资本家那里得到的收入,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特点:(1)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2)土地所有权与人身依附分离。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平均利润由农业资本家获得,超过的部分则以地租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资本主义农业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垄断现象:一种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一种

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前者产生了级差地租,后者产生了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自然等级相联系,并由土地的经营垄断所产生的地租。它是经营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由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农业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的自然等级不一样,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的远近。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的经营垄断。第一,土地经营垄断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固定化。第二,土地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决定于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而是决定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即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经营劣等地的资本家同样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表现为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所获得的农业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Ⅰ:因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Ⅱ:是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从而形成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其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

绝对地租市场的条件和原因。 条件:农业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资本不能在工业与农业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农业剩余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售。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1、垄断的产生:生产集中导致垄断。垄断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操控,以获得大大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垄断高额利润。

2、垄断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专利等排他性的独占权和市场势力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垄断高额利润=垄断利润+平均利润。

获得垄断利润的手段是规定垄断价格(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市场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实行该经济制度的原因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部平衡,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时间证明这种所有制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省会水平。

公有制的好处:(1)有利于社会大生产(2)劳动者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3)保证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4)加强相互合作关系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可多样化,一切反应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用。

公有制的地位的体现:共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2)建立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优化配置)。(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宗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特征:

(1)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载体;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2)借鉴和吸取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3)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2)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强调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3)宏观调控:国家更有条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有效地使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

参与市场交换的利益主体即市场经济的交换主体,称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个人、农户),微观经济主体的总和构成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基本特征:平等性(地位相对平等,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的强制性权利和义务)、自主性(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个人根据市场信息和主观预期,自主对自己的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达到自身利益最大)、逐利性(一切经济行为以自身利益最大为最终目标)、自发性(盲目性)。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排他性、权利束、确定的界限和范围、可转让和授权他人行使)界定。

2、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股份公司制度。构成要素:法人产权制度(基础)、法人治理制度(核心)、有限责任制度(保障)、管理层及制度(工具)。基本特征:(1)拥有由出资者出资所形成的独立的法人所有权,并取得由法律认定的企业法人地位(2)现代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3)现代企业是具有管理层级制度的科层组织(4)经营管理走向职业化,在就了职业管理层(5)目标由直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转化为在企业的长期发张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1)通过市场结构的变化,抵御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2)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3)有利于科学管理和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4)完善的法律规范性和国际惯例性(5)利于资本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国有企业的改革。

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弊病:体制上的特征: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平均主义。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完善法人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3)推动和完善国有经济分类改革,国有经济在不同领域采取不同形式,有进有退;(4)治理和限制垄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

1、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核心:市场机制按生产要素

对生产贡献进行的收入分配)。再次分配:政府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的调节作用(初次分配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符合国家社会普遍利益和意愿)。

再次分配作用:(1)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2)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3)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4)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性行业发展(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2、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分配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分配制度通过影响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影响他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如果分配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增进经济效率,反之亦然

分配制度对社会公平也有显著的影响。如果分配制度为当事人提供了公正的程序和平等的机会将有助于增进平等,反之亦然。

收入分配至中的效率与公平存在着交替性。我国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市场自发形成的收入分配有可能过分不平等而使人难以接受,但市场机制又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途径是通过政府适当干预来弥补市场缺陷,改善收入分配的平等状况。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平等的关系?(1)初次分配中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2)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3)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3、升华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从传统计划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逐渐演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又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参与分配的当事人从事生产的积极性,改善了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公平问题突出。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政府的经济调控

1、总供给与总需求P338。

社会总供给: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社会总需求: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

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总需求规模;物价水平;一定时期内资源可供量;政府及政策。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企业投资倾向;政府的税收与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市场投资环境。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利率及储蓄倾向;物价水平及预期;政府支付转移(社会福利等)。

供求平衡(结构和总量)。供大于求:市场急剧缩小,产品卖不出去,失业增加;经济增长减慢或停止;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减少。通货紧缩。供小于求:企业市场扩大,产品部愁销,丧失技术改造和管理能力;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可供能力;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经济结构失调。通货膨胀。

总供给过剩和总需求膨胀表示的社会供给不平衡都是由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引起的。

2、宏观调控的政策及其作用。

宏观调控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行为准则,他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体现

财政政策: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财政调节手段以促进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换的原则及措施。财政收支由国家预算来安排。收大于支,有结余,通货膨胀时使用,即盈余预算或者缩小财政赤字预算;收小于支,有逆差即赤字,通货紧缩时使用即赤字预算的政策。国家的预算是通过意思类具体的财政工具或手段来进行的,包括国家信用(政府筹集和供应财政资金分配手段。形式是发行国债和国家向英航等金融机构政策性借款)、财政补

贴、财政投资(基础设施等公共产业的建设)。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支出增大收入同盈余预算),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支出减少收入同赤字预算)。

货币政策: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及结构的原则和措施。工具有利率、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很金融机构按一定必烈将所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缴存中央银行。减少增加需求)、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公债等,需求不足放货币买;供给不足收货币,卖)、再贴现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货紧缩,刺激需求)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抑制需求)。

“双紧”严重的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双松”总需求严重不足,拉动经济复苏增加就业;“松货币紧财政”松货币保证企业的必要的信贷资金的攻击,紧财政抑制总需求的膨胀,防止通货膨胀;“松财政紧货币”松财政通过政府对基础设施或基础产业的重点投资lauren进行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平衡,紧货币防止通货膨胀。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长期持续增加,用货币表示即使GDP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经济结构优化,数量增长,质量提高)。二者联系与区别:(1)经济发展的方式包含经济增长,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2)经济发展的方式注重经济质量意识,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强调亮的扩展(3)经济增长方式更注重社会综合发展的内涵,体现了可续发展观的信念,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容易激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2、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张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目标: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包含的意义:可持续性(人类社会是一种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公平性(人类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的公平性。同代、代际,国家之间)、系统性(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共同性(人类整体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