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情况汇报

降本增效情况汇报

集团公司第二监事会:

按你们要求,现将自动化公司20xx年1-5月份降本增效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初预算计划及完成情况

降本增效情况汇报

二、降本增效采取的具体措施及落实情况

按照《关于进一步开展降低成本费用工作的通知》自政发[2010]44号文件要求,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1、通过实施“项目管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加大项目管控力度,很降项目成本,提高利润率。一是加强对项目合同范围的管理。项目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合同的范围并逐一对技术方案、施工方案,制定成本计划;二是设备、工程招标时编制采购底价。在设备、工程招标前,项目管理部先编制采购底价,在揭标时严格按底价控制价格;三是按工程进度组织采购。材料采购与工程进度同步,进一步减少资金 1

占用并对供应商按实物量结算。四是加强项目成本计划的审核。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已立项的项目进行重新审核,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成本,并修改成本计划。

2、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降低可控费用的支出。制定切实可行的降费用措施,着重降低修理费、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电话费、差旅费、燃油费、水电费、党群活动费等可控费用的支出。

三、降本增效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1、项目成本同口径比降低1.8%;

2、可控费用比上年同期降低2%。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20xx年6月23日

2

3

 

第二篇:降本增效专题汇报

降本增效专题汇报

——人力成本控制

一、引言

人力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

最好的节约就是学会花钱,即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创新。这才应该是我们管控人力成本的主导思想。

管控人力成本就是控制人事费用率,如公式所示,管控人力成本的途径就是尽可能把分子做小、把分母做大,从而降低人事费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本增效专题汇报

二、人力成本的四大观点

1.人力成本≠工资≠工资总额≠使用成本

2.人力成本不是劳资双方的“零和博弈”

管控人力成本≠减少人力成本

管控人力成本≠减少员工收入

职工收入较高≠人力成本很高

3.新增守法成本实为正常经营成本

4.违法成本原本就是应付费用

三、人力成本管控的方法。

1.围绕核心能力,优化组织结构

2.流程再造,去掉不增值的环节

3.整合价值链,把控核心能力

4.技术创新、减人增效

5.灵活的用工及组织方式 (无薪休假)

6.提高招聘质量,选“对”的人上车

7.薪资与福利有效匹配

8.加强工时管理,降低无效成本

9.关注忠诚度,降低离职率

10.合法操作,降低违规成本

提及诸多厂商撤离珠江三角洲迁到东南亚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企业人力成本过高惹的祸,而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似乎又都是一系列新劳动法规带来的后果,这也成了厂商撤离的导火索甚至罪魁祸首。显然,在新的劳动法规下,许多条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人力成本,其中部分规定还增加了隐性的管理成本。但再往下细想,有些成本其实本来就是企业应当支付而以前没有支付的,而有些成本的付出又委实能帮企业改进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益。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如何合法、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呢?

正视人力成本的四大观点

1.人力成本≠工资≠工资总额≠使用成本

首先,人力成本不等于工资。人力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其次,人力成本不等于工资总额。人力成本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障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再次,人力成本不等于使用成本。人力成本可分为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离职成本。

2.人力成本不是劳资双方的“零和博弈”

人力成本管控并不是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人力成本管控可以用以下三个不等式表述:

管控人力成本≠减少人力成本

管控人力成本≠减少员工收入

职工收入较高≠人力成本很高

人力成本的管控不是要减少人力成本的绝对额,因为绝对值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提高。因此,对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总体成本中的比重,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对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增强人工成本的支付能力;对人力成本的管控还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企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即降低劳动分配率,增强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力。

3.新增守法成本实为正常经营成本(逐步与政策接轨)

4.违法成本原本就是应付费用(规避法律风险)

人力成本控制,并非节约的艺术

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最好的节约就是学会花钱,即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创新。这才是我们管控人力成本的主导思想。

降本增效专题汇报

管控人力成本就是控制人工成本率,如公式所示,管控人力成本的途径就是尽可能把分子做小、把分母做大,从而降低人事费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力成本管控有很多种技术,下面我们选择十种技术加以介绍。

1.围绕核心能力,优化组织结构。

控制人力成本的关键之一是要合理管控人员编制,把“总人数”的分子做小。

首先,就是要打掉中间层,实现组织结构从“橄榄型”到“哑铃式”的转变。所谓“橄榄型”,即中间层臃肿、高层和基层明显不足的企业,从人力成本管控的角度看,“橄榄型”企业必然会导致人员臃肿。例如,此种企业“大脑”不够发达,“手脚”没有力量,组织没有竞争力、“同期销售收入总额”较低;而“哑铃式”组织结构则是打掉了中间层,使得“大脑”高度发达,信息很快传达到基层,管理动作效率很高,有效做大了分母。另外,“橄榄型”的企业也指那些在制造环节投入很大,但在研发和市场上投入上不足的企业,这也会导致竞争力不强的结果,最终只会被拥有强大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哑铃式”企业代替。 优化组织结构的第二个要求是扁平化。举例来说,在沃尔玛,一个有340名员工的普通卖场,往往会配置1名店长、1名常务副总,4名副总,每名副总下辖2~5名经理,每名经理再配备1~2名主管,最后是理货员,管理层共计约30人;而在家乐福,一家300多员工的门店,会配置1名店长,4名处长,每名处长配4~5名科长,管理层共计约20人。家乐福比沃尔玛少了一个层级,就减少了近10名管理人员,效率自然高一些,这可能就是中国零售市场上家乐福比沃尔玛略胜一筹的原因之一。

2.流程再造,去掉不增值的环节

在新劳动法规环境下,大多数的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不过控制成本如果没有流程再造,仅靠管控编制其效果还是极有限的。例如,某欧洲知名超市最近在某店铺试点了“前后台政策”,优化了流程,试点店员工也由560人减少为430

人,缺货率大大降低,生产效益大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可见,企业在实现流程再造的同时,组织和人员也走了一条再造之路。还有,我们以前去医院看病时,在药房划价、到收费处交费、再到药房取药,患者要排三次队,而如今医院实行流程再造,用一次等待一站式服务取代了原有的流程,大大提高了患者看病效率的同时,医院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3.整合价值链,把控核心能力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剧,企业不能再有包打天下的想法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识别核心能力。一些非核心能力的环节要通过战略合作、OEM的方式予以解决。

以零售为核心竞争力的沃尔玛,为了把控核心能力,便将其他非核心环节都外包出去了。比如沃尔玛将门店的卫生体系等非核心环节外包给庄臣公司。还有,从发动机技术起家的本田,从做摩托车转到生产轿车,都围绕其发动机技术,其他零件都采取全球采购,然后组装起来配上自己的设计和发动机,就成了本田车了,也正是这种模式保证了本田可以获得更好的利润。

4.技术创新、减人增效

讲到技术创新,三个和尚“喝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故事中,先是采用科学管理技术,引入排班制度,虽然开始时效果不错,但时间一长,有的和尚偷奸耍滑,挑的水少,其他和尚当然会有意见。于是再次引入绩效考核技术,谁挑水挑得好,老和尚就给他一些奖励,但奖励的效用总是递减的。最后,老和尚发现了山后有一片竹林,于是让三个和尚把竹子劈开,做成水道,用水车直接把河里的水导入到寺内的缸里,一个和尚就可以完成了,其他的两个和尚可以练功作别的事了。所以说,利用技术管控人力成本的效力是非常大的。

在超市里技术创新对节约人力成本也有很大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超市在扩大用设备防损的规模,而不是单纯靠人盯人,这样往往可以节省至少一半的人力。

采用集约化、创新性的技术创新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可以节约人力成本。

5.灵活的用工及组织方式

用工方式要灵活,比如辅助性的岗位也可以有小时工、劳务工、实习生等用工形式,而对于保洁员等不很紧要的工作,完全可以外包给专业公司或使用劳务工完成。

劳动还需要有效的组织工作,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他的专长和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一专多能,不能有了新任务就招聘新人。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共享思想,对一些简单、重复、有规模效益的事务或资源,要采取共享的方式。比如,最简单的是对公司行政性人员的共享,不能为每个领导都配一个助理或秘书。当然,还要做好绩效管理和激励工作,激励到位了,自然可以减员增效。

6.提高招聘质量,选“对”的人上车

如果不能改变企业中的人员配置,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招聘质量,选“对”的人上车。关于招聘,背景调查至关重要。传统的面试技术,无论是结构化面试,还是非结构化面试,都解决不了工作场景中人的表现问题。传统的面试方法只能了解候选人从事过哪些职业及其从事的一些具体工作,但无法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打电话给合适的知情人常常能够了解其最本质的东西。可见做好背景调查要求HR对所在的行业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其次,招聘时的薪资谈判也很必要。例如,面试时既要问清对方目前的薪资、期望薪资,还要继续追问一些更为详细的数据,比如试用期薪资、福利情况、是否有股票、奖金是否与业绩挂钩、调薪机制如何等,当然最好还要在背景调查中核实这些情况,以免对方漫天要价。

7.薪资与福利有效匹配

8.加强工时管理,降低无效成本

要想降低人工成本,还有一个变量必须控制,即工时。加强时间管理,坚守80/20 法则,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关键事务上,保证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率。例如可以通过制订周工作计划,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清单,有效授权并高效沟通。加强时间管理还要注意消除三大“时间杀手”——电话、会议、文件。

同时,工时管理还要防止“出工不出力”。可以加强职业化及爱岗敬业教育;推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并兑现奖罚;实行 “满负荷工作”,减少干私活的机会;加强检查和技术手段,管控上网行为(经验表明,50%的上网行为与工作无关)。类似这样的诸多手段都可以合理地分配工作,减少无效劳动。

另外,严格加班审批程序,通过申请利用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的办法规避加班的问题。

9.关注忠诚度,降低离职率

只有员工忠诚度提高后,才能有效降低离职成本和再获得成本,这也是节约人力成本的有效途径。新的《劳动合同法》放宽了员工离职的条件。员工走与不走,实际上受企业的吸引力、外部的诱惑力和自己本身的定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必须改善管理,提升吸引力,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的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知识经济下的信息时代,要想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开放式(参与式)的管理十分重要,尤其在劳动法规方面更不能搞“愚民政策”。其实即便企业自己不宣传劳动法规,社会上也在宣传,所以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在平时

(而不是在发生案子以后)对员工进行相关劳动法规、企业规章的培训,把国家的法规及企业的制度明确地公布出来,这样员工才会相信企业确实是在依法运营,而且过程也是开放透明的,随之员工也会跟企业形成心理契约,进而减少离职率和劳动争议。

10.合法操作,降低违规成本

主观违法受到制裁不可悲,由于操作不当而致违规造成损失,想维权却又不能才是最可悲的。要想规避违规成本,重要的是:对照法律条文,把每一条需要明确的细节都用制度规范出来。

时时刻刻降低人力成本

无薪休假

无薪休假不是经济衰退时企业才想起来的节约人力成本的手段之一,真正的成功企业是时时刻刻都在降低人力成本,无所谓经济的好与坏。

有专业机构统计,在三个人组成的一个团队中,有一个人是创造价值的;有一个人是没有创造价值的;还有一个人是创造负价值的。假如一个人有一份业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人数增加,业绩就会翻倍。一个人一份业绩,两个人就小于两份业绩,四个人小于三份业绩,当这个团队达到八个人时,业绩居然萎缩到小于四份!招聘人员过多,会令团队绩效下降。 所以,要准备不断地对绩效差的员工说这些话,“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你被解雇了!”、“你可以考虑到别的地方去发展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人手增加是最容易不过的了。很多时候,因为一项工作开始增多,有人就对老板说:“老板,我们真的忙不过来了,增加一个人吧。”老板说:“好啊,那就增加。”人马上招来了,可工作繁忙仅仅是阶段性的,但你增加了的人手,就很难送走。最终变成人只进不出,效率低下,反应缓慢,责任推诿,政治斗争,搬弄是非,最后一潭死水,同归于尽??

人人头上一把刀

砍人手,不是挥刀乱砍,见谁不顺眼砍谁,见谁碍事砍谁,见谁和自己意见不合砍谁,那是流氓打架。你要让走的人,心服口服,并且留下的人不惊慌失措。

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是成熟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原则。聪明的领导者,在每个员工的头上悬一把刀,只要他们有所懈怠,不需要领导者亲自动手,那把刀就会自动掉下来把他杀死。所谓“指标”,就是对每位员工用绩效量化,用利润导向,用数字说话。企业家应尽快去完成以下五项原则:

第一,不管任何员工,目标必须明确;

第二,必须有可以量化的数字。团队员工有两种:一种是创造销售收入的人,他的数字就是10、20万的销售收入。另一种人是花钱的人——创造产品,他的数字就是控制成本,考虑如何在保证品质基础上,把原来的花费十万,降到九万。另外,考核成本花费者的另一个指标是,花出去的钱必须转化成价值,如,花一万元买了一台电脑,而电脑要变成价值,必须为公司创造利润,这就把成本变成了价值中心,把营销变成了创富中心;

第三,具有挑战精神,所有目标应该超越你过去已经达成的目标;

第四,目标合理,不能好高骛远;

最后,目标得有时间限制。如一个员工一年要完成200万的销售任务,最后完成的时间是12月31号,把200万这个数字分解,根据自身业务规律分解到每月、每周,就知道他目标绩效量化在何处。

人人都要佩把刀

你的企业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怪事,员工收入增多,企业亏损加剧,员工只关心销售,不关心成本。如果是这样,公司管理肯定出现了问题。

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大部分企业都是用收入乘以百分比等于他的佣金。然而,收入是什么?收入只是证明公司有这样的收入进来,并不能证明公司有这样的利润!所以,有时员工是有收入的,但企业是亏损的。这是因为你的管理忽略了成本,所以就别指望员工关心成本。这最终导致员工只关心销售收入,花大价钱请客户,随便打车,把公司钱挥霍一空!

今天,很多顶尖公司不用收入计算佣金,而改成用毛利润(收入减掉直接成本),用毛利润乘以提成比例,这个提成比例可能会增加,从10增加到15,最后等于他的佣金。

这个巧妙变化,结果将大不相同:第一个好处,员工开始关心成本,自动自发地帮助公司一起节省成本;第二个好处,如果原来是用收入计算佣金,员工很容易迫使公司降价。因为这个时候他只关心收入。“老板,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客户说不降价,他们就不买了!”“老板,一降价销售额就上去了!”可公司一旦降价,10-9=1,但10如果降到9呢,9-9=0,公司无钱可赚,但员工个人利益仍有保障。

低工资+高绩效=高利润

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不是让员工放松懈怠,或鼓励员工贪图安逸,而是给员工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体现出效率!这是对你员工最大的关怀!

那么,请追求团队的高绩效和低成本,不要让他们拿到工资就满足!给他们最低的工资、最高的绩效!

曾有一位游人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老公公,为什么不把草放在地上方便牛直接吃呢?”老农说:“这种草虽然质量也不错,但我要是放在牛嘴边上,它就不屑一顾,吃得很少,如果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人也一样,他们容易满足,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要让人改变,就是要让他有危机感,用难完成的任务激起他的斗志!总经理、财务总监、办公室主任,所有的后勤团队、人力资源,全部都要个人绩效加公司绩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