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本学期,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教师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评价体系与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课程资源开发

1、课程内容的开发

在与一线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老师在开课之初感觉为难的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记得在安排一位老师讲课时,她是这样说的:“我为了想出这个课题,吃饭时也想,睡觉时也想,工作之余也想,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相信不少老师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

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本学期,我们班开设了每两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根据期初规定的十月份主题是“传统节日的研究”即开展了中秋节的研究的活动;十二月份的主题为“健康伴我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分别开展了环境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心理与健康等系列活动。

二、课程实施及其策略

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十月份适逢中秋传统节日,所以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习。在成果交流时,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现在能用故事、介绍、朗诵、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动中培养社交能力。如:“快乐中秋”就组织了部分学生去调查中秋节美食——月饼的销售情况;“酸奶的制作”也设计了请半数学生去调查人们对酸奶的喜好情况;“同学的爸爸妈妈”更是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去采访家长、去调查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情况。虽然大部分同学是初次调查或采访,心里开始时都非常紧张,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活动总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胆量变大了,敢和陌生人说话了,说明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确实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学写调查小报告和采访小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养成了调查统计的正确态度,发展了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心理素质。针对现在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

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了解自我、赏识自我”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增强了自信心和耐搓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六年级还开展了“做自己的守护神”的自我保护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在活动中提升创新意识。如:在制作月相盒、观察月亮时的“实验”、“探究”、“创作”、“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从而发展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

三、教师配备

配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举办了《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专题培训,培训的形式有理论讲座、教师座谈和效果测试,使参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每位教师都参与其中,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深入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心中。

四、评价体系与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生命活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我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展开。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各个活动小组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活动总结、反思和评价。评价方式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以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开展下一轮活动的动力。

五、组织管理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课程,所以在活动中,我组的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主题活动设计、指导,每

次活动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能丰富活动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采访、实验、设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整理汇总。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践活动无所谓好坏,只要实实在在,学生在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情商得到了培养,就是一种成功,是我们教育引导的成功!要知道与综合课程的亲密接触一定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在“做中”才能“会学”!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学习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心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之路!

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理论上说,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能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现成教材可以利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教师们普遍感到无从下手,导致这门亮点课程行动缓慢,步履维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存在着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

(1)、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受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也不平衡,城市的发

展优于农村的发展。

(2)、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极不平衡。有少数学校的实施已进入“常态化”,学校统筹规划,教师全面参与;有大部分单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设,有的仅仅停留在公开课和观摩课层面上;还有少数的学校只是组织了几次校外调查活动。所以说。

(3)、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发展不平衡。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大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四大指定领域是指“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与社会服务、劳动与技术实践、信息技术教育”,非指定领域是指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校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的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

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目前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发展却很不平衡,指定领域发展的速度缓慢,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目的达成。

3、活动过程欠规范、科学。

如:把四大领域当成了四门具体课程。如把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学科课程来实施,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活动或课外活动来实施。教师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方法的指导等。

4、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在某些活动中需要学校投入部分活动经费,教育资金紧缺,导致某些活动取消。

我们算是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成绩告慰我们:汗水没有白流。但今后的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如教师指导如何力求适时适度?如何建立易操作、有实效的评价体系???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问题和困难会得到解决,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共同健康成长!

南京堂小学

2013-12-12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2)

科任 贾福莲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 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取得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

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四、今后努力方向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