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 心理辅导 的 原则 与 技巧

中学生 心理辅导 的 原则 与 技巧

心理辅导工作的本质是一项人际思想的交流工作,其目的在于协助受辅导者排解心理困惑与烦恼,提高自助能力,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在学校环境下,心理辅导的意义在于帮助受辅导学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学会相处与沟通,克服障碍,为学生自决自主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帮助。

一、同感

同感是感同身受的意思,即“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感受尤如亲身体验一样”,放下老师的主观态度,学会设身处地地以当事人的思想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以深刻了学生的行为动机。它是整个辅导关系中最重要的成分,如果没有同感,则辅导过程会一无所成。

(1)同感不等于同情。同感是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的反应周而是平等的,共鸣似的反应;而同情则是一种主位似的反应,包含了对学生处境的怜悯,因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似的反应。例如当一个人因遭不幸(同学、家长)来寻求辅导时,如果老师以“噢,你真不幸”或“你真可怜”这类的话语作答,则会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不

愿再说下去,反之老师以“噢,你一定很不好受”或“你一定感到很压抑”之类的话语作答,则会令该学生感到被理解,并愿意继续谈下去。

(2)同感也不同于同意。其在于同感是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借此摸清他的思维方法,获取他的信任,建立有效的思想沟通,以最终帮助他面对和克服障碍,所以老师接纳的是学生本人,而不是他某些偏差与不良行为,简言之,同感力求认同学生的思维方法,但不求认可其行为。例如学生上课捣乱或打架斗殴的辅导。

二、尊重

尊重最直接的表示是接纳,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对于学生的问题表现出温暖的的关心,视学生为可信赖的人,与学生共同体验,促进其自我探究,接纳是整体的,不仅包括他的长处,而且包括他的短处。

尊重意味着关怀、理解、接纳、同感,也意味着非指责、非嘲讽、非强加于人、非自以为是。渴望尊重与关注是人的本性,无论何种年龄的人,都渴望受尊重。如罗森塔尔效应(史格马利翁)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事实上,心理辅导就是表现与传达人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艺术,所以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辅导的。

三、真诚

真诚即老师在受导学生面前不摆架子,不故作姿态,不以势压人,不自以为是。对于受导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与棘手的问题,老师能答多少就答多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不会因为维护老师的面子不懂装懂,或强加于人,这样会令受导学生望而生畏,不敢讲实话、讲真话,终而影响辅导顺利进展,辅导是人际心灵的沟通,老师要在短短几十分甚至几分钟内获得受导学生对自己的好感与信任,建立起思想沟通的基础,不表现出充分的真诚是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开端的。

四、信任

信任即老师必须尽量以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人品及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让学生感到受尊敬,受爱护以及安全、温暖,这样可以强化受导学生自我向善的意向与努力,并由此激励学生以良好的表现来报答教师的信任,现实中师生不信任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影响社会根基。

五、鼓励

勤加鼓励是使学生行为转变的另一关键因素,心理学专家普遍认为:鼓励比惩罚更能使人转变。这一原则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转变的行为予以及时肯定与支持。

心理学认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鼓励是自尊自爱的根本,人具有受与被爱两种本能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则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对于学习落实和行为偏差的受导学生,他们身临困境、受人鄙视,缺乏自信心,也易对周围人产生敌意,此时此刻老师如能对他多加关注,勤加鼓励,则可使他们备受鼓舞,改变对自我的认识。如罗森塔尔效应(史格马利翁)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六、耐心

教学需要耐心,心理辅导更需要,前者表现为诲人不倦,后者则表现为对人信心不变,即对受导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我的信心不变,是对一个人的自我向善与转变能力的绝对尊重与信任,要对学生自我转变中的反复变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指望学生可以一下子转变过来。

七、行动

一个人的行为转变主观认识是先导,客观行动是根本,促使行动要求老师辅导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促使受导者勇于面对现实,承担个人的责任,积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与障碍,以充分感受到个人对自己及他人的价值感。

一、贯注

贯注即辅导教师要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向受导学生表示你是我现在唯一关心的目标,我会精力集中于你身上。

贯注时老师要承学生的讲述作语言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表示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等言语,体语表示则包括点头、注视、流泪、面部表情的种种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

*要关于对学生察言观色

*要注意不要在学生讲话时东张西望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专心地倾听他讲话

*要以各种言语与体语来表达你对学生的贯注与理解

二、倾听

要求认真听对方讲话,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断,并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认可受导学生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让学生完全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老师要有所反应,也无需重复学生的主述事实,而要着重表达学生的感受,当然也并不是要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而是要学会兼

容并重,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的条件下,接受学生的信念与价值观,以更好地体验真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

*要鼓励学生多讲话

*要尽量以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讲话时的内心体验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愿意听他讲话

*要注意谈话中言语与体语的配合

三、沉默

适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亲切、善解人意,当沉默不语时,不可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不要怕辅导谈话中出现沉默

*要学会鉴别思考性与对抗性的沉默(思考或缺乏信任)

*要学会以各种非言语的举动(如微笑、亲切的注视)来表达你对学生停止讲话的理解与期盼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在沉默时并没有走神想其他的事

四、宣泄

宣泄可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精神释放,摆脱其恶劣心情,是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剂,没有宣泄的产生就不可能有深入的自我表露。

*心理辅导是一个很情绪化的过程

*没有情绪的表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理辅导

*不要对学生的情绪表露麻木不仁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很关心他的感受

五、探讨

探讨在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作讨论,少作评论

*要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当前面临的问题

*要以商量的口吻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所评论问题的观念观望与? *要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个人成长中出现的困难与挫折

六、面质

面质指老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通过提问、反问与深入讨论来面质学生思维方法中有哪些自我偏向、自我夸张与自我挫败的倾向,面质的意义不在于否定对方,贬低对方,

教训对方,而在于开启对方、激励对方,使对方学会辩证地看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力求问而不审,质而不压,以推动受导学生的自我审视与自我接纳,使之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要首先理解学生

*要对学生的认识方法做到知彼知己,那样才能使学生真心地接受你的面质

*要学会以事实来改变学生认识中的偏差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的面质不是为了以势压人

七、行为矫正

*要制定址分具体化、明确化的行动计划

*要赏罚分明

*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

*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自己

八、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对个人生活的有关经历、行为和情感有意展示给学生,有两个功能:模仿和挑战

*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来自我表演

*不宜过分使用,不要为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去刻意表露自己,甚至不惜编造假话

*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自我表露是为了启发他思考,而不是炫耀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班主任:关雅君

张某,学习成绩中下,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案例分析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原因,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二是小学时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他的骄傲气焰。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初四。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让他接受你。张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树立起责任心。学习上的进步更要及时地表扬他,使他有一种成就感的满足,同时此时也趁势指出他的不足,让他迎头赶上。 4.指导张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聂怀江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证以后不再犯。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语文成绩进步很大。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之二小王是某校初二年级学生,现在除学校正常学习外,请大学生做全科家教辅导。现辅导已有一个学期,小王成绩没有明显进步,妈妈很着急。小王妈妈是一位个性极强的职业女性,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孩子中考升入本校高中部,将来出国发展。妈妈总是说孩子很听话,很愿意学习,但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因此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能对孩子有所帮助。小王入校时成绩是班级12名,之后成绩下滑,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前列。上学期期末35名。学生有提高成绩的愿望,希望通过辅导能弥补所缺知识,在安排家教课程时主动做现在的安排。学生对现任各科辅导老师很满意,认为对自己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愿意接受辅导。

咨询师对其学习方法上的建议学生也欣然接受。但现在感觉时间安排太紧,安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能出去玩,也没有时间玩电脑,喜欢待在学校,回家就感觉很无聊。学

生现在作息时间安排较合理,学校作业不多,每天睡眠较充足(学校每天可在宿舍午睡)。每天下午在学校有蓝球训练,晚上听课略有些疲劳,可以坚持。平时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科学课所授知识(学校)约20%听不懂。引导学生思考:之所以老师讲课有听不懂的地方,学习成绩上不去,是因为所学知识点有遗漏,需要加强辅导,弥补所缺知识,成绩就会相应提高。现在是最艰难的时候,除英语外,三科都需要加强辅导,课时比较多,时间确实很紧,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成绩提高了,听讲效率会提高,学习相应轻松,其他课程会象英语一样,也不必要再象现在这样强化辅导,属于自己的时间会多很多。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认可,同时说明:即使成绩提高,妈妈还是会安排辅导,不会减少,因为妈妈强调过初三更紧张。提及此,学生烦燥不安。对期中考试进入前25名,学生有信心,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而期末进入前15名,学生认为可能性不大,觉得自己与排名前列的学生差距较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小王是个表面很听话的孩子,妈妈说的从不反驳,但内心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愿表露。小王现在正处于第二反抗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但从小妈妈的强势使他没有表露的机会,也不敢表露。小王现在的学习态度是主动+被动。被动占大半。主动:有提高成绩的良好愿望,并付诸行动。被动:只能听从妈妈的安排,不管是否愿意。目前学生每周七次辅导,加外面两次,尤其周末,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妈妈很着急,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不能升入本校高中部(本班前22名直接升高中)。妈妈将此压力不断地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一方面没有把握进入前15名,一方面感觉成绩提高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目前是在一种无望的心态中学习。表现为:学习不积极,不在乎,如作业有时没完成,考试时因数字难以计算而放弃做题。并且说明,咨询师即使给妈妈提建议也不能改变这一切,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即妈妈的说教。这是学生现在极反感的一件事。

与小王妈妈交流心理辅导详情,给家长如下建议: 1. 和孩子平等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2. 给孩子心理减压,并适当承诺,即成绩提高会减少辅导课程,或者取消辅导。 3. 强化眼前学习目标,即进入前25名。 4. 孩子正处发育高峰期,学校伙食外加强营养。 5. 多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及时肯定、鼓励,避免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一味指责否定。 6. 避免说教。同时咨询师与各科辅导老师联系,对各科老师提出如下要求: 1. 对小王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辅导; 2. 把自己在中学时的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3. 将咨询师对学生的引导进行强化; 4. 根据学生现在成绩制定出期中考试各科成绩目标,高出学生现在成绩,但不要高出太多,是孩子认为能达到的一个目标。家长表示感谢,希望能给孩子经常提供心理辅导,家长会尽力配合,共同促进孩子提高。高中生常见心理辅导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我校由我负责组织了一个心理咨询小组,在每周里定时间、定地点,以语言交谈方式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自一九九五年以来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帮助了许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的心境。在这里谈谈几年来的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技巧和思考。案例1:考试焦虑症小张同学是一位高三级同学,有一天她来参加心理咨询时非常苦恼地对我说:"老师,近来我的情绪很反常,终日焦躁不安,有时会无端端地闷闷不乐,近来上课常走神,思绪常不知不觉地飘向别处,且难于收回。更难受的是晚上睡觉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入眠,有时竟眼睁睁到天亮。对自己这种不争气的状态又急又气,特别是一想到其它同学能专心致志复习,学习成绩日益进步时,更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恨自己辜负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 我边听边用同情与鼓励的眼光注视着她,当她情绪激动、满脸通红地讲完后,我轻轻地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说:"当升上高三以后,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就有了。" 我接着问:"

在哪一种环境下,不安与烦躁的情绪特别厉害?" 她想了一下回答说:"一般在模拟考试前后容易焦躁不安,或者心里面稍为想一下高考后的计划和打算,思绪就会象脱缰的野马,易发难收,弄得睡眠不好,第二天情绪低落,身困体乏。"

从上面的谈话中,我意识到小张同学已出现了考试焦虑症。于是,我用平静的语调对她说:"小张,你这种情绪是考试焦虑症的表现,但你不用太过紧张,这种症状许多同学都曾经体验过,只不过,有了它之后,必须重视,应及时调整。"接着,我把考试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对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介绍了走出焦虑怪圈的有效办法──调整自我认识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考试不过是展示和检验自己才能与所学知识的有利机会,即使是高考,也非就此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算万一失败了也没什么,有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呢。其次,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正确的估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再次,当心里面出现类似"要是我这次考试考砸了,我的前途不就完了"的消极暗示时,应及时地告诫自己:"这种担心会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当前的精神状态,应及早排除。当前最紧要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尽量把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两周之后,小张同学愉快地告诉我,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之后,不断积极暗示自己,努力调整情绪,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变得乐观而自信。案例2:自卑有位小庄同学向我哭诉了这样的一件事:今天早上,在自己的课桌上放着一封简易的贺卡,上面写着"八字腿走路的丑小鸭"收。她确实无法忍受了,要求老师换班。原来,小庄由于幼时得了小儿麻痹症,所以现在走路时脚比常人张得更开,姿势有点不美观,在班里经常被别的同学取笑。因此,小庄自幼自卑。今天恰恰是自己十七岁生日,当她看到那张贺卡时,眼泪夺眶而出。我把纸巾递给小庄,等她慢慢平静下来之后,我用坚定的眼光望着她说:"那些搞恶作剧的同学伤害了你的自尊心,行为是极端错误的,老师一定会批评教育他们。但是,你对别人的取笑,要勇敢地与之斗争。因为闲话只会欺侮懦弱者,你愈懦弱,它就愈肆无忌惮地伤害你;只要你能勇敢地站出来,它就像面对光明的蝙蝠一样隐匿逃遁了。"然后我举了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例子来鼓励她。如古代的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宫刑之后,以极大的毅力写成《史记》。当今世界十大杰出残疾人之一的张海迪身残志坚,立志成才。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读中学时被人冷嘲热讽之下,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在化学研究方面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还有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演说时被别人轰下台,并未因此气馁,反而奋发图强,最后终成演说大家。安慰小庄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身体有些缺陷并不重要,别人的取笑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深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最后,我语重心长地赠送两句话给小庄。一句是郑板桥所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另一句是贝弗里奇所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 案例3:早恋并不影响学习小李(男同学)与小区(女同学)是高三级的一对男女同学,他们俩因为早恋而被班主任批评教育,表面上他们接受了教育,行为检点和收敛了一些,但心里面总不服气。有一天,他们都来到心理咨询室,与我讨论早恋是否会影响学习的问题。原来小区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疼爱,自小比较内向,不善与同学相处。而小李则是父母离异,从小自卑。他们俩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升上高三年级被编入同班,通过接触认识之后,有同病相怜之感,来往甚为密切,过早地堕入了爱河。但是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并不影响学习,反而两人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在生活上互相帮助,为什么学校要制止他们谈恋爱?我听了他们的陈述之后问:"你们花了多少时间在谈恋爱上?" 他们回答:"除了有老师上课之外,大部分学习时间,甚至晚自修都坐在一起。" 我又问:"两人谈恋爱之后是否时刻都牵挂着对方?" 他们红着脸回答:"是。" 我接着又问:"两人谈恋爱之后,学习成绩是否有重大的突破?" 他们俩互相看了看,然后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成绩提高不是很明显。" 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小李与小区对早恋危害的认识比较肤浅。于是我用诚挚的语气给他们分析了中

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的原因,如中学生思想上尚未定型、心理上尚未成熟、经济上尚未独立、事业上尚未定向等,让他们充分认识"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男性力+女性力=两人的合力"的公式都是错误认识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中学生谈恋爱后,感情往往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的,成绩没有不下降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中学生一到生理成熟就匆匆走上恋爱之路,实在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我劝他们目前以学业为重,保留真挚的同学友谊。上述三个案例是我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情况。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据一项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各种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明显上升。当代中学生3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例高于其他人群。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初中生占有13%左右,高中生占有18%左右,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偏执人格和反社会人格两种。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应付挫折、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适应、休闲与消费等方面的困扰,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吸烟、喝酒、赌博、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这几年来的心理辅导工作实践给我许多思考和启示。一、 运用心理辅导开展德育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人的健康做了这样的界定:"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学生,无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紧张,高中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增多、增大,以致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与矛盾,少数学生甚至会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障碍,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学生健康地成长。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人的生活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不仅道出了心理辅导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同时也指出了心理辅导不可替代的原因。尤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培养就越发显得不容忽视。但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不仅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而且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情绪、态度、气质、性格等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错误地一概斥之为思想品质问题,使师生间的隔阂越来越深,阻滞感情的交流,加上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敏感、心理承受力低等弱点,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没有使思想品德教育成功,反而在学生心中削弱了教育者的说教权威。其实,如果教育工作者把握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把从属于心理方面的诸多因素,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等同道德品质严格区分开来,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给予辅导,可以把心理障碍、心理疾患逆转过来,如逆反心理可转化为求知欲,嫉妒心理可转化为进取心;骄傲的学生给予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自卑感较强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有时辅导者鼓励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真可"暖语似春风催人进"。从这些可以认识到,心理辅导的根本在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它对德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有效地进行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如心理辅导重视协调学生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达到心理的和谐与平衡;它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与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相反,学生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有社交障碍,他就失去了接受德育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接受德育要求,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开展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二、 辅导者良好的素质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关键心理辅导中"辅导"的含义是帮助指导,是辅导者与学生个别关系的方式下,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

方法,凭借语言,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影响辅导成效的关键在于心理辅导者的良好素质。心理辅导者的良好素质包括个人的人格力量、自身素质和娴熟的辅导技巧,人格力量是辅导者的爱心,即对学生满腔热情和关心,用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片稚嫩的童真,用师德的雨露滋润每一枝可爱的蓓蕾。自身素质是辅导者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个性品质等。辅导技巧是辅导过程中运用科学理论和经验与辅导对象建立关系、澄清问题、设立目标,促成行动,达到促进帮助学生心理成熟,增进心理健康和提高个人潜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鲍说:"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可见,心理辅导者良好的素质是辅导成功的关键。三、 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心理辅导成功又一重要因素要使辅导工作成功,就必须掌握娴熟的辅导技巧,然而,娴熟的辅导技巧来自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又带有盲目性,对自我评价往往是自尊伴随着自负,自卑又总是同固执、孤僻交织在一起。"成熟感产生且日益强化,在独立意识发展的同时,存在幼稚、偏激的一面。"性意识迅速觉醒,情感日益深厚,极个别学生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消沉、暴躁或洋洋自得,常外显为冲动性的过激行为。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存在未来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偏激与理智的矛盾、闭锁交往的矛盾。

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把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或障碍主要集中在下面五个方面:"青春期身心变化带来的困惑及引起的苦恼。"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如什么是心理健康,何为心理疾病。"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问题,如如何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问题。"学习方面的困惑,如怎样用脑、怎样培养兴趣、如何消除精神不集中、考试过分紧张、焦虑等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如怎样才能被重视、如何认识他人、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认识这些常见心理障碍,在辅导工作中把他们归类,运用比较固定的方法进行辅导,从而达到矫治学生心理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