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农业规划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日前公布,这是国务院发布的第一部指导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规划》,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贡献率还相差约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人畜力比重仍接近50%,农业发展依赖水土资源消耗、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必须尽快补齐,以实现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平稳协调发展。

“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更加充盈、丰富、安全

陈萌山表示,《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提出了现代农业建设“5年取得明显进展、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目标,并将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细化量化为农产品供给、农业结构、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等7个方面27个发展指标。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xx年达到5.4亿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310元等。

“到时候,我们国家的现代农业建设将得到全面推进,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将更加充盈、丰富、安全,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广泛普及,新型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越来越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陈萌山说。

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今后几年我国将保证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支持保护、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化农业法制保障、加强组织领导。《规划》进一步明确国家农业投入总量要持续增加、比例要稳步提高,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今后继续实施农业“四补贴”政策,增加补贴规模、扩大补贴品种、完善补贴办法、增强补贴时效。加大动物强制免疫补贴力度,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应用与服务支持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农业农村改革将继续深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制定农村

二、三产业加快发展的鼓励政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等。

着力解决明天“谁来种田”、“谁来养猪”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陈萌山表示,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养猪”的问题,需要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方面下功夫。

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规划》将“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从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两方面进行了部署,致力于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规划》在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

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

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现代化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农民,《规划》在重点任务中就“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鼓励和支持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现代化经营。

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方面,《规划》在保障措施部分就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力度、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做了明确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不搞一刀切,加强示范区建设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农业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基于这种情况,《规划》没有要求各地现代农业建设齐步走、一刀切,而是创造性地把全国现代农业建设划分为重点推进、率先实现和稳步发展三类不同区域。

重点推进区域包括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优势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供给保障功能;率先实现区域包括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和农垦规模化农业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功能;稳步发展区域主要指草原生态经济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保障功能。

陈萌山表示,这些区域划分充分考虑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既突出了主产区地位,与国家主题功能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58个农产品优势区一脉相承,又进一步充分考虑了包括自然条件在内的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其他各种因素,更加便于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统筹推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

针对各地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不明、急需示范引领等问题,《规划》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提出,从“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和“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两方面进行了部署,目的就是要在点上寻求突破、进而示范带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国已认定了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总体上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第二篇:涡阳县农业十二五规划

涡阳县农业“十二五”规划

涡阳县农业委员会

(20xx年4月15日)

一、“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手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预计,20xx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预计400.5万亩,较“十五”末的20xx年的406.0万亩(下同)基本持平,其中粮食作物366.4万亩,经济作物34.1万亩,年均分别递增

1.5%和-12.5%;畜牧养殖,预计,20xx年黄牛饲养量14万头,生猪142万头,山羊110万只,家禽1600万只,分别递增-8.9%、

2.6%、-5.6%、9.6%;,水产品养殖,预计已养水面3.08万亩, 水产品产量已达1.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达8000多吨),年均分别递增7.2%、8.5%。总体生产特点是:

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臵,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等党的惠农政策,农民利益得以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1

粮食生产突破历史。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粮食生产,突出抓好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特别是在小麦生产上,结合省小麦高产攻关五年规划的实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小麦生产保持了连续七年丰收,特别是20xx年午季小麦生产,平均单产超过500公斤,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小麦平均单产千斤县的创建目标,促进了全县粮食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至20xx年全县粮食总产预计达到133.5万吨,年均递增7.1%,自20xx年开展评选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以来,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xx年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农业结构积极变化。在调优品种结构上,以推广种植我县自繁自育的国审强筋、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皖麦38、皖麦38-96为主,全县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130万亩,被列为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小麦项目建设示范县。在特色种植上,突出发展苔干生产,成功获得了国家苔干原产地保护。在规模养殖上,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户,大力发展各类饲养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目前,全县各类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688户,较20xx年增加1.75倍。在林业生产上,重点加强中涡1号杨的繁育和推广,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0.6%,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通过育龙头、建基地、拓市场、创品牌、兴组织,做活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一盘棋。全县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43家,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2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30万亩,苔干基地15万亩,药材基地5万亩,国家级苔干生产示范区建 2

设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了皖麦38、正宇面粉、义门苔干、到家营养面、丰华面粉等省内外知名品牌。积极引导组建了苔干、畜牧、“三粉”、家禽、优质麦豆等26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搞好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农产品生产质量全面提升。几年来,我县加大科教兴农工作力度,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教培训为抓手,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使农产品生产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一是大力加强了农业科技培训。重点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科技示范培训、科技入户等项目,五年累计系统培训农民5万人,转移就业2万人。年均开展电视讲座60期,制作电视专题片12部;开展科技赶集、科技下乡216场次,培训农民40万人。二是全面推广了适用技术。几年来,在农作物上,累计推广皖麦38、皖麦38-96、皖豆23、农大108等农作物新品种70多个,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机械精量播种、平衡配方施肥、病虫害综防等农业适用技术40多项,目前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在畜牧养殖上,全县建立了93个畜禽改良站(点),开展了畜畜人工授精服务,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来、盖洛威、南德温特等肉牛新品种,进行了三元杂交猪生产,改良了优质瘦肉型猪,引进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萨能山羊改良本山羊。预计到20xx年底, 全县良种覆盖率分别为猪85%、牛90%、羊88%、禽80%。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县农委与县技监局积极加强联合,围绕皖麦38 、皖麦38标准化栽培技术“两个省级标准”,在城东、西阳、高炉、林场等乡镇建立了40万亩 3

国家级皖麦38标准化生产基地。在苔干生产上,在义门、牌坊等地建立了10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苔干生产基地;在畜牧生产上,我县建设了无规定疫病防治区,建立了严密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

农业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几年来,通过跑省进京,积极与外界联系,争取了有害生物预警建设项目、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目、优粮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小麦产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农作物抗病性鉴定中心、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等11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一亿元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训了基地农民,完善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提高了种养水平和种养效益。特别是小麦产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连续三年实施,总投资达到4200万元,对提升小麦生产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经济稳步攀高。到20xx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51.2亿元,年均递增4.2%;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年均递增10.8%,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比例。

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近年连续受干旱、低温冻害、病虫害侵袭,造成了重大损失。 4

二是结构调整压力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种植生产趋向一麦一豆,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够,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不大。

四是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农副产品销售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规范,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二、“十二五”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兴农富民”意识,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增效为核心,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发展思路: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特色产业,支持社会化服务,强化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结合涡阳实际,立足资源和生产优势,在十二五期间谋划一批项目,建立一批基地,发展一批企业,打造一批队伍,流转一批土地,扶持一批大户,建设一批新村。

(三)奋斗目标:到“十二五”末,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稳步 5

扩大到43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55万亩左右,经济作物75万亩;粮食单产390公斤,较“十一五”末(以20xx年为基数,下同)年均递增0.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巩固提高单产千斤县创建成果,平均单产达到530公斤;优质作物面积达到260万亩,其中强筋小麦面积150万亩,单产550公斤。畜牧养殖,黄牛饲养量26.5万头,生猪饲养量215万头,山羊饲养量183万只,家禽饲养量24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16万吨。水产养殖,养殖总面积3.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8万吨。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110元,年均递增5%。实现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5万亩;年产无公害优质蔬菜90万吨,产值22亿元。年产优质商品蔬菜50万吨;培育科技种菜示范户1000户,建30个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民人均种植蔬菜收入3000元,基地乡镇实现农民人均种植蔬菜收入达到5000元;实现蔬菜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

(四)发展重点

1、全力发展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基础,到20xx年,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万亩,总产达到万吨,必须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从作物品种特性来看,小麦是最具有增产潜力的。从增产目标来看,玉米是增产增效最显著的。要通过“万千百”高产攻关示范县建设活动,抓好示范片、示范方、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到“十二五”末,小麦面积达到180万亩,单产要达到530公斤以上;玉米种植面积120万亩,单产530公斤,建设120万亩吨粮田,保证全县粮食生产任务目 6

标的完成,为全省提供高产攻关示范样板。

2、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是在西阳建立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示范区将建成集2万亩优质小麦、2万亩高产高效吨粮田和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场于一体。同时配有梨园、蔬菜、鱼塘。形成休闲、观光、餐饮、垂钓一条龙的农家旅游区。二是在楚店、高炉、城东等地建立粮食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依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着力打造5万亩高产高效吨粮田为主的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区将沟、桥、林、路相配套,实现玉米、小麦亩产分别超千斤。三是建设苔菜生产示范园区。抓住我县苔干通过国家原产地认定机遇,在义门、陈大、标里、牌坊等镇建设苔干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园区,面积15万亩;抓住我县苔干通过欧盟有机苔干认证机遇,在义门建立1万亩有机苔干示范园区;同时,积极做好城关、闸北、高炉、城西4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

3、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围绕我县皖麦38-96、苔干、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加大推广、开发步伐,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形成规模。一是要加速皖麦38-96优质麦推广。首先,要加强科研攻关,搞好皖麦38-96品性监测,进一步对皖麦38-96提纯复壮,积极抓好育种渠道,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其次,要充分发挥已建成的皖麦38种子生产加工项目基础设施的作用,扩大良繁面积,提高制种质量,为扩大皖麦38-96生产规模提供优质种源;第三,积极实施好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抓住有利时机,加速皖麦 7

38-96推广,到20xx年皖麦38-96面积要突破120万亩,优质麦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尽快把我县建成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和优质良种生产、加工基地。二是要积极发展以苔干为主的特色菜业。区域布局:“一带、五片”,“一带”即沿涡河经济带,“五片”,①义门、牌坊、陈大、闸北以苔干生产为主的片区,区域面积20—25万亩;②城西、闸北、高炉、城东、西阳、标里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片区,区域设施面积3万亩,露地面积5万亩;③高炉、曹市、青町、林场以常规蔬菜生产为主的种植片区,设施面积2万亩,露地面积7万亩;④闸北、龙山、楚店、店集、高公以食用菌生产为主的片区,食用菌生产41万平米,露地生产蔬菜3万亩;⑤马店、丹城、石弓、新兴、临湖、公吉寺以食用红薯生产为主的片区。根据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传统优势,实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面向县城周边乡镇,发展重点蔬菜生产基地;以重点乡镇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建设蔬菜产业重点示范片。三是快速发展药业经济。依托亳州药都辐射,由县源和堂、颐和堂、致和堂等药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逐步扩大义门、闸北、牌坊、陈大等乡镇药材种植基地,力争20xx年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

4、着力发展优势养殖业。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建立健全畜禽良繁、动物保护和饲料开发三大体系,强化疫病防治,加强畜牧业市场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继续落实财政支持农户发展规模养殖,建立一批专业养殖村、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积极推进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变,重点扶持双庙万头养猪场等龙 8

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把发展无公害畜禽产品和构建畜牧业优势区产业作为调整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县资源条件、现有基础和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建设五大养殖开发带,以307线为主的养牛开发带;以新兴、牌坊、闸北、高炉等乡镇为主的养禽开发;沿涡河乡镇为主水禽养殖带,以双庙、城西、店集、临湖、城东等乡镇为主的生猪养殖带;以高公、店集、曹市、青町等乡镇为主的养羊带;以城关四镇为主的特种养殖开发带。要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发展优质产业,实现养殖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最佳资源配臵。在水产养殖上,抓好涡河及其流域为重点的“三网”养殖、池塘精养和特种水产品养殖,积极引进和改良渔业新品种,促进渔业大发展。

5、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努力,到“十二五”末,我县的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00家,其中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1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45亿元;名牌农产品达10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达15个以上,绿色食品达20个,有机食品认证实现新突破。并全力打好老子牌,鼓励龙头企业进行老子品牌的商标抢注,注册商标10个以上;新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00个。

抓龙头,强化产业调整。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调整。根据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和我县资源优势,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原则,大力实施龙头培育战略。对省、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年度考评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 9

销合同、设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吸收农民入股、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利润等形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抓示范,强化重点调整。新农村建设,重点推动“三中”建设,一是抓好闸北镇塌陷区安臵小区、城东镇王大村新农村小区、城西镇五里湾新村三个城郊型中心村建设,二是抓好义门、高炉2个省级和2个市级中心镇建设,三是每个镇抓好1-2个中心村共30个中心村建设。优质麦万亩片,重点抓好楚店、城西、高炉、西阳、城东等10个万亩示范区。龙头企业,面粉加工企业重点是安徽正宇面粉公司,使其销售收入超过8亿元;药材加工企业重点是源和堂中药饮片公司,使其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木材加工企业重点是涡阳县霖福木制品公司,使其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养殖企业重点是涡阳县万头猪场,使其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畜牧养殖规模化示范场,重点抓好和谐养殖场、庆国养猪场、瑞达种猪场、和顺养殖(牛)场、钰园科技养殖(鸡)场等10个规模化示范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抓好皖麦38种植加工协会、优质麦豆协会、木兰养殖专业合作社、丽燕养殖专业合作社、亳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药业发展协会等。

抓规模,强化基地调整。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的原则,坚持指导、管理、规范的原则,促进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流转程序,完备流转手续,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健 10

康发展,并以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建立五大生产基地。①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重点是在涡南沿西阳、城东、城西、陈大、公吉寺、花沟、临湖一线,在涡北沿龙山、高炉、林场、曹市、青町、石弓一线发展强筋专用小麦皖麦38、皖麦38-96品种,确保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产量80万吨以上。②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城关、城东、城西、闸北、义门、陈大、牌坊等镇建立蔬菜生产基地 65 万亩,其中苔干生产基地25万亩;在闸北、城西、城东、楚店等乡镇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③中药材生产基地。以义门、陈大、牌坊、闸北等镇为中心,沿涡河两岸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10万亩。④优质畜禽生产基地。通过引导扶持农户转变和改进饲养方式,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形成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生产基地 10个。⑤优质林木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一带三线(一带是涡河带,三线是S202线、S307线、徐阜铁路线),构筑中涡1号杨产业带。

抓服务,强化组织调整。重点是推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按照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思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我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450个,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推进我县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农业产业新模式快速发展。

抓激励,强化政策调整。抓住中央支持中部地区和安徽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各项优惠和资金支持政策的机遇,县财政设臵 11

专项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奖励资金,出台对新农村建设、龙头企业发展、“三品”认证、注册老子文化商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规模种养等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扶持奖励政策,重点扶持、奖励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6、谋划建设一批农业项目。全面开展全民创业,千方百计激活民资,增强群众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努力在全乡形成百姓创家业、企业创新业、能人创大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农业投入的政策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我县特色农产品的优势,采取以资源招商、以环境招商、以企业招商、以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内引外联的招商引资形式,引进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加快我县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继续加大项目的编制、立项、申报和争取力度,切实抓好新建和续建项目,积极推进安徽正宇面粉公司的食品加工项目、中储粮涡阳直属库的物流及粮食深加工项目、安徽颐生堂中药饮片公司的“农家乐”建设项目、兴华农庄扩建项目和涡阳县霖福木业公司的实木地板实木门生产线建设项目等18个项目(具体项目附后),促进我县农产品加工能力纵深发展和广度进军。同时,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项目实施和资金支持,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增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发展能力。

(五)主要措施

1、强化政策扶农,改善发展环境。继续加强领导,以“两个趋向”统领“三农”工作,优化和完善各项扶农支农的政策措施,巩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 12

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粮食生产走产业化之路;继续出台对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扶持政策,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配套措施;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2、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农业投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关于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的各项规定,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县乡两级财政每年都要列出专项预算,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金融部门要扩展业务范围,增加农户贷款,支持农业发展。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各届投资导向转向农业,拓宽农业融资渠道。针对大涝、大旱暴露出问题,田间工程建设应着力加强灌排体系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积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实现沟、桥、路、涵、井、林六配套。要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发放造,力争到20xx年旱涝保收田达到120万亩。

3、加强知识更新,推进科技进步新。

①品种更新。品种是决定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一方面, 13

要加大农作物品种育种力度,改进育种方法,争取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特别是在优质麦育种上,争取尽快培育出优质品种,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另一方,要积极引优质、高产、多抗农业作物新品种,加强试验、示范,选育适合我县生产的当家品种;要加大畜禽、水产品的改良力度,引进优质品种改良本地常规品种。继续保持农作物100%的良种覆盖率,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

②品质创新。一是继续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做好皖麦38-96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推广面积达到90万亩,占全县小麦面积的一半以上。同时,积极带动其他农作物生产逐步向标准方向迈进。二是深入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在蔬菜生产上,积极搞好无公害设施栽培,实施“放心菜栽培工程”;在苔干生产上,积极实施外向型农业,除了搞好无公害生产外,大力推进有机苔干生产进程,以扩展苔干产品的国外市场;在药材生产上,着力搞好GAP(规范化种植)、GMP(规范化加工)工作,积极推进药业产业化。三是积极加强动物防疫。着力建设好无规定性疫病防治区,重点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对人畜安全影响较大的疫病的防疫免疫,确保大牲畜口蹄疫免疫率达到100%,建档、挂标率达到100%;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率达到100%,全面提高我县畜禽产品质量。

③技术求新。重点引进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如良种良法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精量半精量播种、畜牧胚胎移植、冻精配种等,使先进技术总体覆盖率达到98%以上。 14

④知识更新。一是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新型技术人才,加速知识更新,搞好农业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二是要搞好农民培训工作。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重点加强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培养。三是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稳定县、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4、加大执法力度,保障质量安全。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继续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依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认真制定我县不同产地、不同条件下粮、油、菜、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标准,逐步建立由农业投入品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配套支撑标准构成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二是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三品”认证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区建设。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检测。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拟定标准,规范行为,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程及市场准入控制等关键环节,建立起运转高效、反应迅速、检测准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检查监管力 15

度,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的农用薄膜的推广应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秩序。

5、加快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多元创办”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大户、经营大户、致富带头人和农业科研技术人员,积极领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晰产权,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增强活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线,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培育10家示范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争取5年内使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翻一番。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对现有专业协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充分发挥协会对行业发展协调、政策建议、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

6、加强示范引导,提高服务水平。一是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在农业发展中,必须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决不搞行政命令和形式主义,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地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发展规划,把调整种养结构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二是搞好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力争五年内形成县、乡、村三级农 16

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民讲解、预测、发布信息。要实现皖麦

38、苔干、到家食品、犍牌火腿系列等名牌产品的网上销售。并充分发挥《涡阳农业》信息及农业信息网站等媒介的优势,及时传递信息。三是抓好典型引路。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种养大户,总结大户的生产经验,通过评比“五十佳”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学习典型、争当典型。四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农村耕地保护,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维护工作,规范开展“一事一议”。同时,要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五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把自已的行动自觉与为人民服务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7

附表:

涡阳县“十二五”期间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一览表

涡阳县农业十二五规划

说明:1、工业类项目填报1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农业类、服务业类、旅游、基础设施类项目填报500万元以上项目;社会事业类项目填报200万元及以上项目。

2、请于20xx年8月15日前上报县发改委综合室(行政中心八楼8005室)。3、联系人:孟耀宇,联系电话7299792,传真:7212818,邮箱:Gymyy7299729@163.com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