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双高双普工作汇报材料

“双高双普”工作汇报

法门镇宝塔中心小学 二0一三年十一月

“双高双普”工作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宝塔中心小学位于法门镇宝塔村,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4平方米;学校建有高标准三层教学楼一幢,宿办楼两幢,建筑面积3090平方米,生均11平方米,学校美化绿化面积1526平方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共有专任教师18名、学生298名。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突出特色”的办学方向,强化学校育人功能,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实验学校”,市级“特色项目学校”、 “文明校园”,“红领巾示范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示范家长学校”“市、县级快乐教学教改实验校”督导评估优秀学校,扶风县“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扶风县“名校”,扶风县教学质量检测先进单位,扶风县红旗大队,扶风县岗位目标管理一等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双高双普”工作达标情况

1、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5人,中师学历2人,岗位合格率100%,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市级教学能手2名,骨干教师5名,县级教学新秀6名。专任教师按编制配齐,学科基本配套,专业职务结构基本合理;现有一级教师5名、二

级教师13人。小学英语、小学信息技术课兼任教师4人,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2、普及程度

我校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先后高质量地实现了 “普六”“普九”工作验收,均取得了较好成绩,验收合格。20xx年起开展“双高双普”工作,持续保持了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合格率100%,15周岁人口义务教育完成率100%等各项指标。现有小学适龄儿童298,入学298人, 入学率100%。多年来, 我校持续保持了学生无辍学状态;学生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提高明显,按时毕业率100% 。

3、办学条件

学校满足“双高双普“要求,十五室一部齐全,内设按省颁二类标准配备了教学设施,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使用率高。教学仪器和教具共有100多种,体育器材200多件,电脑46台,教师用书人均47本,学生用书人均31本,各学科教学用具或器材满足了教学需要,教育教学效果好。

4、办学特色

20xx年12月,我校被确立为宝鸡市高效课堂课改项目实验校以来,坚持“理论支撑、专家引领、研培跟进、以校为主,逐步推开”的教改思路和“先易后难”的行动策略,通过提升理念、加强培训、强化教研、示范引领、树立典型、创新制度、加大投入等措施,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催生了“以生为本”的新课堂,提高了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的

专业成长,搅动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

三、“双高双普” 工作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认识,凝心聚力。

1、广泛宣传动员,不断深化认识。县上20xx年10月17日“双高双普”工作会后,学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马鲜平书记、陈爱民县长、齐军剑副县长以及肖炳良书记的讲话精神,及时准确地传达上级有关“双高双普”的新精神新要求,使大家充分了解到“双高双普”的涵义与意义。其次印发了350份有关“双高双普”的宣传材料给学生家长,书写标语50条张贴到村组,在村口及学校悬挂横幅5条,以增取社会和家长的广泛支持。印发“双高双普”知识一百问20本给全体教师,让大家明确工作内容、指标体系和自身职责,树立广大参与人员责任感。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为“双高双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蓄势。

2、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制定详尽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双高双普”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工作总负责人,统筹协调,并监管全校的“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对“双高双普”各个指标分别给予任务分解,合理分工,设臵了三个工作组,学校三个副职为直接实施负责人,实行各级责任制,将工作层层落实。

3、科学编排,日程倒排,领导带头,迎难而上。

自从开学伊始(3月9日)第一个星期天全体班子成员就放弃休

息,和粉刷工人一起腾挪设施、后勤保障。连续奋战两周,投资一万五千元,粉刷涂白部室及校舍2560㎡。紧接着又投资五千余元,为所有部室安装了窗帘。

3月30日、31日,班子所有成员有加班加点,投资一万五千元,在学校门口、校园内,栽植了白皮松、石兰、红叶小檗(bo)、玉兰、碧桃、竹子等三千余棵(株)。

档案整建组从四月份开始,全体老师边搞教学工作边整理档案,下村组,上网络,查找各种档案资料,整整一月时间,每天晚上加班到九点,截止4月30日,所有档案全部入盒上柜。

4、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学校要求各块负责人在接受常规业务培训的同时,要认真对照《标准》深入学习,充分领会,严格按照《标准》精神与上级要求开展工作。校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去县内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取长补短。还不时组织召开工作进展反馈会或研讨会或整改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做到疏而不漏,精益求精。此外,学校也多次对各功能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定要求,明责任,强能力,严落实,确保一切工作万无一失。

全校所有工作人员均能以大局为重,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在完成好自身教学工作之余,克服重重困难,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自身的工作。即使是节假日期间,大家也积极响应号召,毫无怨言地工作。

(二)、紧抓“双高双普”契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积极争取,认真谋划,全力以赴。

面对“双高双普”任务如此大的资金缺口,三月初,我们多次和宝塔村协商操场硬化事宜。一方面,宝塔村书记、主任也是热爱教育事业、支持教育事业的一班人;另一方面,村领导被学校领导为改善办学条件而多方奔走的诚心所感动,果断停下村组道路硬化的部分工程,投资十七万元,硬化操场2400㎡。从4月3日至4月12日,不管是基础整平还是混凝土浇筑,学校领导轮流值班,始终站在一线。硬化后养护工作全部是班子成员坚持到底,精心养护,得到了施工方、村组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

2、开源节流,挤占资金,稳步推进。

开学至今,我们停掉除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以外的所有开支,尽可能把每一分钱用在“双高双普”上,用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投资4500元,购买档案柜5个;投资8100元,购买图书架9个;投资5000元,购买阅览桌椅48套;投资18000余元,购买、仪器及陈列设备;投资3500元,衬贴道沿石165m;投资3000元整修了学校舞台;投资8600元,补充更新了体育室、少队部、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等部室设备、设施。

(三)、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学校文化底蕴建设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我校注重加强学校文化内涵的建设。以“双高双普”为契机,从思想观念上对学校“三风”、一训、一理念、一思路、一目标等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为学校内涵、特色发展道路指明前进的方向。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环境条件,投资一万余元,从校园楼廊屋室内外墙入手,着力让每面墙均能“说话”。教学楼每层楼廊挂有精心挑选的教学名言,每个教室门前挂有班级牌,为校园构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学生自主发挥潜能而设计的班级学习园地更是姿态各异,精彩纷呈。校园文化的建设,将让广大师生在长期目染中受到思想的启迪与智慧的熏陶。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部分校舍需要修缮、加固,主要是墙体粉、涂和加固。

2、师生厕所存在渗漏、破损现象,需要修缮、加固。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与决心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全方位改善学校条件。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积极落实方案的进一步实施。

3、学校管理方面,要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要继续强化德育教育,通过法制讲座,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其次,要继续加强教学管理,走教科研兴校之路,深化我校课程改革活动,加快实施新课程步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法门镇宝塔中心小学

二0一三年十一月

 

第二篇:彬县双高双普工作汇报(最终)

彬县“双高双普”工作汇报

中共彬县县委

彬县人民政府

(20xx年6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首先,欢迎并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双高双普”工作。下面,我就彬县“双高双普”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辖13个镇3个社区发展服务中心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85万人,是中国果品之乡、全国煤炭生产重点县。20xx年,实现生产总值80.17亿元,人均24538元;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6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元。在20xx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监测评比中,我县位居第九位,顺利进入了全省“十强县”行列;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县被评为2008-20xx年度全国县域经济最具成长性百县(市)之一,在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首届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市、区)之一。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彬”战略,全面 1

贯彻落实中、省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双高双普”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双高双普”工作,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校园面貌明显改观,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全县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双高双普”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定标准要求。目前,全县拥有各类中小学校69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49所;教职工3894名、学生54606名;现有公办幼儿园1所,在建公办幼儿园7所,各乡镇共有民办幼儿园39所,全县入园幼儿10698名;成立镇成人技校16所、村级成人技校247所。现有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1所、市级4所;省级平安校园3所,市级13所;省级示范成人技校4所。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县、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远程教育先进县、咸阳市幼儿教育先进县;龙高等6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教育强乡镇,底店等11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教育强乡镇。

二、“双高双普”达标情况

在教育管理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教育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之中,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一是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由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完小由乡镇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二是建立中小学经费预算制度。将学生公用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按照45元和65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中小学办学经费明显增加。三是全面加强 2

校园安全。先后为中小学配备安保器械1480台(件);为城区10所学校安装了电子监控,并与110报警指挥中心实现了联网;为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保安90名,有效提高了学校安全防范能力。

在经费投入方面。我县充分发挥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8—20xx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23481万元、33531万元和47111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9.97% 、42.8%和40.5%,增长比例均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近三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为2906元、3859元、6430元,初中分别为2960元、4563元、5135元,达到了逐年增长的政策要求。2008—20xx年,县本级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生均分别为40元、42元和45元;初中生均分别为60元、62元和65元,达到了逐年增长的要求。

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根据《彬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优化配置、适当撤并、扩大规模、整合资源”的原则,从20xx年开始,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中小学校布点调整,全县学校总数从201所调减到69所,中小学校布局基本趋于合理。全力实施了灾后恢复重建、中小学危房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校舍安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彻底消除了危漏校舍,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9.85和10.13平方米,城镇达到8.9和10.61平方米。中小学部室设施均达到了省颁一类标准。中、小学生 3

均图书分别达到45册、36册,图书借阅和使用率均达到了100%。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县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倾力打造骨干教师群体,师资水平明显提高。全县现有小学专任教师1669 人,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7.8%;初中专任教师1059人,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6.7%;高中专任教师35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894人。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岗位合格率均达到100%。中小学校长岗位合格率达到100%。

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严格按照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力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了1%以内。

在普及学前教育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稳步发展”的原则,投资950万元,扩建了县幼儿园,装配了内部设施。同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幼儿园39所。目前,全县公民办幼儿园已经发展到40所,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有1-3所幼儿园的目标,学前三年、二年、一年入园率分别达到79.02%、85.4%、92.3%。今年,我县正在加紧建设1所县办和6所建制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并计划赶20xx年年底前在其余乡镇各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力争使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5%,学前二年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

在普及高中教育方面。20xx年,撤并了北极中学、新民中学高中部,新建了彬县中学综合实验楼,范公中学标准 4

塑胶跑道。彬县中学、范公中学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标准化高中。20xx年,全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93%,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了28.1%,较20xx年提高了15.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20xx年以来,先后投资3200多万元,实施了彬县职教中心师生食堂、学生公寓改造等工程,建成了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和电大网络教育平台,进一步改善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目前,投资1.8亿元的彬县职教中心新校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年内可部分投入使用。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达到98.7%,彬县职教中心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定,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全县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劳技课和社会综合实践课,80%以上的学校开发出了校本教材和研究性作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创出了各自特色。全县中小学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8%,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视力不良率得到有效控制。县政法系统为各中小学配置了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得到切实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6%,无犯罪现象。全面普及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文化课水平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9.6%,初中毕业生实验、计算机操作合格率分别达到91.3%和93.8%,音乐、美术合格率均达到100%。

5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统筹安排“双高双普”工作。一是加强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教育、发改、人劳、财政、住建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建立了教育工作县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项议事制度,县人大、政协专项调研和定期视察教育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形成了县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的县级四套班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明确了县长、乡镇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与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同时,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领导包乡联校、乡镇领导包片联校的包乡包片负责制,为顺利开展“双高双普”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广泛宣传。为了赢得全社会对“双高双普”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全县逐层召开了“双高双普”工作动员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抓好“双高双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电视、公众信息网、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双高双普”;采取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双高双普”的热情,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推动“双高双普”的良好氛围。三是统筹安排。“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两次全县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彬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 6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制定印发了《彬县加快推进“双高双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双高双普”攻坚工作。四是部门联动。县财政部门坚持把教育经费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依法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千方百计保障教育经费投入,设立了教育资金财政专户,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县文体部门认真落实校园特别管护区制度,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力度,依法取缔了校园周边违规违法经营的摊点、网吧和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县委政法委牵头,安监、公安、教育等部门配合,多次深入全县各校区检查校园安全,各校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保证了学校教学秩序安全稳定。县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教育管理,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县文明办、司法、国土、住建、交通、环保、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也在法制教育、校舍建设、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和绿色学校创建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双高双普”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提升“双高双普”工作水平。按照“校舍标准化、设施配套化”的思路,坚持以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校园环境美化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力推进校舍建设。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4.85亿元,其中县财政 7

投资2.63亿元,先后在98所学校实施了灾后恢复重建、中小学危房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校舍安全工程、生活设施改造工程、侨爱项目、学校室外工程等10大类72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新建、改建单体建筑153幢,新增校舍面积36.37万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危漏校舍,基本实现了楼房化目标。二是努力完善配套设施。在学校自配自购的基础上,县财政投资2266万元,新装配实验室82个,音乐、美术、卫生保健室72个,添置各类实验仪器和体音美卫器材、教具16.17万台(件)、仪器柜608个,课桌凳1907套,图书55.74万册,图书柜557个。同时,县财政先后投资2675万元,实施了38所学校供暖和12所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学校生活设施配套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办学条件。三是倾力打造教育园区。针对布点调整后乡村学校生源锐减,城区学校增容较快、就学压力过大的现状,20xx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3.68亿元,在县城新区划拨土地416亩,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始兴建教育园区,着力培育新的优质教育资源。新区教育园区共有6个教育民生工程,包括职教中心新校区、紫薇中学新校区、新区小学、新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综合楼。目前,这些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并将陆续于年底和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四是强力促进教育现代化。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程的大好机遇,加快校园网络建设,配备专业教师,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188.34万元,建成卫星收视点157个,配备光盘播放系统521套,全县中小学 8

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累计投入1348.9万元,建成校园网5个,计算机教室66个,多媒体教室28个,大型多功能教室12个,为26所学校购置了专业移动音响系统,中小学计算机总量达到4264台。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有效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着力改善校园环境。20xx年以来,累计投资319万元,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了“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新建绿化带589个,修建花园402个,投放苗木38种,栽植花木2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硬化校园1.5万平方米;增设路灯、射灯和文化灯箱150座;粉刷墙面2万多平方米,油漆门窗2000余间;新增文化橱窗和文化墙300个,悬挂名人画像和师生艺术作品7000余幅,设置标语牌8000多张,购置巨石3块、艺术雕塑5个、名人塑像10座,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文化氛围显著增强。

(三)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行了以校长聘任制、教师聘用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四制”改革,全面推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制定出台了《彬县教育系统教职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各校区均制定了教职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一是优化校长队伍结构。近年来,先后安排8名校长赴江苏海安进行挂职锻炼,组织100多名校长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更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通过民主推荐、理论考试、 9

演讲答辩、综合考核等程序,公推公选了11名中小学校长,促进了校长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目前,全县校长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校长。二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20xx年以来,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按照“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先后招录优秀大中专和师范类本科毕业生582名,基本解决了全县教师缺编、学历偏低和小学英语教师不足的问题。从20xx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师资培训专款,用于校长、教师培训,四年累计培训校长、教师1.15万人(次),实现学历提高培训1168人。三是积极改善教师待遇。坚持每年举行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县财政逐年增加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校长。20xx年,教师节表彰奖励的资金超过了100万元。为了稳定偏远地区教师队伍,激励广大教师扎根山区从教,20xx年,县政府决定将韩家、蒙家岭、底店等边远山区在职教师生活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100元。四是大力开展教学研究。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承担省市教改课题,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研究,初步建立了县教研室、乡镇中心教研组、学校年级教研组三级教学研究网络。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20项,县级课题研究55项,其中13项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好评。

(四)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投入各项政策,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 10

入财政预算,全面落实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实行了绩效工资。严格执行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和完善了校务公开、公示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禁绝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二是完善城乡互动机制。从20xx年秋季开始,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采取“送教下乡,定点支教,定时送教,互动交流”的方式,择优选派85名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韩家、底店、蒙家岭等农村偏远地区任教,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在狠抓基础教育的同时,我县全面加强职业教育,依托彬县职教中心,采取联合办学模式,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20xx年以来,累计招生11200余名,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11180名,打造了“渭北技工”品牌,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完善教育救助机制。成立了彬县慈善协会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出台了《彬县贫困学生救助办法》,设立了贫困生救助基金,进一步完善了贫困学生救助制度,确保了每一名贫困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20xx年以来,先后为15535人(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581.32万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05.3万元,救助贫困大中专学生1088人(次)。同时,认真实施了“蛋奶工程”,有3.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每人每天都能食用一个熟鸡蛋和一袋鲜奶,覆盖率达到95.1%,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生的营养结构。

(五)强化德育,注重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成立 11

了彬县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制作活动实施方案》,县教育局制定了《关于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的十条禁令》,明确提出不得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校长、教师、学生的标准,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试就近入学目标。修订完善了《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彬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管理办法》等文件,有效开展了“新三好”(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创评和“三教育”(珍惜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活动,建立了5个县级德育实践基地、20个校级德育实践基地,切实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加强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积极开展有效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加强中小学生“体卫艺”工作,积极举办各种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小组和各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六)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狠抓控辍保学工作。为了巩固“普九”成果,县委、县政府按照“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四书一薄”制度,实行了“四包一确保六到位”制度,即: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校长包校、教师包学生,确保学生人人到校学习,做到了执法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和时间到位。严格执行了属地管理,落实了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和县教育局、农村中小学校两条工作 12

主线,夯实了乡镇政府、村委会包入学率、校区包巩固率、教师包完成率的责任。在劝返工作中,坚持以情劝学、依法督学、以资助学的办法,较好地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少年儿童能够按时完成学业。同时,充分发挥县劳动部门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招用未成年人的组织和个人,加大打击力度,保证了全县学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尽管我县在“双高双普”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市要求相比,与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相比,与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县将以这次省级“双高双普”验收为契机,认真听取验收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宝贵意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省、市三级教育会议精神,强化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深化“科教兴彬”战略,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