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讲稿

追求卓越 历久弥新

——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宣讲提纲

中国银行诞生于中华民族觉醒之时,成长于内忧外患之中,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壮大于改革开放以来。近百年来,在民族金融辉煌而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银行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银行,中国银行追求卓越,历久弥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百折不挠,奋斗不息。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实施股份制改革和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之后,中国银行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银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以诚信经营为基础,以提升绩效为宗旨,以增强责任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和谐为目标,追求卓越,努力建设理念先进、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银行企业文化,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设中国银行企业文化的重大意义

建设具有百年中行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是总行党委新时期、新阶段确定的一项重大举措和战略性工程,是实现全行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企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金融行业产品和服务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唯有具有中国银行特色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基业常青,永葆生机。因此,打造具有百年中行特色、与时俱进的先进企业文化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第一,是中国银行改制转型,建设国际一流大银行的需要

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以来,竞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金融业完全开放条件下的同业竞争更趋激烈,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仍然脆弱的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压力不可小觑;随着国内各商业银行相继重组改制,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各金融同业创新意识明显增强,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二是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提出的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资本压力,创新经营模式势在必行。

三是金融市场化和银行经营多元化使风险因素更加复杂。主要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日益显现,不容忽视。

四是客户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对银行产品多元化、服务创新能力以及银行员工的职业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运营效率,满足客户需求,维系客户关系越来越具挑战性。

新的形势面前,中国银行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使“百年老店”焕发青春活力,实现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是摆在全行员工面前的重大课题。要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要转变思想观念、经营理念、业务模式和增长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长期稳健经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全面体现价值创造导向,促进绩效进步,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回报。为此,必须建立一系列与上市公司相适应的机制和体制,同时也要建立符合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的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促进我行战略目标实现的持久动力。

建设适应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紧迫和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将企业文化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全行发展战略之中,统一到全体员工思想和行为之中。通过企业文化对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不断渗透,将核心价值观与全行的发展战略、IT蓝图建设、机制制度建设、业务流程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管理和绩效进步,确保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二,是不断创新文化内涵,传承百年文化精髓的需要

百年中行的历史,既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坚韧不拔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发展史、令人自豪的光荣史,更是一部弘扬企业精神,传承价值理念,引领创新的文化史。

中国银行企业文化顺应不断发展的历史潮流而前进。三十年代,以张嘉璈为代表的老一代中行人以“高、洁、坚”为座右铭,中国银行始终恪守的良好银行信用声名远播。“高”是指:行员在行服务,不仅以保护股东、存户、持券人利益为满足,必须进而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洁”是指:职位不拘高低,必须人人操守廉洁,摈除恶习,更须公而忘私,任事不能仅以但求无过为尽职。“坚”是指:必须不避艰险,不畏强御,战胜难关。

四十年代出台的董事长训词,成为当时推动中国银行文化前进的主流。其内容是:“巩固行基,健全组织,慎用资金,提高信誉。推进业务,改进技术,严行稽核,便利社会。罗致专才,培植后进,合理待遇,赏罚分明。明察秘访,世情通灵,协力合作,联络感情。严正持己,和宽待人,先国后行,勤勉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的文化以倡导爱国爱行为主线,大力弘扬“三铁”精神,19xx年3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创刊的《中行职工》题写了刊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全面走向市场。19xx年1月,为加强职工道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全国分行长会议提出,将“服务第一,信誉至上,廉洁奉公,为国创汇”作为中国银行职工的职业道德准则。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银行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创新,建设适应发展战略要求的企业文化。由此,“爱行敬业、勤勉俭朴、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依法合规”成为全行员工的基本职业规范,涌现出了一大批爱行敬业的楷

模。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银行多次得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嘉勉。

中国银行的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底蕴深厚,对全行不同时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代共融的文化。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打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富有中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以此推进全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第三,是摈弃文化积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银行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聚了一些弊端亟待改进。

特别是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积弊的影响,一些阻碍科学发展的不良文化现象在全行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推诿扯皮、本位主义、不愿承担责任、团队意识不强及合规意识薄弱等,直接导致对市场导向不敏感,对客户需求反应不及时,对新产品研发跟不上,对工作执行力打折扣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制约了中国银行传统优势的发挥,也影响着建设国际一流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责任意识欠缺,在竞争面前瞻前顾后,错失良机,影响业务发展和价值创造;二是合规意识薄弱,个别机构违规经营和违规操作酿成案件,影响到我行的经济效益和公众信誉;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对市场反应不敏感,在一些领域与同业拉开了差距;四是协作意识不足,一些单位、部门之间存在本位主义倾向,阻碍了业务发展速度。

凡此种种,都是制约中国银行发展的桎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行广大员工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断转变思维方式,提高领导力,增强控制力,改善执行力,下大力建设适应中国银行改革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二、建设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必须导入与我行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 为服务于全行战略目标的实现,总行党委、董事会和管理层在全行范围内整体推进业务流程整合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了IT蓝图建设和实施的步伐,并把企业文化建设摆上全行工作的重要位置。

在总行党委、董事会、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几年来,总行有关部门做出了积极努力。从20xx年开始,原党委宣传部在全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和梳理,为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xx年,根据总行党委意见,成立了以党务工作部牵头的企业文化工作小组。在三年的时间里,工作小组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全行各个层面的访谈、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学习借鉴知名企业和金融同业的先进经验,参阅大量行史资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它既表明企业生存的主张,也是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真实写照。总行企业文化工作小组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在总行领导直接参与和指导下,经数易其稿,总结提炼出了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

20xx年全行年中工作会议期间,就初步提炼出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再次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基础上,20xx年1月15日,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经总行党委讨论通过;3月22日,获得了董事会的批准;20xx年6月29日,在中国银行纪念建党86周年电视电话会议上,肖钢董事长就加强新时期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了重要讲话,标志着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xx年4月28日《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正式下发全行执行(中银发[2008]4号)。

(一)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文化是生产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整体合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中国银行的全体员工,通过文化的认同,实现思想的共鸣;通过观念的整合,实现力量的凝聚;通过行为的规范,实现整体的和谐。全体员工秉承共同理念,团结合作,

求实创新,汇聚个人价值以提升银行价值,促进银行发展并实现自我成长,共同为银行兴盛、国家繁荣、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根本信仰和原则,是企业成员的共同理想和规范。中国银行,追求卓越,构建“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的企业文化。

中国银行,百年品牌,立足全球化、多元化业务平台,创建国际一流银行,实现又好又快持续发展。追求卓越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的维度。

对社会,中国银行是实现和谐进步的最佳成员。

对股东,中国银行是实现投资价值的最佳选择。

对客户,中国银行是实现互利共赢的最佳伙伴。

对员工,中国银行是实现职业理想的最佳平台。

此外,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是对“追求卓越”形成有效支撑的五个方面,与“追求卓越”并称为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

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在“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统领下,大力倡导和弘扬诚信至上,绩效优先,尽职尽责,勇于创新、和谐共赢的理念,推进中国银行各项事业历久弥新、永续发展。

(二)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释

——关于诚信

1、诚信释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求真务实。

诚信是银行发展的根本,是个人品德的基石,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原则。

依法合规,遵循商业规则。

清正廉洁,秉持职业操守。

恪守信用,维护银行信誉。

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2、为什么要倡导诚信

诚信铸就精品,精品源于诚信。诚信是中国银行一贯秉承的道德准则,是中国银行永续发展的根基。中国银行不仅有诚信的愿望和勇气,而且以诚信作为衡量员工觉悟、素质、能力的价值尺度,以爱行敬业、勤勉俭朴、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依法合规作为行为准则,致力于诚信能力的提升,以不断的创新、持续的发展、品质化的服务保持员工、客户、社会、股东对中国银行的期望与信赖。

《礼记》把“诚”看作是天地人伦内在的规律,“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银行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信誉视为立行之本。19xx年,袁世凯政府为弥补财政亏空,下令中国、交通两行停付现款。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先生和副经理张嘉璈先生抱着“宁可刑戮及身,不忍苟且从命”的决心,拒绝执行此令,极大地提高了中行的信誉。19xx年,南京国民政府由于财政赤字严重,决定停付内债本息,挪用内债基金作为政府开支。时任中国银行总经理的张嘉璈为保护民众利益和中国银行的声誉,毅然率先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行为。他联合上海金融界,坚决要求政府撤回停付公债本息的决定,并最终化解了这场中国金融史上有名的公债风潮。

中国银行一直视信誉为生命,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各项业务一天也没有停止。20世纪80代初,西方石油大王哈默先生来中国访问时,邓小平同志希望他来中国投资。哈默先生说,投资可以,但必须有中国银行参加。小平同志问为什么,他说,中国银行信誉好,只要有中国银行的担保,他就敢投资。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银行在国外工商企业界人士心目中的崇高信誉。

20xx年,中国银行在年报中按照审慎会计原则,真实披露了全行按照五级分类的资产状况,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好评,评级公司对中国银行的信用评级稳步提升,20xx年,成功实施股份制改革的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xx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始终坚守的诚信品质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中国银行近百年积累起来的信誉至上的传统,是全行员工宝贵的精神资产,全体员工必须像爱护生命一样去爱护它。

3、诚信的具体体现

诚信提倡的行为

(1)组织要建立信誉品质,以商业规则自律,践行对社会、客户、股东、员工及相关利益者的信用,履行承诺,得到组织内外各方面高度信赖。具体说,对社会的诚信,就是要依法合规经营,有效控制风险,确保资产的精良;对股东的诚信,就是使银行始终保持精益管理、健康发展,以骄人的业绩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对客户以诚相待,通过精致的产品、精湛的服务,与客户建立紧密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员工要以诚相见,使员工自觉地与银行结成命运共同体。

(2)各级管理者要带头做诚信的典范,以身作则,恪守承诺,说到做到,示范到位;在团队中要努力营造讲诚信的浓厚氛围,鼓励诚信,坦诚相待,公平公正,引导到位;在与社会、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要以诚信为本,尊重客户,尊重对手,公平竞争,实践到位。

(3)全体员工要恪守职业操守,自觉做到对客户诚信、对同事坦诚、对岗位热诚、对组织忠诚。

(4)在集团内部的团队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团队与员工之间建立真诚相处,坦诚相待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

诚信反对的行为

(1)失信于组织,失信于客户,失信于同事的人格缺失行为。

(2)为赢得客户做虚假承诺,为暂时业绩转嫁风险,为即期财务结果降低质量 ,为眼前赢利影响科学全面发展的操守缺失行为。

(3)违反中国银行的行为规则,为达个人目的投机取巧,隐瞒真相,误导他人的道德缺失行为。

(4)捕风捉影,凭空猜疑,不信任组织、不信任团队、不信任同事的品格缺失行为。

——关于绩效

1、绩效释义

绩效,就是科学发展,创造价值。

绩效是银行发展的成果,是员工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绩效体现银行价值。 坚持可持续发展,有效管理风险,保证发展质量,合理控制成本,持续提升银行价值。

坚持统筹兼顾,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坚持价值创造导向,有效激励,加快绩效进步,保证绩效真实。

2、为什么要重视绩效

实现中国银行的愿景,必须坚持持续稳健的盈利和全面的绩效进步。树立绩效优先的理念,是中国银行致力于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激励约束作用明显的绩效

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机构创造价值、员工创造业绩,实现银行绩效与个人绩效的有机结合,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员工持续进步的根本保证。

19xx年,中国银行派出代表团远赴英、美、法、俄等18个国家,学习西方银行管理经验,并按照西方近代化银行的管理模式,对中国银行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人事制度等进行了全面改革,推行了统一的会计制度。30年代的中国银行,存款占全国银行存款总额的1/4,货币发行量占全国的1/3,信誉和实力居全国金融业之首,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流砥柱。

中国银行多年来良好的经营业绩,得到了银行同业、国内外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8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多次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10强企业”;被《财富》与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Hay(合益)集团合作评为25家“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之一;在A+H资本市场整体上市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等多个重要奖项;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20xx年,中国银行成功收购亚洲领先的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将公司更名为中银航空租赁公司,成为中国首家进入全球性飞机租赁业务的银行。

3、绩效的具体体现

绩效倡导的行为

(1)倡导价值创造的绩效观,将银行的整体绩效、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有机结合,追求银行、股东、员工价值回报的最大化;

(2)倡导科学发展和战略导向的绩效观,不因短期利益损害长远利益,不因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3)倡导系统、全程的全面绩效管理,营造公开透明、双向承诺、有效沟通、持续辅导、积极向上的绩效管理氛围,实现员工职业发展和银行绩效进步的双赢;

(4)建立良好的绩效激励机制,把对银行的价值贡献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主要标准,努力把长期性战略目标转化为当期绩效指标,持续改进绩效评价方法。通过激发团队的每个细胞,使员工尽展自身价值、发挥自身才能;

(5)推行经营风险理念,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

(6)倡导服务创造价值的绩效理念,为社会、为客户、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优质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关注直接和间接作用于效果的投入产出,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艰苦奋斗、勤俭办行、开源节流,聚少成多。

绩效反对的行为:

(1)对绩效优先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不注重价值创造的结果导向,忽视组织整体绩效结果,片面追求表面效应,华而不实的行为;

(2)有悖科学发展和战略导向,忽视长期发展,竭泽而渔,将现实风险转嫁给后来者的作法;

(3)故意夸大工作成果,弄虚作假,致使绩效表现不真实、不准确的现象;

(4)不注重投入产出的成本核算,对财务预算指标疏于管理,花钱大手大脚,办事铺张浪费,乃至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行为;

(5)对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绩效理念认识不到位,对客户服务不真诚、不自觉,服务质量低劣,对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责任

1、责任释义

责任,就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银行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员工认真履行责任,管理者勇于承担责任。 对社会负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对股东负责,持续创造价值回报。

对银行负责,努力维护整体利益。

对客户负责,竭诚为客户服务。

对员工负责,积极拓展职业生涯。

2、为什么要强调责任

责任是做人的基本,做事的前提,是一种知难而进的意志品格。对中国银行的员工,责任又是一种机遇,一种期望,一种激情。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勇于负责,是进步的机遇,也是增强自我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中国银行是一个整体,全体员工不论在哪个岗位,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不回避,遇到挫折不退缩,只有每个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全行才能形成一盘棋,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中国银行历来以履行国家和社会责任为己任。从建行以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19xx年底,曾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的宋汉章先生筹措了50万两银元银资助中华民国开国仪式。20年代,香港分行总经理贝祖诒先生经总行同意,借款50万元帮助广州军政府的中央银行保持纸币币值。北伐战争中,中国银行对北伐军的借款、垫款达1600万元。抗日战争期间,天津分行经理卞白眉先生顶住日本军队的威逼,拒不借款;杭州分行经理金润泉先生拒绝日本人的利诱,拒不出任伪浙江省省长;上海分行两名员工因拒收日本人发行的伪币而惨遭杀害。中国银行积极筹款

支持抗战,发放资金支持了一大批生产抗战必需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工厂,长期支持抗战直至最后胜利。解放初,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副经理陈纮将家藏数百件珍贵文物无偿献给国家。伦敦分行刘本堃、刘道蕊夫妇60年代将他们的全部积蓄1.7万英镑汇给周总理支持国家建设。

改革开放前20年,中国银行支持了国家10%的核电设备、85%的程控电话设备、85%的火箭等航空器、100%的远洋货轮、90%的纺织及轻工机械设备、80%的彩电、冰箱、高档服装生产线、100%的香烟生产线、2,000多个高档酒店的设备引进等,为国家经济腾飞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入新世纪,中国银行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0xx年,在全国纳税百强中列第三位,在全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百强中列第二位。20xx年,上缴税款在“纳税百强排行榜”上居第二位,连续被评为北京市纳税信用A级企业。

凭借专业外汇经营和海内外网络优势成为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金融服务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提供多元化的公司金融服务。

支持保护环境,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到管理流程之中,将环保观念植根到业务经营之中。

倾心回报社会。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国银行全力配合民政部门、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向灾区捐赠善款,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先后以集体募集和员工自愿捐赠等方式为19xx年特大洪涝灾害、20xx年抗击“非典”、20xx年印度洋海啸、20xx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奉献爱心。在20xx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更是汇聚全行力量,以捐款捐物的方式援助灾区开展生产自救,捐款数额达到1.32亿元。

持续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的投入,多年来,响应国家扶贫开发战略,派出扶贫工作队,对口支援福建龙岩,使之脱贫;对陕西永寿、淳化、长武、旬邑县扶贫,帮助新疆青河县和甘肃永昌县建立爱心教学楼等,到20xx年底,共投入扶

贫款已达2019.82万元。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支持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热心参与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赞助、支持了多个艺术团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国银行积极支持北京举办20xx年奥运会,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提供了奥运门票销售和各类的金融服务以及奥组委组织的多项活动,得到了奥组委的充分肯定,彰显了中国银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责任的具体体现:

责任提倡的行为

(1)以优良的经营业绩积极回馈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2)鼓励各级管理者大胆履行职责,坚持基于责任的授权;倡导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负责和信任。

(3)管理者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团队意识、风险意识。必须勇于承担责任,使银行有效益,团队有活力、员工有成就感。组织内部鼓励支持敢于负责的行为,努力为员工提供发展舞台,培育和引领团队有效规避风险,勇于接受监督。

(4)员工应视中国银行的兴衰成败为己任,知难而进,勇挑重担,拒绝违规要求并有责任、有义务制止违规行为。

(5)对各项工作进程持续跟进,雷厉风行,只争朝夕,负责到底,对结果承担责任。

(6)倡导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敢于负责、能够负责、失责必究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和机制上的支持。

责任反对的行为:

(1)缺乏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企业忠诚度不高,忧患意识不强,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为负担。

(2)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官僚作风严重。在执行上搞短期行为,对操心费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的工作不愿做,对得罪人的事情畏缩不前,不愿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承担责任,不关心员工职业发展,工作上推下卸,敷衍塞责。

(3)精神状态不佳,责任心不强。工作消极懒散,虎头蛇尾,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困难向后退。进取心不强,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不足。

(4)热衷空谈,需对工作中的问题拿出具体意见时,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缺乏求实、务实、扎实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态度。

——关于创新

1、创新释义

创新,就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银行发展的动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银行,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创新失误,营造创新氛围。

坚持学习,锐意进取,博采众长,勇于改革和创新。

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对手。

2、为什么要提倡创新

创新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创新是中国银行的活力源泉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更是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对手,提升品牌形象,实现持续发展,达至卓越境界的必由之路。中国银行通过在关注的领域做得最好,做到最快,凸显比较竞争优势。

中国银行的创新集中在产品、服务、管理、观念四个领域。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的基本手段;服务创新是建立服务品牌、培养客户忠诚度的重要途径;管理创新是在提升我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程;观念创新是追求卓越,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银行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博采众长的历史。中国银行的前身大清银行就专门设有学堂培养人才。中国银行成立后,把职业操守的培养和业务知识的提高作为“百年不易”的准则。从20年代末创新人事制度、使中行的服务水平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到19xx年改革会计制度、带动全国各行业推行新式记帐法;从19xx年成立“中国兴信社”、开创了中国的征信事业,到30年代中期参与筹办上海票据承兑所,无一不体现着中行人努力适应银行业发展潮流、锐意创新的智慧和精神。19xx年,刚当选为中行总经理的张嘉璈就率团出访,向国外金融同业学习,同时聘请外国专家担任中行顾问。中国银行还专设调查室,聘请国内外第一流的经济学家担任研究工作。中国银行在旧中国37年中能取得令后人为之骄傲的成就,与中行人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的求索精神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银行倡导员工努力学业务、学外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经营绩效,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诸多第一:第一家在海外设立机构,第一家发行信用卡,第一家开办电话银行服务,第一家开办国际保理业务,第一家在海外发债,第一家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第一家叙做银团贷款,第一家开办私人银行业务,第一家设立航空租赁公司等等。美国《商业周刊》20xx年评定本行品牌价值为102.9亿美元,列中国本土品牌价值榜第二位。

3、创新的具体体现

创新提倡的行为

(1)员工对中国银行的战略有比较清楚而明晰的认识,以良好的执行力,将中国银行的战略付诸于实际的行动计划,以开放的、积极的心态面对改革,参与改革。

(2)以快制胜,以勇制胜,以智制胜,在一些领域做得更快,做得更好,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对手、超越社会期望,打造卓尔不凡的品质。

(3)员工清晰了解岗位目标,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目标的实现并达至卓越。

(4)始终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持续学习的热情,不断改变心智模式,提高职业化、专业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博采众长、超越自我,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

(5)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鼓励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支持有根据的创新,鼓励和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

(6)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否定自我,不断突破习惯性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实现产品、技术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并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

(7)跟踪、掌握现代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加大有效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增加业务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

(8)坚持在产品与服务的关键环节上,努力进行自主创新并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提供高价值、快捷、友好、体贴的金融服务,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改进、优化产品与服务,以创新的特色超越竞争对手。

创新反对的行为:

(1)消极保守,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和持续变革的动力;不愿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对客户和同事的需求不积极主动回应,不精益求精。

(2)在重大决策面前不做全面的考虑和分析,犹豫不决,徘徊不定,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3)在推动目标实现时努力不够,将时间过多地牵扯在商讨和设计上。

(4)不注意学习和强化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盲目乐观,标准不高,不愿有更大的突破,更不敢承担创新失败的责任。

(5)不敢向自我挑战,害怕否定自我,不切实际地自我保护意识。

——关于和谐

1、和谐释义

和谐,就是以人为本,团结合作。

银行以员工为根本,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和谐共赢。

尊重员工,公平公正,制度规范,安定有序,创造和谐环境。

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密切配合,沟通协调,培育团队精神。

尊重客户,服务客户,适应客户需求,保证服务品质,为客户创造价值。

2、为什么要倡导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国银行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银行整体竞争能力,确保业务与管理流程和谐统一负有重要责任。要通过改革巩固和谐,通过发展促进和谐,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和调控作用,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沟通顺畅,团结协作,自觉以中行整体利益为重,和衷共济、共谋发展。

孔子说过:“和为贵”,和合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晶。对于中国银行,倡导和谐首先要倡导团队协作的精神。银行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形式的孤军奋战和个人英雄主义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必须讲究团队的协作和配合。兄弟部门和分支机构提出的需求,就是我们行动的指令。各部门之间、板块条线之间、总分行之间、团队之间、员工之间都要讲协作,顾大局,形成整体联动,密切配合的和谐局面。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能够使员工关系得到培育;营造和谐的团队合作环境,有利于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双赢;营造和谐的客户合作环境,有利于催生银行与客户双赢。

和谐发展是优秀企业追求的目标,当今的世界500强企业普遍关注团队协作精神。惠普的团队和谐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的和谐主要表现在:气氛友善、随和,压力很小,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精诚合作,公司上下有着极强的凝聚力,走到惠普的任何一家分支机构,都能感到员工对他们自己及他们的工作是如何满意。外在的和谐主要表现在:惠普坚持在经营活动中保持诚实正直,与外部客户坦诚相待,唇齿相依,同时坚持回报社会。正是由于惠普文化与外部环境保持了协调一致,惠普文化的美誉度不断提升。在花旗银行内部,各业务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及平级之间都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强调团队精神,互相信任和理解,透明度高。它将本国和所在国的有关政策、法规及花旗集团自身的规章制度等均输入电脑网络中,员工可随时上网自由访问、查询、对照。

中国银行致力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目标是股东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

3、和谐的具体体现:

和谐提倡的行为: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做到知荣明耻,谋求和谐共赢。

(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培养人、成就人,始终把员工利益、银行利益和股东利益的一致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从实际出发,建立科学、可持续的企业生态发展环境,愿意欣赏他人、学习他人、与他人合作共事,甘愿为别人拾遗补缺。平衡员工、客户与银行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

(4)建设和谐的职业环境,遵循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员工的承受程度的有机统一,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建设内部稳定和谐的局面。

(5)强调团队协作,促进团队的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公平、公正对待员工,包容不同意见和个性,构建坦诚交流、主动补位、相互支援、同舟共济的内部服务链。

(6)坚持整体利益和大局意识,强调部门间的良好沟通与协作,提倡主动沟通,加强内部协调,形成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局面。

和谐反对的行为:

(1)片面强调既得利益,缺乏对相关利益者的尊重,不注重员工的道德培育,忽视其在企业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2)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藐视风险,急躁冒进,组织与个体关系对立。

(3)团队协作意识差,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沟通渠道不畅,职业环境紧张,员工相互猜疑,因内耗直接影响团队的和谐与绩效。

(4)不负责任地背后议论,相互埋怨,本位思想严重。

(5)部门间推诿扯皮,揽功推过,工作拖拉,效率低下。

以上,从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五个方面,对“追求卓越”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诠释。总行在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形成价值观内容和诠释的过程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几个环节:

——思考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中国银行以前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中国银行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内部因素是什么?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是什么?

其次,这些经验能否支持中国银行的长远发展?在过去获得成功的要素中,哪些是我们持续成功的有利因素,哪些又会成为我们的障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机会?

再次,中国银行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补充那些条件?面临竞争环境的变化,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控制风险,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约束机制,探索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体现了四个方面的指导思想

即: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及业务流程整合,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风险管理、业务操作方面形成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均衡协调发展方面,在最大限度地规避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前提下,调整业务品种和客户结构失衡问题,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占比;高盈利能力方面,努力提高收益水平,体现价值创造导向,最大限度地体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在可持续增长方面,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建立可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建立风险防范与内控制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基础性投入,夯实长远发展的基石。

——关注了五个层面的要素和五个关系的兼容

五个层面的要素即:注重历史文化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对诸多优秀企业的文化模式进行吸收借鉴;在文化理念设计中凸显风险、销售、创新和服务四大行业文化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有效支撑发展战略导向;文化建设要服务改革发展。

五个关系的兼容即,企业文化与中行百年文化的承接关系、与发展战略的关系、与现有文化缺失的关系、与行业文化的衔接关系、与融入“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的关系,使企业文化更适应中国银行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文化建设重在执行

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在各项任务的落地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我行发展战略和新的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把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组织架构、IT蓝图的实施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之中。

(一)组织保障

总行党委、董事会、管理层:决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和调整等重大事宜;领导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确定文化理念制度化的指导方针;监督文化理念在绩效考核中的落实;确定文化传播的指导方针。

总行党务工作部(总行牵头部门):落实总行党委、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各项决策;推动企业文化方案的具体实施;协调指导总行各部门和各分支机构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总行办公室(总行协同部门):运营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内网;制定并实施中国银行品牌推广计划,维护中国银行品牌形象;协调企业文化对外宣传的有关工作。

总行人力资源部(总行协同部门):将核心价值观纳入全行的人力资源配置、岗位描述、培训、绩效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

工会、共青团、青年联合会等组织(总行协同部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传播核心价值观。

各业务板快、部门、各分支机构(执行落实机构):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推动和落实核心价值观,理顺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各项制度规定,正确对待和处理发展、效益、风险,股东、客户和员工的关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中国银行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爱国爱行、信誉至上、博采众长、锐意进取的优良传统,积淀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要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持续推动中国银行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2、坚持服务于发展战略的原则。将企业文化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全行发展战略之中。通过企业文化对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不断渗透,将核心价值观与全行发展战略、IT蓝图建设、业务流程整合、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管理和绩效进步,确保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3、坚持全员参与实践的原则。坚持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与全行员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通过各环节、各层级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全员实践,形成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4、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集团文化与所属分支机构文化之间的关系。在集团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指引下,鼓励和支持分支机构结合不同地域和自身文化特点,对总行确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细化,通过不断丰富内涵,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达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三)总体目标

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总结提升,初步建立能够体现文化发展规律,适应发展战略,反映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核心体系,实现企业文化与银行发展战略的统一,银行发展与员工发展的统一,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统一,不断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为促进全行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是全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解决当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相结合。

——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加强集团内部战略协同,完善总行各业务板块之间,业务板块与运营服务板块、集团管理部门之间、海内外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动管理机制。

——必须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巩固和提升我行核心竞争力。

——必须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人本化管理激发员工的团队意识、归属感和敬业精神,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广阔的平台。

——必须牢固树立从严治行意识,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水平,坚持依法合规,为保证我行持续稳健、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领导力、控制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业务规划、管理制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建立和完善与发展战略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必须提高持续创新的能力,营造有利于形成创新合力的良好氛围,巩固和扩大我行竞争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和社会美誉度。

——必须提高客户至上和服务为本的意识,增强全行整体服务客户的能力,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必须加快推进IT蓝图建设和业务流程整合,使核心价值观寓于操作流程、业务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之中,从根本上提升科技平台对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的支持保障能力。

(五)实施步骤

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进行。

——20xx年,重点抓好《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培训和宣传贯彻,结合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更加统一,对中国银行核心价值高度认知、普遍认同。结合“奥运年”及我行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从抓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一系列相关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我行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详见附件一:中银党〔2007〕122号《关于中国银行20xx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附件二:《20xx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安排》)

——20xx年,对照核心价值观提倡和反对的内容,集中对有关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对全行各级机构、网点使用统一规范的核心价值观标识、标志进行检查验收;充实丰富企业文化案例,借助其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特点,进一步增强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发现、培育、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策划实施相关主题文化年活动;搜集20xx年以后我行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图片、实物,启动续写行史工作。

——20xx年,通过对全行各类评优表彰活动的有效整合,形成与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体系相一致的荣誉称号和奖励体系;基本完成全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主题文化年活动;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适时补充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内容,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做好迎接建行100周年前期准备工作;继续修改完善

有关制度,基本形成与核心价值观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全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全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持久深入开展。

四、保障措施

总行各板块、各部门,全行各分支和附属机构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总行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进。

1、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总行党委和集团管理层的统一领导下,由党务工作部牵头,人力资源部、办公室、工会等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分工落实,具体负责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研究制订、宣传培训、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估等整体推进工作。总行各部门、全行各分支和附属机构主要负责人,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责,纳入议事日程,并确定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紧密结合全行中心任务和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将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晰,分类指导、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总行各板块、实施条线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认真组织实施好本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同时,还要按照工作职能,负责本板块、本条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确保核心价值观在本板块、本条线的落地扎根。

2、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总行各部门、各分支和附属机构,要按照总行的总体安排,充分利用行内刊物、局域网等载体,通过编写宣传手册、编发工作简报、组织宣讲、制作电视宣传片、开展专题培训,在营业网点、办公区域、会议室等场所统一张贴核心价值观标志和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和全方位、分层培训培训活动,引导广大员工全面领会、准确把握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主动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自觉按照核心价值观要求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忠诚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充分发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有效激励,明确导向。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各分支和附属机构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全行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各级管理者要带头身体力行,努力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推行者和示范者,切实发挥好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我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健康开展。

通过对全行各类评优表彰活动的有效整合,形成与中国银行核心价值观体系相一致的荣誉称号和奖励体系。通过完善相关方客户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与文化导向的配套制度体系和行为评价体系,激励员工按照核心价值观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工作。

4、定期评估,严格责任。建设具有我行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全行各部门、各分支和附属机构的共同责任。总行有关部门要按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制订相应的企业文化评估管理办法并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

总行每年将制定下发企业文化工作安排,有关部门每年将对全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估,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各部门、各分支和附属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年度绩效考核范畴。通过定期考评,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分类指导,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促进全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建设具有百年中行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中国银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我行成功实现境内外上市的大好形势下,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国银行企业文化,任务光荣而艰巨。只要全行上下共同奋斗,群策群力,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中国银行的百年品牌也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