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得

[转] 名企实习一年我学会15件事,(转,记住了,这样你就省的走弯路了···)

引导语:之前我在三个享有盛名的国际公关公司连续做了14个月的实习生,遇见了不同的领导,做不同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教导,领悟不同的职场心得。我想在今天总结一下诸位对我曾经的教导以及我想告诉更多还在学校准备实习的小盆友们的一些小事儿:

1、任何的工作一定要从前到后全部做完,如果我只让你做1,你要自己想想这个事儿有没有2和3,如果我没有时间教你全部的过程,请你自己多想想。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你能读一个小故事《买土豆的故事》。

2、中途如果遇见无法完成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问我,不要等着我追你去问。我之所以交给你,我相信一个公司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学生是可以完成类似追一个媒体问问是否收到快递的小事儿。如果我问起你,请不要告诉我对方没人接电话,或者对方找不到。有问题发生,不要把问题丢回给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职场是一个只要结果的地方。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开始动脑子想办法解决了所有的问

题,你在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上才能有所进步。你要做一个思考者,而不是工作者,你要有自己的价值。(这是我在转正前接受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育,这也是一个学生到职场最关键的转变)

3、你不需要知道你的同事一天的工作到底是什么等等,虽然现在很多职业教育学校让你尽快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是不固定的,每天项目不同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比如我每天喝咖啡的时间会根据我忙碌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而你知道这些完全没有用。每当我被很多在校生邮件问到类似的问题,我都非常希望你们是否可以回家多读一下你们的简历是否通顺。

4、了解每一个行业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儿做起,不仅仅包括做完做好,更包括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所有的方法、沟通、隐患、技能你是否都思考的到。只有对每一个小事儿做到了面面俱到的了解和掌握,你才能往前走的更快一点。

5 、如果你今天实在没事儿干,那就看看和业务相关的网站,学习一下前辈的心得。任何一个细小的工作都有很深的水,学无止境。不要和其他的实习生结伙聊天有说有笑,好像在避风塘聚会的样子。不要无聊的去网上聊天,灌水,八卦。这点你可以在宿舍舒服的床上完成,不用不远万里的来公司完成。(当年我就很避风塘)

6 、一定要思考一下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去

费力的工作。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实习生总是觉得自己工作很累,而正式员工越到高层似乎越轻松。其实不然,高层的辛苦是你们想不到的,只是高层更加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各项事情,而不会像你们总是抓狂,高层所表现的不是轻松,而是有序。(我想这很重要,我曾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希望你能明白的早一点。)

7 、请不要问我这里薪水不高为什么要继续做,为什么不去替别人考试或者帮别人攒书。我只想说一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何况暂时的有钱不叫成功。

8 、请不要在向我表达了对公关的热爱之情之后,问我什么是公关,和广告有什么区别。请自己在百度上google一下。要问就问点有深度的,问出这样的话不要怪我不想理你。

9、你可以穿的花枝招展,也可以笑的天真烂漫,但是请不要在公司骚首弄姿。(说的好啊~~)

10、请不要根据工资的高低决定是否留下来,除非这地方真的没法保证你的温饱问题。前三年是要积累和沉淀,而不是要求所得。走的越深你才会知道你是个啥都不懂的小白菜,菜到你自己都觉得你可能是被误招的。(我经常会菜到

这个地步)

11 、工作上如果有任何问题,太累或者工作量大都要和领导说,不要一直撑着。不要半夜回不了家还要骂公司变态,压根儿没人知道你根本做不完。

12、工作在公司做完,一个实习生不至于要把工作带回宿舍去做来zhuangbility,好像没了你公司就毁于一旦。回学校多读书多学习专业课,假期就去玩。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好,不要实习一下就搞得你的世界天下大乱,那是无能的表现。

13、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想公司的利益,不要认为自己旷工去看演唱会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回来还说老板思维固化,故步自封。上班时间是你产出的时间,不是你积累的时间,你上学的时候干什么了?公司不为你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买单,聪明点的话你应该知道从工作中让自己得到成长和锻炼。

14 、读书,读很多书,读各种书,让自己尽快的成长,

不要求你有一张成熟的脸,但是要有一个成熟的心。不要在年纪很大硕博毕业后还在思考一些幼稚的譬如为什么公司不是你理想的那个样子的问题。

15、学习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学校里拼智商,社会里拼情商。情商太低的回家补课去,别回学校大骂公司怎么怎么不好。

特别提示:一定要保持你的个性,这个很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只有一个你自己。倘若真的抵触的厉害,请至少保持“外化而内不化”,至少要坚守一点点心底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有一个梦想,一个目标,这样你才有动力能摆脱浑浑噩噩、纸醉迷津的社会生活,才不至于让自己变得俗不可耐。

编后语:是这14个月的无数前辈帮我迅速完成了校园到职场的过度,节省了我大量的适应社会的时间,从而更快的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看完记得分享转载哦,谢谢!

 

第二篇:职场新手心得

职场新手心得Ⅰ

了解岗位,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这个岗位主要做哪些工作?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具备什么素质?这个岗位具有哪些特点?等等,只有知道了岗位的工作内容,了解岗位要求,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开展工作。

每个岗位的任务都可以分为垃圾工作、边缘工作和核心工作,这三个层次是逐渐递进的。垃圾工作是那些日常的琐碎工作,和能力、学历关系不大;边缘工作是岗位的基本任务,一般由部门能力最差的人来做;核心工作就是这个岗位的关键任务,是最容易产生绩效的工作。

每个职业(岗位)都是不容易的,每个职业(岗位)都是有一定问题的,也就是说在执行工作任务中所遇到的阻力、困难、挫折。“任务”就是“问题”,“好处”也可能是“缺陷”,两者之间的转换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明智的人会选择四十岁之前辛苦努力工作,以谋得人生后半场的舒服与幸福。因为,当你四十岁之后再去奋斗,精力、脑力、体力等都大不如以前,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是比较小的。 1

付出与回报是不对等的。

生活、事业并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些时候是你的努力还不够,有些时候是你的努力被人家阻碍了,有些时候你只是稍微努力就放弃了。

每一个老板都清楚他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因为一个员工有时就代表一个公司的整体。所以,你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其实你能否担当起你的责任,做好你的工作,对整个企业而言,同样有很大的意义。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具体说要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知难而进,以大局为重,以公司的利益为重,尽心尽责,乐于奉献;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做好公司、部门交待事情的同时,献计献策,乐于创新,力争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真正做到“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业”!

很多企业都在要求员工要有奉献精神,然而却有很多人连本职工作都难以做好、难以做完善、难以不出现任何漏洞和差错,甚至还因本职工作没有做好而影响其他的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和开展。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奉献,不过这奉献是应该的、必须的,不可以出现漏洞 2

或差错的。

凡是把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好非常棒的人,都应该是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如果在一个岗位上干不好、干不了、干不完善本职的工作,就无从谈起奉献精神;如果在一定的岗位上只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和应该完成的本职工作,这才只给奉献精神打了一个基础。将手头的工作做精、做好、做透,当人们称你为专家时,自会受人尊敬和重用。

在找工作时,我们也不能只盯着公司的好与利,而忽略公司的不足与缺陷,考察公司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说发现公司的缺陷性特征就十分必要了,比如说有的人只知道“四大”的高薪,而不知道“四大”的疯狂加班,可能千方百计去了,但因为不适应或与自己的本性不匹配导致离职,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因为,这些是我们可以提前通过调查得知的。

每个公司都是有问题的,不管他的规模有多大,大公司有大问题,小公司有小问题。而解决问题需要人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去公司工作,就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的。如果我们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多,那么我们就离走人不远了,这也是为什么企业不愿意用没有经验大学生的原因:捣的乱比帮的忙多得多!

一个企业的存在价值,源于为社会提供了什么服务,满足了哪方面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一种产品或服务,一些大 3

的公司会有多条产品线,但一定会有发家的或主导的项目,这个可以通过公司的名字和大众所想到的产品来定位主营业务,如提到联想公司,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电脑,至于手机业务等就不是联想公司的主营业务了。

由此,我们在工作之后,至少应该了解公司经营哪种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公司的专业领域是什么?公司主要提供什么服务或经营哪种产品?产品相同的公司与品牌有哪些?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和产品是什么?公司的产品生产标准是什么?公司最近做的广告、活动有哪些?此产品的主要需求群体是哪个?这个群体的特点是什么?公司产品面临的威胁是什么?公司在这款产品或服务上有什么最新的举动或策略?

这里交代三个效应:1比1,3比1,1比0。在人与动物的交往中是严格遵循1比1效应的,即你对狗好,狗就对你好。但人呢?就不适用了,因为,人太复杂了,人与人的交往往往是3比1效应,即给我三次好处,我才会给你一次回报。如果你只给人家一次好处,那对方偿还你的机会也就很小。在付出上就是如此,三倍的付出才能得到一倍的回报。

4

1比0效应有两个解释,第一,努力了许久,却在最后一刻没能坚持,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归零。这在公司的“结果至上”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也就是你的努力没有产生最后的结果,那么努力就是无用功。有些新人努力加班,虽然比别人干的时间多,但绩效却很差,当付出与收获不平衡了就开始懈怠工作。这是很不明智的,老板并不关心你怎样做的,而只关心你做成了什么。

第二,你可能做了一百件好事,你可能帮了一个人很多事情,但如果你做了一件错事,如果你没有帮他最后一件事,那么你以前所有的“好”将统统被现在的“不好”所覆盖,在他的心中彻底归零,甚至是负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因,当然,这是很不公平的,但人就是这样怪。

你“混”得更好才会更受关注

当你不如意的时候,除了你的父母,其他人都不会挺身而出的,当然,他们并不是为了看你的笑话,而是觉得你现在没有帮助的价值,或者价值比较低,这并不是要说人有多么坏,而这是人的趋利本性所致。

而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当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当你不需要掌声的时候,这些都会加倍地给你,这就是马太效应。

5

中国人都是习惯于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的。你要做的并不是打破这种陈规陋习,而是在接纳中理解,在理解中奋发。如果你现在很平常,那你除了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因为社会就是这样功利。如果你进入社会,你就要遵守这套游戏规则,而不是打破这套规则。

工作的第七年、第八年比位置。什么行业、哪个公司、什么岗位,这是此时最关键的,位置的高低无所谓,关键是适合你,适合你的现状、适合你的期望,可以让你有更大施展空间,充分用能力来拓展舞台,用业绩来证明自己。一个适合的位置其实很难找,“知而不任,任而不用,用而不信,信而受限”,充分信任你的上司或老板很关键,否则,你就会空有能力而无处施展,最终自动离职。

工作的第九年、第十年比心情。久经沙场的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资历和实力,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情和偏好来做选择了,公司的领导层与你有冲突,公司的环境与氛围让你不爽,工作内容重复无聊等,哪一个理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理由都给了你跳槽的借口,因为,追求满意度、成就感是你此时的最高价值观。

怎么不和同学比钱呢?比,但在35岁之前一定不要比,否则,一比就乱,一比钱你就会忽略或忘记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而匆匆为 6

钱做出盲目的选择。在35岁之后再把着眼点放在收益上,此时,你已经具备回收付出的资本了。

十年内跟同学比什么

毕业两年比方向。男女都怕入错行,因为隔行如隔山。现在社会分工非常细,对一个领域,就算研究一辈子也搞不清。为此,前两年不应该比薪水,比的是是否入对行,是否找对职能。方向对了其他就不是问题。我们的失败往往在于方向不对头。工作之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对工作不喜欢,往往会“虐待”它,而虐待工作会阻碍你的积极创造,导致你没有成就感,所以也就很难有突破。

工作的第三年、第四年比能力。因为在你入对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刚刚了解,可能还不胜任这个工作,那接下来就是跟你的同学比学东西。学了很多很多东西,提升了很多很多能力,你就可能超过他。比能力,要一直持续到我们30岁时,因为,30岁前我们是靠努力和能力赚钱,30岁之后则是靠经验和人脉赚钱。

工作的第五年、第六年比成果。什么叫成果?成果就是你做成了什么事,而不是做了什么事。把经历提炼成为能力,把经历提炼成为成果,做成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绩。比如说,你办了一个规模非 7

常大的活动,做了一个发明,编了一本书,这都是成果,成果是已经过去时的一个总结。

坚定做人的底线与原则,有些钱是不能挣的。

有些事情即使给与巨大好处或者施以严厉惩罚都是不能做的,因为这有违做人的底线;有些事情即使不给你好处,还可能自己要吃点亏,但也是要做的,因为这是做人的原则。有些做人原则和底线是不可亵渎的东西。

当你理解上段话时,你就知道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如果有些事情不符合你的底线或原则,即使再赚钱你也不会去做的。

白天为现实而忙,晚上为梦想而忙。

如果说成功与失败之间有一个区别的话,那就在于晚上。白天都在忙,用来工作的,用来浪费的,用来消遣的,用来娱乐的,用来逃避的,如果你的白天浪费了、虚度了,希望你在晚上补回来。晚上才是你超过别人的时间。每天晚上拿出一两个小时为自己努力,坚持下去,你就会跟别人不一样。

8

白天,你为别人而活,要做别人眼中的自己,晚上你可以做自己眼中的自己。这样,你才会非常充实。不论你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阶段,利用好你的晚上,你就会出现很多成果。记住一点,跟别人一样的人是大白菜,是陪练品。

在职场中,人品和能力是并重的,甚至人品更重要。能力表现是显性的,比如业绩。而人品是一个人的本质体现,表现的就是忠诚。当你选择了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职业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你就应该忠诚于它,努力工作,为它创造价值。

从表面上看,老板和员工是对立的,老板希望可以以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收获,而员工希望有更多的报酬而工作却很轻松。然而,本质上,两者又是和谐的,于老板来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忠诚;于员工而言,丰厚的工资和工作的成就感离不开公司的存在。忠诚是职场生存的准则。

忠诚、敬业不仅仅有利于所在工作单位和老板,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养成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你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失业。如果一个人在做职员时缺乏忠诚敬业的态度,必将影响到他的今后,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9

没有什么工作是容易的。

有些人觉得,一份工作不好干,就想换另外一份工作,他认为,换了工作会容易些,但是,换的结果往往让他更不如意。

正如我们上学时,有的学生觉得这个专业没意思,不好学,就想换另外一份专业,总以为,换了专业就会好,结果,换了还是不满意。总觉得别人的工作好、公司好,往往真换了,却发现还不如原来好。 为什么我们总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呢?因为我们的决定往往是在不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而一旦我们接触了、了解了就会发现与自己不符,而后就想放弃。正如网上流行的那句话“因为不了解而在一起,因为了解而分开”。所以,慎重地做出下一步的选择,然后才是全力以赴的努力。

世上没有什么工作是容易的,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步的选择上,尤其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

理解与珍惜别人的劳动

职场新人初进一个公司,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尊重公司的同事。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同理,你尊重别人的劳动,别人也会尊重你的劳动。从功利的角度看,如果你想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如果你想得到更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请首先尊重他(她)的劳动成果——比如,善待对你做清洁的阿姨,尊重餐厅的服务员等。只有这样, 10

你才可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没有谁欠你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都被家里给宠惯了,但当步入社会,一切都变了,无论是陌生人,半生不熟的人,还是熟人,你们的关系都是建立在非血缘的关系上,都是不稳靠的,你们之间的信任是随着交往深入和事情的处理程度而不断加大的。你要清晰地牢记一点,他帮你并不是欠你的,虽然他可能欠过你人情。

这就是感恩的心,有了这种心态,你与人的交往就会更和谐一些,因为他觉得他的付出得到了尊重。希望年轻人都跟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

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怎样才能从陌生人变成半生不熟的人呢?那就是与人为善,日行一善,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为别人排忧解难,这样才能增加你们之间的信任,比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一个座位;看到别人负重,帮忙拎一些;电梯里,帮双手抱东西的人摁一下楼层;排队时,给特着急的人行个方便,这些都是与陌生人建立好感的方式,而你是否做到了呢?

11

关系都是需要维护的

当你把陌生人变成半生不熟的人的时候,你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将之变成熟人,因为只有熟人才好办事。但是,很多人得到了名片,就不再联系人家了,而是等有需要时再去翻人家的名片,求人帮忙。而此时,人家已经忘了你是谁,他怎么会帮你的忙呢?

其实,不管是朋友还是亲戚都是需要走动的,如果不常走动,亲戚也会不亲,这就是维护关系网的道理,因为中国人最反感的就是现用现交的人,谁都不想做你的ATM,供你任意随用随取。

永远知道你是谁

人都是有不同的角色的,在什么场合你就要扮演什么角色,否则就会发生错乱。比如说,有的人在公司当领导,工作风生水起,但是回到家里就没有及时调整角色,还把自己当领导,还用命令的语气和家人说话,那么家庭矛盾就一定会形成。

因此,我们要在不同场合多问自己一句:“我是谁?”在明确角色中理解自己的责任和权利,然后再说相应的话,就不会发生乱说话、说错话问题了。

12

干好第一份工作,成长在份外

现代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在知识量非常庞大的情况下,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有专注于焦点,才有可能成为专家。

你工作后跳槽的最大资本是什么?是你的前一份工作。既然要依据前一份工作,所以一定要把前一份工作做极致。职场有一句话叫:做到不可替代。如果你干的是基层的工作,这个岗位2000元钱,谁干都一样,别人为什么一定要你呢?如果你做到不可替代,他就一定会要你,你的要求一定会满足,公司就不可能只给你区区2000元钱了。

这种素养其实就是你在承担更多的工作。我们都说吃亏,我为什么要多做那些事情呢?但是,你现在除了拥有时间之外,你还拥有什么?你的能力往往是依靠时间去锻炼出来的。我们的成长往往在于份外的工作。

工作初期收获不是钱

如果你迫于生存压力,暂时选择了一份1000元钱的工作。那么,工作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反正1000元钱,我就干值这些钱的活, 13

其他的活我一点都不干。上班的时候盼下班,下班马上走,一分钟都不耽误。这就是平等付出。

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但是,就算是一份千元月薪的工作,你也要干到最优秀。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资本去选择。想想看,连1000元钱的工作你都干不好,老板怎么会给你三千元钱的工作呢?

重视直线上司

要跟你的上司保持什么关系?当然是雇员关系。因为上司会刻意跟你保持一个距离,他要做到对部门属下都要公正对待,可能他会私下里帮你一下,但是他不会跟你走得非常近。

当然,还有一种关系:引荐。你在公司的上升、奖金、福利等都取决于你的直线上司。但是,如果你明显地奉承他,你的同事可能就对你不满了,你很有可能成为替罪羊,牺牲品。

用什么来表达?用你的工作承诺,工作效果。这就涉及到一个个人品牌的问题。想想看,一说到你的名字,上司就夸,哎,小李做事情非常到位,并且按时递交给我他完成的任务。你一定要给别人树立一种自己的品牌。

三个月内闭嘴

14

刚工作的人,想法特别多,一看到问题就想发表建议和意见。有些存在的问题你不懂,它们存在就是合理的。老板比谁都知道问题的存在,在哪里,并且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他不去办,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在一些大公司,工作细节、流程等小问题,你可以跟你的直接上司提,但再大一点的问题不要提。他一般会原谅你,刚出来的新人想法会比较多。但你提的意见一点用都没有。

干好扩大化的本职工作

本职工作就是你的岗位,岗位工作由几部分组成?第一是你应聘的岗位一般要做的事情,这叫做任职资格,或者叫做职位描述,这是一般的业内共识。其次是部门要求,部门是一个团体,你的同事来找你办事情,可能这个同事没有部门经理的授权,但是,从部门团体的角度来讲,这也叫做分内事情。本职工作的范围扩大了,工作职责也扩大了,在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你做了很多事。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如果你只干你自己那点事,你会失去很多机会。我们就是通过干活、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因此,在工作的前三年,多去做点事情,多去干活,你才能锻炼、发现、提升你的能力,否则没有机会。

15

接受工作问职责

当我们接受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们要问清楚它的职责、要求。当你的上司、领导把工作交给你的时候,你要问清楚要求,不至于返工,还让领导不满意。如果你刚开始做一份工作,你一定要请教过来人,问你的同事,问做过这事的人,这些都是我们快速适应工作的方法。

执行工作讲效率

去执行、实施工作,我们应该讲求效率。做成一件事情了,就达到了目标。在汇报工作的时候,我一定要说结果。上司、老板只要知道:我交给你的工作你有没有完成。

建议工作说方案

提建议,请示工作,我们一定要拿出方案来。比如,你说:“老板,我觉得咱们员工经常迟到。”老板说:“我也发现了,你说怎么办?”如果你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那老板怎么看?如果你说我有三套方案,长期、短期、现时的,你看看哪个好,那老板对你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16

每周定时汇报

当你跟上司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每星期给他写个汇报,给他发到邮箱里,他看与否没关系。把自己这一周里做了什么,哪些做得不好,有哪些心得,哪些要求,都给呈上去。记住,他不一定给你回复,但你一定要坚持每周都写。让他知道你是一个习惯总结、反省,并且认真负责的人。如果你坚持十周,你的成长历程是不是就被人所看到了?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你必须坚持。

坚持每天写工作日志

当你工作了,你一定要每天坚持写日记。因为你刚刚接触一个行业,换句话说,我们很多学生都是在没有工作体验、实习机会的情况下去接触第一份工作,你想入门,你想跑得更快,你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

如果你在工作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你不写就会忘,就像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一个错题本,把经常犯的错误做一个反省。

任务永远在昨天完成

17

工作什么时候完成?在你交待工作的前一天完成,也就是工作在昨天完成。如果你每次都能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如果有错误,你就来得及修改。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但现在的我们都是时间的奴隶,不驱使,不鞭策,很多人就会拖。

少许诺,承诺了就要办到

工作上不要轻易答应别人的事情,更不要盲目地去答应。想想看,一份工作需要一周完成,你为了表现自己,承诺说两天完成任务,如果你真的完不成,怎么交待?你的承诺、你的品牌哪里去了?因此,工作上的事情,工作上的关系,尽量少承诺。

自己的错误自己说,自己的功劳别人说

自己犯的错误一定要自己去说,如果别人说你了,少不了添油加醋、捕风捉影。所以犯了错误一定要主动、及时、坦白,越快越好。自己的功劳让别人去说。如果你谈论自己的功劳,即使你真的做得很不错,别人仍然感觉心里不舒服,认为你自卖自夸。

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急于让别人认可,换句话说,我们是拼命地去闯,闯破领导的束缚,闯破别人的眼光。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你就会慢慢后退,你不会刻意地往前往后,你会往中间位置站,这就 18

是中国的文化。你犯错误了自己辩解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你的同事帮你辩解呢?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别人的事情帮着办,大家的事情一起办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别人的事情帮着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你对他好,他不一定对你好。但是作为刚入职场的新人,你必须要做到对每一个人都好。这样才不至于某人对你使坏。如果你轻视某个人,则有可能带来不可预想的结果。

大家的事情一起办。团队很重要,木桶装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团队的成绩也有相似的理论。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你说你行,怎么证明你行?不是你说自己行就行,而是你在这个团队中做出点事情,由别人说出你行。

如果你不能跟你的团队在一起,如果你的团队成员都希望你出局,你怎么能让别人说你的好,怎么能在团队中证明你呢?因此,融入这个团队是第一步。

怎么融入?那就是把握一个原则,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工作,多做点份外的事情,对你有好处。

职场新人的第三项修炼就是了解公司,包括了解公司的历史和现状、公司部门结构、公司核心产品(服务)、公司文化、制度与问题。 19

只有从公司角度思考个人职业生涯,才会让我们最快地融入公司完成“企业化”,并且学到有益于职业生涯发展最多的东西。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

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本书从个人开会角度提供一个会议记录表格,这样便于梳理你在会议中的思路,从而不让重要细节落下,便于随时检查学习。

□会议□活动时间:地点:主题:

活动类型□公司□部门□同事□业内展览□市场推广□业内交流

地点、路线

20

主题

之前需要参与或准备的

参与或主持的人员情况

现场记录(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分给我的任务

我要准备的发言

当场得到的结论或达成的意见

活动中的感想和心得或发现的问题

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是员工陈述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工作实绩、问题和设想的自我述评性的报告文书。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书面报告。

对自己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要准确恰当。要做到这样,应注意处理以下几个关系:处理好成绩和问题的关系,就是理直气壮摆成绩,诚恳大胆讲失误。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不能把集体之功归于个人,也不要抹杀了个人的作用,必须分清个人实绩和集体实绩。在表述上要处理好叙和议的关系,就是以叙述为主,把自己做过的工作实绩写出来,不要大发议论,旁征博引,议论也只是对照岗位规范,根据叙述的事实,引出评价,不能拔高。 21

述职报告,如果用口头报告表述。一般宜占用30分钟,如果用书面报告表述,一般以3000字以内为宜。因此,表述的内容应抓住重点,抓住最能显示工作实绩的大事件或关键事写入述职报告。凡重点工作、经验、体会或问题等,一定要有理有据,充实具体,而对一般性、事务性工作,宜概括说明,不必面面俱到。

作为职场新人,也许你真的很有才华,但是,刚入职场,请你放低姿态。公司对新人有一个信任期,这也是一个考验期,更是证明自己的好时机。因此,不论分配的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还是琐碎的“杂活”,都请虚心、细心、有耐心,不要对指派给你的工作挑三拣四,说三道四,如此你会很快被上司勒令“走人”。

其实,越是简单的工作越能考验一个人,因此,请不要随便“端架子”。持一个兢兢业业的态度,只要你有才华,总会有老板看在心里。这体现的也是一种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此外,很多新人刚到公司不久总是急于表现自己,对于公司的建设有一肚子的建议,领导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这当然是不妥当的。应该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多请教老同事,尤其是不懂的事情,更要坦荡咨询,不要不懂装懂,结果一做事情就出问题,给大家造成不好 22

的印象。

新人,新环境,新的开始。职场新人要想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必须具有低姿态的智慧。更要有务实、注意细节的工作态度,拥有了从容的新人适应期,精彩职场就离你不远。

拖延看似是人的一种本性,实质上是长期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一种恶习。几乎人人都有愿望想消除因为拖延而带来的种种焦虑,但很少有人将自己的愿望付诸行动,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所拖延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尽早完成的。

拖延的后果会像癌细胞一样,逐步扩散,直至吞噬我们整个的生命。每次因为拖延而产生的负面能量会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最终产生不可阻挡的力量。几乎所有关于时机上的变数和风险都是因为拖延所致。

拖延会产生层出不穷的负面因素:惰性、猜疑、自卑、焦虑、恐惧、郁闷??而及时的行动却能产生积极正面的东西:主动、自信、愉快、勇气、灵感、创意??因此,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往往首先就需要拒绝拖延,对计划的事情立即着手去做

失败,常常是因为我们不能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到位。而不能第一 23

次就做到位的原因,往往又是因为我们只想到了自己,而不是先替对方着想。

想让自己成功,就得先为别人着想,就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到位,别给后来的人添麻烦。

须知,成败之间,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的功夫。多下一点功夫,多做一点事情,就会让你多受到机会的关照。

99分都是"不及格"

1%的疏忽,有可能会导致100%的失败。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在满分是100分的考卷里,能够得到99分,那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分数了。然而,在工作中,99分往往都是不及格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得了99分,说明你肯定还有做错了的地方。而在工作中,如果有了失误,也许就会令你前功尽弃。有时候,只差1分就可能令你损失极其惨重,付出特别高昂的代价。

要知道,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 24

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00件事情,如果99件事情做好了,1件事情未做好,这1件事可能对于某一单位、某一组织或者某个人就是100%的影响。

做生意,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错。例如,如果你让顾客在电话里等了太长时间,或者一通电话转了四五个人的话,你就别再妄想能留住这位顾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离你而去。再如,将客户的订单弄丢或是延误交货等,必定会让你的顾客继续流失。这里面,也许都只是1%的失误而已。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确只是由于一些细节和小事做得不完全到位,但常常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更大的差别。很多执行工作的人,做事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了,可惜就是这一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因此,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执行者心目中就必须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而不能是一般的标准。

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 25

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积而成,没有小事的累积,也就成就不了大事。人们只有了解这一点,才会关注那些以往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才会培养自己做事一丝不苟的美德,力争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人。

做事一丝不苟,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生命中的许多小事都蕴涵着不容忽视的道理,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被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我们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它不仅使工作不完美,也使生活不快乐。

每一位老板,肯定都知道一丝不苟的美德是多么地难得,因为不良的工作作风总是会在公司四处蔓延。要想找到愿意为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员工,是件很困难的事,而无论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善始善终的员工更是稀有。

尽管如此,老板还是会努力地寻找。因为他们知道,1%的失误将有可能导致100%的亏损。许多老板多年来费尽心机地寻找能够胜任工作的员工。这些员工所从事的业务并不需要出众的技巧,而只是需要谨慎、尽职尽责地工作。他们聘请了一个又一个员工,却因为粗心、 26

懒惰、能力不足,没有做好分内之事等原因,频繁地将这些员工解雇。与此同时,社会上众多失业者却在抱怨现行的竞争环境、福利待遇和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有位父亲经常告诫他的孩子说:"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世界上到处都有散漫粗心的人,只有那些善始善终者是供不应求的。"

许多人无法培养出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原因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背弃了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的原则。同时,也是对自我前途的背弃。

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绝不会轻率疏忽,而是力求做到一次成型,绝不返工。

一位管理专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将是100%的不合格。为此,工作中的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由被动管理上升到主动工作,让规章制度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将事故消灭在萌芽时之状态。

因此,在工作中你应该以最高的规格标准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只要你在工作中动 27

用你的全部智能,做得比别人更快、更准确、更完美,就肯定能引起他人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心中的愿望。

切记:99分都还没有及格,要做就做足100分!而做足100分,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优秀的呢?

对于一个职场里的人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企业最不可或缺的人才?

也许,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素质、激情自信、工作能力等。不可否认,这些因素都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具备的。但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被认可为优秀,其最应该具备的因素,却是能力--绝对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泛指一般的专业技能,而是一种出色地把工作完成到位的能力。

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该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作为个人,只要你都能够努力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么,你将节省重做的时间、精力;作为企业,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够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么,这家企业将具有无尽的竞争力--因为那意味着,企业里的最大资源--人力资源,获得了最有效的利用,因而将产生最大的效益。

28

世界上许多的"成功",往往都是以"非常手段"达成的。未执行之前的战略和构想,组合在一起,就注定了他们的胜利。

做同样一件事情,处理同样一个问题,完成同样一个任务,不同的执行者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很多人都能够把事情做对--把事情完成,把问题解决掉,把任务履行好;但真正能够把事情做到位的人,会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少的成本去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对,从而获得了更加完美的结果。

做对,是我们做事的起码要求,做到位,却能使你更具有竞争力。

因此,建议你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甚至在每一天的早晨,都对将要做的事情制订个计划,而不是在慌慌张张地盲目动手之后,才去思考。

上天给每个人同样的时间,只有那些做事事半功倍的人才能拥有过人的成就;也只有明确计划,并能够寻求最佳途径的人,才能够事半功倍。

我们在做事情时,既要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更要把事情做到位。

29

一次搞定,绝不浪费返工成本

在处理问题的做法上,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差距是很大的。

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一句话,叫"做事先做人"。然而,当人人都说先学做人,然后再谈做事时,是否发现这好像是把次序搞颠倒了呢?在一个组织里,什么样的人才真正算是一个人才呢?

在工作中,人才的标准就是把事情做好,第一次就做到位。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把事情做好就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优秀人才的标准。因为一个优秀人才一定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言出必行的人。

如果你很有能力,业绩却远远落后于他人,请不要疑惑,更不要抱怨,先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把工作进行到底,是否真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对于任何一件工作,要么干脆别动手,要么就有始有终、彻底完成。

事实上,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做事态度和做事方式,就完全决定了 30

不一样的结果。这个故事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难道做什么事情只有勤奋就足够了吗?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认识水平不高的年代里,勤能补拙的说法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当今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社会里,勤奋还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来理解吗?

勤奋,不再集中地体现于辛劳耕作的人们;勤奋更多的是智慧的体现--它使那些勤于动脑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更轻松地胜出。

我们要在工作中随时提醒自己,按照下面的要求,检查我们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我为我自己打工,我的每件工作都要做到位。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出速度、见效益。

问题是机会的伪装,我要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一个人才能成功。 我要用毅力克服工作中的枯燥和沮丧,每一天都不懈怠,坚持做好每一天。

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

31

到底什么是工作?工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这类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

工作到底是一种生存方式,还是出人头地的一种手段呢?这些说法都对,但更好的答案也许是: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公司请你来工作,绝不是早九晚五,打发时间,而是要完成特定任务,解决那些阻碍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各种问题。

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工作,或者只是消极地打工,都不是对待工作的真正态度。

在工作中,无论什么职位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避免不了的。要想让问题消失,唯一的方式就是解决它,因为它不会自动消失,只会被解决。所以说,想办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是每个职场中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与职责。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

32

这就强调了工作的实质。工作不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不能只有苦劳,还要有功劳。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让自己的劳动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找准问题出现的那个点。

知道有问题而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工作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问题是我们的成长道路与经验积累方面最好的老师。它能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价值,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工作变得得心应手,使我们的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所以,在遇到问题时不应该逃避,逃避问题就是逃避成长。应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它们,只有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工作的核心与实质。

那些只是在消极地打工的人,大多认为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上司或老板,认为避开问题就不会犯错。

只有善于积极思考、善于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因为他们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因此,他们能克服复杂的问题,甚至能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33

方法总比问题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尽心尽力就一定能解决好任何问题。

让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得心应手的方法只有一个--积极地解决问题。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就一定会使自己在事业上不断地发展壮大。

经历过学生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验:我们在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恶补一番,得到的成绩,肯定远不如在平时温故知新而得来的成绩好。

又如,在开始一项工作之前,花一点时间去整理思路和方法,要远胜于急急忙忙就直接投入工作来得更加有效能,完成得更加轻松和愉快。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结果事情是做了不少,但往往却花了成倍的时间,并且漏洞百出、完成得还很差强人意。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能够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最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扁鹊的说法,对企业经营的启示之一是:在企业中,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 34

于问题的解决者的,虽然解决问题的人也很优秀。

我们通常认为,能解决"大问题"的人才是"大专家",殊不知能在歌舞升平之时杜绝"出问题"的人,才是最了不起的。我们往往会高度评价"痛定思痛"之后的"亡羊补牢",却不屑一顾于"防微杜渐"和"未雨绸缪"--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切勿要等到错误和危害已经造成重大的损失或祸患时,才去拼命"治疗"和反省。

其实,无论是管理人生、管理健康还是管理企业,最好的管理就是事前管理。可惜,很多企事业经营者和工作执行人员都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和做事的态度方式已经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慌慌张张地寻求弥补,结果大都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或者即使补救住了,浪费掉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无疑要比事前控制多得多。

事前控制,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最高行事方式和指导思想。要想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就必须在做事之前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把可能发生的问题全部消除在萌芽之中。

一些人往往认为,在做事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用在做事之前就费那么大的功夫。恰恰就是这些人的这种观念、态度和做事方式,造成了事情总是挂一漏万、错误百出,就像前文说到 35

的乞丐打狗和病重了才让扁鹊治病一样。

要想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就要做好事前控制,在事先作出正确的、及时的预测与决策,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动态的反应与预防。

对于个人健康的管理,我们称之为"预防",也可以叫做"健康质量管理"。正如我们在工作中,要保持工作的质量,也可以用"预防"和事前控制来表达一样。事实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健康,都必须强调好质量管理。只是,人们觉得有事中监测和事后补缺,就不想用更多的精力关注好事前控制。然而,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记治本。

如果走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误区,企图依靠"检查"这样的手段来控制不良后果,这样的做法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生产制造为例。在生产流程中,如果缺乏过程控制,生产后段工程无法及时向前段工程反馈整改意见,必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如果缺少了过程控制,不良情况发生时无法判断不良原因,必然会造成公司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从而影响公司的凝聚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其实,有很多人都意识到"预防控制"的重要性,但是"预防控制"类似于一个新概念,让人在实践中无法实施。

36

就出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此方法只是针对当前痛苦的"治标之术",而想要健康地成长,我们还必须采取"治本之道"。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提高对问题的"免疫能力",在问题处于荫芽中,就把它消灭掉。

从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一方面由个人的才能决定,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人的认真程度,这个世界会为那些认真工作的人大开绿灯。很多时候,其实你只需要再认真一点儿,就能大幅度提高你的工作绩效。只需要再认真一点儿,就已经-走向了通向卓越的道路。出类拔萃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答案就是多做那么一点儿、再提高那么一点儿,在认真那么一点儿。

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