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 单元内容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伴随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青少年得以不断成长和进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为孩子付出了精力和心血,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感受着家长的呵护、享受着家庭的亲情,但随着自身独立性的不断增强,又容易与家长产生矛盾,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对于青少年成长是不利的,更容易伤害父母和长辈的感情。所以学会同家长沟通,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对青少年来说是必要的。这同时也是在锻炼中学生的交往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道德水平,受益终身。所以说:要让中学生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体会家长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处理好同父母的关系,解决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让中学生在家庭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单元重点、难点

1、 重点

a、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b、 子女与父母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尊长作为子女要孝敬。

2、 单元难点:代沟和逆反心理的产生及危害,家庭关系的确立。

三、 学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把平时习以为常的父母长辈的呵护予以总结和重新回味,要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消除日常生活中同父母相处的隔阂和误解,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扶养和爱护,学会关心和孝敬自己的父母、擅于与父母沟通。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第一框:我知我家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掌握家庭的特点和一般概说;b、家庭关系的确立;c、子女与父母之间关系的不可选择;d、家人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

辩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分析家庭关系的确立和家庭结构类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按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确立家庭;

②、 子女和父母的血缘亲情无法改变,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家庭。

二、 本框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① 什么是家庭?②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③家庭的结构类型。2、难点: a、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改变

b、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家庭。

三、教学设计

1

1、情景导入

鲜花、彩车、礼炮、大红的“喜”字,亲朋好友的祝福??盛装的一对新人,这是和婚礼联系在一起的字眼,这两个人没有血缘关系,从此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个新的家庭产生了。也许你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你也可以描述一下这样的场面。

[思考讨论]:在婚礼上都有什么仪式?家庭对每个人意味着什么?2、知识详解:

(1) 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学生读背)

P4活动

你能说说家庭是什么吗?

答:家庭是心灵的避风港,嘈杂的人生的栖息地,意味着温暖、关爱和真情,孕育着生命和希望,我爱我的家。

家,是收留孤帆的港湾;家,是对你输送爱的地方;家,是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小屋。

家是当你遭遇风雨时,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个避风港,就有多少个家??。

(2) 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有哪些?

①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②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④ 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3) 家庭的结构类型?

过去的家庭深深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现在的家族一般为核心家族和主干家族。

① 核心家族: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族。

② 主干家族:是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族。 ③ 单亲家族:是指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④ 联合家族:是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族。

相关连接:家庭结构的转弯 → 学生一般了解

a、 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

b、 家庭规模趋小

c、 隔代户的比例有所增加

d、 单亲家庭日益增多

思维拓展 → 你想过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吗?

家庭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口出生率在降低,同时也说明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对控制人口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独生子女家庭占社会的大多数,同时,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增长,有些家庭选择不生育。年轻一代进入结婚年龄后,愿意自己生活,而许多中老年人习惯自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满足自己晚年的生活需要,因为他们经济独立,身体状况较好,能够独立生活,有自己的爱好和人际交往,希望避免与子女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矛盾。

2

教材P6(要求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

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

师: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不会因家境状况、父母的地位甚至父母缺陷等原因而改变。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是天然的感情。作为孩子,天然对自己的父母存在着亲切和依赖,第一个认识的就是自己的母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悟是在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中逐渐浓厚起来的,要正视自己父母的工作状况和经济情况,甚至正视他们的缺陷,热爱他们。

第二框:我爱我家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知识目标

a、 知道父母在道德和法律上有扶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

b、 子女在家庭中感受亲情的温暖;

2、 过程与方法

收集父母为家庭奉献的事例,从而感受亲情的温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自觉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

二、 本框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家庭的住址和作用。

1②感受家庭的温暖

①父母对子女有扶养教育的义务。

2、难点:②父母对子女的爱

三、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20xx年夏,陶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辽宁省抚顺市的公园,孩子由于好奇将一块糖,隔着铁笼,把手慢慢地伸进了黑熊的嘴里,当陶女士发现时,想把孩子手拽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刹那间,母亲猛地把双手伸进了黑熊嘴里,一只手代替儿子的小手“喂给黑熊嘴里,另一只手护住儿子的小手,拼命从黑熊嘴里往外夺,最后在公园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下,母子俩从熊口脱险。”被救之后,陶女士一下子昏过去,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孩子的手没事吧?”医生介绍,如果不是妈妈拼命护住孩子,孩子的手很难保住。是伟大的母爱让“陶”女士舍“手”救儿。思考讨论:请你回忆一个,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做过的让你难忘的事是什么?对你父母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二) 知识传授:

①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②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③ 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 3

的亲情。

教材Page8活动

2、 父母对子女有扶养教育的义务

(1) 父母的爱 在世界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沌的爱是母爱和父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

只要留心,我们随时可以体验到这种爱。学会感受爱,奉献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2) 法律对父母对子女扶养与教育义务的规定→从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扶养教育是夫妻双方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扶养教育是无条件的,必须履行的义务;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扶养义务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如果成年子女无劳动能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父母仍有扶养的义务,父母履行扶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探究交流:相关连接

教材P10

3、 家是情感的栖息地

家是情感的栖息地,是我们物质生活盾,案例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1)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这个乐园,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

(2) 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属于完全行为责任人,父母还负有监护人的职责,从小就要为子女的成长着想。

(3) 在家里父母可以给我们最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参与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之中,甚至可以让我们心境平和,养精蓄锐,再次向困难挑战,迎接胜利,创造精彩的人生。

课堂小结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大人讲我小时候父母对子女的爱

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父母为家庭做了什么?

无悔的奉献父母对子女的爱

父母对子女有扶养教育义务

感受家庭的温暖

感受家庭温暖热爱自己的家

第三框 难报三春晖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知识目标

a、 知道子女孝敬父母,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b、 不孝敬父母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

c、 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实例中分析出孝敬父母与不孝敬父母对个人成长的好恶;自觉实 4

践对父母长辈的孝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不孝敬父母的行径感到厌恶,体验对父母、长辈尽孝后的快乐,树立正确的家庭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a、父母理应受到孝敬;

1 b、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C、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法律和道德的共同要求;

a、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上;

2 b、孝敬父母也有回报;

c、孝敬父母的长辈。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古诗《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这爱化成手中的针线,牵动着母亲的心,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付出而不求回报,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倾注着父母的心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终身难报的!

(二)知识讲授,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①父母理应受到尊敬;法定义务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受到我们孝敬。

② 中华民族有孝的传统(道德义务)

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敬父母的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青少年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3、 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表现)提到孝敬父母,往往想到的是对父母物质上的供给,让父母衣食无忧。其实,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健全,许多老人自身可以做到老有养。对于老人,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虽有儿孙满堂,但是孩子由于工作的缘故,往往不在身边,平时甚至很少见面,所以,他们在感情上最渴望的就是能与亲人团聚,时时体味到儿孙对自己的情感上体贴和温情。

思维拓展:

什么是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对被赡养人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被赡养人在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

4、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法律和道德的共同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作为义务,如果不履行,必然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2) 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里所讲的子女,包括已婚、未婚的成年儿子和女儿,包括亲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即便是出嫁的儿女,同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腾夫妇是一对年近古稀的普通农村夫妇,育有三子一女。小儿子自小痴呆,其余两个儿子在本村务农,日子拮据;女儿早年进城务工,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多年来,腾老汉夫妇一直靠两个儿子照料,随着年事渐高,加上还要扶养痴呆小儿子,老两口晚年管理科学越来越困难。为此,腾老汉多次进城要求女儿也承担 5

一部分赡养责任,却遭拒绝。因为女儿认识自己已经出嫁,不再承担赡养义务。无奈之下,腾老汉夫妇将女儿告上了法庭。该案判决后,被告仍不履行赡养义务。法官只好向其单位下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依法扣除被告每月120元工资作为赡养费。

[注意]:虽然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但是如果父母的经济条件非常好,而作为成年子女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由于身体残疾等原因,则父母可以不要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同时,还要给予子女经济上的扶持。 我国婚姻法规定以下三种情况,父母仍对成年子女有教育扶养的义务。

① 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② 尚在学校就读的;

③ 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5、 孝敬父母的体现

(1) 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

(2) 孝敬父母也有回报。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要付出时间感情、体力、金钱,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让我们体味人间的真情,沉淀人生的感情,有助于磨练心智,所以说:孝敬父母的同时会收获甜蜜。

6、 孝敬父母的长辈

作为子女,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因为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作出过贡献,对我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较之父母给予的疼爱更多。因此,孙子女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时,更要献上一片孝心。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知识目标

a、 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b、 明确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代沟;

c、 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及危害。

2、 过程与方法

对具体事例分析、总结、概括,得出正确结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自己的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反悔和耻辱,坚持正确的看法,丢掉不良思想行为。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a、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

b、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2、难点

6

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危害

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北京市一名19岁的中学生朱宇不满母亲对自己的训斥,在同学崔楠的帮助下,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磨碎,骗母亲喝下,待母亲昏睡莲后,二人轮流用尼龙绳猛地勒她的颈部,随后割破手腕放血,并在肢解尸体后将装尸的大包抛入“八一”湖。

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许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恶性事件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于家庭矛盾没有处理好,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没有得到子女的理解,家庭冲突不断升级,以至酿成家庭悲剧,父母和子女都付出了血的代价。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种种不良诱惑存在,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使我们面临复杂环境,亲子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有个好的家庭环境,以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理解父母对我们严厉的背后的深深的爱!

1长大后,产生烦恼的原因

教材第19页

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努力?

这个小栏目中的材料都是初中生现实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必然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就此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作出的努力,目的在于让我们面对现实,发挥主体性。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学生而言,同父母发生矛盾,不完全是坏事,表明我们长大了,有主见了,主体性增强了,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愿望强烈了,这是好的一面,但矛盾也困扰着成长中的中学生,会带来烦恼,因而这又是坏的一面。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这个问题,从自己和父母两个方面寻找原因,尽可能理解父母,从自身查找原因,让父母理解自己。

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创造机会: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田里劳动、打球、逛街、看电视。边做事情、边交流。

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关键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善于体谅: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把脸。

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子,干些农活等。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

讨论问题、达成协议: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例 7

如父母会担心子女沉迷计算机而荒废学业,如果能就玩计算机的时间和学业的平衡作出讨论和达成协议,问题和分歧便能解决了。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自己,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父母认为即便进入青春期,子女仍是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和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认为子女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心没有改变,但要求更加严格,说话可能就多了。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啰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教材第20页

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所在。

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首先,在于让我们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理解自己同父母之间存在差别,有篮球接受父母的正确做法,父母的不当之处也更容易被理解和宽容。其次,通过比较,让我们对自己有个再认识,青春期的中学生看问题容易片面,走极端。我们可以审视自己,从自己一面找原因。在学习中我们应把握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较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8

中学生同父母相比,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很不相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相同,自然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其实这就是两代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存在不同看法。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要相信那个不可。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两代人的分歧,使子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

从子女角度看,产生逆反心理往往由于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独立意识比小时候明显增强,有了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

正确看待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能够有误区。

探究交流

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教材第22页

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与家长的冲突和当时的感受,说说逆反心理造成亲子隔阂、导致种种不快等危害。

点拨:这个活动设置的目的是让我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认识到自己的由于逆反心理存在造成的某些言行,会伤害自己,更会伤害父母,思索和重视自己的不恰当言行,从而自觉认识到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自制,克服消极情绪。明确家和万事兴,父母子女关系融洽,对家庭有利,对子女成长也有利,解决家庭矛盾不当会给家人带来不良后果,从而理智地对待矛盾,不任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通过体验明辨是非。

课堂小结:

产生烦恼的原因 产生代沟的原因

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也是一种爱

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有危害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危害

第二框 两代人的对话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在家庭交往中对得失利弊进行权衡,要以宽大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

2过程与方法:选择可能解决的问题;用所学籍联系实际解决自己的困惑;培养自己的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a、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b、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

2、难点

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丢掉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夸大与父母的矛盾,认为家庭矛盾无法说清,在处理家庭关系时会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我们的进步。我们要正确认识家庭中的分歧和矛盾,自觉寻找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

家庭中的矛盾容易解决,因为父母子女之间是至亲的关系。父母都爱子女,体谅子女的困难,期待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子女摒弃成长过程中的缺点和毛病,不断走向优秀;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呵护,对父母有着深深的依赖,任何孩子都认同父母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是无私大度的,在成长中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帮助。这些分析,有助于子女体会父母心情,感受家庭温暖,从而更爱自己的家,更爱自己的父母。

10

探究交流

教材第23页

这两种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

点拨:这两种说法都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家中的矛盾?对于中学生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同父母年龄差异的存在,必然在很多问题和观点上存在分歧,这是个事实。为此,中学生也会很苦恼,但面对自己最亲的人,在心里也渴望同父母能够想到理解,设计这个小活动,就是要让我们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问题。进而得出“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同行”。

答案:女同学的说法是一种消极的说法,对两代人之间产生的烦恼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利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

男同学的说法是一种积极的做法,正确对待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想办法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对待两代人之间矛盾和代沟的正确态度:对于家中父母与我们产生的矛盾和代沟,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对于子女而言,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遇事要与父母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子女同父母发生矛盾,子女要冷静,保持心平气和。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沟通的过程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

1同父母交往的艺术

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养育恩深似海,值得子女赞扬。父母同样是人,喜欢别人的赞赏。子女赞美父母的爱,赞美父母当年之勇,会增进亲情和沟通,赞美要真诚、得体。

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聆听是艺术,与父母交谈,要先倾听、再倾诉。尤其是在接受批评时,有错就承认,有理委婉地说。在倾听中我们能体会出父母的心情、期望和用意。

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现在的子女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的娇惯,父母要求子女在学习上多用功,家务事上不指望孩子,学生往往懒惰,没有责任心,不会帮助父母做事,不利于与父母的交往。因此,子女要竭力为父母分忧,努力帮助父母做事,这样父母就会更疼爱子女,更为子女着想。

家庭交往要宽容

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要非与 11

父母争个高低上下。有时即使争赢了,也不一定给自己带来快乐、给家庭带来幸福;我们认了错,也不会丢面子,反而让我们丢掉包袱,得到更多的爱和快乐。

对待家里的矛盾是非,要注意不要在“对”、“错”的两极中想问题,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绝对的是与非,而且在家中也不可能把一切是非争个高低上下,我们要坚持“对”,舍掉“错”,但不要过分刨根问底,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大是大非的事,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事,必须讲求原则,而对于家庭中的无伤无雅的小事,要不会宽容,宽容父母的错误,自己得理又让人,更有助于家庭的和睦。最终可以达到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的目的。千万不可得理不让人,这样做看似正确,实则伤害父母子女的感情,不利于家庭和睦。

课堂小结 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架起理解的桥梁遇事多与父母商量

两代人的对话赞赏父母

交往讲艺术认真聆听

帮助父母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 朋友

一:打开窗,迎接阳光——走出闭锁心理

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闷,三个星期过去了,大家也没看到她笑过、大声说话过。考完数学,因为一道简单的题目没做出,她心事重重,几天前她试图想问同桌的,可不敢开口;劳技课上,一个小小的制作难题卡住了,想让小组成员帮忙,可也不敢说,下课了也没做完??

12

问:1、你有过小闷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如何解决?

2、如果你觉得在班里快乐,请说出快乐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和小闷一样苦恼,请一起欣赏片段:打开窗户

听完快乐的理由和欣赏完作品,你和小闷怎样采集更多的阳光?(马上行动:打开窗户)小闷怎样才能不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打开心扉,走出闭锁的心理)

过渡:任何的寂寞也抵不过没有朋友的寂寞,正如:打开窗户阳光就能进来,打开心扉,友谊之树就能枝繁叶茂,那么让我们带上小闷一起行动——

二、让枯枝显示生命——快乐交友

活动有关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有两棵树枝。第一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金色果实图5个、第二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红色花朵图5个、第三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绿叶图5个,要将手中的礼物送给班里最要好同学,朋友多的送完为止。

比一比:组里哪两位同学得到的礼物最多(即:最具有人气),并将他们得到的礼物粘贴到树枝上,各小组交流,看这些树是如何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并评出最具人气的同学3位。

议一议:最具人气的同学他们有哪些优点,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想一想:象小闷一样的同学在活动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手中的礼物没送出或礼物已送出但没有收到他人的礼物)该如何解决呢?(让小闷式的同学大方交友;同学之间伸出友谊之手互相接纳成为朋友)

过渡:我们是同学,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你我便成好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

三、沐浴在友谊的阳光下——与友同行

说一说:在我痛苦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徘徊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开心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七嘴八舌:在交友的路上你是否一帆风顺,和朋友交往过程中你是否也困惑过?

情景分析:

1、朋友要我帮他进行期末复习,我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又不好意思开口 ,我很为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给予和分担。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不能过分依赖朋友。

2、两个好友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因意见不和,面临翻脸。——你能让他们依然成为好朋友吗?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谅解、接纳与沟通。人无完人,朋友之间难免会有磨擦。

3、我的好友小叶在网吧通宵上网和某社会青年发生矛盾,他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并要求我和他一起想办法对付该社会青年。——你说我该怎么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讲原则,不能讲哥们义气。要帮助朋友,宽容朋友,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纵容朋友去犯错。

4、阅读报道:同寝室6名学生一起考上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寝室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行动?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善交诤友,不交损友。理解“近朱者赤,近墨 13

者黑”的

道理,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升华:真正的智者是能将敌人变成朋友,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与友一起携手共进。

四、分享友谊的快乐

1、 搜索朋友给你带来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2、 将礼物树贴在本周之星栏中。

第二框 男生 女生

一、我的风采

展示运动场上本班男女生各自拼搏的情景及集体项目,让学生感觉班级荣誉的获得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二、哑剧表演

〈一根针、一颗钉〉

情景:在初二的务农周上,大男的衣服刮破了,需要用针缝一下。大男极不熟练的

穿针,不小心扎了手。小女的凳脚松了,需要钉个钉子。小女笨拙的用榔头敲打,不小心打在了手上。唉,他们两个无奈的摇了摇头。

问:小女和大男该怎么办呢?

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男女生因性别角色的原因,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一面。

三、王婆卖瓜

男女同学轮流各自说说优点,要求实事求是、流利、不重复、有秩序。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对方的优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和谐相处。

四、实话实说

要求学生明确男女生应怎样进行交往。

1、 分析两种极端的交往方式。

(1)、鸿沟式交往:男女生井水不犯河水,用“那帮男生”、“那帮女生”称呼对方。

(男女生交往应互相尊重)

小雅从不敢和男生说话,不可避免时非得叫其她女同学帮忙。

(男女生交往应落落大方)

(2)、过分亲密式交往:小利和大伟经常避开其他同学单独交往,很少参加班级集体活动。 (男女生交往要注意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2、 体会青春滋味

一天,小利终于收到大伟的一封信,说出了小利想说但一直不敢说又盼着大伟说的话。

问:他们互相喜欢是不是一种错?

他们的感情能进一步发展吗?

(1)、请每组分别从父母、老师、同学的态度和评价,对他们学业的影响,时间和精力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理性的分析)

(2)、看、说、尝。展示一些生的香蕉、芒果、杏子要求学生描绘其外观,并邀请几位同学尝一尝后说出其味道。(感性的认识)

(3)、总结:青春的滋味有时就象这些未成熟的水果,过早的去尝试,我们 14

感受到的只能是涩味。

欣赏:把我连同青春的心事一块儿,尘封进那粉红色的记忆吧。(学会等待、学会冷处理)

我不想让自己的小船过早的搁浅,所以,请收回你热烈的目光。(学会拒绝)

五、防身有招术

当我们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1、诗经云:谦谦君子,大家闺秀。——我们要保持庄重

2、面对异性的邀请,我们要保持警惕。

3、受到异性的侵害,我们要沉着应对,机智求救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第一框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一、解读一位老师

和学生一起观看:感动中国的人物——徐本禹老师的事迹

问:1、徐本禹老师的哪些事迹最让我们感动?

2、你从徐本禹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位支边教师的哪些优秀品质?

3、看着山里孩子渴望学习的眼神,如果你是徐本禹,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4、网友高山流水说,山里越穷越缺老师,越缺老师则更穷。今天,我是杭州的一位

初二的学生,没有老师我照样能掌握知识,社会越发展老师这一职业会消亡。 网友海阔天空说,这个观点不完全对,我认为教师这一职业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

失。

你同意哪个网友的说法?(以辩论的形式,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二、我知我师

1、唇枪舌战

要求:请学生根据上述两个观点分成两组辩论,根据中学生逆反心理强这一特点,老师尽可能加入“网友高山流水”这一组,激起对方组想战胜老师的欲望,也就达到了我教学欲擒故纵的目的,但这个环节需要老师冒险。

2、总结:没有老师我们也能掌握知识,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老师的唠叨声中学会许多为人的道理。老师对我们要求的确很严格,有时甚至有点急噪,但他们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样高高在上,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是人,也需要得到你们的理解,你们想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老师吗?

目的:让学生明白老师这一职业的作用,同时通过冒险式的师生对话让学生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老师。

三、我爱我师

1、零距离接触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分组现场采访听课的任课老师(按听课老师人数确定学生分组情况,采访内容原则上自由,但必须包括老师教书生涯中酸、甜、苦、辣的其中一种感觉)

15

(2)、写出感受进行小组交流

2、老师,我想对你说

要求:给你的任课老师写一句话,内容不限,课后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交给他们。

四、课后作业:我选择,我喜欢

要求:请在A、B、C中选择一个答案。在学习过程中,你对老师最大的要求是A: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B:老师帅气、漂亮C:希望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框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

一、引出话题

课前统计学生的选择情况:不可否认选择C的同学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引出本课的话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我们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二、讨论:你认为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镜头一:摘自小豆豆退学前的学校老师对妈妈说的话

“您家的小姑娘在这里上学的话,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受到干扰。请您把她送到别的学校去好吗?”

“如果说小豆豆违反纪律的事能够数得过来,也就不必请您让她换一所学校了” “而且,不仅是我一个人感到麻烦,隔壁的一年级的老师也觉得很受干扰” 镜头二:

巴学园的校长第一天和小豆豆见面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

这一听就是四个小时,绞尽脑汁想不出了,校长摸摸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现在起,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进了厕所,她找了工具开始了掏粪这项浩大的工程,当污物堆成一座小山的时候,刚好校长经过,问:“你在干什么呢?”“我的钱包掉进去了”“是吗?”

问完后校长象平时散步一样走了。一会,校长又走过来,问:“找到了吗?”“没有”他稍微凑进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

1、 根据上述镜头,请四位同学分两组分别扮演老师、豆豆妈,校长、豆豆,并谈谈对

这些人物的理解。

目的:认同这些人物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感觉老师不在说教,因为我们

也会象豆豆一样的淘气,导致我们的老师会急噪,我们的父母会尴尬,但仍有象校长一样的老师在关心我们的成长。

2、 小豆豆在巴学园感到了无比的快乐,原因是什么?

3、 请你根据上述镜头,说说我们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4、 你认为小豆豆会答应校长的要求把污物仍放回原处吗?(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和培养责任感意识)

三、小品续演

16

学校花圃中有一盆漂亮的抢眼的玫瑰花。一天早上,小野经过花圃时发现花被折段了,他蹲下捡起那朵花,恰好被班主任留老师看到,想起昨天放学时小野拿扫把对着花舞弄的情景,留老师——

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示,要求每组在前一组表演的基础上将故事续演完整,情节合理、连贯。

1、 请你将留老师想说的话讲完整

2、 小野刚想解释,铃声响了,只好跟着留老师进教室听课,在课堂上,小野想——

3、 留老师看到小野注意力不集中,点名批评了他,小野——

4、 从此每逢留老师上课,小野——

过渡:师生之间难免有矛盾的,只要大家学会沟通,就能化解矛盾,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努力化解矛盾吗?

四、沟通从这里开始

请学生举例平时在师生交往中感到困惑的事例,由学生自己讨论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学会沟通的方法。如:学会换位思考、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交往注意场合和分寸等。

老师总结师生沟通的方法,然后提供一些情景,由学生去选择要解决这些情景中的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方法。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课程的内容结构:

本课设计了两框的内容:“礼貌显魅力”、“礼仪展风采”。

第一框“礼貌显魅力”的逻辑思路为:实际生活中一个使用礼貌与不礼貌的语言的事例 结果提出“礼貌是尊重”礼貌的魅力(从 语言、态度和举止三方面来展示)反思自己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

第二框“礼仪展风采” 的逻辑思路为:从具体事例引出什么是礼仪通过亲身体验认识礼仪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探讨中华民族 17

传统习俗中的礼仪问题 从民族大团结的角度提出民族交往中的礼仪习俗问题。

三、学情分析

1、针对青少年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形成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一方面,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其中包括传统的交往礼仪;与此同时,现代的交往礼仪在一些青少年身上有没有植根,青少年需要补文明礼貌这一课。另一方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智力的、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横无礼。

2、针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特点。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全面的饿学习过程,其中既需要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就属于后者。传统上常常把后者视为“不学而能”的事,无需专门的教育 和训练。事实证明,礼貌、礼仪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3、针对现代人的要求。讲礼貌、重礼仪是 现代人的一项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事实 上,一个人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因此,了解现代社会的交际方式,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四,各课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乐于以礼待人。

2、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3、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

4、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

5、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 的乐趣以及对人生

发展的价值。

能力目标:1、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18

2、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

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有什么作用。

2、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3、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

4、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教学重点] 礼貌有什么作用、礼貌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什么是礼貌、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课时安排]:本课为2课时,每框各1个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框 礼貌显魅力

一、非礼的代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总部底层的大花园中,销售部经理带者孩

子休息,孩子边吃边扔,旁边有一位老者跟着她们母子拣地上孩子仍下的垃圾,母亲拉者孩子的手说:”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像他一样做清洁工”。老人在旁默不作声-------

下午,公司召开全体中层干部会议,女经理匆匆赶往会议室,推门进入,发现坐在主席台的却是上午的那位老者(他就是总裁)--------

请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二、感受礼仪:以公交车上的种种不礼貌的表现导入。

1、 请同学表演公交车上常常发生的一些“无礼”的表现,如往窗外扔垃圾、

大声喧闹、抢座位等。

2、 提问:看完这些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礼的害处。] --------礼仪是尊重的具体表现。(道德准则)

三、故事“心灵上的疤痕”。——具体内容见书本79页的“相关链接”。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礼貌是尊重的体现,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往事如烟:当别人对你说对不起,疤痕还存在吗?

19

礼貌是尊重的体现,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四、小品表演“变质的牛奶”。[具体的故事情节见书本80页。]

1、 请同学表演。(给故事增加一个情节:顾客遭遇到有礼和无礼两个服务

员。)

2、 请表演的同学分别谈谈感受。

3、 归纳、分析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我们应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表现)

五、遭遇无礼:生活中“得理不饶人”、纠缠不清的人;也有蛮不讲理的人,无

礼不道德的人-----你是否过遭遇无礼?对无礼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六、 “良言一句三冬暖”(设置简单的情境来学习古人的礼貌用语,然后学习

常用的礼貌用语。(态度和举止方面的礼貌简单带过。)

七、我的礼貌大检查。(通过语言、态度、举止、衣着等方面来反思自己在与人

交往中的行为举止,肯定好的,改进不足,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第二框 礼仪展风采

一、握手”(设计几个特定的场合,请同学们来表演握手这一常见的礼节)1、与同学相见--------

2、与长辈相见--------

3、与异性朋友相见-------

4、生意场上的相见-------

5、与领导相见-------

归纳握手中藏含的礼仪?

二、礼仪与个性:

有个性的小茅”的故事(具体内容见书本83页)

思考:小茅的行为与礼仪有关吗?请指出其中不合礼仪的地方。

对我们来说,有那些基本的礼仪要求?

[通过上面的两个活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礼仪以及礼仪的重要性。]

三、现代社会=礼仪社会

两位即将毕业的大学同学应聘同一个公司的岗位,同时参加面试。甲、

乙同学进入办公室,主管主动为他倒水,恰巧没有水-----

不巧扫把倒在地上---------

20

正值冬天,离开时---------

决定应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小节见礼仪,小节见文明,小节见风度

四、社交礼仪ABC

“女士优先”:------餐桌礼仪:-------绅士风度:-------穿着要求:------- 请你列举身边礼仪小节

五、“优雅的我”(请同学从坐、立、行三个方面来展示优雅的自我。)传统礼仪习俗之我见。(请同学探讨传统礼仪习俗的合理性。)

六、“入乡随俗”(设计一个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情景,让学生来应用。)

七、与时俱进:请同学探讨传统礼仪习俗的合理性与弊端,及习俗发生的变化 我们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习俗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课后作业:

1、为什么要讲礼貌?

2、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有人说“讲礼仪是我们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为什么要讲礼仪?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第一框 竞争? 合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充满合作的社会。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敢于竞争的能力。初步形成敢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

使学生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

二、教学重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竞争和合作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体育竞争等等,可以说竞争无处不在;当今世界也是一个协同合作的世界,经济合作、科技合作、国际间的合作、区域之间的合作,也是无处不有。竞争与合作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共同课题,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提高自己的竞争与合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21

一、竞争? 合作?(板书)

1、平等竞争(板书)提问: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充满竞争,竞争的领域日益扩展,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学校生活中的竞争你感受到了吗?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竞争的存在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实际回答,教师总结:学校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的竞争,当然还有体育、纪律、品德、卫生等方面。竞争对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教师可根据教材第90页的内容讲解,并过渡到下个环节,略。) 活动:克服嫉妒心理(见91页材料)

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妒忌的危害,消除妒忌的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要求:认真阅读材料,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分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为克服妒忌心理献计献策,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在竞争过程中,有的人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不但不为别人高兴,反而心生妒意,恨不得把别人拖下来,有时还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如恶意中伤别人。这种可怕的心态就是忌妒心理.。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了解了这种心理的危害,也找到了克服妒忌心理的一些方法,我希望大家要克服妒忌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下面我们看一看“相关连接”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设问过渡:我们怎样正确地对待竞争哪?让我们来看看我国的乒乓球名将刘国梁与孔令辉是怎样对待竞争的。

活动:怎样对待竞争(材料见92页)

目的: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对待竞争。

要求:阅读刘国梁与孔令辉的故事,讨论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刘国梁与孔令辉的怎样对待竞争的?他们怎样做到既不伤和气,又能达到竞争目的的? 刘国梁与孔令辉的故事给我们了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面对竞争我们须要有良好的心态,我们更要遵守竞争的规则。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规则对每一个竞争者一视同仁,这就是公平。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竞争者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更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竞争的目的,竞争才能长期进行下去,实现双赢。

2、合作共享(板书)

我们都知道,一根筷子我们很容易折断它,而一把筷子就很难折断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合作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许多方面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精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可以说 合作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土壤。

通过小品“汤姆的种子”故事(具体内容见书本93页),学生思考:

(1)、汤姆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2)、他这样做给他带来怎样的结果?

(3)、结合材料,谈谈合作的重要性?说一说你熟悉的合作共享的事例。 22

教师小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人们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可以使我们增添面对困难的勇气,去战胜困难,达到我们共同的目的,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师讲述P94相关连接蚂蚁的故事,学生思考:

(1)、为什么蚂蚁会的成功脱险?

(2)、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合作精神,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大批蚂蚁的得。小小的蚂蚁都知道的道理,何况我们人类。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辉煌都是人类合作共享的结果。社会需要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而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获得成功。

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与新课标

七、课后反思:1、小品“汤姆的种子”故事,学生表演不到位,效果不佳。

2、在讲述刘国梁与孔令辉的故事时,分析不透彻。

第二框 合作!竞争!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身边的事例及讨论,初步把握在合作中竞争的技能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3、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我们一起来收集一则近期时事或事例(最好与本课学习内容有关),并做相应的评述,准备课堂上时政演讲。

时事新闻:

评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请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总结以下几组词之间的关系:

①合作与竞争:

②在合作中竞争与在竞争中合作:

2、请你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23

①在合作中的竞争:

②在竞争中的合作:

3、阅读书上96页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有:

置疑:(预习之后我还有一些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二、课堂助学:

(一) 预习交流展示

(二) 解疑释疑 疑问: 解答:

(三)探讨与提高:

1、美国一所中学女子篮球队里A和B是球队中入选大学篮球队最具竞争力的

选手。A擅长远投,但在比赛中B有意不让A得到球,无论她有多好的投篮机会,

B都不会传。一天晚上,在一场激烈的比赛后,由于B在比赛中不传球,A气疯

了。A和父亲谈了很久,说要报复B,父亲给A出了个主意,A听后更加气愤,

说这根本不可能。

下一场比赛开始了,情况依旧,比分不断落后,A的父亲在场外不停的叫喊

着,此时A拿到了球,犹豫了一下,照着父亲的话去做了??接下来的比赛越打

越顺,最终获得了比赛的胜利。那一年她们赢得了大多数比赛的胜利,成为了家

乡小镇中的传奇人物。

你认为A的父亲不断叫喊的那句话是什么?

结合这个例子你是如何理解双赢的?

2、你真的理解了“双赢”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一试便知。

首先选择一位同学和你合作,要求你们俩分别在X和Y之间选择,但不能交流。

如果双方都选X,则俩人各加10分;如果一方选择了X,另一方则选择了Y,则

选X的人扣15分,选Y的人得15分;如果俩人都选择了Y,则俩人都扣5分。

现在开始选择,不管对方选择什么,请问你选择哪一个?

3、你认为要做到双赢还需要我们做到哪些?

24

三、课后巩固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1、王伟、朱江是乒乓球搭档,最近俩人战绩不佳,怎么办呢?下列做法中正确

的是( )

A、相互埋怨,要求换搭档 B、当面不说背后说,把责任推给对方

C、拼命责怪自己 D、学会谅解,共同寻找这段时间的问题所在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只有依赖他人,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B、借助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

往往可以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C、成功的关键是合作,而不是个人的勤奋努力

D、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依靠他人帮助才能解决

3、团队精神的核心是( )A、听从指挥 B、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C、集体主义 D、欣赏别人

4、(不定项)微软对其员工有很多要求,如聪明、有创造性等,其中最重视的是

团队精神。微软之所以把团队精神放在首位,是因为( )

A、一个不会合作的人,只会影响企业发展 B、在充满竞争的社会,更需要合作

精神,在与他人竞争中学会欣赏C、个人的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

是最终的成功 D、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成功的可能

性就越大

5、我看竞争:对竞争的话题,下列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小红:竞争没法躲,其实也并不可怕,班上多几个对手有啥不好?多个对手就多

份动力,强对手会促进你更高强。

小敏:要帮助同学,就要帮那些永远赶不上自己的同学。能和我竞争的同学,我

从不给他们帮助,也不和他们交流。

小明:竞争也不光体现在分数上,竞争的过程也是增长见识、取长补短、强化能

力的过程,还能增加友谊、端正班风。

小强:我们要把灰色竞争变成阳光竞争。竞争,不光是为了甩掉谁,帮助别人时

自己也在提高,通过竞争实现共同进步,这就是双赢。

(1)请你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对于竞争,你还有什么见解?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第一框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2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人为什么要宽容及宽容的内涵。

2、能力目标

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以自己的行动宽容他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宽容的内涵及宽容的原则。

教学难点

宽容有原则,宽容与麻木不仁的区别。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反思教学法

本课安排依据:

学生面临的问题 宽容是一种境界,是高尚的道德。有的学生存在自我中心、心胸狭隘的心理,缺乏谦让,对他人缺乏包容之心。不善于宽容、体谅,就无法适应人际关系的要求,更无法形成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宽容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学生朗读教材引言内容,教师由此引出本目的教学)

二、讲授新课:

1、金无足赤 人各有别【版书】

情景活动一: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故事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典故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宽容,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

想一想:

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是宽容让他们转变了态度,张英的回信让他们懂得了宽容的道理。)

宽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1)什么是宽容【版书】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要学会“以宽待人”。

(2)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版书】

情景活动二:性格不同的人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见教材P101页材料)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

想一想:(学生阅读教材P102页后讨论回答)

性格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能成为要好的朋友呢?

教师讲述:

26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3)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冲突”】【版书】

情景活动三:人非圣贤,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见教材P102页材料)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人非“圣贤”,生活中的“冲突”是难免的,只有本着真诚接纳、理解谅解的原则,就没有不能化解的“冲突”。)

想一想:(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

你有过原谅别人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你有过接受别人原谅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关链接:(见教材P102页材料)

2、宽容他人 悦纳自己【版书】

(1)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版书】

情景活动四:小培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见教材P102页材料)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为人宽容的人一定会获得真诚的友谊。)

想一想:(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

小培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

小亮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情景活动五:你会怎么做(见教材P103页材料)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情景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宽容/不宽容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

情景1: 乙:太不像话了!长眼没有? 甲:叫什么叫?就踩你了,怎么样? 情景2:甲:真对不起,踩了您的脚。 乙:没关系,难免的。

想一想:(学生讨论回答)

情景一的结果可能是:

情景二的结果可能是:

你对情景一的评价:

你对情景二的评价:

教师讲述:(按教材P103页内容讲述强调)

(2)宽容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版书】

(按教材讲述后学生讨论)

情景活动六: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提高辨析能力,使学生明白宽容是有原则的,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让我们对下列观点加以辨析。

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

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他人。

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宽容等于纵容。

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对缺乏宽容心的人是无法讲宽容的。

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

27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板书标题)

(3)宽容是有原则的【版书】

想一想: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宽容?

(学生讨论后教师按教材讲述。)

(4)宽容也包括自己在内【版书】

宽容不仅是对他人而言,也包括自己在内。

宽容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发错误,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三、课堂小结

(按板书小结本节课要点)

第二框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2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教学难点:

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情景活动一:某班一度流行起外号

(活动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

※ 给同学起外号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班级里有这种现象吗?

※ 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 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二授新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一) 【版书】

28

《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结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2)将心比心,宽以待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二)【版书】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结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别人的好与坏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善待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3)设身处地,善解人意(换位思考的方法之三)【版书】

就 “管鲍之交”谈谈自己的看法【教材170页的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社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是建立在宽容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人难免犯错,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以宽容的心去面对,去谅解对方,或许会意外地收获一份真挚的友谊。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与谅解,而谅解更是一种爱护,一种宽容。

师生进一步讨论: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谅解的?如果不是,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可谅解的?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4)换位思考的要求:【版书】

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

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5)换位思考的实质【版书】:

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

是一种关爱。

(6)换位思考拓展运用——态度换位【版书】

变“挑剔”为“欣赏”;变“计较”为“宽容”;即: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换位思考的方法之四)

三小结新课:总结本课知识结构并分析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的关系。

第三框 平等尊重你我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观念,从而形成这些方面的良好品质。

能力目标 :

29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培养学生掌握收集整理社会生活素材,形成学习资源的学习方法。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平等的内涵,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教学难点分析

如何引导学生努力实践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行为要求。

教学重点:人生而平等及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1.情景活动一:周总理与普通工人的故事

(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回答)

环节一: 国家总理和普通工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说明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地位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应得到充分的尊重。)

环节二:你是否因为家境、智力、身体等原因而产生过“优越感”或“自卑感”? 环节三: 把你成功克服盲目的“优越感”或“自卑感”的经验说给大家听。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环节四:想一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P109页)

2.情景活动二 角色扮演 “换位体验”

环节1:请一学生表演盲人走路。

环节2:表演者谈感受。

环节3:旁边同学有不同表现,有的关心,想伸出手来帮助表演者,因为害怕表演的同学摔倒,有的很冷漠。,

同学谈感受及如何像盲人那样需要帮助的人。

3.情景活动三: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学生阅读教材)【p11o--111】 环节一:学生想一想:

①你是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的?

②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弱势群体?

③ 你能设身处地体验处境不利的人群的酸甜苦辣吗?

④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多些什么?

环节二:教师讲述:

弱势群体是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环节三:相关链接:(见教材111页)

环节四:想一想:“男尊女卑”在我国有哪些表现?对此我国的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三、本课小结

30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或知识和能力上都有什么收获啊?

四、板书设计:

平等尊重你我他

1、 人生而平等

(1) 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 不平等待人是错误的,我们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3) 人与人的差异是平等待人的现实基础。

(4) 我们要平等对待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

2尊重从我做

(1) 人与人的交流需要相互尊重

(2) 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3) 尊重社会的表现

(4) 尊重自然的核心及如何尊重自然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一框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信美德。

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及理解诚信意义的能力;

知识目标:

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教学重点

1.诚信的重要性(或不诚信的危害性)

2如何培养诚信品质?

教学难点:诚信的含义

进行教学:

(一)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1)诚信的含义: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 、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 、守信义、不虚假。

(2)承诺必须履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的履行 。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 。

(3)失信不能立身。不讲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 ,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 ,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诚信的基本要求。 、 ,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具 31

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 ”

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 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2)慎重对待承诺。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

时,不要轻易许下 ,要学会拒绝;一旦有所 ,应该努力兑现。

(3)大事小事都要践行诚信道德。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 与

做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关于诚信的格言

1、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3、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4、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毛泽东

5、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 邓小平

6、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8、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9、以诚为本,以信立足。

10、多一份诚信,多一份尊重。

关于诚信的故事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

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

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

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

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

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

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烽火戏诸候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

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

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

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

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

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

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

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

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

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

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

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

32

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林海燕——诚信代名词

20xx年8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10060体彩销售点开出一注500万大奖,中奖彩民是电话投注的,未付款也不来取票,面对足以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500万元,业主林海燕没有丝毫贪念,及时通知中奖彩民取票兑奖。

林海燕的诚信事迹在全国掀起一股“诚信”旋风。林海燕也因此多次受到表彰:20xx年11月,林海燕经营的10060投注站成为全国第一个“诚信销售模范网点”,“林海燕”三个字已经成为诚信的代名词。

诚信宣誓

言必行,行必果;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以诚信换取诚信;

以诚信获得成功;

用诚信开启知识之窗;

用诚信鼓起上进风帆;

我诚信,我光荣;

我诚信,我自尊;

我诚信,我成功!

调查问卷

《给你的诚信打分》

你可能从来都不相信诚信可以当饭吃,可是,也许有一天,你会以“你的诚信有问题”作为借口和你的朋友断交┅┅

1、与同学有约,你会( )

A视情况而定,有时去早一点,有时去晚一点;

B去早一点,让人等总觉得不太好;

C如果是好朋友,晚去一会也没关系。

2、放学后,你会尽快回家吗?( )

A谢绝一切活动,匆匆忙忙回家;

B先在外面玩一会,然后回家;

C如果有意外的事情,赶快电话通知父母,免得让他们担心。

3、朋友的东西忘了还,过了很久才想起来,你( )

A选择合适的机会还给他;

B干脆不还了,想必他 也 忘了;

C赶快把东西还给他,同时表示歉意。

4、在学校边上的文具店买文具时,差两块钱,店主让你下次买时还给他,你( )

A一定记在心上,下次买文具时还上

B先答应下来,但是决不会还给他

C如果下次被他认出来,就还他,如果他忘了,就不还他。

5、 对于作业,你的态度( )

A认真做好每天的作业,并力求创新

B能完成,但要求是不被老师批评就行

C能偷懒就偷懒,能抄到最好。

6、 同学请你帮忙,你( )

33

A先答应下来,但随后就忘了

B如果没有帮忙做好,心里歉疚不已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告诉他,自己没有能力帮他。

7、 如果现在你手里有一张50元的假币,你会( )

A想方设法把它用掉 B放在家里,不让它流通

C上交银行。

8、 你有节约的习惯吗?( )

A没有,有多少花多少

B有了零用钱,一定先存一部分

C有节约的习惯,但视实际情况决定存多少

9、 对于考试,你的态度( )

A从不作弊,考前认真复习

B从不作弊,但考的怎样无所谓

C千方百计作弊

10、 有关抄袭作业( )

A坚决不抄作业 B自己不抄,但给人家抄 C经常抄袭作业 注:得12分以上,诚信度为及格;得14分以上,诚信度为中等;得16分以上,诚信度为良好;得20分者,诚信度为优秀。

版书设计:

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1)诚信的含义

(2)不讲诚信的危害性

2.对人守信 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诚信做人做事表现在点滴之中

第二框 做诚信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的要求。

2.能力目标: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教学重点:诚信守则;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的道理。 教学难点: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究活动、体验为主,以讲解为辅。可结合活动的要求采取讨论法、辩论法、角色体验法、讲故事法等,使教学过程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重在通过活动引起学生的反思,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质。注意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反面警戒为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诚信,知道了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那么,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哪?今天我们学习:

二、做诚信的人

(一)、诚信守则

解读生活:源自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王婆卖瓜,该不该夸?

(2)考试作弊,已蒙混过关,合适的态度是什么?坦白?不坦白,但下不 34

为例?总结经验,下次作弊手段更高超?

(3)小明的妈妈捡到一个钱包,看看周围没人发现,于是叫小明别说,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办?

(4)诚信做人,是实事求是,还是虚虚实实?

(5)你对“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怎样看?

(6)要“以诚待人,以信交友”的道理是什么?

教师出示以上问题,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讲诚信的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师小结:坚持诚信,就赢得的信任,诚实和信任是一颗并蒂莲,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实事求是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表达事实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提问: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那么,它具体要求我们怎样做哪? 学生看书学年找答案,教师根据教材简要讲解:一是要求我们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二是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三是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二)、诚信的智慧

活动:小健班长的困惑

目的:让学生明白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诚信的正确的选择。

要求:阅读课文中的故事,分析讨论:

1、小健如果告诉老师实情,结果会怎样?

2、小健如果履行对小奎的诺言,结果又会怎样?

3、如果你是小健该如何办?为什么?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办法是可行的。小健可以告诉老师,也可以先给老师说自己先找小奎谈谈,如果没有效果,在请老师帮助。只要是真心帮助朋友,我想小奎是可以理解小健的。

诚实和隐私,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一对冲突,我们来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分组分析与讨论P122页的观点,教师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讲解和点评,并指导学生划书。

活动:善意的谎言

目的:让学生了解生活的复杂性,与人交往时有时要隐瞒事实的真相。 要求:阅读课文中的材料,回答:

1、医生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

2、病人有没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

3、假如医生告诉病人实情,病人可能有什么反应?

4、医生的“谎言”是否违反职业道德?

5、什么是“善意的谎言”?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诚实和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然而,生活中却需要“善意的谎言”,这些谎言之所以被人们接受、提倡,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自善心,它不是出于私利,而恰恰是为了维护对方的利益,“善意的谎言”不违反诚信原则。

4.课堂小结:诚信的核心是善。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复杂的情况,但是,只要 35

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于公心,用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5.版书设计:

1:诚信守则

2.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信

3.诚信守则

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时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守则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守则四:情与法冲突时要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1)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 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在正确选

(2)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3)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