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

心理健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控制与调节情绪;乐于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他们追求知识、积极向上、胸怀博大,时刻关注着国内风云变幻,能把个人理想和志向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为一体。但是,由于社会体制的客观存在与变化,使得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社会阅历不深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初入大学,环境陌生,同学之间不熟悉,由于学习与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过去的自我受到了冲击,加之新的自我位置尚未摆正,往往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孤独感。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的动机也会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许多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感情不纯而不愿与人交往,很容易产生浮躁、孤独的心理情绪。

许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班上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在学习、社交、文化等方面不如别人时,有些大学生就会怀疑自己,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寒,在饮食、衣着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但又不甘心、不服气,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但由于过分紧张的学习和沉重的经济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失眠,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目前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不少学生独立性强,缺乏进取精神和明确目标。现代大学生中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恋爱的动机也比较复杂,一旦情感受到挫折,爱情中断或破裂,由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情感比较脆弱,抗挫折的忍耐性差,当他们受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时,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产生郁闷、痛苦、失落、抑郁甚至报复或绝望心理。

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虽已告破,留给人们的审思是十分沉痛的,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和同学仅为一场牌局之不快,将同室四名无辜同学杀死。这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学校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童年时代的马加爵,可谓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初中曾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20xx年高考时,又以南宁地区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进入与南宁大学,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前途的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四学生,被扭曲的心理毁灭了美好的前程。马加爵案件,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极端表现,它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敲响了警钟。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

“马加爵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重重地再次敲响了心理教育的警钟。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起步很晚,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出现,这种状况又常常被人们模糊地认识着,如果走近真实和清晰,我们的思考也许会更有价值。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社会竞争机制对人们的影响根大。高校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的变化必然影响校园,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冲击,社会种种现实,对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冲击是巨大的,社会竞争的压力侵扰着每个人,从而引发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要显示自身价值的存在,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

我们不愿想起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但不得不面对用生命化成的一个个问号:我们这些大学生怎么了?我们接受的不是这个时代最多元的教育文化吗?享受的不是这个社会最先进的物质产品吗?为什么在耀眼的光环下,我们的心灵却如此脆弱?

总结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1.重视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开设心理教育系列课程;专题性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卫生宣传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注重“情感教育”高校的大学生,其心理已基本成熟,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接近于成人的地位,这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在客观上需要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同学们以诚相见,注重“情感教育”。通过语言的劝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激起受教育的感情共鸣,可以说情感教育是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催化剂。

3.对大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4.正确认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预测学生行为发展的方向每个人的个性心理是不同的,在个性心理特点中,除了气质与能力外,其它如动机、兴趣、性格等都同人的思想有关。当学生心理内部矛盾中接受教育影响的积极因素作用为主时,那么,只要进行单方面教育,就能获得良好效果;而如果学生心理内部矛盾中抵制教育影响的消极因素为主时,那么单方面的正面教育就不能收到好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学生个人心理内部矛盾的特点,有的放矢地促进矛盾的转化。由于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成长环境的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价值观不一。

6.深化教育改革,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进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新的危机,如环境恶化、艾滋病泛滥等。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人文价值的遗忘和否定。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7.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通过办文艺团体、体育活动等来发展同学们的业余爱好,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劳动、军训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热爱生活遵纪守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篇: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摘要:社会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功利、注重实际而冷落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奉献精神本次调查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目,同时对如何解决和提高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取向 心理素质

正文:1.政治观取向

政治思想倾向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核心内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学本科生的政治思想倾向经历了过热的政治激情向关注现实回归,这一变化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轨迹的现实折射,是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孕育了当代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政治思想内涵。

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院大学本科进的政治观取向是何种内容?何种表现形式呢?我们先来关注有关这一方面调查结果。

表1 你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吗?

[1]正积极准备入党(39.88%)

[2]等条件成熟再申请入党(30.06%)

[3]本身是党员(3.47%)

[4]没有想过(14.45%)

[5]根本不想入党(10.98%) 未填:1.16%

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表2 您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1]有政治信仰和追求(19.65%)

[2]为将来好找工作(42.77%)

[3]为获得政治资本(16.76%)

[4]为在大学里证明自己的能力(17.34%)

[5]随大流(3.47%)

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1.政治上要求进步,希望加入党组织,但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功利化倾向。

在“您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吗?”这一问题中,除了3.47%的党员外,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中有39.88%“正积极准备入党”,30.06%“等条件成熟时再申请入党”,而“没有想过”和“根本不想入党”的只占二成,说明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已成为我院大学本科生政治追求的主流,但从“您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却发现,大学生入党动机为“有政治信仰和追求的”只有19.65%,其他的或为“为将来好找工作”(42.77%)或为“为获得政治资本”(16.76%)或为“为在大学里证明自己的能力”(17.34%),甚至还有3.47%的大学本科生只是为了“随大流”。其入党动机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清晰可见。

2、道德观取向

1.在未安排值日生的情况下,您认为黑板应该由谁来擦?

[1]应由老师来擦(1.73%)

[2]无所谓谁来擦(50.87%)

[3]应由班干部来擦(28.90%)

[4]应由坐在前排的同学来擦(17.34%) 未填:1.16%

2. 在义利关系上,您最倾向于:

[1]取义以利(12.40%)

[2]取利舍义(2.3%)

[3]义利兼顾(34.10%)

[4]具体情况具体对待(49.13%) 未填:1.16%

在义利关系上,大学生中纯粹“取利舍义”的只占极少数,纯粹“取义舍利”的也并不多,更多的是“义利兼顾”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道义(即道德和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道德取向的基本问题,“重义轻利”是社会一贯提倡的主导观念,而当代我院大学生本科生却表现出了与其传统道德观的较大冲突。

3、人际交往方面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同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那么我院大学本科生的人际交往方式、,调查结论如下:

1.从交往方式看,以寝室为中心,网络社交也占一定比例

调查发现,我院大学本科生虽然主动追求开放式的人际交往,但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其交往的主要场所仍集中在校内,中心则是学生寝室,尽管BBS论坛及OICQ等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我院大学本科生们认可,接受并逐步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新兴的社交方式仍不被看好。不少同学们表示网上交流再怎么也没有面对面交流那样亲切和真实。

2.从交往目的看,情感型交往仍占主流

如今的众多媒体的不良导向使人们普遍认为如今的大学生交往动机日趋复杂化、功利化,总以自身的社会利益为主要因素择友,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74.57%的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在择友时更注重与自身利益无任何关联的一些因素(如性格、爱好等)。只有27.17%的会更关注一些社会因素(如职业、学历等)。这说明在择友(尤其是在择偶方面),情感型交往仍旧占主流。

4.心理健康素质

1.心理压力大,烦恼多,心情压抑,没有感到疲劳和压力的男生仅占12.14%、女生仅占7.91%;上大学后最烦心的事第一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第二是就业竞争太激烈,经济困难列到第三位,恋爱不成功男生列到第四,女生列到最后第六,男女生的差异可能和工科院校学生男多女少有关。心情压抑,前途未卜在表9的提问中男女生的回答均占第一。心理压力增大、心情压抑,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反应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是:恋爱问题最多,女生略多于男生;其次议论的话题比较分散,且男女生有差异:谈论上网内容男生(16.03%)明显多于女生(6.9%),关注民主与政体改革和国家与国际形势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见表14)。认为学生旷课主要原因是:对该科不感兴趣最多;其次男生是因为抵御不了玩的诱惑,女生是干自己更有意义的事了。

结论: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矫矫者,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价值趋向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群体形象是良好的,是值得养育他们的人民信任的,尽管他们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学生这个随着中国高教改革而日益壮大的青年群体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独特性,他们以其出色的知识背景和极具魅力的年龄优势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们也以其追求不同凡响的冲动和多梦的青春参与了社会的互动融合。现代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日益激烈,失业的艰辛以及生活疾走的加快,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希望获得知识,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大学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致谢:非常感谢我院的领导为此的调查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我们能够真实的了解我院学生的价值趋向和心理素质的真实情况,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列宁文集》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中国调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