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导论课心得 (3)

学科导论课心得

不知不觉就过了大半个学期,没几天这个学期就要结束,而学科导论课也随之上完了。一开始感觉这门课一无是处,而如今却心怀着留念之情。回想上第一节课的情景,教授在讲台上认真讲课而我们却在台下半只耳朵听讲,以为这门课程上了也没什么用。现在看来我们都太幼稚了。刚刚逃离高考的苦海以为便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了,却却不知这个世界永远都不属于沉沦。美好的未来在于把握好每一个今天。初入校园的我们一无所知,这其中包括对未来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和对我们这个专业的认知。而学科导论课 便是为我们来理清这一切的,特别是对于这专业。好在教授们讲课的激情深深吸引了我。通过这门课程我逐渐认知了管理科学这门专业,它并不是我们当时想的那样仅仅学习管理人员而已,也不是单单凭借很强的交际能力就能学好的一门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面广泛,管理人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一整套系统,使系统按照更为简洁有效的途径运行,并提高系统产出。

依稀记得最后一节学科导论课教授为我们讲的华为老总任正非的故事。任正非白手起家却能在电信巨头的压制下稳中求胜,最终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这无疑让我更加认识到学习特别是管理学的重要性。于是下定决心要把这门学科学精学透。当然,激情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任正非满怀激情的拼搏造就了他事业上的成功;教授们满怀激情的演讲鼓舞了我们的斗志;而此时此刻满怀激情的我们一定能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创立的学科,初创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泰罗便是第一个将管理学编制成书的人,他也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创造出的“标准劳动方法”中首次提出通过制定一整套标准化动作来提高工人工作效率。他认为科学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为此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而且必须进行工时和动作的研究。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人们用他的理论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当然,这都属于古典管理理论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管理学的第二个里程碑是“行为科学理论”,是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奥尔顿梅奥和费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等人创立的。对于它的一些理论分支我就不再叙述了。为适应新的标准新的要求,管理现代化开始被人们所重视。管理现代化即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要求方法提高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能力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使使管理水平达到当代国际上先进水平的过程。纵观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可见管理从某种层次上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以上便是我对管理科学的一些认识及小结。

对于管理科学该专业的就业,我认为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市场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有加大的趋势,并且我认为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化必然将有许多新的管理问题出现,而这需要有一定技术知识的管理人才来解决。另外,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和系统学等方面知识的交叉学科,它所涉及的面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学科下设管理新系统,工程管理,项目管理,营销管理和系统集成管理等。但消极的一点是市场对管理人才的待遇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吗那些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对此我想我们只有不断充实我们的专业知识,丰富我们的工作经验才能立足于市场。总结成功者的经验可知要想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没资本的创业八成是失败的开始。

众所周知,自然界有个很残酷的潜规则,即“适者生存”。事实上不只是自

然界,社会更是如此。自古以来这个社会就属于强者,也只有强者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要想自己不被淘汰,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强,强道别人不敢鄙视你。说到可能有人会感到不解:这里,我很庆幸自己能被纳入管理科学这门专业。可能会有人感到不解:怎么会有人对这么一个冷门的专业感兴趣?其实我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社会在变,当今热门的专业四年后不一定依然热门,相反,当今的冷门专业可能因为适应了时代而变得热门起来。对于当今以前的社会由于不够发达因而在管理上的要求并不高,管理人才的作用也就没有那么突出,然而将来的社会就不同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将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了维持其运行,管理人才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突出。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再则就是这门专业带来的极大挑战。如果你不去奋斗,那将来就八成帮别人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事了,相反,你要是坚持不懈并抓住没一个机会,你则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平凡与出众就在一念之间,这使得我们时刻都不敢放松,正是这种挑战给予了我们力量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我不敢说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世事本来就在不断变化之中,难以捉摸,但选择是必然的,你没有机会去犹豫。有时候人需要跟着感觉走我就是这样的,在不能很好地选择的时候感觉怎样就果断下决定,然后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走下去。

未来的把握需要方向,而学科导论课犹如一枚指南正为我们指引方向;未来的把握需要激情,而教授们的满腔激情激励了我。此刻我开始明白,不管当今如何之好都不属于未来,未来需要的是激情,并且要把握方向,人生有了这些就足够了,有了这些,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能创造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第二篇:学科导论课

浅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解与期望 李德权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144班 7101014135

摘要:没有人

关键词:行政管理

一、对公共管理的总体认识

1、公共管理的主体

公共管理事业的主体非常特殊,它叫公共组织,是为了公共利益而组成的组织或群体。我们国家官方的公共组织主要有三类:政府、民间的公共组织、官方和民间之间的过渡类型(事业单位、群团组织)。

我们国家的公共管理事业是官方为主,社会参与,而且今后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公共管理的内容

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管理事业它实际上是两大方面的有机结合,分别是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公共管理事业是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二、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解

1.行政管理概述:

本学期学习了行政管理专业的有关知识,对行政管理有了一定

的了解,行政管理学是行政机关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各个方面,多应用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2.就业前景与方向

(1)公务员考试.该专业的研究的重要对象,就是政府管理,该专业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自然具有突出优势。该专业学生在政府机关中的工作,也必然可以推进我们政府更加文明、民主与现代化;

(2)进入高校。行政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了博士后流动站,诸多高校也都建设了硕士点和博士点,MPA也是被热烈追逐的学位.在各个高校,都很重视该专业的建设,也很重视该专业人才的争夺。

(3)进入企业界.管理就是生产力.当前企业面临最大的困扰,不是获得客户与市场,而是企业发展后,如何管理队伍、提高企业运行效能.而这些非常需要会管理的帮手

3.专业特点

公共管理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

(1) 研究性

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对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2) 实用性

表现在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与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

(3) 综合性

以政治学与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工程科学等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与管理的综合能力

三、期望

1.专业

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恢复重建10几年后,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千年和新的世纪,我们更迎来了一个以经济的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2.个人

面对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在校期间,应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等四类专业素质。具体内容如下:

(1)基本技能

要想胜任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能够掌握多种基本技能,主要有:外语、计算机、阅读分析、文字书写、语言表达、社会调

查等。 学习外语有助于加强与外界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沟通。掌握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技术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阅读分析和文字书写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与领导、同事、社会公众的交流和沟通。

2.政治素养

“又红又专”是我们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要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在专业知识技能上能够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在政治上还要有较高的觉悟和素养,能够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很本宗旨,要有廉洁自律的思想,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就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要结合社会现实,多读报纸、看新闻、了解国家最新时事动向的机会。

3.理论水平

基本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最基础性的知识,是拓展学科边缘知识,指导社会实践的基础,学习一门学科,首先所要掌握的就是这部分知识。课堂教学是这部分知识培养的主要途径,还可以通过读专业书,特别是西方原著和学科前沿方面的专著,写读书笔记,学生之间以及与老师之间积极讨论交流等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4,。实践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多种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的高中级

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见习方式来了解行政管理的实际状况,对行政管理及其运行机制形成一个初步“印象”,关注复杂的社会现实,注意培创新思维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结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