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读后感

今年国庆节,我去了南京旅游,去了总统府、中山陵、南京博物、夫子庙??但最难忘的还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全名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名江东门纪念馆,它位于南京市建郝区水西门大街,因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而得名,现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xx年5月,国务院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还是世界上参观人数仅次于北京博物馆,海外人士近300人次参观。

说了这么多,我和大家谈我自己的感觉吧,离开馆还有半小时,门外便排起了长队,虽然今天不是国家公祭日,但今天是十月十日,国庆,正当国家欢庆时我们却来看望这些遇难者。想必这些遇难者也十分开心吧。走进纪念馆,是一连串的雕塑,最大的一个叫作《家破人亡》,雕刻了一名妇女,手中抱着一个孩子,非常绝望的呐喊。让人可怜起她来。此还外有10座雕塑像,从各种层次来描写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无人性。绕开雕像是两个三角形,一个大一个小的,小的只有一面,大的有两面,大的正面是一个没有头的巨型骷髅,他蜷缩着,令人不寒而栗。背面是一行字:“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扶摩那三十万亡灵的灵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话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旁边的小三角形上的痕迹,最大的是和平大钟,每当12 月13日时,钟声便会充满半个南京市。回头看是一个十字架,上面写着1937.12.13-1938.1.1,旁边是纪念墙,写了非常多语言的遇难者30万的字样。

我们进入馆后,被日本鬼子犯下的种种罪行惊呆了,杀人、***、抢夺、轰炸、放火,进行了令世界震惊的一场大屠杀。时间长达28天。从南京保卫战失守后,大屠杀拉开了序幕,每天都有超过一万人死去,活着的人比死的人更痛苦,枪杀、砍杀、烧杀、淹死等,我认为日本军官与军人,公然违反了战争法则,因为日本占领南京后,大多数死难者是一部分已经被投降的军队,另外则是手无寸铁连枪都不会拿,一丁点反抗能力都没有的市民和农民,更令人诧异的是,日本竟对外公开毫不掩饰,但对日本本土居民却公开这样的图片:日本军民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给他们很多食物,还给他们治病。我想大屠杀死人也会从坟墓里爬出来气死。中国法则提出过,不杀降将、不斩来使。但日本这样的入侵算什么?我们再来看看遇难者名单地,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仿佛还在跳动,但下一秒不会了。

请铭记历史,记住他们的罪行!

 

第二篇: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汽装1311潘帅锦23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今天是4月5日清明节,本应该回去祭扫祖先的我们决定还是先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扫一下那些曾经因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战士们,因手无寸铁而活活被杀的无辜群众们,因正义感而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们。

古语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果真

这天一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连地铁上都挤满了人,尽管这天没有下雨.就这样我们宿舍的六个小伙伴满怀激动踏上了去纪念馆的旅途。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今天是周末又是节假日,因此馆外排起了超乎我们想象

的长队。虽然我们还未进入馆内,但早已被两旁的雕塑所震撼,其中最大的一座雕塑是一位丈夫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手中还抱着已死去的孩子和妻子,他衣衫褴褛,头微微上仰,

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此时此刻,馆外一片寂静,显得有些压抑,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的念着:“丧钟为那些不幸的逝者而鸣,希望他们能在地下得以安息,真希望这些的民族苦难再也不会发生。”

此时此刻,尽管纪念馆门口人头攒动,喧嚣声一片,但更多的人都满怀着沉重严肃的心情在纪念馆门前拍照留念,我们也不例外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拍完照后我们紧跟着人流进入了纪念馆内,整个场馆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布置的,从抗日战争的背景开始讲起,配以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的场景等,讲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以及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等。其中重点就是南京大屠杀部分,配有很多当时日本军人屠杀平民事情的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照片,其场景真的是很悲惨。纪念馆内所建造的很多仿真场景,也真实再现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特别是对一家人的迫害,我之前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对其中的惨状有所耳闻,当我真正

那里

还是

勇气

眼看下,

要说站在时,没有去亲一更不是拍照了,我想把这些苦难记在心里就好了. 进入馆门后,我看到来参观的有各色各样的人:学生、工人、游客等等,我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历史教育没有只停留在课本里、学校中。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关注这段受难史。进入第一个展厅,我看到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

手轻轻抚摸它们,想稍稍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痕,想稍稍安抚他们凄怨的灵魂。橱窗里面看到最多的是日本兵遗留的枪支弹药和其他生活用品,刚开始我还抱着些许“考古”的心理,但当看到一枚枚桐叶军功章时,我愤怒了——它们是日本人用中国人的血铸造的,一枚接着一枚,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知那区区直径3厘米上凝聚着多少条人命!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再往里,有很多情景再

现的展示。被轰炸过的房屋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上的炭火还未熄灭,让人如穿行于狼藉的街巷之中,看着家园顷刻间化为灰烬、亲人身首异处,有无尽恐惧与恨意。还有根据幸存者回忆百出的一个个小房间,隔着窗,能看见幽暗里惨死的一家,每一件道具都不单单是一件道具,还是伤痛故事的讲述者。凭借现代科技的声光技术,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那些深刻的情感.

出了这个主场馆,还有其他的副场馆,因为自己的原因,

我参观的很快,基本没

有在任何地方停留。最后一个场馆是万人坑的遗址,我进入之后,马上就退出来了,因为里面都是累累的白骨,我并不是怕见这样的尸骨,而是怕里面的气味,更是害

怕亵渎了这些尸骨的在天之灵。我个人

认为我们这些后人

应该做的首先是让这些尸骨入土为安,而不是作为一种历史的罪证而暴露于外,毕竟他们已经有过不幸。后来,我被告知要想从纪念馆出去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就必须从这里经过,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穿过了这个场馆,结

束了这次参观。

这次参观虽然显得匆匆忙忙的,但我仍然记忆深刻,我在这次过程中受到的最大的触动就是亲眼见到了万人坑,我想这是整个参观值得铭记的地方,这些不幸的灵魂在那个中华民族羸弱的时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整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纪念馆设计者的苦心,他们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诉那段历史,而是给我们当代人足够的警示,暴力带来的只是无尽的苦难,和平才是人类应该永远追寻的主题。理解了这样的初衷,才能够理解整个场馆的内容布置。对南京我还是有着自己的认识的,这里既是古都,是中华文化繁盛时期的象征,也因历史上的大屠杀而被视为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对于生活在这其中的人民来说,不知道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赖以生活成长的所在那。离开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我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印象,我丝毫没有看到上面提到的

两个方面在作为现代都市的南京身上得到体现。那破旧的城墙,依然孤独的伫立在那里,那民族苦难的存在地也被周围的钢筋水泥所环绕,我参观的时候,周围建筑工地的轰鸣依然可闻。南京现在已经蜕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大街上是来来往往穿梭忙碌着的人们,他们或者是原住民,或者是外来者,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生存而不停的奔波,不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纪念馆的结束语再次告诫我们国人:勿忘国耻。

是啊,中国人不能忘了这个国耻。

参观后,我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日本鬼子固然可恨,

但为什么

一个小小

的日本会

轻而易举

入侵一个

泱泱大

国?会轻

易制造南

京大屠

杀?再往

远看中国近代史:为什么会有鸦片战争的国耻?为什么会有

中日甲午海战的国耻?为什么会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国耻?往更远点看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会有数不清、说不尽的国耻?在我看来,也正如思修老师所讲的那样:”落后就要挨打”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