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教育学前两章重点

1、教育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中的教仆;

2、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3、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实用主义学代表人物(美国杜威、克伯屈)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克斯);

4、教育学的定义: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5、名词解释教育:广义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员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6、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学家托尔诺);(2)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7、教育的历史形态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

8、*现代教育所呈现的基本特征:(1)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2)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3)教育内容极为丰富与开放;(4)大力加强基础教育;(5)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6)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7)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9、教育的的功能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

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 教育与文的发展

1、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各种组织系统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增长;心理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前者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后者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2、人的发展的特点:(1)特殊的自然性;(2)社会性;(3)文化性;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教育因素;

4、学校教育的的特点: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

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以后在身心各方面产生的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就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总体目标,它是广义教育的具体化。

2、教育的功能分为 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依据功能、评价功能。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教育目的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决

定(2)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3)受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4)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约;

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典型性观点有(1)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3)教育无目的论(4)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5、19xx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名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又称国民教育制度,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及其规章制度的总体。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2)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3)受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制约;(4)依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4、中国第一部现代学制诞生:19xx年,即光绪壬寅年,清政府任命管学大臣张百熙“上仿古制”,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

清政府又于19xx年1月13日颁布了另一部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5、义务教育的特点;强迫性、普及性、免费性。

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3、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通文化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

4、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改革师范教育、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教师任用制度。

5、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6、*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3)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7、学生的时代特点:(1)主体意识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2)信息获取多样化;(3)价值选择多样化;(4)同辈影响较大;

8、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

9、*师生关系的类型(1)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以赫尔巴特为代

表的传统教育派的师生观。(2)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以杜威为代表队的现代教育派特点)杜威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充当“看守者”和“助手”的角色,而不应该站在学生面前得讲台上。

10、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对话合作。

11、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改变教育方式,从授受式教育走向对话式教育。(3)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

第七章 课程论

1、课程的来源

唐代孔颖达在为《诗经.小雅》的“奕奕寝庙”句注疏时使用了课程一词:“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2、*课程的定义:课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它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等。狭义的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3、社会、学生、知识是制约课程发展的三大要素。

4、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5、*现代课程理论:知识课程理论起源于19世纪英国斯宾塞的课程理论和德国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其中,要素主意课程理论的代表人

物哈佛大学教授巴格莱和校长科南特。永恒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钦斯,结构课程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6、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罗杰斯。

7、课程的文本形式:课程的文本形式是课程的书面表达形式,从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8、*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得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安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直接指导和规范着学校课程与学校活动的运行。

9、*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当前即指学科教学标准,它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和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0、*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

11、我国当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1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2、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课程结构;(2)课程实施;(3)课程评价;(4)课程管理;

第八章 教学的基本原理

1、*教学: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3、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学习公民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当代教学的理论流派:(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3)认知教学理论;(4)情感教学理论;(5)构建教学主义理论;

5、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1)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策划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学习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新型合作人才的基本保证。(4)教学手段:教育手段是教学内容得以表现和传输的载体,同时又是教学信息得以加工,处理的工具。在教学活动中,各个因素虽然有它们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生作用的,而教学的效果就取决于教学诸要素形成的合力。

6、教学课程的特点:(1)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2)教学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

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8、教学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取知识经验;(3)

巩固知识经验;(4)运用知识经验;(5)检查反思改进。

9、*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要求和准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10、*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这条原则所反映和要求的是,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量力性原则;(8)因材施教性原则;(9)反馈调节原则;

11、教学方法的分类:(1)以语言媒介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12、*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1)创设问题情境;(2)学生利用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3)从理论上或实际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4)对结论做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第九章 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1、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以“班”为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教学。

2、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2)能保证教

师发挥主导作用。(3)赢得教学的高速度;(4)学生可以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多向交流;(5)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得发展;

3、班级授课的局限性:(1)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创造性不易发挥;(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5)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教学的其他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2)导生制;(3)分组教学;(4)协作教学;(5)现场教学;(6)开放教学;(7)复式教学;

5、课堂教学的设计步骤:(1)学习内容分析;(2)学习者分析;(3)确定学习目标;(4)设计教学策略;(5)选择教学媒体和资源;(6)学习效果评价;

6、*教学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价。

7、备课的形式:(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教学计划;(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分为详尽和提纲式两种

8、*上课的定义:上课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表现。

9、课的类型:课型可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10*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综合课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11、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课的继续。

12、课外辅导:课外辅导答疑是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环节。

13、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又称为档案袋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质性评价方式。这种方法是指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1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5、教学模式的类型:教学模式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但是一般认为“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自学-辅导”式“暗示-领悟”式。

16、传递-接受式:传递-接受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传递-接受式为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成为我国教学的基本模式。

17、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育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18、*教学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鉴别和选择功能;(3)反馈功能;(4)咨询决策功能;

19、教学评价类型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又称前置评价,是为了确定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准备程度或者教学设计基础而进行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20、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第十章 德育的基本理论

1、*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

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发展实际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 第十一章 德育的组织与实施

1、

2、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 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

情感陶冶法;(4)实际锻炼法;(5)自我教育法;

3、 学校德育的新方法:(1)心理咨询法;(2)冲突引导法;(3)利

益调节法;(4)无意识教育法;(5)登门槛教育法;

第十二章 班级管理

1、 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教学管理、活动

管理。

2、

3、

班级管理理:整分合理论即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全员参加理论:(1)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2)学生是班

级管理的主体;

4、 班主任的角色:(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2)班

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骨干力量;(3)班主任是任课教师与学生集体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5、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目标;(2)确定班级成

员的角色位置;(3)建立融洽的班级内外关系;(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5)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

第十三章 教育环境

1、*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环境的总和。其核心要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2、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是社区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它是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维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是社区精神物质化,对象化得具体表现。它主要包括社区容貌、生活环境、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社区规范等。

第十四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1、 教师教育研究的内涵:教师教育研究是教师以教育科学理论为

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教育现象,不仅具有科学研究创造性、客观性、继承性等一般特征,还有自身的特殊性。

2、 教育性:教育性是指教师教育研究必须具有的教育意义,符合

教育的基本方向。

3、 质的研究:质的研究强调在自然情境下对被研究者“生活世界

的考察。

4、 校本研究的含义,特点:(1)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学校;(2)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进行的;(3)校本研究是“在学校中”展开的。

5、 校本研究的内容:(1)校本教研;(2)校本培新;(3)校本

课程;(4)校本管理;

6、 校本研究的方式方法:(1)行动研究;(2)个案研究;(3)

教育叙事;(4)课堂观察;(5)教学案例;

7、 校本研究的实施途径:(1)自我反思;(2)同伴互助;(3)

专业引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