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五、六课时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

教学目标

1、运用“阅读材料”中的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2、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并立下美好志向。

教学重点

围绕“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第五、六课时

一、谈话,明确习作内容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交流,老师了解了不少同学们成长的故事。相信这些事情中有很多都是大家难忘的。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

二、交流,说难忘的人或事。

1、回顾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难忘的人或事说一说,突出难忘。

3、指名说一说。

4、学生评一评。

5、小结:看来,每位同学都有不少令自己难忘的事。怎样才能把这些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写好呢?

三、指导表达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阅读材料”文章的内容,说说主要内容。

2、指名反馈;你觉得这些文章的习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3、小结:

(1)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的品质。

(3)注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腻的描写,也要注意到了细节的描写。

同时叙事需具体、清楚。

(4)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总结:同学们,不管你们写的是人,是物,是事,只要你们用心写,用情写,把平时学到的写作方法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相信你们都能写出优秀的习作来的。

四、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第二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家乡环境》教学案例

一、情境说明

《了解家乡环境》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课文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主旨是通过学生在历时两周的观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并在进行此次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培养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从活动的主体──本班学生来看,他们对于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兴趣很高,对于环境保护也有所了解,但相对此次活动还欠缺较多的环境知识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一)准备阶段

1.通过教师展示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破坏性,震撼心灵,促使学生产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愿望,产生了解家乡环境状况的兴趣。

2.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避免学生观察的无序性、杂乱性。圈定一定的范围空间,减轻学生观察的份量,在村庄熟悉的环境中也减少安全隐患。

(二)实施阶段:资料整理

通过讨论交流使各组明确怎样分类自己收集的资料,怎样设计自己汇报展示的方法?

(三)总结阶段

通过展示、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使学生总结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知识收获与快乐过程,也对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所了解。

三、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农村)的环境状况,培养环保意识。

2.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调查、观察、访问、资料收集整理)获取知识,了解某一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

四、指导理念

本次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训练以及交流展示自己的活动所得。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主题确定、方法指导

片段一:

(课前详细了解学生的居住地,按自然村落分组,不限制小组人数)

课伊始,展示收集的环境污染的图片和感情朗读相关的文字资料。

师:你们刚才感受到的这些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齐):环境受到破坏。

师:那么,你们希望我们的家乡也出现这种情况吗?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环境有没有受到破坏呢?我们的空气、水有没有受到污染呢?

生展开讨论、自由交流。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关心家乡的环境,可都不知道什么样才算环境受到污染?对于有哪些行为会引起污染还不够了解?我们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就是了解家乡环境。

简评:

开篇即以强烈的图片和感情朗读震撼学生,使他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并诱发他们关心家乡的环境,促使他们去了解家乡环境,为此次综合性学习方法的指导构建了前

提。

片段二:

师: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本21页内容,然后想想打算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和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参与。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重复提炼方法。

生、师:我打算观察我们村边的小河有什么样的污染物、

生、师:我要问问爷爷以前村子的环境,就知道现在有没有污染。

生、师:我可以用爸爸的相机拍摄我们村的环境污染情况。

生、师:我准备把我们村的塑料垃圾都捡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

生、师:我准备观察我们村庄里谁乱扔垃圾。

生、师:我想了解我们村庄边的小河里为什么有那么多革命草(一种水草,也叫水花生,外来物种)。

生、师:我想知道怎样处理生活垃圾。

生、师:我准备调查空气有没有污染。

……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汇报我们明白了要想搞清一个问题可以使用多种方法。那么,我们就以自己家为中心,观察200米的范围,请大家调查了解这一范围内有哪些污染物,是怎么来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还可以寻求父母或高年级同学帮助。

公布学生分组情况,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工,教师参与指导。

简评:

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以及解决这一任务可以使用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操作方法并学习小组合作,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阶段:资料收集整理

片段三:

师:经过这几天课余时间的观察、访问,大家对家乡的环境肯定有一些了解,也肯定有很多收获。先想想,再每组派一名成员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生1:我们组观察了小河的污染,发现河水里有很多塑料垃圾,也长满了水草。周强的爸爸(捕鱼的人)还说小河里没有什么鱼。我们认为那条小河有污染。

生2:你们知道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吗?为什么有这么多水草呢?

生1(不好意思):我们组没有调查。

生2:老师,我们组也是观察水的,但我们主要想了解河水的污染都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发现我们村庄的人都随手乱扔(垃圾),或者就放在自家门前的垃圾堆上,被风一吹就乱跑,不但河水有塑料袋,村子随处可见。

师:想过什么办法解决吗?

生2:我们组提了个建议:在每个村庄建一个专门的垃圾堆存放垃圾,可不知垃圾多了怎么办?

师:你们组做的很好,我会把这个建议转达给村领导的。

……

生3:我们组分了工,张永康负责向老年人问以前村子的情况;刘牧野用他爸爸的相机拍了垃圾出现的地方;佘荣荣负责统计有什么垃圾、有多少?我和佘海波负责观察谁扔的垃圾,还劝阻了他们。

师:你们做的真不错,相片冲印了吗?记录的资料还在吗?

生3:记的资料在,相片没冲印。

师:你们其他组也要向佘雅婷这组学习,不仅要观察还要想办法让看的人明白你们有什么收获。可以用图表、文字、图片(画的画或相片)来展示。这个星期各组的重点是设计怎样展示自己的结果。

简评:

学生的观察、了解只存于感性认识还不够,必须让他们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不仅要让他们学习内容,更要让他们学习表现内容的形式和方法。

(三)总结阶段:展示、口语交际、习作

组织学生将收获在校园板报上展示,在口语交际中交流,在习作中表现。

简评:

这一环节与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相统一,使学生有了较厚实的素材基础。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汇报展示,有绘画、相片、文字描述、统计图表、还有建议书等,充分利用自己较强的优势智能汇报自己所得,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各种能力,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六、教学反思

(一)收获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但让学生的各种能力有了一次表现的机会,更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次活动中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他们的亲身调查、访问、观察等实践中探索知识、发展能力、合作交流。从实际反馈的情况看,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加深了环境保护意识,不少学生在实地活动中自觉拾起垃圾,劝阻村民不乱扔垃圾,正是他们成长的表现。

在汇报总结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初步具有用一定科学的研究方法去了解认识某一现象的能力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二)不足

在设计活动之初没有明确地细化目标和操作标准,不利于学生开展活动,所以在实施阶段中教师的工作任务较重。今后在开展活动时要多研究指导方式的多样、目标的细化、操作的可接受性,争取做到一个真正的引领者的作用。

在评价阶段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而没有重视学生对获取知识过程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如何获取知识,今后应多给予指导和积极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