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学法

                        思维导图教学法

            武安市教研室理论组推介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您是否经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您买了很多书,可惜很多都没有读?就是有幸读过也掌握不了多少?
  2、走进书店发现新书、想买的书层出不穷,可是总担心买回去也没有时间消化?
  3、如果在图书馆的书海中遨游,您是不是望书兴叹,游不了多久见没有时间了?
  4、作为学生您是不是感觉学习教材都比较吃力,只有刻苦才能通过考试?
  5、已经工作的您是不是感觉学习能力不如学生时代,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感觉知识更新缓慢?
  6、当您面对的无限丰富的知识、智慧和技能您是不是感到力不从心?    是我们的能力不够吗?是我们的大脑不好使?NO!!!

  您的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就告诉我们普通人大脑终其一生也只能用了5—10%的大脑潜能。我们大脑的潜能绝大部分还在沉睡!我们的一生可能花费90%以上的学习时间学习各种各样的业务知识,也许只花了10%不到的时间学习训练学习的方法。

 现在有一种方法可以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思维导图!有没有听说过?我们都有体会,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得多。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也是这个意思。

  思维导图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近来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被更广泛应用在学习及工作等方面,大大降低所需耗费的时间,对于绩效的提升,产生无法忽视的功效。
   简言之,思维导图是:
    1、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2、一种先进的笔记方法;
    3、权威专家倾情推荐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
    4、世界级大脑明星、跨国公司总裁普遍使用的学习和工作方法。

简单地说,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率地表达思维轨迹的思维工具,每张思维导图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你想表达两个以上的主题,那你就需要画两张以上的思维导图。主题部分一般都是图形,被放置在一张思维导图的中央。 剩下的部分统统思维导图的分支。分支由关键词和紧贴在关键词下面的曲线组成。

二、思维导图历史沿革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巴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
     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基本巴赞的著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下。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
    《开动大脑》
    《启动记忆》

如今,思维导图的使用者已经超过了2.5亿人。这些使用者中有很多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迈克尔·戴尔、李嘉诚等。

除了对名人的事业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外,思维导图还与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事密切相关:波音利用思维导图技术开发波音 747,从而节省了1000万美元的开发费用,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在苹果公司陷入低谷后,CEO约翰·斯库利利用思维导图对苹果电脑的外观进行设计,并最终引领苹果走出低谷,成为IT埋没的代名词。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后,康爱迪生电力公司利用思维导图对灾后重建进行规划。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速度恢复了曼哈顿区的电力供应。

我们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轻松应对这些巨大的危机,那么它便是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升我们的学习成绩!

现状: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陷入题海,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挤满了自习时间,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做了题不归纳,学习不得法,阅读不抓关键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重复练习,学习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成绩上不去,于是各科老师抢时间,学生没有平衡各科的能力,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结果导致偏科现象严重,相互影响下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是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缓慢等。

三、思维导图教学法脑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左大脑负责逻辑思维,词汇、数字、顺序,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特点,而右大脑负责节奏,图像、颜色、空间想象力和创新力,形象思维、整体意识,具有不连续性、弥散性、整体性等特点。因此,左脑又成为思维脑,右脑又成为创造脑。“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脑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类右半脑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限。人类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加以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效率、效果还是效益上,思维导图都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简单到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

四、思维导图的优势和作用

思维导图与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1、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
  2、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您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3、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4、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

      1、成倍提高您的学习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
      2、激发您的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
     3、让您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使您将能够达到众多您想达到的目标,包括: 快速的记笔记,顺利通过考试,轻松的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等!
      4、让您具有超人的学习能力,向您喜欢的优秀人物学习,并超越您的偶像和对手。
      5、让您尽快掌握思维导图这个能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能同时让您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象,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帮助您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让您的大脑最佳表现。

五、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那么,思维导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步骤一:画主题画主题是思维导图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一幅思维导图只有一个主题。

步骤二:找关键主题画完了,就该确定思维导图的分支了。无论是直接与导图主题相联的一级分支,还是与一级分支相连的下级分支,都是由关键词组成的。
    步骤三:理分支。 寻找关键词只是确定思维导图分支的第一个步骤,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整理,才能梳理出思维导图的详细分支。这一步骤,就被叫做“理分支”。
    步骤四:画图。思维导图之所以被称为思维导图,就是因为其组成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图画。离开了图画,思维导图与其他线性笔记也就仅仅存在形式上的区别了。画图的过程,不但是同时利用左右脑的过程,也是最大化地利用情绪因素的过程。
    步骤五:上色。这是画龙点睛的一个步骤。上色前后思维导图的变化就像是刘谦在表演魔术一样,那真是诞生奇迹的时刻。绝不要忽视颜色对视觉和大脑的冲击力,它要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四、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所谓“六程序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特指教师和学生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与“预习、上课、复习、习题、总结、考试”六程序结合起来循序递进的一种单元体系发展教学模式。

“六程序”它们既有先与后的程序关系,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习题;先总结,后考试;又有阶梯型、由低到高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该模式恰好符合程序教学理论。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大半属于操作性行为,例如游泳、开车等。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刺激反应强化”模式。斯金纳系列基本实验证明,使用强化训练的方法可以使人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斯金纳同时总结出了四条学习规律:第一,习得律。第二,条件强化。第三,泛化作用。第四,消退作用。并要求模式遵循“小的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这几个特点。“心理认知理论融合程序教学法”的模式是最新也是最适合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在学生学习中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很多学生从不愿意接受到接受并且最后认同,成绩提升的目标也得以实现,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提出建议,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该模式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各学科学习,提高思维能力为目标,以“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教学”为主线,由教师示范、引导、教会并督促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在预习上课复习习题总结考试的六层次上都建构和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六阶段上习得的知识、能力、经验、教训都“画”出来,进行真正有意义的记忆和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步步为营,一步一脚印,切实将知识和能力掌握到手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画出好成绩”。

六程序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开展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篇: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20xx【小学学科网】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我们一直以为:这些任务是在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等典型课堂内实现的,计算课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教给学生计算的法则,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技巧,在这里谈不上什么发展思维,即使有也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这次教科院特意安排了“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计算课,作为研讨的话题,应该说是对我们的一次警醒,她让我们重新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摸索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计算课也大有文章可做。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这节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一、关于开放问题空间的设置

我们知道,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荡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可以预想,一个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不可能生成智慧的。

为此,在比照了不同版本教材探究题的优劣之后,我们果断地选择了“1/2+2/5”。并且这两个重要的分数数据的揭示,还不是直接的呈现,而是借助于学生更加熟悉、更易把握的整数(彩旗的面数)引入,由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我们希望用“1/2+2/5”给学生更加开放的探究空间,从而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此都能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其一,通分的方法。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

其二,化成小数的方法。1/2=0.5,2/5=0.4,9/10=0.9,都是一位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了计算的负担,这就为学生想到利用小数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其三,还原成整数的方法。它源于学生对信息的全面掌控,源于老师对情境空间的开放设置。

其四,更加富有创意的是,学生在否定“3/7”这一答案时,居然利用上了(1)“1/2就是一半”这一特殊之处,(2)40面彩旗的3/7不是整数,(3)如果1/2+2/5=3/7是对的,那么以前学的1/2+1/2=2/4=1/2≠1,等等这些老师都很难预设到的方案。

我们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成功,也不得不说,算法的如此多样是老师开放设计的成功。

有点遗憾的是,与课本中的“1/2+1/4”相比,在“直观形象地折叠,利用分数的意义”直接得出答案这种方法上有点欠缺。由于2/5不方便折叠,我们把画图作为理解通分的一种辅助手段处理,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我们过分注重了算法多样化,而淡化了优化,虽然教学中安排了这一环节,但有点走过场,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用“通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二、关于已有知识、经验的利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它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事实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是建构新知的必要基础,而且也是智慧生成的“源泉”。

学生在学“分数加减法”这课之前,已经有了较多的相关知识、经验。比较有利的是学生掌握了约分、通分的方法,会进行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明白分数与小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等等。现场的教学表明,也正是由于学生合理调用出了这些储备的知识,才造就了课堂的精彩,促成了个人智慧的生成。

另一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心理学上称之为“倒摄抑制”。在接到上课的任务时,我就思考:在不作任何铺垫,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学生是怎么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写教案之前我作了两次比较大的随机调查。第一次是在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但还没有学通分之前,结果20名学生中有18人看到“1/2+2/5”时脱口而出“3/7”。第二次是在学生刚学了通分之后,另选20名同学调查,结果仍有7人回答“3/7”。当然,这两次调查是在建湖进行的,国标教材已使用到了五年级,这期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到了五年级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隔一单元才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到了阜宁我才知道,他们前天刚刚才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通分的习题也正是他们最近练习的重点,应该说这是新课前不复习的复习,但即使这样,我询问了六名同学,当中仍有一位同学在第一时间内给出了3/7这个答案。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已经习惯于在做加法时,直接把相应的数字相加,但深层的原因(整数、小数以及同分母分数都有相同的计数单位,而异分母分数没有)他们却没有过多的思考。从认知心理学上看,今天的学习是学生在加法计算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在颠覆基础上的继承。我们可好好利用一番,安排学生先初步感知,直觉猜测结果,把他们的这种元认知放大,然后在质疑中,让他们惊现这里不能直接相加,接着进行深层的体验探究,学生自然地要想:怎样才可以直接相加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转化的思路有了着落点,智慧的生成也就成了必然。

三、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

就数学学习而言,学生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领悟和自觉实践上。可以说,学生智慧生长的过程就是领悟与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知识产生过程之中,对学生的“再创造”活动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南大郑毓信在《数学方法论》的序言中指出,数学教学一旦能“通过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的获得”,我们即可真正地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正如我在教案中写下的那样:知识的背后应体现方法,让知识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方法的背后应隐含思想,让方法不再是一种笨拙的工具。

在“分数加减法”这课,我作了两点尝试。

一是突出转化思想。这里的转化不局限于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这一常用方法,也包括课内生成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以及教师作为算法多样化一员所提供的还原为整数的做法。学生在对几种方法的概括中,虽然言语表达上叙述还不够到位,但他们其实已懂得了“转化”其实就是将一个新问题,通过某种方式,把它变成一个老问题,进行解决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感觉计算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我们智慧成长的载体。

二是引入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教给他一个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在课后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说出了这节课的最大收获:以后遇到新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先猜测一个结果,然后对这个结果作仔细的分析,对的,说明理由,错的,查找出原因,再作进一步地思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当然,在“分数加减法”这课,我们所做的尝试是否成功?所作的思考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还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