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商务厅)

汇 报 材 料

(二○一○年十一月 日)

王厅长和各位商务厅领导同志亲自参加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商务厅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省14个市州,均设市州社;86个县区,设县区社83个;1222个乡镇,设基层社758个。有325户社有企业,其中省社直属企业20户。全系统在册职工24117人,其中在岗9948人,待岗下岗13381人,内退788人;离退休人员19213人,其中离休400人。全系统注册总资本15.9亿元;资产总额62.8亿元,负债总额49.6亿元;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3亿元;资产负债率79.5%。省社机关设8个处室,现有干部职工74人,其中地厅级9人,县处级24人。20xx年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52人,事业编制和工勤人员22人。

一、近几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我省供销合作社成立50多年来,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到“九五”末,全系统负债62.8亿元,商品销售总额由最高年份的72亿元下降到41亿元,

职工大量下岗失业,处境非常艰难。“十一五”以来,省社党委下定决心,励精图治,适时提出了自觉在新农村建设中找位置,在服务“三农”中寻出路,深化改革,推进联合,奋力实施“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不懈努力,业务经营萎缩、经济包袱沉重、企业亏损严重、职工生计困难等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开始步入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经营业务不断拓展提升。农资、棉花、仓储等支柱业务进一步巩固发展,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等传统业务正在恢复,并逐步向效益好、前景好的新领域进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增幅较高、效益较好的势头。20xx年,全省实现商品总销售123.8亿元,比20xx年增加66.4亿元,年均递增28.8%;实现利润3837万元,比20xx年增加3351万元,年均递增67.6%;化解金融债务25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xx年底的92.5%下降到79.2%,所有者权益由20xx年的

4.3亿元上升到13亿元。今年前9个月,全系统完成商品总购进89.5亿元,同比增长22.8%;总销售103.6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润4048万元,同比增长130.6%。

二是“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资、农产品、农村日用品、再生资源四大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稳步推进,经营业态不断创新。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基本覆盖全省,连锁经营量占经营总量的80%以上,每年化肥供应都保持在200万吨以上;日用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经营服 2

务网络建设形成区域发展态势。至目前, 培育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户,省级龙头企业8户,总社级龙头企业12户,省社级龙头企业118户;兴办的140个批发市场、200个配送中心、6830个连锁店在农村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基层组织恢复重建力度加大。 “十一五”以来,恢复重建基层社276个,总数达到758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23个,总数达到943个;组建各类行业、专业协会326个,总数达到440个;新办村级综合服务社1010个,总数达到2710个;全省基层社销售额和实现利润分别比20xx年增长94.7%和176%。同时,把干部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战略举措来抓,省社举办基层社主任培训班6期,基层社主任普遍得到培训;市县级供销社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培训服务工程”,累计培训农民48万人,农产品经纪人4.5万人。

四是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申报项目522个,总投资54.85亿元;批复立项510个,总投资51.4亿元;已竣工项目329个,在建项目193个,完成投资23.1亿元。其中,省社运作投资8.4亿元的“甘肃供销物流中心”、投资6.5亿元的“甘肃财富中心”、投资1.7亿元的农资连锁配送中心、投资1.4亿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投资1.4亿元的 “新亚购物广场”、投资1.3亿元的“陇东集团大厦”、投资0.8亿元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申报和实施之中。

3

五是社属企业改革有了新的突破。以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和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为基本取向,以加强内外联合为主要手段,主营业务突出的部分企业通过资产优化配置,重组成行业骨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了经营机制。省农资有限公司按照产业整合、资源掌控、品牌提升、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经过资产优化和对外联合,规模不断扩大,正在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中小企业普遍采取集资参股、职工入股、联合发展等多种形式努力搞活,促进了职工就业和增收。严重亏损企业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实施了破产改制,特别是在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省社直属5户特困工业企业已依法破产终结,全系统完成破产改制企业69户,企业改制面达到72%。

六是改革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县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支持供销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文件,提出了许多具体政策,省财政先后落实供销企业破产改制资金4400万元,化肥储备补贴资金由每年3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基层组织建设补助资金由每年100万元增加到300万元。市州、县区政府也普遍加大了对供销社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各级供销社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十一五”以来,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就业8816人,省社直属企业社会保障问题已基本解决,市县供销社职工参保工作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全省已有65个县级社列入 4

同级政府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占县级社总数的78%,这一问题今年内将全部得到解决。

近几年来,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主要是全国总社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总社和省上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对此,全省供销人非常珍视并由衷感激。我们也深知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经营效益低。与全省开放水平和收入水平低的状况相类似,我省供销社营销基数小,发展慢。20xx年,全省供销系统商品销售额增长幅度虽然排在全国供销系统第6位,但总量仅占全国供销系统的

1.2%,排在全国第23位;利润增幅虽然排在全国供销系统第16位,但总额仅占全国的0.34%,也排在第23位。业务经营虽有较快恢复,但速度还比较慢,新兴业态介入的程度还比较低,扭亏增盈的基础还比较弱,为农服务的实力还不强。二是债务负担十分沉重。虽然经过多方努力,全系统化解债务25亿元,但由于各级政府承诺的6.2亿元政策性亏损不能按时兑现,加之社属企业盈利水平低,目前全系统尚有27亿元银行债务在短期内难以化解。大多数企业处于想做生意而贷不到流动资金的两难境地。三是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县基两级供销社普遍存在人员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现象,新老交替缓慢,后备人才缺乏。近年来,除市县社班子一把手调整较快外,很少补充新人,相反一批能干事的人才相继调离或自主创业。四是部分市县供销社职工社会 5

保障问题突出。全系统还有15041人下岗待业,在册职工中还有5345人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0613人未参加医疗保险,7024人未参加失业保险;退休人员中,还有390人未参加养老保险,3514人未参加医疗保险,供销社职工被现行优惠政策边缘化的问题十分突出。五是我们自身也存在眼界不够宽阔、方法不够灵活、措施不够具体、工作不够落实的问题。基层组织恢复改造速度还不快,加快发展的基础还不扎实;组织、经营、服务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新型经营业态推广速度比较缓慢;骨干企业成长不快,带动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有限;经营领域不宽,拓展高效经营领域方面有明显差距。这些困难和问题,相信在总社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系统的不懈努力,一定能逐步解决。

二、今后几年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为促进全省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制定了2008-20xx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发展规划》,目前正抓紧制定“十二五”规划,并力求与本省和总社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未来五年,我省供销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农产品收购总额、消费品零售额、经营利润四项综合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不低于20%,在20xx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基层组织全面改造,基本构建起以连锁骨干企业为龙头,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市场为依托,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为终端,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现代 6

经营服务新体系,网络终端乡村覆盖率达到90%。企业改革全面深化,资本结构更加合理,经营服务实力显著增强,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200亿元,资产负债率降到70%以下,所有者权益达到40亿元以上。职工生活明显改善,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为确保实现以上目标,在抓好全面工作的基础上,切实突出三项重点:

(一)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发展根基。一是强化县级社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县级社职能定位,尽快实现由单一管理型向经营、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支持县级社加快社有企业和经济实体建设, 20xx年全部消灭社有企业空白县,20xx年一半以上县级社建成县域经济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基层社恢复步伐。集中培育和扶持一批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资产百万元以上的骨干基层社,到20xx年建成100个强社大社。同时,放开入社资格,放开经营范围,加大面上的恢复重建力度,力争到20xx年基层社发展到1000个,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三是引领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大力兴办和引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开辟农产品进工厂、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成为新型农合组织发展的服务平台,到20xx年,全系统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00个以上。充分发挥系统内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资源整合, 7

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成为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平台,到20xx年,专业协会、联合会发展到850个以上。积极参与信用合作,组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成为系统投融资和缓解农民筹资难的服务平台。四是提升综合服务社服务层次。大力实施综合服务社以及农资连锁农家店、日用消费品便民店、农产品批发店、再生资源回收店等“一社四店入村服务工程”,抢占服务阵地,扩大服务范围。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扩大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把综合服务社建成集商品购销、科技信息、教育培训、中介代理、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农村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二)推进“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塑供销优势。着眼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突出加快四大网络建设步伐。一是以组建全省性农资集团为抓手,构建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扩大市州、县区配送中心和乡村放心店的覆盖面,实现统一采购、跨区域配送、综合性服务。二是从建设省级龙头企业入手,构建农村日用品现代经营网络,以资本和品牌为纽带,抓住集中采购、连锁配送、信息管理等关键环节,基本形成省级有网络龙头、市州有专业连锁骨干企业、县区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超市、村有便民店的现代连锁经营体系。三是从提升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起步,构建农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全面恢复和扩大农产品收购 8

业务,增强仓储运输和冷链物流能力,强化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四是抓住把甘肃省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机遇,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大力恢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打造区域集散交易市场,扩大回收利用范围,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到20xx年,改造、提升、规范各类连锁配送中心200个,主要经营品种90%以上实现连锁配送经营,建成功能配套的农产品交易市场40个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辐射全省80%的行政村,全方位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三)加快企业发展,壮大服务实力。打破行政区域和层级界限,以产权为核心、资本为纽带,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形式,引导社有资本向农资、棉花、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特色农产品经营等优势企业和优势领域集中,着力扶持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为农服务实力。大力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和新建企业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广泛开展对内对外的联合与合作,实现跨跃式发展。到20xx年,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90户,县级社所属企业中培育20个以上经营额上亿元、资产千万元、利润百万元的骨干创效企业,全系统培育10个销售上10亿元,资产上亿元,创效 9

上千万元的紧密型企业集团。

在国务院40号和省政府7号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商务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努力开创全省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10

 

第二篇:商务工作汇报

玉泉区发展和改革经济贸易局

20xx年商务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的到来,并感谢各位在百忙中指导我们的工作。 20xx年,我们继续在我区“工贸旅游文化强区”的发展战略下,发展旅游业、振兴商贸业、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区服务业迅速成长,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区的商贸工作在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呼和浩特市20xx年商务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一、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我区1月—10月份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4%,比去年同期增长20%。

二、商业网点建设步伐加快

在接到市商务局督查调研通知之后,我们对我区商贸服务业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盘点。从填报的我区商业各项表格可以看到,近几年我区从原有传统商业基础上通过不断延伸、扩大、整合、升级,形成了现有的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规模物流园区、特色商业街区为走向的现代商业模式。

1、商业网点建设统计中,我区近十年来一直是由恒昌、光彩、天孚等面积均在3千平米左右的低端百货业构成;辖区内稍具规模的超市就是面积不足4千平米的维多利新天地店和面积不足2000平米的永盛成 1

超市玉泉店。这些商业网点都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玉泉经济。我区正在建设的面积达128万平米的“金宇新天地”已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我区商业网点中百货业的规模。正在建设的面积在4万平米的华润万家超市大盛魁店将会满足大召区块内及我区大部分市民对大型超市的需求。由蒙苑集团投资25亿元在原北方药都旧址建设的大型仓储式商场正在设计阶段。

2、商业街建设统计中,我区目前已建成的主要是还在不断发展的大召前街、九久街、阿拉坦罕广场、塞上老街构成的十几万平方米的大召街区。该商业街区正在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古玩城、名品城、旅游特产市场、茶叶批发市场、大型餐饮聚集区。茶叶批发市场已成为呼包鄂地区最大的专业茶叶批发市场;在建的是鄂尔多斯广场项目中的4万平米的高端商品汇集的商业街区和大盛魁文创园项目中面积大约1万平米的圪料街。

3、物流园区建设统计中,我区目前已建成的是占地6万平米的北都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将在“北方国际物流总部”建成后搬迁。正在建设的是营业面积大约为12万平米的居然之家物流园区和面积大约为30万平米的庞大汽车文化广场。

4、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中,我区目前成规模的专业市场主要是美通首府无公害物流园、食全食美二级批发市场和洪兴建材城。这三个专业市场发展很成熟。下一步主要是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新建的华美国际汽配城和闵兴广场均已竣工,20xx年将投入运营。

三、食品安全工作严格监管

2

1、按照“玉泉区整治肉食品市场及屠宰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管,我们坚持“内管外查”的工作方针,从生猪屠宰的源头抓起,严格“三证”、检疫、检验制度,对屠宰场内的检验、卫生消毒、运输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严厉打击了私屠滥宰、瘦肉精、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同时,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工作重点,严格规范屠宰企业的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生猪疫病标识追溯制度,统一的台帐和证章制度,对私屠滥宰等行为实行投诉举报制度,对流通环节以制度形式进行程序监控,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现象,杜绝了“问题肉”的上市,私屠滥宰现象得到遏制。在重大节假日或其它地区有重大疫情发生时,我们坚持对生猪屠宰场实行“日报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在甲流防控期间,召开屠宰场点高危从业人员会议,人员全天候轮流值班,苗头上报。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无害化处理条例》及自治区、市商务局的文件精神,规范生猪屠宰和生猪无害化处理,使市民们吃上优质肉、放心肉、平价肉。生猪无害化财政补贴资金已全部到位。辖区生猪定点屠宰率100%,小黑河镇定点屠宰率97%。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制,给予了人员和经费的保障。

2、酒类流通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实施了酒类商品流通备案登记制和销售溯源制。截止目前完成酒类备案登记520家。发放酒类流通随附单252本。实现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率100%。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也是促进我区酒类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对打击假冒伪劣酒类商品和规范酒类经营市场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四、惠民工程继续推进

1、“家电下乡”工作

我局根据我市关于家电下乡的总体部署,认真学习领会商务部、财政部下发的《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及时制定出《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保证了我区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家电下乡领导组办公室印制5万份有关家电下乡的宣传册(单),通过市场,依托乡镇、村委会分发等途径向农民群众宣传;在全区范围内悬挂横幅30余条,涂刷墙体广告30余个;组织2次大型进乡入村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15多台次,宣传人员30余人,不留宣传死角和盲区,实现了小黑河镇的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截止20xx年10月,全区共发放家电下乡补贴款425.18万元。销售台数为2286台。

2、“家电以旧换新”工作

我们对辖区内具备资质的家电企业进行了先期调研,实现100%的备案率,为今后中小型经销商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做好前期准备。派专人前往北京参加商务部关于“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培训,为下一步做好此项工作进行充分准备。

五、“社区双进”工作深入开展

我区在去年新建和改建13家社区菜市场的基础上,今年对符合国

家面积要求的三里营社区菜市场、金峰菜市场、美华隆菜市场、天客永菜市场、国华社区菜市场、食全食美社区菜市场等六家菜市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即将申报国家标准化菜市场改造申请资金。社区双进改造的社区为天骄社区、汇豪天下社区、烟厂社区、农科院社区。对社区内的商业设施进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制作、统一配送, 4

政府各部门加强配合,提供便利。争取尽快实现有玉泉特色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目标。

六、其他工作

商务执法队伍建设。为了加强我们的商务执法力度,我局向区编办申请成立玉泉区商务行政执法大队。

我区的美通首府无公害物流园已建成生鲜配送中心,下一步将为该公司在全市建设的50余家食全食美社区菜市场实现集中配送。

玉泉区发展和改革经济贸易局

20xx年11月1日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