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顺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介绍

广顺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介绍

长顺县广顺经济开发区位于黔南州长顺县北部广顺夜郎古镇,全镇总面积412平方公里,人口76000人。经开区于20xx年12月3日在挂牌成立,核心区位于广顺镇凯佐社区,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区内现已落户企业25家,其中规模以上5家,已投产3家,总投资将达20亿元以上,将实现年产值4.8亿元,创税0.8 亿元,解决就业1万余人。

一、目标定位

开发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组织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开发区将紧紧围绕“1234”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建设一流的百亿产值省级经济开发区;两大战略:实施“工业立区、产城互动”两大战略;三项工程:推进“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环境营造”三项工程;四大产业:打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五大产业),秉承“在公园里建园区”的理念,推动开发区朝“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将开发区打造为百亿产值园区,解决就业1万人以上。

二、区位优势

广顺经济开发区地处黔中腹地,与贵安新区核心区和贵阳花溪区马铃乡隔山相望,距县城25公里,距贵阳55公里,

距贵安新区15公里,距龙洞堡机场67公里,距平坝火车站35公里。区内有320国道穿城而过,目前,过境贵安第二高速已于今年6月动工修建,都香高速(都匀—香格里拉)计划于明年2月份动工,惠安高速(惠水—安顺)正在规划设计中。联接贵安新区黔通大道的广凯城市快速干道已于7月20日全面动工修建,全长13公里,,道路整体由南至北延伸,与贵安第二高速联络线(贵安新区西纵线延伸段)平交,总投资11亿元,建设期限一年。项目建成后,广顺经开区将成为贵安新区和贵阳市通往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三纵一横”交通主干道体系将极大优化我区投资环境,为广顺打造成为黔中地区重点交通网络、物资、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农商两旺物资集散地打下坚实基础。

三、基础条件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广顺经开区对工业企业具有独特吸引力,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发展优势抢占先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集中财力狠抓硬件环境建设。目前,广顺经开区园区管道供水全覆盖项目已完成初设,正在进行招投标准备工作,污水处理厂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即将开工建设。企业前期施工用电1万伏专线项目已报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批准实施,110千伏高压变电站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中。力争两年内完成供排水系统、电力、通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路网全面贯通,电子

网络全覆盖,酒店、休闲小区、新型商业网点等城市基础设施正在积极筹建中。

四、资源优势

广顺镇风光秀美,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是广顺镇吸引旅游者顿足的先天优势。有国家4A级景区杜鹃湖,有5000年中华银杏王之美誉的石板村天台古银杏和夜郎古国遗迹群。全镇森林面积6.5万亩,有万亩林场1个,千亩以上林场6个,宜林荒山10万亩,草坡8.5万亩。玉带河穿城而过,镇内有水库6个,总库容量544万立方米。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成就了广顺镇重要的发展优势,绿壳蛋鸡、高钙苹果、茶叶、药材、烤烟种植已初具农业产业化规模,前来观光农业发展的游客和外地客商络绎不绝。广顺镇建设的“绿壳蛋鸡、高钙苹果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列入“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金竹夜郎古镇列入“全省100个特色小城镇”,实现了“有城镇、有产业、相互补、相互撑”的“产城互动”效益,构建了“两个100工程”叠加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高钙苹果规划面积3万亩、绿壳蛋鸡养殖200万羽,到20xx年预计目标产值为10亿元。

我区高岭土、大理石、硅石、石灰石、白云岩、原煤等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发展建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由于我区位于贵阳两湖一库水源保护区源头,保护环境义不容辞。因此,我区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指导目录,

科学规划,既要突出资源优势,又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建材产业集群。提高建材产业准入门槛,实行项目限入制度,充分利用山脉边角地,打造“牛安营—野猫井”10公里建材产业长廊,目前已有25家企业入驻,建材产业初具规模。

五、政策优势

广顺经开区毗邻贵安新区核心区,属“贵阳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板块,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域,是长顺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集中打造的重要经济增长极。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号文件)的实施,省委、省政府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我区将为承接贵安新区相关产业,促进长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我区将继续争取政策倾斜、资金投入、项目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机遇。广顺经开区正在成为贵州高原上最炙手可热的投资热土、创业胜地、宜居家园。

 

第二篇: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20xx年8月18日)

一、基本情况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xx年4月份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和优先发展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的区域。开发区规划控制区23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区46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态化工、现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地区性重要港口,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鲁晋冀部分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

二、主要工作

东营港扩建特别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创业奉献为基调,以打基础、利长远为理念,解放思想,把握机遇,集中优势资源,科学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港口建设加快推进实施。一是业主码头加快建设。投资16亿元,全力推进八大业主码头建设。目前,2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打桩全部完成,2个5千吨级成品油码头、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2个5千吨级兼顾1万吨级精细化工品码头全面开工。二是北港池整治取得阶段成果。为进一步整合岸线资源,健全码头功能,提升港口形象,下大气力实施东营港北港池综合整治。对港池沿线生产经营单位实行

统一管理,进一步优化了港口功能布局;打通了北港池北岸的消防通道,为海上生产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对沙石料场、非法停靠商港渔船等进行了集中整治,恢复北港池作为商港的功能。三是南港池开发正式启动。为进一步盘活现有港口资源,总投资17亿元,启动南港池开发。主要是投资7亿元建设15个5000吨级码头、2个滚装船泊位,购置2艘1万吨级滚装船,恢复东营至旅顺的航线。投资10亿元建设散杂货堆场等配套设施。目前,正在进行港池疏浚,候船大厅正在实施桩基施工。

(二)项目引进呈现良好态势。牢固树立“项目立区”的理念,以打造现代化生态产业基地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专业招商,重点突破大项目、好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在建和投产项目33个,总投资600亿元。一是突出抓好了“五大生态工业园”等重点化工项目建设。总投资278亿元、一期投资85.4亿元的华泰、海科、万达、大明、神驰“五大生态工业园”已于今年3月份集中开工。华懋、爱克森、科宏、胜基等化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项目年内投产。二是重点抓好了三大“临港物流园”建设。一期投资40.6亿元的中海油106万方油库区及16.8万平方米散杂货堆场、万通海欣200万方油库区(包括100万吨保税罐区)、宝港国际100万方精细化工品罐区三大“临港仓储物流园”正在加快建设。三是突出抓好新项目引进。石大科技已经完成选址,恒顺化工、德阳化工、大明供热等项目集中开工。一批拟进驻项目正在洽谈推进,有的项目已拟选址,正在办理有关手续。

(三)与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一是中海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海油液体化工品码头、物流园区一期等工程正在建设,中海油渤海湾1500万吨原油上岸终端项目正式落户,计划明年4月份开工建设。二是大唐东营发电项目加快推进。该项目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投资,计划投资83亿元,建设总装机规模为2×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目前立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四)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一是高起点编制了三大规划。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东港新区总体规划;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编制了东营港总体规划;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完成了石化产业发展规划。三大规划为港城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二是高标准实施了配套建设。今年突出抓好生态产业区、仓储物流区、中央商务区三大片区配套,重点实施了道路、填土、供电、给排水等工程建设。目前,全区形成了“五横九纵”的道路框架,铺设供水管线84公里,架设电力线路115公里,完成填土4500多万立方米。金融大厦、污水处理厂、消防站、海员俱乐部、海运学校、港城花园、企业公寓、金港商城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前,黄蓝国家战略正在加快推进实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进入了突破发展的发力时期。下一步,将牢固树立建设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港”、“现代产业基地”和“生态滨海城”的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发展定位,再掀发展热潮。

(一)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全力推进港区城一体发展。

一是明确三大目标:就是按照“立港—兴业—筑城”的发展路径,在开发区232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全面拉开东营港、产业区、新港城三大空间布局,尽快把东营港打造成为“国际物流港”、把产业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基地”、 把新港城打造成为“生态滨海城”。二是形成“六大板块”,就是合理确定功能分区,提升优化项目布局,科学规划了港口功能区、仓储物流区、生态工业区、海洋装备制造区、战略新兴产业区、滨海新城区六大板块,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三是培育“四大产业”,就是坚持“高效、生态、高端、绿色”的原则,着力培育壮大生态化工、现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四大产业,加快构筑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四是实施“三步战略”,就是从现在开始,按照“立足黄河三角洲,面向环渤海,连接东北亚,服务鲁北、鲁中及晋冀地区”的功能定位,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xx年,东营港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财政收入在今年翻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到20xx年,东营港防波堤建成投用,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液体化工品一次性仓储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为建设国家级保税港区和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奠定坚实基础,全区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力争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到20xx年,东营港吞吐能力达到亿吨,初步建成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港,全区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环渤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突出“生态、滨海、蓝色、休闲”特色,初步建成产业发达、功能完备、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二)再掀港口建设新高潮,凸显区域中心港地位。继续坚持“以港带区、以港兴市”战略,强力推进港口建设,切实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大港口、大航运、大物流”的格局。一是充分挖掘引桥资源,抓好十二大码头建设。在加快八大业主码头建设的同时,尽快完成龙顺物流4个1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手续办理并开工建设。明年,东营港7020米引桥上将有5万吨、3万吨、2万吨、1万吨、5000吨级码头相继投入使用,新增吞吐能力3000万吨,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二是完善北港池功能布局。通过综合整治,在北港池北岸主要布局生产保障型泊位,同时建设船舶和海上平台修造基地,南岸主要布局散杂货泊位。有效发挥已建成的港口北卡口大门作用,加快港口封关运作;同时,年内完成港口南卡口大门建设。三是加快南港池开发启用,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年内完成港池疏浚扩建及候船大厅建设,明年建成2个滚装船码头,尽快恢复已停运10年的东营至旅顺的滚装船航线,积极展开东营至台湾、韩国航线的争取工作,提升我市对外开放的形象。四是着力完善港口总体规划,提升港口建设管理层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全面提升港口规划水平。加强与先进港口对接,推进与大型港口建设和管理集团合作,着力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参与东营港建设管理,为建设国际物流大港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力实施项目攻坚,打造高效生态产业基地。大胆突破,强力攻坚,重点引进“大高外”项目,用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推动快速发展。一是重点发展生态化工产业。充

分借鉴上海金山石化区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化工产业规划,着力引进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化工基地。近期,加快推动海科赫邦、华懋新材料、鲁深发等项目年内投产;重点推动春季集中开工的总投资278亿元的五大生态工业园,以及夏季集中开工的总投资156亿元的恒顺化工等十大新上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中海油渤海湾1500万吨原油上岸东营港终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开工建设;积极靠上盯上做工作,加快推动浙江金帝LNG码头及城市综合体项目,争取早日落地;认真落实全市化工产业北移战略,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促石大科技尽快落地。力争“十二五”期间,形成“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生物化工”相结合的现代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构筑起国内领先的大型化工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具有示范性的生态化工基地。二是突出培育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中海油、万通、宝港、龙顺等“四大临港仓储物流园”建设。加快推动万通海欣200万方油库区建设,确保100万方保税罐区今年11月份通过海关验收并投入使用;加快推动中海油一期106万方、二期200万方油库区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年内完成罐体安装;加快推动宝港国际精细化工品保税罐区尽快获批,推动龙顺物流储备库项目年内开工建设。三是着力突破海洋装备制造业。加快做大做强船舶修造业,目前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国内第二艘、总造价3.5亿元、排水量1.5万吨的海底管线铺设船已在东营港建成并下水作业。下一步,我们将逐步规划建设3万吨级船舶修造基地和6000吨级海洋平台维修制造海工基地,大力发展远洋船舶、钻井平台等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引

进外向型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构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四是加快引进战略新兴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加强与韩国SK集团、韩国GS集团、台塑集团、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对接,积极引进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新兴产业项目,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发展层次。近期,重点推动大唐投资83亿元的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争取以建促批,尽早立项开工。

(四)大力完善配套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维定势,树立“有多大事筹多少钱”的新理念,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开发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一是抓好防潮堤建设。推动总投资近10亿元的7公里海上段防潮堤8月底开工,20xx年建成投用,为油田和港区生产生活的安全屏障,为滨海新城建设提供条件。二是抓好重点市政设施建设。集中推进主干道路、泵站、供水、供电、消防特勤站、质监站建设,加大土方回填力度,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加快完成总投资1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内投入运营;积极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集中供热项目,实现区内集中供热,一期项目力争明年5月份投用。重点搞好水系绿化配套,推进重点水系、湖泊的开发利用,形成河、湖、海相连的完整水系,打造特色景观带,凸显绿色生态,优化整体环境。三是抓好城市服务功能配套。加快推进金融大厦、海员俱乐部、海运学校、海通港城花园建设,尽快启动海事大厦、电力大厦、东港新村以及部分企业公寓建设,逐步推进学校、医院、商贸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当前,开发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敢于创新,大胆突破,加快推进科学发展,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