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总结

第一章

1.市场的概念,帕累托最优的概念

答:(1)市场: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上的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

(2)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是指要素在厂商之间或厂商内部的配置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或一种产品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即帕累托效率状态。

2.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种现象就叫做“市场失灵”。(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的波动。

3.什么是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手段有哪些?

答:(1)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就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4.什么是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表现有哪些?

答:(1)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2)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和表现主要:一是政府决策失误;二是寻租行为;三是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四是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

5.公共产品的概念,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公共产品。

(2)公共产品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公共产品是如何分类的?

答: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1)排他性与非排他性;(2)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7.什么是公共需要,公共需要的特征是什么?

答:(1)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公共需要的特征:

A.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子加总;

B.社会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C.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8.财政的基本职能及其机制与手段

答:A.资源配置职能(机制及手段:A.在明确社会主义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

配置的总体效率。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B.收入分配职能(机制及手段:A.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保支出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C.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机制及手段:A.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B.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C.通过投资补贴税收等方面安排,消除经济增长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转化,保证国名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D.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第二章

1.纯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混合公共品的提供方式

答:(1)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2)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不言而喻,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2.公共生产的概念,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方式

答:(1)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按广义的生产概念,既包括生产有形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工商企业,也包括提供无形产品和服务的学校、医院、文艺团体,以及政府机关、公安、司法、国防等部门。按狭义生产概念理解的公共生产,在我国就是国有工商企业。

(2)公共产品的生产方式与提供方式并不是一回事,两者可以形成多种相互交错的组合: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公共生产、混合提供或者私人生产、混合提供。

3.公共定价的概念,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答:(1)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接个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2)1.平均成本定价法;2.二部定价法;3负荷定价法。

4.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财政支出的边际效用理论

答:(1)财政支出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这实际上是研究财政支持出效率的两个方面。从理论上讲,要实现社会资源在财政部门与民间部门的合理配置,就必然要求用于财政部门的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益应等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时取得的边际效益。若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益大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益,则表明可以增加对公共部门的使用,以便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反之,则会减少对财政部门的资源使用。

(2)财政支出配置效率的边际效用理论

1.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效率标准

财政支出效率与财政配置职能密切相关。谈到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这样的效率标准就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标准,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其差额越大越好。财政支出应当符合上述效率标准,财政支出所取得的各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计,应当大于聚财过程中对经济所形成的代价或成本,也就

是要取得效益剩余或净效益。

2.财政配置与民间部门配置优化设计

如前所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私人物品满足个人需要,是通过价格机制经由民间部门的资源配置而实现的,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只能通过特定的预算安排或政治程序经由财政的资源配置来实现。这样,资源配置的组合就在民间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进行。

公共物品配置的边际效用理论,把社会成员在消费公共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与这些人向政府纳税(为公共物品融资)的边际负效用联系在一起,从而从理论上说明如何提高财政配置效率的一种经济学研究方法。

从理论上讲,要实现社会资源在财政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理配置,就必然要求用于财政部门的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用大于该资源用于私人部门时取得的边际效用。若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用大于该资源用于私人部门的边际效用,则表明增加财政部门配置的公共物品的规模与结构是有效率的,反之,则应减少对财政部门的资源使用。

5.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的差别

答: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效益的区别:

从原则上说,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支出效益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政府处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上,支出项目在性质上也千差万别;同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效益又存在重大差别。(1)两者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大相径庭)。微观经济主体只需分析发生在自身范围内的直接的和有形的所费与所得:政府则不仅要分析直接的和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还需分析长期的、间接的和无形的所费与所得。(2)两者的选优标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一般是追求利润,绝不可能选择赔钱的方案;政府追求的则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为达此目标,局部的亏损是可能的,也是必要时。所以,在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处理极为复杂的问题。

6.成本——效益分析法

答:1.含义:所谓“成本一效益”分析法、就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2.社会效益的计算:选择最优投资项目的依据是计算该项目的净社会效益。净社会效益等于效益减去成本后的余额。在计算成本和效益时,会遇到一个时间问题。

3.“成本一效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相当多的财政支出的成本与效益都难以准确衡量,有的甚至根本无法衡量,因而适用范围受到了局限。一般认为:在政府的经济支出上,运用这一分析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7.“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

答: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1.财政支出的分类

答:A.按支出用途分类: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农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

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1)若按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归类,其中挖潜改造资金属于补偿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以及新产品试制、地质勘探、支农、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支出中增加固定资产的部分,属于积累性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战备费等,则属于消费性支出。

(2)若从动态的再生产的角度来进行归类,可分为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B.按费用类别分类:费用类别的“类”,系指国家职能的分别,所以,按费用类别所做的分类,又可称按国家职能所做的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C.按经济性质分类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D.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2.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答: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两个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财政年度中,财政收入的量与财政支出的量都是不相等的,通常的情况是后者大于前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要高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3.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答:1.财政支出增长率。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

4.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答: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5.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答: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出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按经济性质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差异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各个国家有所不同。一般地说,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充裕,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往往同购买性支出平分秋色。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相对匮乏,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二)我国按经济性质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发展中国家一般的特征。但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全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6.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答:(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和支出用途结构

1.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0”。显然,这一理论的贡献,是在于将原来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要素内在化,因此人

们将这种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

2.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和用途结构的措施。(1)保证适度的预算内投资规模;(2)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3)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投入。

(二)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

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

1.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与支出项目

答:(1)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在必要的限度内,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2)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内容:在国家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有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等。

2.行政管理费的构成及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1)行政管理费的构成: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它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2)行政管理费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行政管理既然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行政管理费当然不可能从财政支出中完全消失,甚至它的绝对规模不断增长也带有必然性。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如此。

3.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武装力量,以及进行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 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通常可分为总政策和具体政策。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证。国防政策有其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防政策 。

4.国防费规模及其变化和构成

答:A.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B.国防支出的变动趋势:国防支出的增长及其占财政支出比重变化的特点是波动较大,而且没有一以贯之的增减变化趋势。我国国防支出增长及其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比较缓慢。

C.国防费合理规模的确定

国防费的合理规模: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不受侵犯,侵犯之敌或可能的侵犯之敌位于何方,可能动员的侵犯力量有多大,有效地遏止这些侵犯所需的军事力量要有多大,都是可以估计出来,而且是可以量化为若干指标的。这就为确定国防费奠定了基础。一国可以首先确定所需的军事打击力量规模,然后为此制定军事措施计划,再为执行各个计划项目拟定各种可以替代的实施方案,对各个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比较,选定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的方案,最后,根据被选定的方案所需资金,编制国防支出的预算。这样一种制度,一般称为“计划——案—

—预算”。这种制度最早由美英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

D.国际比较:从国际比较来看,目前国防费的规模,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是偏低。

5.教科文卫支出的经济性质分析

答: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将文科卫支出归入非生产性的范畴。但是,在做这种归类的时候,需要强调三点:(1)将文科卫支出归入非生产性范畴,只有某种静态的、相对的意义,它只是说,用于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的生产作出明显的贡献;(2)从动态的、绝对的意义上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并改善三者的结合方式,新的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们对物质财富生产的贡献将越来越大;(3)将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计入非生产性一类,其实际意义,只是要求社会在安排全部国民收入的用途时。应全面考虑生产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让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占一个适当的比例,并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GDP的增长,要让这一类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甚至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区别):

答:(1)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入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的,就是说,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是非政府投资的第一个特点;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规模和社会筹资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而且既要追求盈利,(非政府投资)一般主要从事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政府投资)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非政府投资难以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则有利于社会投资结构的优化。

2.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答:(1)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2)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它们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回收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

⑶基础设施的感应度比较强,感应系数高。

3.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主要是BOT投资方式)

答:1 .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不成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

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4.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范围和重点

答: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具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5.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答:问题:财政在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众多薄弱环节:(1)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总额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呈现徘徊甚至下降的趋势;(2)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偏小,地区分布不平衡;(3)科技三项费用占农业支出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有限的投入中有部分不能及时到位或更根本不能到位、挪用挤占现象严重,对支农资金的使用缺少监督保障。

在措施上:首先,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有关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其次,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过去的农业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农业、工业反农业;二是加大农村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再次,具体采用措施有:(1)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2)将农业投资的重点放在解决影响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上;(3)深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式;(4)健全财政监督机制。

6.财政投融资的概念、基本特征

答:1.概念: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它是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

2.基本特征:(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依据,并对市场的配置起补充调整作用。(4)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

7.财政投融资的主要承担者是哪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1.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答:(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2)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3)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4)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2.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答:(1)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险是政府按照“风险分担,互助互济”的保险原则举办的社会保障计划。(2)社会救济型。社会保障计划的一种方式,用资金或物

资帮助生活遇到困难的人称为救济,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向生活遇到困难的人提供的救济称为社会救济。(3)普遍津贴型。普遍津贴是政府按照“人人有份”的福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4)节俭基金型。节俭基金是政府按照个人帐户的方式举办的一种保障计划。

3.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

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会保险体系。

4.我国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辅助社会保险项目的基本内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6.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7.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分类

答:1.性质: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它具有以下两个性质。

①它是政府无偿支出,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政府向私人部门提供财政补贴,并不以获得商品和服务为条件,支付都是无偿的,对于补贴领取者而言,意味着实际收人增加,经济状况改善,财政补贴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体现了政府收入分配的职能。

②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政府提供财政补贴,会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动,而价格变动也往往是财政补贴的诱导因素,因此,财政补贴也称为价格补贴或财政价格补贴。

2.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8.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答:1.概念: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时、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2.分类: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刺激性税收支出又可分为两类;一是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二是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前者主要是那些享受税收支出的特定纳税人,不论其经营业务的性质如何,都可以依法得到优惠照顾如我国对城市知青或伤残人创办的集体企业以及所有的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在开办初期给予减免税照顾;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行业产品的性质来考虑,不论经营者是什么性质的纳税人,都可以享受优惠待遇,如我国对农、牧、渔业等用盐可减征盐税等。

9.税收支出的形式: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等。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1.财政收入分类

答:(1)、按财政收入形式的分类: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和通货膨胀收入。按财政收入形式又通常将财政收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

(2)、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分类:包括两种不同的亚类:一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

(3)、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2.收费的性质与收费的作用

答: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按世界银行有关文件的说法,使用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收费具有特殊的作用:(1)收取费用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和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上的特殊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3.预算外收入的概念:没有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由各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4.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指具有执收执罚职能的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含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实行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

5.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答:1.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2.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

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4.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进行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资金的增长;

5.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有增有减的结构调整;

6.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的方针;

第八章 税收原理

1.税收的三性

答:1、税收的强制性。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这种无偿性,同国家债务所具有的偿还性是不同的。

3、税收和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

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2.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与纳税人有联系的一个概念是负税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二)课税对象

1、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对什么征税,每种税的课税对象都不会完全一致。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国家的税制往往也是以对应于这三类课税对象的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为主体。

2、税源

与课税对象相关的是税源。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各种税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税源不同,如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但税源往往是纳税人的收入。由于税源是否丰裕直接制约着税收收入规模,因而积极培育税源始终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十项重要任务。

3、税目

与课税对象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税目。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税目规定了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一般来说,一个课税对象往往包括多个税目,如关税就有近百个税目,当然也有的课税对象是十分简单的,不再划分税目。税目的划分的目的,一是可以使纳税人更透彻地了解税收制度,二是可以使国家灵活地运用税收调节经济,如对各个税目规定不同的税率,就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之一。

(三)课税标准

课税标准指的是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一般有纯所得额、商品流转额、财产净值等。征税对象形态各异,有的是商品,有的是所得,有的是财产,而仅就商品而言,又有不同的种类,国家征税必须以统一的标准对课税对象进行计量,如将商品按其货币价值统一衡量,否则便无法进行。同时,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政策的考虑,并不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部课税,往往允许纳税人在税前扣除某些项目,如个人所得中的基本生计费用部分,因而也需要对课税对象

予以计量,核算出实际征税的依据。确定课税标准,是国家实际征税的重要步骤。

(四)税率

1、税率。税率是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是国家征税的比率。课税对象与税率的乘积就是应征税额,反过来说,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2、税率的分类。一般来说,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

(1)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在具体运用上又可分为几种类型:行业比例税率,即按行业的差别规定不同的税率;产品比例税率,即按产品的不同规定不同的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率。在比例税率下,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相同,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的优点,也有利于税收征管,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

比例税率的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且具有累退性质。

(2)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定额税率在计算上更为便利,而且由于采用从量计征办法,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它的缺点是负担不尽合理,因而只适用于特殊的税种,如我国的资源税、”车船牌照税等。

(3)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1)全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2)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都是按照量能纳税的原则设计的,但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首先,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其次,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再次,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3、与税率相关的几个理论税率概念

应当指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都是法律上的税率形式,税法中可能采用的税率。若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考察税率,则有另外的种类或形式,主要包括名义税率、实际税率、边际税率、平均税率等。

(五)起征点与免征额

1、起征点。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2、免征额。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六)课税基础。(课税基础)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概念,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二、税收分类

(一)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二)以税负转嫁把税收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

(三)按照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四)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五)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可划分中央税与地方税。

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税收原则的提出

1.斯密提出:“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四项原则;

2.瓦格纳提出:“财政政策原则(充分,弹性)、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慎选税种)、社会公正原则(普遍,平等)和税务行政原则(便利,确实,最小征收费)”——四项九目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即所谓“横向公平”;二是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纳税,即所谓“纵向公平”。 二、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2、税收效率。这里的效率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问题。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从总体上讲,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首先,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当然,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并不是绝对的,就某一具体的课征活动来说,两者会有矛盾和冲突。例如,商品课税可以通过各类奖限政策促进合理配置资源和发展生产,一般认为是有效率的,但由于它背离了量能纳税的原则,有时会造成纳税人的苦乐不均;通常又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再比如,所得课税具有负担合理、课征公平的优点,但它距离经济运转过程较远,很难直接调节生产和流通,又有效率不高的缺点。正因为如此,在税制建设和征收管理上才有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的说法。只有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这是无须证明的。但就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低效率、高公平,就是高效率、低公平,高效率、高公平的最优结合是少有的。就某一具体的税收政策来说,往往不是以效率为主导,就是以公平为核心,两者并重,并不一定是理想状态。因此,对税收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必须跳出具体的税种或税收政策的圈子,而要从整个税制或税收总政策来思考。我们前边讨论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主要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仅就某一个税种来说,可能是以公平或以效率为主的,但作为税种集合的税制,通过各税种的互相补充,完全有可能组成一个公平与效率兼备的好的税制。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主要包括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和征税费用最小和确实简化原则。

三、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

所谓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二)税收超额负担。税收是一种分配方式.从而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国家征税是将社会资源从纳税入转向政府部门,在这个转移过程中,除了会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纳税税款的负担以外,还可能对纳税人或社会带来超额负担,所谓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

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的中性就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

第四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是: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二、税负转嫁方式。主要包括前转和后转两个基本方式和有消转和税收资本化的其他方式。

三、税负转嫁条件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不容易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1.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概念:

答: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替代效应是指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2.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一)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

1、 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 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

3、 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同方向变化;

(二)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形象说明了税率与税收之间关系,给人以启示:

(1)高税率≠高税收;

(2)同择多的税收,可以有两种税率;

(3)从理论上存在一种最佳税率;

(4)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十章 税收制度

1.税收制度的组成

答:税收制度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一是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如单一的消费税,单一的土地税,单一的财产税,以及单一的所得税等。二是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2.为了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税制,中央人民政府于19xx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税务会议,制定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并于19xx年1月公布实施。

3.19xx年的工商税制改革

(1)总的指导思想: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2)基本原则:a. 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b. 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是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c. 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d. 简化规范税制;e. 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f. 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

4. 商品课税的特征:(一)课征普遍;(二)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三)实行比例税率;(四)计征简便。

5. 商品课税的优缺点: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正如前面指出的,由于商品课税与商品价格相联系,在国内会干扰市场运行并形成分配不公;在国际间会阻碍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竞争和流动。

6.增值税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折旧+V+M

收入型增值税——V+M

消费型增值税——

7.所得课税的特征: (一)税负相对公平 (二)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四)课税有弹性

第十二章 国债与国债市场

1:国债的含义:中央政府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2: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

答:a.种类:(1)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2)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3)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b.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

应债主体结构;(2)国债持有者结构;(3)国债的期限结构。

c.国债负担。 (1)认购者负担;(2)政府即债务人负担;(3)纳税人负担;(4)代际负担。

3: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

4.国债市场:是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的统称,是买卖国债的场所。

5.政府的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答:(1)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

(2)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政府来承担。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国家预算

1.含义:是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主要原则: ①公开性——需人大讨论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②完整性——不得在预算外另列预算;

③统一性——做到收支按统一程序、口径编制;

④年度性—— 历年制和跨年制;

⑤法律性——预算法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建设(作为常识掌握的基本内容)

1.政府采购制度的概念: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2.政府采购制度的目的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3.政府采购方式: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非招标方式有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其他采购方式。

4.政府采购制度与供给制和控购制的区别

①首先与供给制不同。在供给制度下,财政部门是选购商品的主体,商品的使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品。在政府采购制度下,财政部门只是监督商品的采购过程,商品的使用者不仅要参与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商品的主体。

②其次与控购制不同。从目的来看,我国最初实行的控购制的主要目的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控制集团需求,平衡供求矛盾;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管理手段来看,控购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直接的行政手段实现的,即分指标和审批;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间接的规范采购方式和财政监督来实现。从管理的范围来看,控购针对的是某些具体的商品,而政府采购则无品目限制。

4.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第三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1.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2.分级预算体制的要点:

①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②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③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④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

⑤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粘蝇纸效应:是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黏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使其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在实行多极预算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在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四节中国的分税制改革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

1.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答:1、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国家预算作为一种平衡表,收与支是恒等的,而结余或赤字是从某种政策含义上,就收支的经济内容特别是就收入要素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就经济内容上分析,收支正好相等的情况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但从实际经济运行来看,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当今世界各国年年有预算结余的国家也为数很少,预算逆差倒是收支对比的常态。就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财政赤字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因此,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追求的参照系而已。

2.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

3、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4、研究财政平街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要研究综合平衡。

5、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6、研究财政平衡必须密切注意财政平衡的真实性。

2.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答:(1)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十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十债务支出)(小口径的硬赤字或结余)

(2)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大口径的赤字或结余)

3.财政赤字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答:(1)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一般用于分析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是将赤字作为外生变量看待的。这种赤字是假定经济已经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在这种假定条件下,经济中便不存在未被动员的资源,赤字会直接引致总需求的增加,并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调节总供求关系。

(2)周期性赤字是指发生在结构性赤字之上的赤字,也就是全部财政赤字减去结构性赤字的余额。周期性赤字主要是体现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一般作为内生变量看待,它的数量随经济波动而变动。

4: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概念: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2 财政政策目标:(1) 物价相对稳定;(2)收入的合理分配;(3)经济适度增长;(4)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3 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五种。 4 财政政策类型:

(一)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5 财政政策乘数: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从支出方面来看,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为:

Y=C+I+G (1)

式中,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私人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购买性支出。其中,

C=Ca十bYd (2)

式中,Ca代表消费函数中的常数,也就是说,人们即使在短期没有收入也要消费,这可能就需要动用原有资产(如储蓄)或借债等。Yd代表可支配收入,即总收入扣除税收(T)后的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Yd=Y-T (3)

把(2)(3)代入(1)可得:

Y=Ca十b(Y-T)+I+G

=Ca十bY - bT + I+ G

(1-b)Y=Ca- bT + I + G

Y=(Ca-bT+I+G)÷(1-b) (4)

根据(3)式,我们就可以得到简单的财政政策乘数。

1、税收乘数:它表明的是税收的变动(包括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税收乘数。第一,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相反。第二,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为0.8,则税收乘数为-4。可见,若政府采取减税政策,将会成倍刺激有效需求,有利于经济增长。

2、购买性支出乘数:(3)式对G的导数,得到购买性支出乘数:

它表明的是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购买性支出乘数。第一,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相同。第二,政府增支时,国民收入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购买性支出乘数为5。第三,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作用大于税收政策。

3、平衡预算乘数:政府在增加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购买支出,这些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增加是什么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平衡预算乘数:

这就是说,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若同时等额地增加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地增加。换言之,即使政府实行平衡预算财政政策,仍具有一定的扩张效应。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