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与练习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与练习

本单元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和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本单元的基础要点:

1、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的含义,原因,实行的意义)

(1)按劳分配的含义: (2)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②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公有制条件下,产品分配必然按照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原则来分配。

③现实性。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前提。在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各方面需要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即“按劳分配”。

④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感悟经典]

1、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终原因是( )

A.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2、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决定的。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

B.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3、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

A.按劳动力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酬付劳 D.按生产要素分配

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是(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决定了基本经济制度

B.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方式 C.两者都是由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D.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据此回答5-7题。

5、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最终原因是( )

A.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D.我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6、下列属于非按劳分配的有( )

①按个体劳动所得 ②技术、信息、管理参与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

A.实现社会公平 B.提高经济效益 C.体现平均分配 D.防止两极分化

8、(2005·全国)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管理要素分配 C.按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9、(2005·江苏·不定项)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

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

C.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D.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10、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其积极意义是( )

A.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B.能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C.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D.能提高中等收入者收入水平

11、下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是( )

A.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B.股息分红C.出租土地取得的收入 D.劳动者工资收入

1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13、我们积极完善按劳分配机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

A.实现社会公平 B.体现平均分配 C.提高经济效率 D.防止两极分化

14、我国政府之所以要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因为( )

A.有收入差距就容易引起两极分化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D.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不能出现分配差距

15、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④效率和公平可以等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这表明( )

①我国实行有利于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②过高收入是不合法收入 ③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财政收入(具体渠道,影响其收入的因素)

①具体渠道:税收收入,债务收入等。 ②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分配政策。

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但因交通原因,经济发展较慢。为此国家投资180亿元修建南昆铁路,这对大西南的资源开发和从根本上改变大西南的贫困面貌起到了促进作用。

19、材料表明( )

①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扶贫开发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只有依靠政府才能走出困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xx年中央预算财政总收入13819亿元,增加907亿元,增长7%,中央财政预算总支出17017亿元,增加907亿元,增长5.6%,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3198亿元,这说明20xx年

A.财政不能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B.财政没有实现收支平衡

C.财政更好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D.财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20xx年开始,国家增强公共财政对村级卫生室的支持,政府将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从经济发达地区起步,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此回答19-20题。

21、国家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支持

A.通过国家决算实现的 B.用于行政管理部分 C.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D.不受国家税收水平及企业赢利的影响

22、财政支出的上述变化反映了

A.我国政府政策更加注重协调城乡、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B.政府工作的中心转向了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C.财政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D.人民群众是我国税收的最终收益者 20xx年我国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国财政收入21691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全国财政支出24607亿元。据此回答23-25题。

23、国家财政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税收 D.预算

24、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2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C.企业生产的扩大 D.个人购买力的大小

26、从实践意义上来看,财政收支平衡通常是指( )[多项] A.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B.当年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C.当年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D.财政收支总是完全相等 27、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①税收的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28、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句话主要说明了税收具有(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统一性 29、“有税就有法”,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先有税,后有法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D.税收是国家制定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30、目前我国税收根据征税对象划分五大类。下列具体税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 A.个人所得税 B.增值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31、作为负税人( )

A.是指取得应税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B.是指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C.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D.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32、马克思曾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这句话表明( )

①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征税对象和征税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非政府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③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税收④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感悟经典参考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与练习

 

第二篇:高一政治必修知识要点

高一政治必修知识要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1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2

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消费类型:

(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消费。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 3

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

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6、做理智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

第Ⅰ卷 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 下列属于的商品的是( )

A.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 B.母亲为你织的毛衣

C.自然界当中的空气、阳光 D.农贸市场上的蔬菜,水果

2.货币的本质是( )

A.一般等价物 B.商品C.金银 D.劳动产品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的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A.一台29英寸的彩电标价2500元 B.工厂财会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C.李某到集市用10元钱买了3斤鱼 D.王某购买了5000元的金银饰品

4.王浩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他首付现金10万元,然后他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6万元,其中6万元利息,30万元房价,10万元首付现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 )

A.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职能 B.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

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或银)的代表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据此回答5——6题。

5.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造成 ①物价上涨与纸币发行量成正比

5

②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减少

③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价值与纸币发行量成反比

④纸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6.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

①金属货币要由纸币来表现,它本身无实际意义

②纸币的发行量如果不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③只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也必然发生变化

④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金或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这会引起——。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8.20xx年7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8.21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8.11元人民币。此后,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截至20xx年4月,人民币累计升值为 16 %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 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 % ,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 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6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10.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制造、贩卖假币打击力度的不断增大和人们防假意识的不断增强,假币犯罪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打击贩卖假币是因为( )

①人民币正常流通是维持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②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③这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④假币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A.①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信用卡作为一种新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请 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12.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13.目前,在我国许多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网上银行,开通了网上交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这表明,货币发展进入了( )

A.金属货币阶段 B.纸币阶段 C.信用货币阶段 D.电子货币阶段

14.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 )

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能增加我国的社会财富

③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7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购买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支付的本国货币比以前少,便是外汇汇率( )

A.跌落 B.升高 C.不变 D.居高不下

16.20xx年3月19日~3月20日,欧元兑换美元比价由1:1.3665变为1:1.354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 )

A.欧元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购买的欧盟商品数量减少了

B.欧元升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的欧盟商品

C.美元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欧元可以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

D.美元升值,使用同样数量的欧元购买的美国商品数量减少了

17.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

A.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C.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18.在我国,关于支票的说法,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支票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B.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凭证可以随意签发,不受存户存款数量的限制

C.支票是用于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一种信用工具

D.支票是向收款单位或者个人签发的票据,可以不用记名

19.信用卡和货币( )

A.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B.都能在任何一个交易场所使用

8

C.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都能用于国际贸易

20.弗兰西斯?培根说:“财富应当用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应当慎重地使用, 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时应当无留恋地与之分手,当然也不必对财富故作蔑视。”这表明( )

A.对待金钱要坚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有度

B.金钱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是人生幸福的保证

C.追求物质财富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D.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创造财富的前提

二、简答题(8分)

21.何谓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三、论述题(12分)

22.某人要到美国探亲,他要用5万元人民币到中国银行去兑换 成美元,兑换比率是100美元=827.21元人民币,一周后他预 计这些钱不够用,又兑换了部分美元,这次的兑换比率100 美元=811.00元人民币。

(1)他在银行兑换的美元是外汇吗?是不是所有的外币都是 外汇?(6分)

(2)前后两次兑换的比率不同,这种兑换比率是什么?第二

次兑换时人民币是否贬值了?(6分)

9

2009-2010学年上学期宝丰一高高一月考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DAADA 6—10 CACAC

11—15 ABDBA 16—20 DACCA

二、简答题

21.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竞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三、论述题

22.(1)是外汇。外汇是外币,外币包括外国的纸币和铸币,但外币不一定是外汇,外汇通常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具体包括发达国家的货币、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发达国家的外币才是外汇。

(2) 这种兑换比率叫汇率,又称汇价。第二次兑换时人民币没有贬值,相反升值了,这种情形叫人民币汇率升高,外汇汇率跌落。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