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信息的传递》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2、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和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电话的结构与原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2、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教学手段:

课件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进行新课

师:我们大家一定看过《西游记》吧?对于里面的“千里眼”、“顺风耳”一定记忆忧心吧?我们对他们很羡慕,能看到很远,听到很远。我们现在的顺风耳,都能做到。现在的顺风耳是什么?

生:(回答)

屏显: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现代顺风耳——电话

师:大家见到电话一定很多,有些什么样的?

生:(根据自己见到的说一说)。

屏显:

1、各式各样的电话。

2、提出的问题(学生相互交流)。

3、电话的结构、原理(师生共同分析)。

4、提出的问题(学生相互讨论)。

放映:如何连接电话

生:电话线。

师:完成P95页“想想议议”甲图。

生:5对线。

师:才是五部电话,那要是成千上万部电话,空中就成了电话线网了。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电话交换机。

放映:电话交换机的录像

师:完成P95页“想想议议”乙图。

师:阅读教材96页上面两个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我知道了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手工接线——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

还知道了打电话时的“占线现象”:当时对方的话机并不一定在使用,也可能是两台交换机之间有太多的用户要通话,它们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屏显:占线现象分析(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师:我给你打电话,你凭声音能听出是我,由有关的声现象,结合电话话筒和听筒的原理,你猜想电流是怎么传递信号的?

生:音色没变,电流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可能有什么相同处,比如强弱等。

师:同学们的猜想很对,阅读教材96页第三、四段,你能不能用物理术语总结电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生:模拟通讯和数字通信。

放映:模拟通讯和数字通讯的录像

屏显:模拟通讯和数字通讯

师:非常好。现在的电话从交换机到电话机就是模拟通信。大家阅读97页第一段,谁来归纳一下模拟信号有哪些不足?

生: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屏显:破译密码。现用两位数表示26个英文字母,方法如下:01表

示“A”;02表示“B”;03表示“C”;??25表示“Y”;26表示“Z”;00表示“空格”;27表示“,”;28表示“!”。试试看,将下面的密码破译出来,并翻译成汉语。

密码:14xxxxxxxxxxxx927xxxxxxxxxxxx41928(NO PAINS,NO GAINS!——不努力,就没有收获!)

师:同学们译得又快又准,用这样规定的密码来传递信息,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生:简单,不容易错,还能加密。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

练习:完成课堂作业

课后活动:

1、教材9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设计制作图4。

2、通过预习第二节电磁波,试比较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异同,小灵通怎样归属?可以向身边的人请教,也可上网或书本查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老式的电话学生不是很清楚,通过图片展示,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播放录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的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提升,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整个课堂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山东威海新都中学 杨龙飞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

   (2)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完整探究环节的一节课,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理顺探究环节:提出问题→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使学生经历这一节课后,清晰地知道探究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生学习物理就是认识物理现象及规律,这存在着一个由直观感觉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验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这一节课设计的实验教法,可让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集中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且使学生能正确、牢固地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喜爱学习物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的连接情况。使大多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串、并联电路都能分辩,且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所以在物理学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能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探究各种物理现象,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