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光的折射

作为新课标下光的折射一节内容,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知识点数量和难度要求都大大降低了,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这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本节教学设计思路是通过大量有趣、清晰、直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把光的折射现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物理学的美,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职欲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创新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及折射角; (2)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学会画折射光路图; (3)学会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筷子弯折”“硬币上浮”等小实验,发现“光在传播过程中并非一

定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科学事实;

(2)猜想折射时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折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自然现象,体会到物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奥

妙无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界的兴趣。

重点、难点:

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及作图表示。

运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解释有关的光的折射现象 学前准备:

烧杯、水、光的折射演示仪、筷子、硬币 教学过程:

课前:发学案“光的折射”,学生完成课前预习部分。

课堂:首先利用多媒体放映视频“三日同辉”,引入今天的课题——光的折射。 学生实验:①会在水中“弯折”的筷子。②会在水中“上浮”的硬币。

(第一个实验现象,学生均能看到,第二个实验现象有些学生由于角度不对没有看到)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实验中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可能出现许多种猜想。 活动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情况

①取一水槽,不装水,将一线光源固定,光斜射时,发现光是直线传播的②往水槽中倒水,发现光线偏折了。师问看到的现象,学生回答,并引出光的折射定义(强调两种介质、斜射);请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修正在课前预习中的猜想,画出正确光的折射图,并介绍光的折射中的相关概念。

师: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讨论、交流,提出猜想(参照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光在由空气进入水中及由水中进入空气中遵循的规律。

师生实验一(学生配合读出及记录折射角的度数):光由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

分四次实验:入射光分别以60、50、20度的入射角入射,最后入射光垂直射向水面。(学

生先辨别怎样减小入射角)学生观察:读出折射角的度数填入相应表格中 。 师:由实验现象及表格分析能得出哪些结论?

学生分析总结:①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②光由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④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师生实验二(学生配合读出及记录折射角的度数):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的情况。

学生观察:读出大致的折射角的度数填入相应表格中学生分析总结:①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②光由水垂直射向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不变。③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师生分析:结合实验分析折射光线的变化 活动2: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

师: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时,光线将会怎样传播?试画出你猜测的光路图。

师生实验三、四:(学生配合读出及记录折射角的度数):光由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情况及光由玻璃进入空气中的情况。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修正自己的猜想,进行分析总结。 师生小结:光的折射规律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④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⑤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⑥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师:这就是光的折射规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光从哪种介质射入哪种介质,在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最大。好,回到我们开始时播放的视频,天空中同时出现三个太阳,是因为光线在大气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那么,你们能不能解释一下“筷子弯折”“硬币上浮”的原因呢?能用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上黑板,在师画出的图像上作图解释。(学生在作图时有困难)师指导。

教师再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当堂反馈:学生做学案上的练习,查看学习效果。(时间剩余少,学生没有全部完成) 教学反思:

《光的折射》是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既是第三章光现象的基础,又是下面学习简单光学仪器的基础知识。因此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很重要。课前学生由学案指导,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就不会盲从,上课的效益自然提高。课前预习部分让学生对光的折射有一定的思考,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教学。物理学科的核心思想是“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本节课我以生活中难以看到的“三日同辉”现象以及不为人注意的光折射现象“筷子弯折”“硬币上浮”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体会到物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求知欲望,才会有学习动力,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效益会明显提高。对于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规律,我先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学生有了讨论积极性,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由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己的猜想,那么是否正确呢,学生为寻找答案,积极地进入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修正自己的猜想,对于归纳出的光的折射规律结论也易于理解接受。最后回到学生一开始产生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实验中对于“筷子弯折”“硬币上浮”的解释,学生在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上存在着问题,学生知道这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但不知如何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来作图说明。最后的课堂练习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效果如何以及老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以便改进教学提到学习效益。但由于先前的学生实验用了过多的时间,这一项来的及完成,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所欠缺,我也有很多不足,比如说实验要求应提得更明确,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教学经验的不足也使我对课堂的把握不到位。总之,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要进行有效地学习,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

 

第二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案例

《摩擦力》教学案例

《摩擦力》教学案例

一、课标要求

2011 版新课标中说:

1、通过事例或者实验来了解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过探究实验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通过改变摩擦力的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和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手在桌子上的三个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

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所感受到的摩擦力并归纳摩擦力的概念。

3、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法。

4、在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过程中,会改变摩擦力的方法,能领略自然界的和谐和奇妙,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把课本和互动逐页相互交叉,只提起课本的边缘,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 学生动手做实验,发现提起一本书,另一本也随之被提起。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用实验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指导学生把手放在桌上做三个实验体验摩擦力,学生会感觉到摩擦力的存在

及其的阻碍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任务二:归纳摩擦力的定义

引导学生讨论:说出你的感觉,试着表述这个阻碍作用,试着给摩擦力下定义。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摩擦力的定义。学生会提到:阻碍手的运动、阻碍手将要运动、产生在接触面上等。都要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总结用物理语言得出摩擦力定义。从而达成教学目标2。)

任务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根据摩擦力的定义思考: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学生会很快答出:方向和作用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学生猜想不全面,引导学生再做手放到桌面上的实验: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或拉,感受摩擦力用什么不同力?用大小相同的力将手平放在桌面上或准备好的棉布上推、拉,感受摩擦力什么不同力?学生就很容易猜想了。)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案例

3、探究实验,记录数据。

4、分析论证交流评估。

组织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对同学前面的猜想正确的用红笔打√错误的打×以加深印象)

(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3。)

任务四: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

指导学生看课本61页科学世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方法。(通过改变摩擦力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热爱科学到科学的意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4。)

(三)达标训练:导学案61页:1、2、4、5

(通过1、4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通过2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通过5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

(四)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应用了那些摩擦知识?

(检测对摩擦力的认识、及目标3、4的达成)

五、设计说明

1、在关于摩擦力的认识中 2011 版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主要是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以及摩擦力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而没有要求学生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所以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若说到产生条件就会牵扯到动摩擦、静摩擦,它们的产生条件是有区别的,讨论起来就非常的难。

2、关于滑动摩擦、静摩擦的概念也没具体讲,不然学生会绕进区别它们不同的误区,从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这些东西我们都很难去研究透的。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是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的去学习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