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测量物质的密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新球初级中学  巫家飘

 

第二篇: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王丽清

[摘要]本文是根据物理课程改革的精神,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初中物理知识,进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充分体现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兴趣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立足未来对人才的需要去培养学生,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三个面向”人才的重要课题。[1]而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而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物理的最好途径,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物理实验对发展兴趣,培养分析、归纳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劳动技能以及感受简单美,进行某些品德教育等等,都是其他物理教学手段很难集于一身的[2]。所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得到加强。本人就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演示实验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实验引入新课,巧设情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新课的引入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的引入方法多种多样,利用实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新课教学的内

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小实验。例如:在“蒸发”一节教学中,我们可以预先准备好一些酒精,请一位同学用酒精在黑板上写上"蒸发"两字,并让全班同学观察现象("蒸发"两字很快消失);接着让各同学在自己的手上涂些酒精,谈谈有何感觉(感到凉爽)。通过观察现象和亲身实验体会,同学们对蒸发有了一定感性认识,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又如:在引入“大气压强”的新课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小实验:准备一个空矿泉水瓶、一个硬币、一个深度较浅的碟子和水,上课时把硬币放入碟中,加少量水(水面刚好淹没硬币)。请学生思考,手不触到水,能否把硬币从碟中取出(实验时只可以使用空瓶,不得借用其它工具),并让有办法的同学上讲台演示(拿起空瓶,适当用力挤出部分空气,把瓶倒转过来,瓶口插入水中后松手,碟中的水被“吸”入瓶中,此时手就可以不触到水而取出硬币),在学生演示完毕,教师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被“吸”入瓶中?),并在提问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引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教师经常以各种新独特的演示来设置能吸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各类问题情景,才能使学生养成多思的良好习惯,这是培养良好思维能力的开端。[3]

2.加强演示实验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展示某种物理现象,让学生亲眼目睹或感受物理现象产生的效果。演示实验能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很受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

3、利用简单的材料改进部分演示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著名物理学家朱正元有句名言“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

验。”我们做实验时尽量做到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如:在讲分子间作用力时,我拿一支粉笔从中间掰开,然后把两块粉笔同时蘸一下水,再用力挤压在一起,就可看到两块粉笔牢牢粘在一起。因为粉笔变软后通过挤压很容易使分子间达到有引力的程度。鸡蛋在物理实验中也是很好用的器材,如:讲解惯性、摩擦阻力现象时: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生鸡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体会,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的。

二、加强学生实验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学家托兰斯认为,学习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翱翔的空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能增强感性认识,丰富大脑的表象,促进学生把外界生活实际和感知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因此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分组实验,如在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猜想,会提出:①滑动摩擦力可能跟压力大小有关。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③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采用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从上述实验目的和实验出发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师生共同动手进行实验,记录拉力的大小,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推理、概括,归纳出结论。在这种“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新教学模式下充分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老师创造性地“导演”、“设计”、“协助”、“引导”下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自

己体验学习,带着问题富有独特个性化去学习

2.加强课外小实验制作,引导学生一物多用,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生小制作活动,把课内外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废物作为材料,如医用注射针筒结构虽然简单,但应用于物理实验中有其独特之处,可作为演示许多物理现象的小实验的材料,具体应用如可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压缩气体做功、喷泉实验、连通器实验、潜水艇、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启发学生发挥各种简单实用器材(如易拉罐、软料瓶、纸等)的多种实验用途。

通过物理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上仅是笔者在这两年来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尝试。“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在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研究、寻找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正如柳斌所说的,我们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当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一个人只要得到对他最合适的教育,他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5]

引用文献:

[1] 《中学物理教学法》 许国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石谨娜

[3] 《实验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冯立安

[4]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徐晓峰

[5] 《加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何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