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

真实与虚假

——《楚门的世界》与《黑客帝国》观后感

根据语文作业指导精神,这个寒假我观赏了两部电影《黑客帝国》和《楚门的世界》。两部电影都是老片了——前者19xx年上映,而后者三部曲中从19xx年开始到20xx年结束。片子虽经典,但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藏的内涵和引人深思的话题从不会老也不会过时。两部片中都谈到了这么一个话题: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两部电影时间接近,又分别以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手法来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探讨。 先让我们分开来谈谈。

《楚门的世界》中楚门作为一个在摄影棚里成长起来却毫不知情的主角,毫无疑问他在发现真相前的言行都的确是真实的,真实的感情,真实的笑颜,还有那逗人的问好都如导演他人生大片的负责人所说。影片中大量描述楚门所处的“世界”,对于外部的真实“世界”却只有短短几个观众的镜头。楚门的“桃源”阳光明媚,风调雨顺,是“世界上最宜居住的城市”;周围的人都和睦相处,见面微笑打招呼,没有恶意和为难。整个小镇都充满着色彩,到处阳光灿烂,营造出和谐而欢快的氛围。但楚门在他的“世界”里渐渐发现了真相,一次又一次的想要去探索,突破他的“真人秀”,却一次又一次在电视剧导演方面安排的事件下失败。当他成功逃脱众人的视野驾帆船出走时,导致电视剧继开播以来第一次停机搜索他时,却是漆黑的街道,一排排的人群,探照灯扫射,连平时友好的邻居家的狗也凶恶的吼着,想要挣脱狗绳的束缚。显然这些细节都是为了对比。在《楚门的世界中》虚假的“真人秀”生活被塑造的更美好幸福,而真实的生活却没有多大描写。

《黑客帝国》当中两个世界则描写了更多,“母体”中的虚拟生活看似是真实的而丰富的,但是只要仔细注意过就会发现,整个影片中“母体”世界里,除了训练时的“红衣女郎”还有“先知”的家外,清一色都是以灰色为主的冷色调,塑造出寒冷而又压抑的氛围,从来没有过明媚的阳光和充满生机的景象。即便是在人群当中,能看到的也只有机器人般的面无表情。而现实世界呢?则更加破败,到处都是被摧毁的废墟,损毁的管道,危险的机器乌贼;天空笼罩着乌云,没有一丝阳光,比“母体”中的虚假世界要更加令人绝望。如果说两个都是糟糕的世界,那么“母体”的世界还算是比较好的,片中也的确有人为此背叛了现实世界,想要重新回到虚拟中过上感觉中的享受生活。 这两部电影有许多共同点:他们对于虚假世界的设定似乎都要比现实更加可靠更加美好,但同样的,两部电影中的主角都在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风险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改变,即便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最终两个主角也都历尽艰辛成功的回到了现实当中。即便知道自己所处的虚假世界会比现实要更好,两人也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人似乎对真相有一种天生的追求感,并从心底里认为真实会比虚假要更好,更有希望,但这是真的吗?《黑客帝国》中也有人选择重回虚拟抛弃现实,只因在虚假的世界中会比真实的世界可以活得更享受更多姿多彩,而影片的设定无疑是唾弃这种选择的。人们的价值观普遍重视真实而唾弃虚假,其原因不是因为物质,影片所要表达的也是如此。而事实上在电影中主角们会义无反顾的选择面对真实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他们对掌握自己命运的渴望。虚假的人生必然是被制作的,被导演的,被约束的,无法自由按自己意愿发展的。这点在《楚门的世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小起为了防止楚门拆穿骗局,就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时间来改变他的人格,让他怕水,安于现状。但在《黑客帝国》中却不同,“母体”充其量只是个平台,人与人除了实体外,意志和感受还是存在的。如果尼欧选择了蓝药丸,也许他可以在母体世界里继续正常地生活,凭着自己的能力生活,最终变老死去,过上“真实”的一生。与《楚门的世界》不同,尼欧在母体中的生活将不会是受导演的。

但尼欧也选择了回到现实,似乎除了人与生俱来的“对真相的渴望”外无从解释了。 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实,一切真实最终都只是建立在人自己的感受上的。当尼欧处于“母体”中时,他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所以他觉得世界是真实的,而世界对于他也算是真实的。但一旦他知道了现实世界存在的真相,“母体”对于他就成为了虚假的存在。到了现实世界,尼欧所感受的真实也是建立在对他人和对自己感觉的信任,讽刺的是“母体”也能完成这些。为此他们在行动时不得不杀掉那些本需要他们拯救的“真实”的同类。谁又能保证我们意志中所谓“真实”的世界不是虚假的呢?《楚门的世界》里楚门真人秀是一部电视剧,楚门生活在虚假中,观众则做出的是真实的反应。楚门踏出摄影棚后,他也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与他的观众粉丝相同的世界。但对于我们而言,《楚门的世界》却又是一部电影,电影中楚门在虚假中寻找真实,到了最后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依旧不过是一个演员虚假的演出,那些从头到尾真实的观众更只不过是电影中的演员罢了。

真实是对于意志而言的,当一个意志感受到的相信的是真实,那么世界对于这个意志而言就是真实的。当一个意志感受到的是虚假,那么在旁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世界对于这个意志而言都是无意义的。也许有些我们眼中的神经病就是他们的一员呢?无法证明说是,也无法证明说不是。因此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现在所感受到的来判断,此时此刻我就是存在的,世界就是真实的。

希望我不是生活在电影或者“母体”中吧。为的只是那与生俱来的对真实感受的渴望。

Trs from SZ MS

 

第二篇:在云端观后感

观《在云端》后有感

自从上了《商务沟通与谈判》这门课之后,我确实也对谈判沟通有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在老师布置了观看《在云端》的任务后,我还没开始看就抱着学习谈判技巧的态度在网上搜索这个电影。看完之后,感慨颇多,其中不乏对情感,或者说人类心理的感悟,而此篇就主要说说我从中学到的一些谈判技巧吧。

与他人谈判前,要充分了解他人信息,比如过去的经历,发现对方的软肋或者说难处,对方的问题出发,引导对方向自己的目标靠拢,例如瑞恩在与那位有两个孩子的男人谈判时,就十分了解他的过去,和他所在乎的人(两个小孩),所以就讲问题抛向了他的孩子,从他的孩子身上出发,进而在谈判过程中获得了主动权。

谈判时还要学会分析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手的性格,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普遍想法,不一定非要安慰对方,可以逆向而行,否定对方,让对方自己萌发改变的想法,还可以为对方分析改变的好处,让对方明白改变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例如还是瑞恩与那个男人的谈判过程中,瑞恩将两个孩子的心理分析得非常的透彻,男人说孩子喜欢运动员是因为运动员容易泡到妹子,而瑞恩去直接指出是因为孩子在追逐梦想,从这也可以看出瑞恩对孩子、成人的心理十分了解。在男人谈及自己想要的是得到孩子的崇拜时,瑞恩当即就提出“我怀疑他们从来都没有崇拜过你”,直接否定了男人,然后从孩子们追逐梦想联系到男人的梦想,让男人回忆起自己过去的梦,从而萌发了改变现

状的想法,再次燃起对梦想的执着。而这一系列剧情的发展,都离不开瑞恩对男人经历的深入了解调查。

在谈判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个细节,就是不要轻易走进对方的心理,被对方情绪所感染,要学会掌握主动权。男人用一个父亲对待两个孩子的情感,“试图“感染瑞恩和娜塔莉,而瑞恩非常理智地思考男人的话,顺着男人的话走进对孩子的爱之中,但是并未走进父爱的死胡同,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反过来引导男人,可见瑞恩在这个细节上的处理非常到位。反观娜塔莉,她在与巴恩斯小姐谈判时,被巴恩斯小姐出奇平静的情绪感染,被巴恩斯小姐一系列问题引导,场面失去控制,就比较被动了。

说服别人,光凭一些有道理的语句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娜塔莉劝说瑞恩相信婚姻时,单单从自己体会到的“爱”的好处着手,用一些常规的爱情理念说服瑞恩,却被瑞恩用自己的经验反驳得哑口无言,然而后来瑞恩却真的被艾利克斯的“爱”感动,决定接受爱与婚姻,所以有时候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被说服,有些事也不必去谈判,当时间和空间处于某种微妙的变化时,事情就水到渠成了。而有时候也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去感动别人(当别人不是谈判高手时),娜塔莉失恋后,瑞恩他情人艾丽克斯用自己对婚姻恋爱的经验给予娜塔莉信心,让她平复了失恋的悲伤心情。

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别人先在心理上接受自己,信任自己,这也是谈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瑞恩说服他妹夫吉姆,解开吉姆的结婚恐惧症时,便是以自己对婚姻的不信任为开

端“听着,吉姆,我不想说谎,婚姻很讨厌”,瞬间与吉姆站在了同一阵营,同时赢得了吉姆的信任,对接下来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除此以外,谈判需具备一定的心里承受能力,至少要让被说者先崩溃,要充分考虑谈判后的结果和影响,不能给对方留下不良情绪或者轻生等不良想法。娜塔莉与巴恩斯小姐谈判中,巴恩斯小姐极端冷静地说出要自杀时,娜塔莉的心理就达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最终巴恩斯小姐的自杀,也令娜塔莉无法承受,因而辞去了裁员的工作。可见,内心不够强大的人,与他人谈判也不会有多大优势。

学会说服别人的同时,是否能说服自己?瑞恩一向喜欢单身,四处漂泊,不相信婚姻,然而遇到自己妹妹的婚姻问题,一向厌恶婚姻的他也放开了自己的心,去劝说吉姆接受婚姻。究竟是什么让这个以“空包理论”出名的男人改变自己的心态,去接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应该就是瑞恩之前一直排斥的“爱”吧。在我看来,看了《在云端》之后,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说服别人的能力外,更让我学到了如何说服自己。而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谈判高手,我认为,能够说服自己,也应该成为一大前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