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过程范文

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锻炼同学们的口才、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思辩能力,活跃了校园气氛,同时为了挖掘和培养我系优秀辩论人才,培养团队精神,促进系学生间互动,使同学们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我系学习部决定举办动科系第四届辩论赛。

二、活动主题:

辩出风格,辩出自我。

三、活动对象:

动科系全体大一学生

四、活动时间:待定

五、活动须知:

1、11级各班选派有能力的同学参加,每班至少一支队伍,每队必须有四人组成。

2、各个参赛队伍要有自己的队名,统一的口号,每场比赛,各参赛代表队队员应着装统一。

3、各参赛班级领队、队员应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及规则,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4、各参赛队请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工作人员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5、各参赛队应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别情况,请各参赛队伍提前与工作人员联系,以便协调,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6、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相关人员联系。

7、各班同学观看比赛时要遵守赛场秩序,所有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主办方都有权阻止并要求其离开比赛现场。

七、活动流程:

本次比赛设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首先进行抽签分组,若参赛队伍的个数为奇数,则有一支队伍直接晋级复赛。复赛由初赛的获胜队伍参加,进行两两对抗。决赛是由初赛获胜队伍及重组队参加。本次比赛全部采用淘汰赛制。

活动环节设置:

赛前准备工作

(1)前期宣传:请宣传部的同学配合出海报,并由学习部向11级各班学习委员通知,请学习委员回班转告。

(2)评委:动科系学生会及老师

做好评委、嘉宾(各部门负责人、老师)的邀请工作。要提前对参赛选手沟通,交代清楚活动时应注意的各项事宜。

比赛程序: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对阵双方及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规则评委

5、辩论比赛

6、规则评委评议

7、规则评委代表评析发言

8、宣布比赛结果

9、辩论赛结束

(3)辩论程序及用时规定(见下表)

4)辩论赛细则:

(一) 立论阶段:

由正方双方的一辩选手来完成,要求立论的框架明确,语言通畅,逻辑清晰,能够正确的阐述己方的立场。

(二)举证质证阶段:

正方“证人”上场,正方举证、反方质证;(1分30秒)

反方“证人”上场,反方举证、正方质证;(1分30秒)

(每个队都为己方找了一名证人,这名证人不是一个辩场高手,而是和辩题所述事件有关的亲历者)

(三) 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双方的六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四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辩论双方的队员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四)总结陈词阶段:

由双方四辩各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

八、评分规则

1、团队得分共100分

开篇立论     20分

举证质证         15分

自由辩论     35分

总结陈词     20分

综合印象     10分

2、辩手个人得分,每场总计100分。每场比赛的最佳辩手由得分最高者获得。本次比赛全场最佳辩手由个人累积分最高者获得。

a.语言表达

(1)、口头、肢体语言和谐;(2)、修辞得当、表达合理;

(3)、表达流畅、说理透彻;20分

b.逻辑推理

(1)、逻辑推理过程清晰;(2)、论证结果合理、有力;

(3)、善于处理逻辑难点;20分

c.辩驳能力

(1)、提问简明捏要;(2)、设问针对性强、火力强劲;

(3)、回答问题精准、处理问题有技巧(攻、守、避合理)

(4)、反驳有理有据、论证有力;

(5)、引用实例恰当;20分

d.临场反应

(1)、反应敏捷;(2)、用语得体;

(3)、技巧多元得当;15分

e.整体意识

(1)、分工合理、协调一致;(2)、衔接有序、互为攻守

(3)、自由辩论错落有致;气氛调节有度;15分

综合印象

(1)、仪态、着装合理;(2)、台风与辩风;

(3)、有风度及幽默感;

(4)、尊重对方辩友、评委和观众;10分

3、辩论赛结果

       总分=个人得分总和+团体得分

       注:(1)、个人得分总和即四人个人得分之和

          (2)、每场比赛由评委根据评分规则独立打分,评分表由工作人员在监督下统计,总分高者为胜队。

(3)、个人得分从高至低一次选出本场的最佳辩手一名和优秀辩手两名

 

第二篇:辩论一辩稿范文

谢谢主席:

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应该提倡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陈光标式即公开、透明、并且捐助方与受助方面对面的慈善方式。下面我方将从企业家、公众及社会三方面来论证其应该性:

第一,从企业家个人来说,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有助于企业家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又避免非议,减少诈捐,虚假捐款的出现。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身家显赫的企业家,也不缺少好善乐施的好人,缺的是恰恰是既有钱又懂善之士。从规定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到频频曝出的“诈捐门”,再到担心“劝捐”而拒绝参加慈善晚宴,富人们的“伪慈善”与“假爱心”面目一次次被戳穿,留下的是“吝啬鬼”和“守财奴”的负面性公共形象。即使有些企业家真的想捐,但又怕高调亮相要遭受各种评说。陈光标的出现,有着标本意义,至少让社会大众感觉到,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不仅仅存在于外国,中国也有乐于慈善事业的富豪。

第二,从公众来看,公众最在意的往往不是捐助形式,而是捐助物款是否真正到了弱势群体手中,是否真正缓解了困难。据民政部的调查,大陆75%的慈善组织存在不透明,善款流向总成未知数,很多慈善款沿途大量蒸发。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使公众明白白的可以看到有多少捐款,流向了何处,便于对善款的监督,同时又保证了受助者可以实实在在拿到捐款,也避免了第三方从中抽取一部分款项,使受助者可以拿到更多捐款。

第三,从社会来看,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对于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及导向作用。从五百多名企业家纷纷相应其号召为西部贫困地区捐款四千多万,到飞往玉树的一架飞机上,普通民众短短半小时内就捐款56400元,再到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内蒙古等一百多名企业家纷纷表示愿意捐献一部分或全部的财产。陈光标的号召力及影响力显而易见。陈光标式的高调行善恰似一剂清醒药,注射在患有“慈善变异症”的社会肌体上,时刻给公众以启迪。企业家不应只是冷漠的赚钱机器,富豪也不能止于炫耀式烧钱游戏,其真正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够为社会创造多少GDP,更体现在能够承担多少公民责任、履行多少社会义务。应该说,慈善与爱心,不是出于勉强和敷衍,而是一种发诸内心、见之行动的全民性自知自觉,无论是坐拥亿万财产的富翁,还是日子过得平平的普通人,都概莫能外。 回顾陈光标的慈善历程,虽然赞誉之中不乏争议之声,但并不影响他成为公众心目中的“中国首善”。 慈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战役”,虽然“中国首善”陈光标只有一个,但社会需要更多自愿投身于慈善的王光标、刘光标、李光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