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如春风为课程改革带来了新鲜空气,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的涌现,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课堂活动的花样翻新和美观背后越来越暴露出一些不足与缺憾。现结合今年我所任教的七年级(3)(4)两个半学生现状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只要不懈的去探求,我坚信我会和学生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初一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初一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面对我所任教的七年(1)(2)两个班学生,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

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这只是我个人从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点见解,希望我们一起交流和共勉,使我们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李江虹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生讨论、发问、自由交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以此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以读为本。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3、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比我想像的还棒”、“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虽然你的不够完美,但你的思维很开阔”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课中教师专门安排了朗读比赛,意义就在于此。

总之,《在山的那边》作为第七册的开篇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通过它向学生阐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传授反倒稍显次要了。

1

《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李江虹

前两课时主要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字词的认识以及课文的内容、重点语句的分析上来讲解。前两课时的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语句分析,从而来解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而第三课时的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结构、写作特色、写作方法上进行讲解。因为作为七年级学生即将面临着作文的挑战。虽然小学的作文有一定的基础,但初中的作文却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因此,在开学初就应加强这方面的知道。这样就可以结合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来为学生找到一条写作的路径。

一、写作结构:

这部分主要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条理性而言可以规范学生的写作。因此我根据《紫藤萝瀑布》的写作方法入手然后再从作者看到盛开的藤萝花引出对文章结构的分析。通过赏花——忆花——思花的过程来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写作顺序。在这方面我重点对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指导性的分析,主要让学生知道每一段落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自己在写作中应怎样安排自己的文章段落。

二、在写作特色上重点对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语言特色上进行分析。通过讲解借物抒情这一表现手法以及让学生找出由景入情的语句的分析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写作可以通过眼前的物或景铺开场面的。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技巧。

三、修辞方法:

这篇文章在修辞的运用方面也比较有特色。是初中学生转变写作技巧的最好的教材。我就利用它的分析来扩展他们的练句水平。可以丰富语句的生动性。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结合三方面的分析即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把学生的写作结合。这样为他们的文章的写作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2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教学反思

李江虹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这一理念,教材将以往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它既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又是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必须注重两个环节。

一是组织、指导工作。初一的新生活在活动中时时会发问:这也是语文学习?因为“综合”的范围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确立大语文的概念──“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次活动要打造的自我形象也是全方位的,学生对自我的肯定不仅仅来自学习,所以我们的活动搭建了一个生活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自我的亮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活动中的指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活动方案的设计上。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这三个活动既独立又相关联,每一项活动的目的不同,同是自我介绍,说话人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另外,教师也要参与活动,充当其中的角色,引领着活动有序开展,力求做到“活而不乱”。

二是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参与的态度,提出问题的研究价值、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小组各个同学的表现,评出活动的优胜者,让他们在活跃气氛中张扬个性。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特长,甚至让他们做小组的领头人,以活动来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来肯定他们综合素质中优秀的一面。

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它不但可以充分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而且易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真正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包袱。

3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李江虹

有人说:“不读《老子》,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智慧;不读《论语》,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而智慧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功底,所以追根溯源,架起文化发展桥梁的是《论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走进孔子,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根,并汲取营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于是让学生课前阅读与《论语》有关的资料。结果,学生从网上、图书馆、阅览室、书店获得知识信息,远远超过老师一言堂所介绍的内容。这就是课程改革,不改不知道,一改吓一跳。弟子未必不如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个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询问其诀窍,均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内容有童话,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科普,科幻图书等。新实验教材也是注重文学性、人文性,活动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就是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扩展到社会与家庭,将知识延伸到名著与网络。我在这几年教学中,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调动利用一切因素,让学生动手,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为学习语文主动探究相关知识。

在讲《论语》十则时,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查阅与《论语》相关的资料,课外阅读《论语》一书。”上课时,学生将阅读的书籍和网上查阅的资料搬上课堂。人人手中有资料,个个手中有书籍。语文课代表首先展示说:“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学,整理了古代文化典籍,并提出过一些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紧接着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在《中国古典文学赏析》中查到孔子的学说,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470多则,与《孟子》、《大学》、《中庸》同被定为‘四书’。四书五经,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并且将自己收集的作品向同学展示。班长也介绍他读的《史记》:“我读的是《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了解到孔子生下来颊顶中间低而四周高,所以名丘。排行第二,父母向尼山祷告而得子,因此叫仲尼。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还有

4

个学生介绍道:“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了解了诸子百家。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主张‘仁爱’,被称为‘孔孟之道’。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法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各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都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盛况。后来统治阶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以后,孔孟之道支配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思想文化,可见孔子真的很了不起。”还有个学生说:“ 我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赵普为赵匡胤当皇帝出谋划策,自称博览全书,无所不晓。赵匡胤派人到他家查看到底读了哪些书,只查到半本论语。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传开了。可见《论语》多么重要,我也要好好拜读一下《论语》。”提起论语,马上有一学生站起来响应道:“我在《论语》的前言部分读到日本现代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涩泽荣一,就是一位典型的‘儒家’。他经常把《论语》抄本随身携带,认为企业需要有强调相互关系的儒家思想,其目标是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这说明《论语》对亚洲文化圈内各国的以济腾飞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语》不仅影响中国人,也影响了世界。”话音刚落,另一学生补充道:“19xx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得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以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其他同学也纷纷展示自己的资料,,有从网上下载《论语》全文的,了解到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有买《论语》一书的,把喜欢的名句子抄到笔记本上并作了点评;还有的对《论语》中有的章节认为不妥的,也作出了点评。我受学生的感染,也给学生展示了我的资料。由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前预习和学习,所以这十则《论语》学得非常快,非常轻松。阅读使他们的基础提高了,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灵活调节,加入了十则之外的内容供学生讨论,吸收更多的知识。有的学生通过自学“先进篇”22则,了解教学要因材施教;还有学生通过自学“雍也谝”20则,明白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通过讨论,学生打破常规,提出了对《论语》的不同看法,比如繁琐的礼节问题,培养的人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问题等。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这一环节,对我教学启示很大。实验证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占有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点拨者。师生是共同求取新知识的合作伙伴。一篇经典文章,大家动手,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庭藏书、电脑都用上了,上课时一人一本资料,各抒己见,谁有道理听谁的。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现在,我们的课堂不是一言堂皇,而是共同活动的场地。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我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

5

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候像力、思维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杜威说:“有了知识的饥渴,则知识的控求随之。”

课外阅读带给教学最大的转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探索,一道思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自我,感受到人格的自由和尊严,感受到独特创造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谁资料查得充分,谁课外阅读读得深刻,谁主课堂上就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迫使我挤时间阅读作品,因为不读书就无法与学生交流,不读书就会被学生淘汰。所以我也经常光顾书店,下课就去阅览室上网查资料,了解新动态,也提高了我的素质。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促使我对语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首先,课外阅读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实验教材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实验教材带来的课外阅读,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绝不是光靠课堂上老师讲课能形成的。凡是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均得益于课外阅读。个性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来自老师的一言堂,那样只会束缚学生。学生必须从不同作品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形式。其次,树立课程大于教材的观念。课程改革提出:活化课程次源,树立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尤其是中华经典之作,更是多少代人流传下来的不朽的精华,我他一定要继承发扬它,只有阅读,才能使它不朽、永桓。最后,课外阅读能提高人的修养。“知书达理”这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读书能明白事理,会办事,会做人。优秀的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对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有了新的上升。

这次课改实验给我带来太多的变化,太多的启迪。初中时期是课外阅读的重要阶段。托尔斯泰主张:“应当首先竭力阅读和了解各个时代、各个最优秀作家的书。”所以,只有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

6

《春》教学反思

李江虹

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

下午第三节,学校二楼电教室里听课的老师济济一堂。这是学校公开教学周的一堂研讨课——《春》的第一课时,这是一堂品读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开始上课了,导入新课后,学生上台利用投影仪展示积累的有关描写“春”的古诗文,四个字的美词、俗语等。内容可丰富了,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增加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感受篇优美散文的构思之美。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发问,互相解答。这下可热闹了,学生提的问题可多了,请看下面颇为精彩的镜头:

生:作者为什么不说小草光明正大地长出来,而是“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生:这里的“偷偷地”不是小偷的“偷”,而是说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长出来了。

生:“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能否换成“叫”? 生:不行,因为“叫”只有听的意思,而“闹”字不仅有听到,还有看到的。 师:解答得非常好。“闹”字写出了蜜蜂嗡嗡的叫,还有蝴蝶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的景色。如古诗文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这个意思,真是一字传神。

生:文章最后三段用了三个比喻句来赞美春天,为什么分成三段,而不是一段呢?

生:因为三个比喻句按人的成长过程来排列,这样排列整齐,很醒目。 生:“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的含义是什么?

7

生: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充满了希望,但要抓紧时间,把握时机生: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为什么还要写到人?

这时全班学生沉默了,老师笑着说:“怎么样,没有同学会解答吗?需要老师帮助吗?”学生们高兴地说:“需要。”

师:写景中写人是为了表现人们热爱春天,在春天里,人们以充沛的精力、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更好地表现春天的奋发向上。

一个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又一个个问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解答,学生们争着抢着提问,各抒己见,同时还兴致勃勃地听着别人的见解,老师的点拨。下课时间到了,学生还迟迟不愿结束这堂研讨课。

〔分析与反思〕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习惯于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这节课,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这比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案走,效果不是更好吗?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备好课,就得深入钻研课文,做到吃透、吃准,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或进行深入的引导,或尽快、准确的予以回答。

8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李江虹

上完这节课后我得到了两点经验:

一、小组如何合作

现在我们的课堂座位的形式与传统的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便于小组合作交流,如何让小组合作取得有法、有序、有效,就要求我们在这方面做点探究,因而我把本学期的微型课题就确定为《“三环节、双点式”语文课堂有效小组合作的探究》。

1、小组分工

小组合作前要做好分工,即要有组织人(一般是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人、确定展示人。这也是借鉴何炳章先生的做法。我把课文分成六个板块,即作者简介和生字生词、阳光朗照下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评析济南的水、优美语句赏析,各小组承包一个板块进行预习、展示。

2、合作时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公开课,老师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讨论,场面热热闹闹,实质流于形式,学生的讨论合作应该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然后才有合作。

3、如何合作

应该说,小组合作应该贯穿于整个三个环节,但我个人认为,预习环节尤其离不了小组合作。我在与预习是让每个小组各承包一个板块内容,先让学生自主预习,然后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预习最充分的同学作为组内中心发言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由专人加以记录,然后确立本组的展示人。从实际效果看比较理想,但过程需要耐心指导。

二、展示环节如何不流于形式

9

以前我们在展示环节,只是单纯的展示本组的预习成果一下子就把成果告诉了全班同学,其他同学没有思考的过程,难以深入理解。因而,我让每组展示的时候应以问题引领,展示的同学尽量能够模仿老师上课的做法,带领大家学习。这样,展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我们也喊了很长时间: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这就是要给他落到实处。

事实证明,学生的老师当得还是像模像样的,葛艺勋同学就如何设计台词回家想了一晚上,第二天还在跟冯老师说,汪贵旗同学展示的认真负责,唐逸、王雅娴、孙伟等同学的展示也可圈可点。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展示时争相质疑互动,小组展示不够充分的地方或难以回答质疑的地方,我给以了适时的“点拨”,如对于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是“温晴”的,这一特点如何贯穿全文始终的,学生难以找出规律,其实这牵涉到散文的特点,即“形散而神不散”,我给了学生以点拨,对于小组的展示,我和同学进行了恰当的“点评”。

课后我跟他们说,你们的展示比我初当老师的时候还成功。

一点不足:

让每组承包一个板块,同学们大多致关注本组的板块内容,对其他足的内容较少关注,因而影响了整篇文章的学习,上完后我在第二节课予以了纠正,规定以后预习,每个板块大家都要预习,在此基础上各组在进行承包预习、展示。这一点组内老师在评课时也给与了指出。

总之,课改就需要我们不断动脑筋去探究,随时加以总结。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