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理论研究

在新的战略转型时期

工会组织如何协助企业实现二次腾飞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所处的氯碱行业已经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高度同质化、长时间处于全球市场竞争的行业。若不进行前瞻性的经营战略调整,**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巨大危机。正值此时,公司提出了“三个利用”、“四大转变”、“三个新目标”和“一个中心”的总体经营策略,通过经营战略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动了公司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将**送入了二次腾飞的跑道。

在新的战略转型时期,工会组织应如何助力企业实现二次腾飞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如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工会应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权益,积极为企业经营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做好战略转型时期的工会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为员工着想,处处为员工谋利,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德法并重。这样,企业必然会科学发展,社会必然会和谐进步。

稳定职工队伍是公司实现“战略转型”和“二次腾飞”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社会安全团结的基础。面对公司经营困

难,下岗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严峻局面,工会组织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职工群众的满腔热情,把稳定职工队伍作为当前重要的工作来抓。力所能及地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时刻关心职工群众,扎扎实实的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排忧解难,以此促进职工队伍和企业稳定。

要通过各种有利形式,教育引导职工正确面对公司经营战略转型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及时化解矛盾,避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引导职工树立大局意识,在实现自己合法利益的同时,充分体谅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促进再就业工作。建立参与监督、协助就业、帮困救助相结合的促进再就业服务体系。在公司确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方案的同时,配套实施再就业和帮扶计划,做好下岗职工转岗培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广和宣传再就业的典型经验,引导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二、工会协助企业优化和完善现有内部激励体系,创建“以人为本”科学的激励环境。

从基础氯碱化工向精细氯碱化工的转变,再到氯碱化工向综合化工的转变;从所处产业链位置和身份的转变,再到化工制造业运营模式向多行业大商贸运营模式的转变。所有的转变都离不开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是**集团实现“四大转变”的根本。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员工的管理,企业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管理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不论是建立内部创利中心,还是创造内部创业家环境,归根结底的动力来源是创利和创业后的成果分享。没有成果分享的环境和机制,就不可能有创利和创业环境。而在激励体系建设中,突破常规、打破禁锢,有了量的突破才会有质的飞越。真正实现从单一的职工薪酬考核模式,向薪酬与创利创业后成果分享的复合型分配模式转变。工会在促进企业科学激励环境建设中又能在哪些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呢?

首先,工会和职工之家是企业文化宣传的组织者和阵地。通过工会组织对企业文化持续有效宣传,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起着现实和长远的作用。创利和创业后的成果分享绩效分配模式,需要通过工会组织建立起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第二,通过工会工作促进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深入加强对广大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明确企业引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的意义。第三,企业的激励机制通过工会与员工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监督激励机制长期有效地执行,监督激励机制公平和公正的运行,实现及时查错、及时纠偏,由此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第四,通过工会与员工不同层次、

不同层面的面对面接触,掌握各类员工不同的物质和精神激励需求,促进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实施激励措施。

三、工会助力企业形成内部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将阻碍企业和产品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品牌的树立。

要实现**集团的“三个新目标”,技术创新不能只在量上花功夫,还需围绕着全新的战略对创新的结构性做全面调整,突破固有的创新思路的范围和包围圈。企业战略给创新过程指出了发展的方向。产业的转型,赢利模式的转变,构成了新时期的创新框架。

工会在具体工作中,应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创利中心和盈利模式变革活动为载体,组织职工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效调动职工参与研发设计、投身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号召广大员工积极推进公司技术和管理创新工程,大力创建学习型企业,注重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提升。在分子公司之间、分厂之间、工序之间、班组之间、岗位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公司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步,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这样,工会就在企业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

的形成上起到了更有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工会助力企业创新更需要落实到企业的基层管理中,如开展“一专多能”技能培训、练兵活动,努力打造职工学习成长的平台和技能提升的平台。要深入开展“五小”技术创新、“金点子”征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不断激发职工创新潜能。(“五小”活动主要是指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主要以改进产品设计,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管理水平为内容,通过全体员工为企业的节约献计、查找浪费行为等形式,让全体员工都积极投入到挖潜增效工作中来。)全面开展“学习型、安全型、技能型、效益型、创新型”的“五型”员工队伍建设。

当前,**集团正处于战略发展转型的新时期,企业工会的工作任重道远,工会作为企业联系职工的桥梁,要动员全体员工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公司实现新的跨越和二次腾飞,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和力量。早日实现做行业领袖、创百年基业、建美好家园的**梦!

 

第二篇:工运论文

甘肃省电力工会工运理论论文

以深入有效的培训机制打造企业

高素质员工团队

作者:廖敏杰

甘肃电投大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工会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

以深入有效的培训机制打造企业

高素质员工团队

甘肃电投大容电力公司工会

作者:廖敏杰

内容提要:发电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不但要依靠良好、完善的学习培训机制,还要对培训工作进行不断的深入推进,才能确保企业良好持续的发展。大容电力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是如何以深入有效的培训机制解决了生产职工普遍年轻,工作经验少,技术力量薄弱等种种困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多座电站的建设运营。

关键词:电企 学习 培训 素质 团队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企业职工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若普遍偏低,将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并能与同行业企业同台竞技、一比高低的一大瓶颈问题。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一直以来都是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由粗放型发展转为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的今天,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在企业今后持续、健康的发展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电力生产企业,技术职工是企业发展中的一批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不断培育熟练技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规范用工管理,通过有针对性的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力求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高效率的核心职工队伍,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以推动整个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

一、技能培训是企业实现快速起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企业职工的素质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力和发展力,职工素质的提升与企业的效益、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文化也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关系。特别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电力能源生产作业的严谨性与规范性体现出了电企职工队伍素质高要求,高标准的特殊性。对电力生产企业来讲,作为职工素质最为重要的一面,就是专业技能水平的体现。以水电站为例,这是一个从引水系统、水力机械、发电机组、输出线路到电网构架等一系列多环节协调运作的系统,涉及专业面广,知识面精。参业人员不但要对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有较好的掌握程度,还要能熟练的应用这些知识技能,这样才能使整个发电系统安全高效的运作。而要达到这一特殊要求,除了发电职工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之外,不断深入进行的职工技能培训就是确保电厂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大容公司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年轻企业,自 20xx年6月成立以来已建设投产白龙江石门坪、大立节、水泊峡水电站,大通河朱岔峡、天王沟水电站共5座电站。目前有在建电站3座。为了满足快速壮大的专业职工队伍需求,公司从各电力、水利类大专院校招聘了大批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学习工作,这就使公司职工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6岁。如此年轻的职工队伍,加之较短的从业时间,势必使员工在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上有所欠佳。为此,技能培训的及时性和有效做,就

成了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技能培训的目的与作用

(一)提高青年职工的个人履职能力

青年职工是企业的生力军,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让这只年轻的队伍从课堂的“纸上谈兵”转型到实际的设备操作,达到一个高标准、高要求的履职能力,技术培训及岗前学习就是达到这一标准和要求的唯一有效途径。为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层次,公司专门在专业院校开设班级,并专门邀请水电专科教授对水电厂动力设备、电气设备、电气二次、公共安全等方面内容进行讲课。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职工进一步了解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熟悉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水电厂机电设备的运行规程,学会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方法及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分析处理方法。

此外,为了学习其他水电先进行业的技术知识和运行经验,提高公司技术人员的技术改革及创新能力,公司还适时分批组织工作优秀的干部职工前往省内外水利水电设施设计单位、制造厂家进行参观学习,不仅使青年职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最重要的是夯实了青年职工的岗位工作能力,提升了个人的履职能力。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的员工团队

“凡是力争上游的青年人,想立大志,做大事,就必须养成读书

之习惯,好学之精神。”

随着企业的发展强大,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要随着企业实力的提升而提升。而要得到提升,这个团队就必须有不断的更新知识和累积知识的习惯——这习惯就是学习。公司自创建之初起就大力支持职工的自主学习,为鼓励各部门职工相关专业的再深造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取得,公司不仅制定了相关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制定了以职业生涯相对应的学习计划及学习费用报销制度。这些为职工个人谋发展、思前景的做法不但大大激励了职工的学习劲头,也使公司在人力资源的储备上更新了一个层次。时至今日,作为中小型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公司的生产维护队伍已成长为一支技术全面,素质过硬的电力新军,打破了最初那种借人才、仿技术、出现异常情况等救援的被动落后局面,取而代之的是由公司创新的“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运行技术人员懂生产、懂检修,懂电气、懂机械,学习型的高素质员工团队正是在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下体现出了他卓越的成效。公司各分公司及职工先后获得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省、市及地方政府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创新奖” “四好领导班子奖” “投资兴业之星” “20xx年度先进工会” “20xx年度工业富县功勋企业” “青年岗位能手” “优秀共 产 党员”等荣誉称号。对于先进典型,都大张旗鼓地在公司刊物及网站上推广、宣传。在物质和精神鼓励之外,公司还为员工打开畅通的职业上升通道,优秀的员工,还可以通过每年的考察选拔,提拔到高一级的管理岗位或技能岗位上去。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公司还将继续完善多层次的开放

式的学习体系,让公司每一层次、每一岗位的干部职工都能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形式,拥有学习场所和培训提高的机会,为更好地促进干部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打造高素质的大容特色的干部职工队伍而不断努力。

(三)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员工的素质决定公司的发展。一直以来,大容公司将人力资源管理当作推进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年轻员工较多、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等实际情况,充分重视员工内部培养,确保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合法管理。相继提出“培训兴则公司兴”,“培训就是员工福利”等人才培养理念,并以由省内外水电界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技术支撑,推出“专家讲堂”、“以师带徒”等培训模式,推行“员工个人培训卡”,适时开展起重操作、电气试验、安全消防及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专业培训,并通过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考问讲解及“以师带徒”考核测试等,有力提高了员工的学习意识、业务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批工作经历不足三年的年轻员工已快速成长为公司生产运行的骨干力量,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基层实践锻炼中已走上了运行值长、设备检修专责等重要工作岗位,使公司员工队伍建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在“精干高效、动态平衡”的管理原则下,注重人力资本运作分析,积极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和内部调动评议制度,对公司系统各类人员进行管理定位和内部

动态调配,并对公司短期内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推行劳务用工,做到内部培养与“借脑”使用相互依托,捆绑运作,使人力配置既满足各项工作需求,又达到动态平衡,把企业塑造成一个不断成长的组织和教育体系,为员工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培训、充实、发展的个人平台,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造就了一个更高效的企业,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三、技能培训的具体内容

按照公司培训工作的指导方针,全方位贯彻“以人为本”、“人才兴企”的管理理念,始终把人的要素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做为管理的根本,坚持员工培训常抓不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学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原则,结合公司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在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制定并实施了《甘肃电投大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师带徒管理办法》,对培训计划的实施做到定期检查,对以师带徒活动的实施实行全过程专人监督,并结合公司点多面广的实际,利用公司网站开展以师带徒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每季度组织公司专家和咨询公司专家现场解决专业难题和现场培训,认真开展“专家讲堂”、技术比武活动,充分结合现场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实际,贴近员工培训需求,加速人员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投产电站生产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以20xx年为例,大容公司拥有员工336名,先后组织了103名

生产运行员工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通过鉴定工作及时发现生产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培训工作和促进员工加强技能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各单位(部门)员工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共计2725人次,是往年培训人次的3倍多,生产人员全部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并积极探索“培训、使用、考核、待遇”相结合的培训开发机制,使教育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爱岗敬业的员工优先得到培训提高的氛围,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展运行或检修人员一专多能的培养,如运行或检修人员同时具有从事起重、焊工资格等,并通过生产运行人员的进一步培训学习,使得运行人员在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方面达到了一定程度,实现了公司“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对员工的高素质要求,打造出一支在工作岗位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工作能力全面到位的新型职工队伍。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问题:就目前来看,公司的培训引导激励机制、考核管理制度、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尚不完善。许多员工参加培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技能和业务知识,而对公司下一步如何如使用、岗位和待遇将如何变化还有疑问,引导激励措施不多,机制不健全。同时,企业培训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培训考核定性的多,但从培训质量上不便于考核,培训效果考核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没有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制约,则培训效果就无法保证。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管

理方法参差不齐,对培训质量、培训效果的评估考核重视不够。另外,针对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安排的专题性培训也少。适应公司“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员工队伍能力培训体系还未系统化地全面建设起来。

改进措施:今后,应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应公司生产管理模式及检修管理模式的系统化培训管理体系;继续开展覆盖面更广的“以师带徒”活动,进一步强化以师带徒培训效果,不拘一格创新加快培养年轻员工的思路;切实加强培训跟踪调查和培训效果评估;切实加强各项目部、各部门之间关于培训管理工作的沟通,就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和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全面实施公司各类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进一步实行培训和岗位、薪酬、绩效挂钩的岗位动态管理,真正使培训效果落到实处,把人才兴企理念落到实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