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议论文800字

战争与和平议论文800字

战争与和平议论文800字

向沁枫

何谓战争?何谓和平?我所知道的仅仅只有字典上苍白的解释,而被作业压得无法翻身的我也不得不羞愧地承认我没机会能拜读一下托尔斯泰的著作《战争与和平》。于是我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也只能是肤浅的。

战争,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悲恸的哭诉,却也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与呐喊;它可以是对一个种族或一个文明的毁灭,却又不可否认它推动了世界的年轮。这便是战争啊。你可曾听到风中那依稀存在的号角齐鸣、厮杀彻天;你可曾见过那一名名将士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却最终马革裹尺,被后来者踏入泥土;你可曾闻到空中依然弥漫着的战火硝烟以及在这硝烟中夹杂着的劣质烟草味,这是生存者的庆幸与告慰,这就是战争。战争真实无比,同样残酷无比。有无数男儿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被泥土掩埋,他们有名有姓,可这几个字却如被马蹄溅起的尘土,有谁能记得它呢?或许唯一记得它的只有那长长的白纸——《阵亡人员名单》与那夜夜痛哭的妻儿。无论是哪一次战争,都必将流血;世上都必将失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战争是罪恶的,战争是残酷的,却也是真实的。

于是,人人都期望着和平,似乎和平年代就是一个无忧无虑,堪比仙境的年代,和平就是小孩子们叽叽喳喳如同麻雀的欢快的交谈声洒满上下学的马路,和平就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坐在桌前吃饭,和平是公园中那一个个快活自在的身影。它不会有惨烈的厮杀,不会有无辜的鲜血洒满大地,也不会有妻离子散,四处漂泊的孤苦与无助。和平是所有人希望永恒拥有的至宝,是战争年代永远漂荡在前方的希冀。

和平便理所当然成了所有国家领导的砝码与嘴边常客,而其反面的战争也就成了一切阴暗与罪恶的禁忌。

可是真的,和平就那么可爱吗?

或许身为一名平民百姓的你都会这么说。可你看见了你头上人们的一切吗?你不会看见,和平是一层很好的迷雾,遮掩了许许多多你并未想象过的事。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政客,他们渴望着权力与荣誉,于是他们便无比激烈的拉取选票,他们手中的武器,是对方的丑闻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于是,他们手中的武器便会无坚不摧,坚利无比,将深深刺破对手的身体,在对方心上留下滴血的伤痕,挖掘对方过错再撒上盐,这是一种多么卑劣的行为。于是,他们当中脆弱的会声败名裂,事业危垂,甚至妻离子散,之后余下的会继续“战斗”,再从中选出最能承受伤痕的一人接受官职更进一步,这何尝不是一种战争呢?

或许,你也不会看见高官达贵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拼命贪污敛财,将公款当作自己的武器;或许,你也不会看见商家之间的战争,为将对方商业弄垮,独霸市场,收集一系列伪证,这何尝不是一次战争?而同样罪恶的他们却笼上了一层虚伪、不真实的面纱,冠冕堂皇的存在着,他们也比真实战争更加卑劣。

我并非想说战争年代用于和平年代,我只是希冀着,和平,能比战争更像和平,更像一个国与这之间平行互惠,而非弱肉强食的和平;更像一个协手共进,而非相互倾轧的和平;更像一个人与人间和谐美好,真诚相对的和平。

 

第二篇:幸福 议论文

  一、导入新课  以问题“幸福是什么”导入新课
例举古人心中的幸福:
1.杜甫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眼中的人生幸福;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
3. 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4. 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活动一】
同学们追求的幸福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各言其志”。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了解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与定义。
二、解读范文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文中的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一段: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二段:阐述阅读能增加人的经历和经验
第三段:证明读书更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
第四段:进一步指出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变得情趣高雅,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
第五段:呼应开头,收束全文
  【活动二】
结合文本《读书人是幸福人》,解读其论证的结构,了解文章是如何纵向展开议论的。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幸福”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本文是如何展开纵向议论的
三、初步感知(一) 1.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
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n

-

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n
2.层进式结构格式:
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       n
本论     分论点——是什么?           n
         分论点——为什么?       n
         论  点——怎么办?            n
结论(照应全文)   【活动三】       n
    以范文《读书人是幸福人》为模本,学生在讨论中归纳总结自己对纵向讨论的结构的初步认知 深入探讨
2.纵向展开议论中各层次间的关系
 
  四、初步感知(二)  1.基本格式的运用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n
由浅入深、       n
由简单到复杂。       n
过渡关联词语“不仅……而且……”、       n
“……况且”等.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3.针对某些不良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以范文《专心致志   方能成功--读<弈秋>有感》、《给爱一点空间》 为例,学生探讨层进式文章一般的三种格式和方法。
  3.对于一个话题应如何进行纵向展开
 
五、课堂练习 参考示例:
(1)(是什么)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
(2)(为什么)研究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进行科研“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3)(怎么办)“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4)(会怎样)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以《要钻牛角尖》为题,编写纵向展开议论的提纲。 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纵向展开议论的格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运用
六、归纳总结 1.怎么写 ——会想才会写
文章议论的范畴可分为四个方面:
“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 ;
“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 ;
“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 ;
“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 。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多是择其一、二来论述 。
2.写什么——调动平时的积累
一、联想自然万物  
          二、理想人文景观
          三、联想历史名人 
          四、联想自我生活
          五、联想新闻媒体
          六、联想教材课文
2.课外拓展训练: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题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诠释:
幸福是如此地令人神往,却又如此地被人忽略;幸福常常是触手可及,却又被人视作缥缈虚无;幸福是那么急切地扣击着我们的心门,可是我们却老是浑然不知,还紧锁心门。有道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恐怕是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的一大通病。拟题者给出的话题“幸福”,虽然不大新鲜,但是极有现实针对性:让广大考生正视幸福与不幸,珍视幸福,学会创造幸福,从而形成正确的幸福观。通过植一颗幸福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田,给他们的人生大树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的养料,永葆生命的枝繁叶茂。可以这么说,“幸福”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情感心心相印,与成长环环相扣。这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导向、易于动笔写作的好题目。要写出好的作文,须得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拟题: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作文选材、立意范围非常宽泛,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容易出现宽泛无度、偏离话题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从拟题开始就偏离了话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从拟题开始:紧紧围绕话题这个中心,拟出切合话题的标题。直接以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固然不错,但是范围太广,容易出现题大文小和重复泛滥的问题。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以话题中心词为主,在其前后添加若干词语,组成一个短语作为标题。比如,“幸福家庭”、“五彩的幸福”、“幸福在哪里”、“创造幸福”、“幸福的回声”、“我奋斗,我幸福”,等等。由于标题的指向性非常清楚,比较容易打开思路,扣题作文。
二、切入:兼顾两个角度。每个话题,都好似钱币,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比如,“幸福”是正面,“不幸”就是它的反面。从这两个角度切入,都是切题——通过展示不幸者的经历,议论不幸产生的原因,提出帮助不幸者战胜不幸的建议,从而到达呼唤幸福、共同幸福、创造幸福的目的,不就是对话题的演绎与表现么?从一定的角度讲,反面切入也是一种创新出奇的方法。
三、立意:思考三个问题。文章立意,应该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围绕话题,抛开 “是什么”的话题,思维直奔“为什么这被视作一种幸福”、“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等问题,层层深入,立意能以深见长。另外,抛开单方面、直线型的立意方式,找出“幸福与创新”、“幸福与奉献”等关系发表高见,也能别具一格。

例文评析
                                       思维,请守住幸福
时间是一只神奇的手,推动着岁月的轮回更替。我们驾一叶扁舟于人生的江渚之上,寻觅传说中的幸福。
厚厚的史册中,从未缺少幸福记录: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惨败了;唐中宗是痛苦的,因为他被废了;杜甫是痛苦的,因为他失望了。于是,时间追问历史:“幸福何在?”我迎着时间在现代的荒原上呐喊:“幸福在自己心中!”
世间万象,无所不有。幸福,只有用心体会的人才能拥有。每件事的前面都有一扇双面镜,从这面看,很好看;另一面看,丑死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你选哪一面?幸福其实在于自己的把握。对着丑的一面,你万般痛苦,忘记了镜子可以翻过来,于是,幸福与你只是一镜之隔,却遥不可及。而有些人注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看到丑陋时会翻看镜子的另一面,于是,幸福就属于他们了。
贝多芬就是一位会看镜子的人。当有人问他是否为失聪而痛苦时,他说:“不,我很幸福!因为我仅仅失去了六分之一!除了耳,我还有眼、鼻、嘴、手、脚。”还有六分之五,这就是贝多芬从镜子另一面看到的幸福。
有时候,不幸只是“塞翁失马”,要看到“焉知非福”的另一面。
求幸福,就要有点阿Q精神。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被辛辣讽刺的对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容易满足、善于自我开解的阿Q也是幸福的。
面对死亡,是恐惧不已,还是坦然笑迎?尼克松知晓自己患了癌症以后,竟微笑着这样诠释死亡:“酒吧打烊时我就离开!”这简直就是一个“阿Q”,一个美国版“阿Q”。在余留的生命中,他依然很幸福。
幸福,似乎很难定义。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思维方式。选择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你就选择了幸福快乐。
历史的千年余辉摇落了那些花季雨季,我们不妨把或深或浅的记忆放进日记,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给岁月,选择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不再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不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不再因生命的倏忽飘逝而惆怅莫名——人生因此快乐、因此幸福!

简评:
这是一篇发挥充分的联想,组织丰富的材料,论证生动严密的作文。作文围绕着“幸福取决于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核心论点,分为两层主体内容:辩证的看待事物就能获得幸福和易于满足、善于自我开解就能获得幸福。两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第一层主体内容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第二层主体内容运用一般的分析论证方法。
作文开篇就设立了“寻找幸福”的探求目标,然后列举刘邦、武则天、杨国忠和项羽、唐中宗、杜甫等人的例子,以反思“胜者王,败者寇”的幸福观引出“幸福在自己心中”的求证。接下来,作者深入一笔,以“双面镜”为喻,形象的阐述了“幸福取决于自己怎么看”的道理,将“幸福快乐”与“思维方式”的关联揭示出来。再通过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鲜明的展示了“思维方式决定着幸福感受”。为了进一步证明,作文举贝多芬“由不幸中体会幸福”的事例为证。然后,文章进一步深入,以对“阿Q精神”的积极理解来具体解说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能使人获得快乐幸福,并以尼克松乐观面对死亡的事例加强论证。文章举证丰富,论证得法,表现了作者较为丰厚的学识积累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3.课堂及时的写作训练有利于巩固所学新知识,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更加重视。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由于“拓展阅读”占用了时间,所以只选了范文《专心致志   方能成功--读<弈秋>有感》、《给爱一点空间》对层进式文章的第二、三种格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使有些学生对第一种基本格式理解不够。
2.因为课堂容量大,所学内容未能反复巩固练习,小部分学生尚未理解掌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