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所有生物实验题

七年级上册所有生物实验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

下面的探究报告。鼠妇常生活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那里的土壤是潮湿的,

因此我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1)_______________: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每个小组十只鼠妇,干土,湿土,铁盒,纸板。 实验设计:在铁盒内一边放上_________,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____________。

这样在铁盒就形成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

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

_____实验。

(4)实施计划:全班分为8个组进行实验,为什么实验后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做完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物

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A、B、C、D分别表示的是:A_______;B 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A、B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__。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字母B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

(4)以上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_______种,夜间进行的有______种。

44.(6分)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到一个密闭

的玻璃罩中(如左图),做如下实验:

(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小白鼠将____________。

(3)在(2)中,小白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________,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又为小白鼠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___。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绿色植物,小白鼠将___________,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

圈中的重要性。

41.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厘米3、15厘米3、20厘米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如下所示(测得注射器的质量为11克)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

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盘。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上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克/厘米3(保留l位小数)。42、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时他的做法应该是: 。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否可靠,简要说明理由: 。

关于苏教版七年级上生物的实验(急!!)

P8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具体实验步骤及为什么这样处理(详!如:为什么要水浴加热?)实验现象(如:哪片叶片变成蓝色了)得出什么结论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叶片内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在光的照射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同时产生氧气。

一、实验准备

(一)材料:

天竺葵或秋海棠、锦葵、蜀葵、棉花等(一些单子叶植物例如葱、蒜和禾谷类作物的叶,不积累或很少积累淀粉,不宜做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实验的材料)。

(二)用品:

黑色纸片,培养皿,镊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大小烧杯各一个,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碘化钾溶液。

二、方法步骤

(一)黑纸遮光法

此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此方法首先需要将绿色植物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以便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运走耗尽。然后,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以便和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对照。

此方法需要注意:

1.遮光要严密,不要使遮光部位露光。

2.在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时,一定要用隔水加热法(水浴加热),避免因酒精直接与火接触而发生事故。

(二)自然处理法

取一盆天竺葵,经一昼夜黑暗饥饿处理后,放置在向阳处照光。然后分别在早6

时、午前10时、午后2时和6时各摘取一片健壮的叶,进行叶片内是否含有淀粉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滴加碘-碘化钾溶液后,早6时摘取的叶片呈淡黄褐色,无淀粉反应;午前10时和午后2时摘取的叶片呈暗紫色,并且午后2时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午后6时摘取的叶片颜色最深,呈深紫色。实验证明:绿叶在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淀粉。自午前10时以后,光照时间越长,叶片内积累的淀粉就越多。早6时摘取的叶片无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是由于在一夜的黑暗中,叶片内的淀粉被转移或消耗尽了。此方法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

三、教学建议

(一)上述实验中的第一种方法——遮光法,适合于由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课上只进行检验是否有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为什么只有光照下的叶片才有淀粉产生,用以明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实验原理。

(二)第二种实验方法——自然处理法,适合于开展课外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小型科研活动,筛选出当地作为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实验的理想材料,为实验课选材积累资料。最后,可将小型科研活动的成果写成小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又为教学积累了经验。

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生物复习题(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

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露西”少女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和现代人一样说明她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

3、“东非人”所用的石块说明他们具有了(使用)工具和(创造)工具的能力。

4、事实: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事物)。观点:根据事实现象作出的(判断)。

5、(环境)变化使古猿下地生活以适应环境,同时古猿也改变(环境)。

6、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方法除事实(化石)证据外,还有(科学推测)和(科学想象)。

7、人类应该(珍视)不同的生物,对珍稀物种应大力(保护),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8、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主要

依据是(直立行走)。关于生命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最科学、最正确的观点是(化学发

生论)。灵长类动物共有的重要形态特征是(直立行走)。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9、生殖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生殖系统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

体,分泌性激素维持副性征的多个器官的总称。男女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

和(卵巢)。男女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输精管)和(输卵管)。

10、(睾丸)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器官,(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卵巢)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器官,(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11、(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1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即(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

13、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即怀孕。胎儿生活在半透明的(羊水)中。

14、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并通过母体排除所产生的废物。

1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分娩)。

16、(吸烟)、(喝酒)和(某些药品)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

17、试管婴儿就是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18、(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是:(身高)突增,(体重)迅速增加。形态发育女孩(8.5—9岁)开始,早于男孩(10.5—11岁)。青春期发育突出的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19、男女青春期出现的生理现象。男出现(遗精)现象;女会来(月经)。

20、男女体形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比较曲线图发现,随(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身高、体重依次明显(增加)。

21、月经现象: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22、月经来潮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3、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厚和血管增生。

24、从阴道排出的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毛细血管)破裂流出的(血液),就是月经。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左右。行经期为(4---5)天。

25、经期卫生:清洁卫生;避免着凉;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26、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晚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过快增长;(少生)是......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

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维生素: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心脏解剖图:

心脏工作示意图:

血液循环模式图:

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xx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尿的形成图: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听觉形成的过程: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第二篇: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题专项(6)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题专项(6)附答案

1、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A、B、C、D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结果如下: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d)A 3 B 11 C 25 D 2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B的可以看出,两个生态瓶的差别是有无______________,它所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

(3)比较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4)生态瓶D可与_________形成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这一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在于为生态系统提供_____________,需要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来捕获并实现转化。

2、下面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

(1)下面几个步骤,它们分别属于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请你排序,将右侧相应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①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A②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B③实验发现在阴暗处鼠妇的数量明显比明亮处的多,实验结果支持假设 C④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需要哪写材料和用具等 D⑤向大家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等 E⑥按你设计的方案做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F排序: 、 、 、 、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对照组应设置 的条件,而实验组应设置 的条件。其他条件应该 。

(3)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 答案:

1、清水 阳光 有无水藻 氧气 河泥

C 阳光 能量 绿色植物(或生产者)

2、B A D F C E

光 黑暗 有光 完全一样 不行 一只有偶然性,没有代表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