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晶体管小信号放大器

单级晶体管小信号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单级放大器的 一种设计方法

2.  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放置与调整方法。

3.  掌握放大器性能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电路工作原理

晶体管放大器中,广泛应用工作点稳定的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如图3-2-1所示

   

1静态工作点Q主要由RB1、RB2、RE、RC及电源电压+VCC所决定。该电路利用电阻RB1、RB2的分压固定基极电位VBQ。如果满足条件I1>>IBQ,当温度升高时,ICQ↑→VEQ↑→VBE↓→IBQ↓→ICQ↓,结果抑制了ICQ的变化,从而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只有当I1>>IBQ时,才能保证VBQ恒定。这是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条件,一般取

            

2此放大器是交流放大器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单元电路。交流信号经耦合电容C1加到基极,引起基极电流作相应的变化,从而控制集电极电流作更大的变化。它将在RC上产生交流电压,通过电容C2馈送到负载电阻RL上。这个输出电压VO比输入电压VI放大了AV倍。

为了使放大器正常放大,一定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Q点应选择在三极管特性曲线的放大区的中间。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一般取ICQ=0.5~2mA,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阻容耦合放大器由于有耦合电容C1、C2及旁路电容CE的存在,将使放大器增益AV随信号频率下降而下降,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2-2所示。

    

中间区域放大倍数最大,且基本不变,记为中频放大倍数AVM,而频率高于或低于该区域放大倍数都要下降,当AV下到0.707AVM所对应的频率应为fH和fL,分别是放大器的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AV、fH和fL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RE=RE//[(RS+RBE)/(1+β)]通常RS<rbe,可略去RS。又以为,C1、C2对fL的影响小于CE,可略去C1、C2。放大器的fH将取决于集电极负载,三极管本身极间电容和外部线路分布电容,为了消除分布电容大小不一的影响,又能满足fH的要求往往加上较大容量的CO

2.  设计举例

设计一阻容耦合单级晶体管放大器

已知 VCC=+12V,RL=1.5KΩ,VI=10MV,f=1kHz的正弦波

要求 :AV>=40,放大器工作点稳定

解  ⑴  确定电路及晶体管

因为只要求放大器工作点稳定及AV>=40而无其它要求,因此可采用图3-2-1所示的分压式偏置共射极放大器,晶体管选用高频小功率管3DC8,通常要求β>AV,故选β=60

⑵ 计算元件参数

取ICQ=2mA,VBQ=4V得

                取标称值1.5kΩ

             

             

             

             

              则   

对于音频小信号放大器经验是:

输入、输出耦合电容C1、C2通常取(5~20)µF,在此 取10µF

射极旁路电容CE通常取(50~200)µF,在此取100µF,CO取2000pF

三、设计任务

1.预习要求

⑴掌握小信号低频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原则

⑵掌握放大器主要指标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2.设计课题:单级晶体管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

已知条件:VCC=+12V,RL=10mV ,f=1kHz的正弦波

⑴基本技术指标要求  AV>=50,   放大器工作点稳定

⑵提高性课题

设计一单级放大电路,要求 AV>=50,并能通过此电路观察Q点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

1.  在面包板上安装电路,加+12V电源

2.  测量与调整静态工作点,VEQ、VBQ、VCQ使Q点处于三极管的放大区

3.  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加输入信号,测VO同时用示波器观察VO波形应不失真,计算AV=VO/VI

4.  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RI,输出阻抗RO

⑴测R/

在信号源与放大器电路之间串接一个10KΩ电阻,如图3-2-4所示

               

⑵测RO

如图3-2-5所示,可将放大器等效成一个电压源VO′(即空载输出电压)和RO相串联的信号源,

则   

∴   

5.  测出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f=1kHz时,将信号源频率由低向高改变,当VO减小到VO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分别是fL、FH

以上各步骤的结果应满足技术指标要求,若不满足应调整修改元件参数值,并将修改后的元件参数值标在电路图上。

六、实验报告要求

设计性实验报告要求包括:

1.  已知条件

2.  技术指标

3.  实验仪器

4.  电路原理

5.  设计步骤

⑴选择电路形式

⑵电路设计:对所选电路中的各元件值进行计算式估算,并标于图中

6.  测试与调整。

⑴按技术要求测试数据,并整理列出表格,在方格纸上绘出波形

⑵故障分析及说明。

7.  误差分析

8.  思考题

七、思考题

1.  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时,如果测得VCEQ< 0.5V,说明三极管处于什么工作状态?如果VCEQ≈VCC,三极管又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2.  本实验中若出现图3-2-3 所示失真波形,试判断它们各属于哪种类型的失真?

    

八、实验仪器与器件

仪器:     双踪示波器                         一台

直流稳压电源                     一台

毫伏表、万用表                  各一

低频信号发生器                  一台

器件:    三极管3DG8             1只

电阻                    若干                 

电容 10μF               2只

     100μF                               1只

     1000pF                             1只

 

第二篇:实验一晶体管单级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2.1-1所示,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

VBQ=R2VCC/(R2+R3+R7)

ICQ=IEQ=(VBQ-VBEQ)/R4

IBQ=IEQ

VCEQ=VCC-ICQ(R5+R4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测量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的放大小信号。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工作点选的太高,则容易引起饱和失真;而选的太低,又易引起截止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在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输入端不加信号时,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Q和管压降VCEQ。其中VCEQ可直接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C-E极间的电压既得,而ICQ的测量则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  直接法:将万用表电流档串入集电极电路直接测量。此法精度高,但要断开集电极回路,比较麻烦。

(2)  间接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先测出R5上的压降,然后根据已知R5算出ICQ,此法简单,在实验中常用,但其测量精度差。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电压表。

  当按照上述要求搭好电路,在输入端引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静态工作点具体的调节步骤如下:

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动作,反复进行。当加大输入信号,两种失真都出现,减小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消失,可以认为此时的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就是最佳的静态工作点。去掉输入信号,测量此时的VCQ,就得到了静态工作点。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电压放大倍数是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i输出电压Uo之比

Au=Uo/Ui   (2.1-5)

用示波器分别测出Uo和Ui,便可按式(2.1-5)求得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与负载Rl有关。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1)输入电阻Ri用电流电压法测得,电路如图2.1-3所示。在输入回路中串接电阻R=1kΩ,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电压Ui和Us,则可求得输入电阻Ri为

Ri=Ui/Ri=Ui×R/(Us-Ui)  (2.1-6)

电阻R不宜过大,否则引入干扰;也不宜过小,否则误差太大。通常取与Ri同一数量级。

(2)输出电阻Ro可通过测量输出端开路时的输出电压Uo1,带上负载Rl后的输出电压Uo2。

Ro=(Uo1/Uo2-1)×Rl      (2.1-7)

 三、实验内容

(一)计算机仿真部分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

   (1)如图所示,介入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示波器A通道接放大器输入信号,B通道接放大器输出信号.

  

(2)在输入端加入1kHz,幅度为20mV(峰-峰值)的正弦波,双击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信号为正弦波,频率1kHz,幅度为10mV.按A或shift+A调节电位器,使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如图所示.


(3)侧掉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电压=0,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三个极分别对地的电压VB,VC,VE,VCEQ,ICQ,根据 ,算出.

  将测量值记录于表2.1-2中,并与估算值进行比较.

测量值如图所示:

2.1-2  静态工作点(仿真)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输入信号是1kHz,幅度是20mVpp正弦信号,利用实验原理中的公式(2.1-5)分别计算输出端开路和RL=2kΩ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并用示波器双踪观察Uo和Ui的相位关系。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1)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Us和Ui,用式(2.1-6)便可计算Ri的大小。如图2.1-11所示。

图2.1-11

(2)根据测得的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o1和接上2kΩ电阻时的输出电压Uo2,用式(2.1-7)可算出输出电阻Ro。

将2,3的结果记录于表2.1-3中

表2.1-3放大电路动态指标测试计算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分析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有何差异?为什么?

负载开路时,电压放大倍数理论估算值AV=193,实际测量值AV=137.45,差距不大。而RL=2kΩ时,电压放大倍数理论估算值AV=66.67,实际测量值AV=137.45,误差明显。理论估算时没有考虑三极管的电容特性以及对rbb,Ube都是估算的,不精确。

(2)负载电阻RL对放大增益的影响。

负载电阻RL会减小放大增益。

(3)试验过程中,如果将信号发生器或示波器接线换位,会出现什么问题?

试验过程中,如果将信号发生器或示波器接线换位,将会出现相位相反,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为负数。

(4)如果不断开集电极电阻RC,如何测量集电极电流IC。这种方法称为什么测量方法?

用万用表(电压当)先测出RC两端的电压降,然后根据已知的RC的值,算出IC。这种方法称为间接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