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20##年中国光伏企业出现大面积财务风险,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超日太阳等巨头公司都陷入财务危机。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行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率。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该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预防并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信用管理应该把控的风险。

  首先了解什么是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即太阳能产业

 产业优势

1、永不枯竭。

2、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

3、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4、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 。

5、适用范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也因此,世界各国为了更有效地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断地发展着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永不枯竭”的能源。

特点

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未来需求的能量来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子转化为电子的一个纯物理过程,转化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其特点如下:

充足性:据美国能源部报告(20##年4月)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1TW=1012W[5]  ),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4TW;生物质能3TW;海洋能不到2TW;地热能大约12TW;太阳能潜在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

安全性: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发电规律性强、可预测(调度比风力发电容易)。

广泛性:生产资料丰富(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位列第二)、建设地域广(荒漠、建筑物等)、规模大小皆宜。 免维护:使用寿命长(20~50年、工作25年效率下降20%)、免维护、无人值守。

清洁性:无燃料消耗、零排放、无噪声、无污染、能量回收期短(0.8~3.0年)。

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产业重组、降低发电成本的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的国内现状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还没有掌握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因而国内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很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一般发电成本的数倍,也因此造成无法广泛普及。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2]  。

[2]   (1)高能源和高原料消耗的生产过程。

    光伏产业的技术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类。目前,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以多晶硅技术为主,因受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生产l公斤多晶硅的原料,结晶硅粉的消耗是国外的4倍、液氯约13倍,而氢气则高达90倍,能源消耗也在4倍以上。

    (2)生产环节中的环境污染。

    现在大部分光伏电池的制造原料都选择多晶硅,而我国目前使用的改良西门子法,不仅高能耗,而且高污染。例如,每提纯1吨多晶硅就会产生8吨以上的四氯化硅,这是一种易潮解的酸性腐蚀危险物,一旦遇热源和明火就有燃烧和爆炸的可能。随着光伏产能的扩大,环境污染问题将更为突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回收利用废弃物,那么大规模的多晶硅生产将难以维持,将威胁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市场的严重滞后。

    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是全球第一,但产品90%以上出口,光伏发电的国内市场需求未得到有力的启动,应用相对滞后,国内应用不足l%,与我国光伏产量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未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上网电价,没有行之有效的补贴额度和占比,没有强制安装光伏发电的配额制,没有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规范等。

    (4)核心技术薄弱。

    我国虽然是光伏产业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光伏技术强国,在多晶硅提纯、切片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和工艺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多晶硅的原材料是氯氧硅,国外对氯氧硅的平均转换效率为14%,而我国却只有10%左右。如果多晶硅生产企业不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将举步维艰

 应收账款为核心难题

“依赖大客户病”的连锁反应之一,则是应收账款的高企,这一点在不少光伏公司中都会存在。  

大部分的应收账款在信用期内并没有收回,财务报告中的应收账款余额大。而且光伏行业的发展不力也造成一些下游组件厂商经营业绩下滑和资金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货款和回收的速度。某光伏公司一位管理层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组件企业对于上游供应商拖欠货款的情况不鲜见,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依赖上游客户较为严重的这些供应商,他们的定价和货款回收期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存在较大的风险。加之目前光伏组件厂都要去做电站项目,电站的投入又往往较大,需要资金支持,所以又加剧了供应商的回款风险。”

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

背景:20##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经法院审查,于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这一消息在业界和海内外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人们不禁想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无锡尚德神话的破灭?

 

财务分析

  

表一:尚德电力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的典型指标分析

表二

表三

财务分析: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在2008到2009有小幅度增长,之后持续走低,于20##年流动比率降低到0.8,营运资金为-522.9百万美元。根据20##年第一季度报告,营运资本为-1123.9百万美元,流动比率为0.64,速动比率为0.31,比20##年进一步恶化。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11年达到80%,源于尚德盲目扩张,片面追求规模。

          2尚德电力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决策层的失误。从而使销售净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值。

          对于20##年同年的资产负债率的对比分析:

(韩华新能源资产负债情况)

(中电光伏资产负债情况)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20##年光伏行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查阅资料得知,其主要原因是20##年多晶硅价格的暴跌。20##年5月开始,多晶硅价格从每吨70万元迅速降低21万到25万之间,跌幅近70%,导致利润大幅度下降。20##年3月2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11月7日,在经过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定后,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终裁落地,美方将针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补贴关税。也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光伏产业前期投入巨大,并且每次技术升级都要求改进整体生产线,带来大笔支出,这是高负债的原因。光伏产业是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产业,从它的诞生到未来一段时间,没有社会和政府的补贴就没有光伏产业。社会的信任、政府的支持是光伏企业重要的资本来源之一,更是市场不好时不可或缺的资本。例如20##年底,海润光伏公告,获得近5个亿的各种政府补贴。正是这么大的补贴,一方面使得公司年报从巨额亏损转为预盈207万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大股东5个亿的现金承诺支出。

尚德的诞生和上市,也是如此。

无锡市政府给予了大量决定性的支持。但是施正荣却未能处理好在公司任职并代表市政府给予支持的重要人物的关系问题,事情虽然不大,但它折射着做人做事的道义水准。其次,尚德辉煌的时候,众多关心尚德发展的银行工作人员、政府官员,却屡次在尚德遭遇冷落。这一情况,再次折射尚德对关心公司发展的人和合作伙伴缺少必要的尊重。20##年7月,“环球太阳能基金”欺诈案爆发,作为绝对控股股东,施正荣居然声称,也被其欺诈了数年。事情的真实面目至今模糊不清,但稍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不用知道事情真相就能明白:其中折射着严重的信用问题。评论人士认为,一直以来,施正荣利用公众公司的公信和资源,对私人企业进行了大量利益输送,使得公众公司投资者在美国起诉施正荣及其高管团队“掏空尚德电力、对关联公司亚洲硅业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挪用16.8亿美元公司投资”。这一情况,用中国话说就是,“肥了和尚穷了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利益输送一旦成立,这一行为便已经涉及法律问题。道义、尊重、信用和是否违法等诸多问题,足以彻底毁掉一个企业的社会诚信度,意味着一个企业生存的社会基础崩坏。

“狼来了”是一个三岁孩子都熟知的故事,尚德的作法,最终换来的是不久前国际评估机构将其投资价值归“零”。从尚德已经完全失去社会信任的那天起,或许业界就已经痛苦地准备为它写挽歌了。

那么对于尚德的这种悲剧我们应该如何加以预防呢?

从企业信用管理把控风险的角度来讲,尚德并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尚德电力对光伏主要原材料的多晶硅价格走势的赌博性判断并且高价与美国、韩国的多晶硅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使公司背上了沉重的风险。一旦多晶硅的价格下降,企业将面临重大的危机。所以企业对于债务和自身经营的方向应该能够形成有效的风险把控和管理,避免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140134873

                                                                   信用管理

                                                                   兰宇迪

 

第二篇: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

作者:朱忱 上传时间:2010-9-24 13:54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采用债务融资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易面临较大经营风险。鉴于此种风险危害较大,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来源和衡量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提醒中小企业更加注重债务融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目前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国内生产总值的55.6%,工业新增产值74.7%,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出口总额的62.3%。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它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因此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的延续、发展不仅要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还要有一定的扩大再生产资金,这些资金仅凭企业自身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从外部进行融资。向银行等金融企业贷款,负债经营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债务融资既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又能获得财务杠杆效益,减少货币贬值损失,降低综合资金成本;但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损失,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现状

(一)融资渠道单一

在我国中小企业规模一般不大,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其基本素质较差、经营透明度低、偿债能力弱、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信用状况不佳和过高的经营风险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使他不能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资金,只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筹措资金,融资渠道单一。

(二)面临 “逆向选择”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使贷款单位资金监管成本提高,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资金风险往往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形成 “逆向选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正式的债务市场,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面存在一定的市场失效。

三、风险的来源及原因

债务融资风险,是指由资金供需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即与企业债务融资相关的风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债务筹资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的风险;二是指债务筹资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我国中小企业债务筹资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投资利润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的不确定性

企业投资利润率即投资报酬率,是指企业所得利润与初始投资额的比率;借入资金利息率是企业借款时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与借入资金的比率。由于企业某个期间所获利润无法确切估量,同期市场利率也处于变化之中,因而,企业投资利润率和借入资金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使用一部分借入资金,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当投资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企业使用借入资金将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则因资产负债率过高或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二)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

中小企业还本付息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收益。企业收益与其日常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经营管理的好坏,影响当期收益的高低,决定现金流的多少,从而影响偿还到期债务本息“保证金”的充足与否,决定财务风险的高低。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会给市场传递一种不良信号,使企业信誉受损,降低其在融资市场中的信用等级,导致筹资困难,使企业面临再融资资金短缺的风险,无法满足后续发展需要,使企业发展缓慢或停滞。

(三)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是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的比例关系,尤其是短期负债资金的比例。影响负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1、企业使用长期借款融资,其利息费用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固定不变;采用短期借款融资,其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波动。2、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当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将借款展期,企业经营将陷入困境。3、长期借款融资速度慢,资金成本较高,并且附带一些限制性条款。

(四)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

企业筹措资金,可能面临利率或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利息率不断提高,使得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增加。反之当国家实行“双松”政策,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量增加,贷款利息率不断降低,企业筹资的资金成本降低,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同样,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动也给企业带来了外币的收付风险。,

四、风险的衡量

为了加强对债务融资风险的控制,必须对风险进行定量衡量,从而判别风险的大小,更好的向决策者发出预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类衡量方法:

(一)单变量方法

主要使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财务杠杆系数等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确定合理的财务指标,在获取财务杠杆收益的同时,兼顾企业风险,使风险最小化。

(二)多变量方法

多变量方法即使用多个指标建立评价模型。

1、判别分析法

判别分析法能根据已知类别事物的性质建立判别函数,然后通过该函数对未知类别的新事物进行类别判断。19xx年Altman用此方法建立了评估企业财务危机发生可能性的Z值模型,Z值取值不同,所代表的风险程度也不同,运用此模型,使企业对所面临风险有了大致的了解。由于该模型是建立在美国企业样本基础上的,我国企业应重新建立结合自身情况的风险评价模型。

2、主成分法

主成分法是通过数学变换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换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然后选取前面几个方差较大的主成分代替原始指标。使用Z分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转换公式X’= (X-μ)/σ,计算标准化数据协方差矩阵R及其前m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等,计算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以贡献率构建主成分模型。使用贡献率作为权重,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臆断,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单变量法是具体的、“微观”的分析方法;而多变量法则是抽象的、“宏观”的分析方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两种风险衡量方法,做到具体与抽象、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准确判定风险增加的具体来源,有效指导经营者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降低债务融资风险带来的损失。

五、防范风险的对策

(一)树立风险意识

做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须独立承担生产经营风险。树立风险意识,并将其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强风险管理和预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使债务融资在强风险意识下进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为整个风险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立足于市场,建立完善的内控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建立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及时预报风险,并发出警告,从源头防范风险的发生,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债务融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确定适度的负债比率

确定适度的负债比率、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企业适度负债经营 是指企业的负债比例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常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企业应不定期进行测算,掌握资产、负债状况,并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根据实际情况,对比率进行适当调整,维持一个适度的负债规模。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反之,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同样,企业还应对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和债务偿还期限进行合理安排,防止在日后经营过程中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风险。

(四)制定切实的负债偿还计划

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还款计划,保证到期还本付息。对于短期负债,企业一般应将其速动比率保持在不低于1: 1,流动比率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以保证企业在短期内有足够的资产偿还到期债务;长期负债主要依靠长期资产偿还,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将利息保障倍数控制在大于1的水平,否则难以保证有足够的资产偿还到期本息。只有预先制定好负债偿还计划,中小企业才能更为有效地降低债务融资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五)分析利率、汇率走势,合理筹资

针对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我国资金市场供求情况,正确把握未来利率走向。当预计未来市场利率将会逐渐走高的时候,采用固定利率的方式向银行借款,能够把融资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线上。当预计未来市场利率将逐渐走低的时候,采用浮动利率的方式向银行借款,能够使融资成本随利率逐渐走低而降低。对于筹集外币带来的风险,应预

测和分析汇价变动趋势,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其内在规律找出汇率变动趋势,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在预测汇率变动的同时,还应在筹资战略上和具体筹资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例如:注意债务币种和期限的分散以及对债务货币实行“配对管理”等。

六、总结

债务融资既是一种财务策略,更是一种筹资战略。企业在债务融资决策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充分考虑融资结构和还款期限等因素,树立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在正确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庆华.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J].经济师,2005 (2):23-26.

[2]狄娜、顾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4

(20):15-19.

[3]郭斌.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理论综述及其启示[J].金融研究,2005 (3):12-17.

[4]胡天然.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现实初探[J].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 (12):9-12.

[5]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 (5):18-20.

[6]章昌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4 (11):24-26.

[7]安广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2005(10):8-12.

[8]杨静等.融资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企业技术进步,2005(7):19-22.

[9]陈强.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衡量与防范[J].企业家天地,2007(8):66-67.

三、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鉴于当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明显上升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1、高度重视法人代表的品行素质。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多数系个人或家属所有,所以法人代表的品行素质如何对银行贷款的风险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更要防

止企业经营者因心灰意冷而一拍屁股走人赖账的现象。为此,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客户经理要高度关注企业法人代表本人的品行素质,加强对法人代表日常行为的监控和信息搜集工作,并将其作为银行贷款准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法人代表品行不端的企业,即使经营再好,看似安全,也应列入风险监控对象,以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2、高度重视行业及企业经营状况。在当前通货膨胀加剧和货币紧缩的严峻形势下,客户经理要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的微观层面,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从中找出潜在的风险点和不确定因素,重点加以关注。尤其要重视企业产品滞销、库存增加和应收账款上升,以及资金极度紧张等重要风险信号,做好跟踪监测工作,及时把握企业动态状况,必要时及时预警风险,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

3、高度重视企业还款来源。一是要对客户贷款办理足额的抵押。目前,农行中小企业贷款的房产和土地抵押率较高,这为有效降低信贷风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信贷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行要求的折扣率核定企业授信额度,以有效控制贷款风险。二是要综合各种因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确定其正常的还款来源,为贷款偿还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要加强对企业是否参与民间借贷等其他资金来源的调查,全面掌握企业资金的债务链,提高贷款的安全性。

4、高度重视信贷精细化管理。为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客户经理及相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谨慎对待每一笔业务,规范操作,把信贷业务发展牢牢建立在风险可控、资产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贷后管理,切实提高管理质量,强化对客户经营风险的监控力度,经常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在检查中,不仅要密切关注客户经营、资金运转等情况,更要关注担保人或被担保人的经营情况,防止因担保人经营困难,导致第二还款来源不足的风险,以及信贷客户自身经营情况正常、但被担保人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风险。同时,要改变传统的偏重企业报表的习惯性做法,更加注重客户人品、产品、押品等“三品”,及水表、电表、纳税表等“三表”,做到不重光环看人品 、不重资产看产品、不重报表看押品,以真实、全面反映客户的经营情况。

5、高度重视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从农行实际情况看,客户经理综合素质偏低,分析判断能力和信贷管理能力较弱,是导致贷款风险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部分客户经理对企业流程不熟悉、不了解,不能有效分析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缺乏应有的财会知识,未能有效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人手不足,客户经理忙于应付日常信贷业务操作,无暇对客户进行调查,导致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等等。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客户经理的业务培训,使每个客户经理都熟练掌握起码的信贷业务知识、企业经营和会计核算基础知识,使客户经理真正成为本职岗位工作的行家里手、企业生产经营的理财参谋,从而更好地降低信贷风险,实现银企互利双赢的目标。

如何识别与控制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最常用的方法。二、风险管理的策略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等措施。1,风险分散式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出售和其他商业银行组成因吐纳贷款的方式,是自己的授信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风险。风险分散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风险分散策略是有成本的,主要是分散投资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但与集中承担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风险分散策略的的成本支出显然是值得的。2,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表的资产的一种策略性选择。风险对冲对对公业务市场风险非常有效,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景象风险对冲。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惊醒自我对冲的风险,通过国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购买保险,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承包人。非保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保险以外的其他安排将其业务中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可以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转移利率、汇率、股票和商品价格风险,利用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转移信用风险。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对公业务市场,以规避承担该业务/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简单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风向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其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向管理的主导策略。5,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转移进行有效管理,而且又很难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

山东临沂多层次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2009-8-12金融时报

临沂市私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该市积极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93亿元,较年初增长23%,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加快担保体系建设

为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投入,今年3月,该市安排财政资金在原有1亿元注册资本金基础上,对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新增注册资本1.5亿元,进一步增强了其担保能力。截至6月末,在保业务24项,在保贷款金额3.8亿

元,较年初增长217%。并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为基本面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资金周转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垫资服务。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共设立还贷周转基金2.8亿元,累计为37家中小企业提供周转资金6.3亿元。去年8月,成立中小商业企业维护借款信用联合会,为会员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截至今年6月末,会员企业达到73家,信用担保专项基金达到6000万元,累计为成员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000万元。去年11月,人行临沂市中支和市金融办以河东开发区为试点,组织区内11家企业成立全市首家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协会,对会员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对出现的临时性还款困难进行内部互助。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为会员提供互助资金5500万元、贷款担保2800万元。

健全贷款风险补偿体系

去年4月,人行临沂市中支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由市财政每年出资500万元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截至今年6月末,已分两批对亿盛担保等10家担保公司实施风险补偿732.13万元。

今年2月,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风险补偿。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获得风险补偿资金200万元。受此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快了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的设立步伐。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共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46个,覆盖全市各县区。

实施“绿色通道”

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今年2月,临沂市政府转发人行临沂市中支、市经贸委等5部门制定的《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工程实施暂行办法》。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按生产型、流通型和科技型三种类型,确定一批优质成长型中小企业作为“绿色通道”工程服务对象,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作为服务平台,其中三星或以上担保机构可直接成为服务平台。凡列入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工程服务范围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对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原则上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不超过基准利率的30%;凡为列入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工程服务范围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纳入市政府风险补偿范围;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合理设定风险分担比例。截至6月末,人行临沂市中支已会同市经贸委筛选230家中小企业作为首批“绿色通道”工程服务对象,并确定5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作为服务平台。

探索融资新方式

今年3月,临沂市政府转发人行临沂市中支、市工商局等5部门制定的《临沂市动产抵押股权质押暂行办法》,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确认动产抵押股权质押效力的意见》。明确规定:当事人以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设立抵押,并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可用于申请银行贷

款或清偿债务;人民法院系统依法确认动产抵押、股权质押法律效力;抵押人以动产、股权作抵押或质押的,债权人可直接对抵押、质押物实施监管,也可委托有资质的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监管。今年1-6月,全市共为中小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426件、抵押登记额62亿元,获得银行贷款26.5亿元;累计办理股权出质登记65件、出质登记额15.7亿股,融资金额达到22.2亿元,股权出质融资总额列全省第一。

四、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特点

1. 风险和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我国的中小企业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由于历史的原因,普遍存在着组织制度、产权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素质较低,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的经验决策以经验为主,缺少科学的程序,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容易忽视风险和风险管理。有关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管理者和员工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即使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其风险管理也是一种被动式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活动也往往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可以说,中小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它们在面对风险时往往手足无措。

2. 风险管理水平落后。中小企业具有许多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规模小、投资少、活力强,对市场反应灵敏,“船小好调头”;二是对资源获取的要求不高,能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环境条件中,环境适应能力强。正因为“小”,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讲,更容易管理,也就更容易控制和回避风险。但由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单一,机构不健全,对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把握。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水平的制约及企业在软件、硬件方面基础管理手段比较薄弱,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

3. 风险后果严重,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小”是中小企业的优势,但同时“小”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与大企业相比,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容易面临各种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大的风险,极易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导致倒闭。因此中小企业的风险后果相当严重。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小企业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据英国贸工部对19xx年至19xx年中小企业寿命的统计,近一半的新建企业“活”不过三年。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今年开张明年停业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风险,更加显示了中小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五、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国内外的大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对于风险管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可以借鉴这些大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管理方法。

1. 实施管理创新,促进中小企业主向管理者身份的转变。正如Hofer和Charan所说:“在各种可能的不同转变中,或许最难以实现、但是对于组织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从有企业家一人管理的企业转变为由根据职能组织的专业管理团队运行的企业。”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脱胎于原有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企业基本实行的是家长式的管理模式,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团队,管理的风险过于集中,面对风险采取应对措施时缺少科学的决策程序,因此,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职能明确、分工协作、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使中小企业由一

人管理的企业转变为管理团队运行的企业,从而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水平。

2.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其数量、质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兴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才相对比较缺乏,而且由于发展空间有限,人才特别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员工的潜能,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 塑造符合本企业特质的企业文化,增强全员风险意识。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是确立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历史较短,且大多脱胎于个体私营企业,长期以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造成了人才难留的局面,因此,要塑造符合本企业特质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环境的感染、诱导和约束等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决的动力。同时在企业内部加强全员的风险意识,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知识获取、交流、传输、共享机制,降低企业因知识差异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林汉川等编著.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颜光华等著.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巴顿著.王剑峰等译.企业风险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