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青年读后感

敬告青年读后感

141711班 阿依达尔 12171025

一、写作背景

陈独秀写下《敬告青年》的时间是19xx年,1840年中国的被动开放至此已有75年。在这个过程里,中国自身的变革一直在不停地进行。先是局部地区被西方打开,后来逐渐变为被西方全面控制;再是经济上被西方渗透,逐渐变为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经济全面地被控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中国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地加深了。

在这75年的过程中,矛盾不断产生,然后被以各种方式尝试解决。从初期被动接受西方的技术,到“洋务运动”全面地学习西方技术,到“百日维新”,到“立宪”,最后到辛亥革命。被动的保守的也罢,积极的理想的也罢,中国在75年中,不能不说是一直在朝着一个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新更强的目标前进。但是时至今日,我们能看到的,是这一系列的变革过于崎岖和缓慢了。

到了十九世纪的时候,东西方的平衡已经因为工业和商业的原因发生了倾斜。中国的国民性格中的积极与消极的对比也因为衡量的标准发生了变化而变化。积极方面被削弱,消极方面却越发膨胀。仅在这方面看,我们中国在革新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思想方面的阻力可想而知。对国民性的改造也就越发重要了。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就提出了对青年一代的国民性进行改造,作者在文章开头便写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理念上有所区别,我们注重的是“少年老成”,而他们注重的则是新的创造思维,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思维,一个渴望进取的思维,“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份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准斯以谈,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他告诫青年们要恢复本属于自己年龄的那份朝气,那份活力,那份敢于奋斗的勇气,那份敢于探求真理的士气。作者提醒青年们,要懂得奋斗,当时大部份青年都被那种陈旧的思想同化了,没有了奋斗的士气,于人身则死,于社会必亡。他呼吁青年们放弃那种陈旧腐朽,追求新鲜的真理,努力救自己,救国。

二、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里,陈独秀提出了六点: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点对青年人的希望可以总结为民主、科学、人性、

理性、改革和开放。陈独秀提出的这六点,正是分析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研究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指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弱点,向中国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因为青年之于社会“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他呼吁广大青年们要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权利。人们有自己的人身权利,没必要甘心做统治阶级的奴隶,我们同是人类,生下来时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就是“人权”即“民主”思想。这些如今听起来好像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当时,在一个被这种文化渲染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古国,这一思想听起来是多么的荒诞。陈独秀在当时提出这一观点,无疑是对传统思想的一次巨大冲击。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进则退是中国的古老语录。当中国在封建社会下自甘堕落了这么多年,一个伟大的文化古国在封建社会停滞了这么多年,一个本来领先于世界的泱泱大国沉默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成为了一个落后的国家,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世界一直在进步,而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无与伦比的古老文化的中国却固步自封,陈独秀提出了这种改革,开放的思想,对于当时的中国的病症认识极深。

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古代,多少名人志士因不满官场的贪污腐败,远离官场,归隐山林,只导致了官场的愈发腐败,人们放弃了正义的奋斗,反而认为那是清高之举。作者把这条作为对青年的告诫,其实就是想说作为祖国的一份子,应当努力的站起来,不做不闻天下事的隐士,而是积极进取,把自己融入到“世”中,做一个“入世”而不是“出世”的有志青年。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多少年来,国人一直以“天朝圣国”自居,根本就没有世界意识,一味的盲目自大使我们国民渐渐磨灭了进取心,科技渐渐落后,弱肉强食,才导致了近代中国一场场悲剧。一味的闭关自守,使我们看不到世界的变化,看不到我们的危机,直到危机到来时,已经无法避免,这是我们悲哀。

陈独秀指出:“各国之制度文物,形式虽不必尽同,但不思驱其国于危亡者,其遵循共同原则之精神,渐趋一致,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也就是说,人类文明中有些普世的价值,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国情而加以抵制,那就是闭关锁国,是违背世界潮流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陈独秀提出这一条,在更深层次上是阐发了“人性”与“理性”。中国传统文化用封建的纲常礼教、仁义道德否定人性、 否定个体,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用重农抑商、重义轻利否定实利,这种非理性的文化传统,是导致近代中华民族缺乏人文主义的活力、没有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

原因之一。近代西方文明,则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文主义,激活了创造力,又经过了二百多年的启蒙运动,把人性上升到了理性和法治,“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才有了今天的文明。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中国的迷信文化根深蒂固,作者呼吁人们崇尚科学,不要陷身于迷信想像之中,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改革开放!必须解放思想!

三、《敬告青年》的意义

陈独秀的这篇文章直接切入了话题的核心,舍弃讨论,直接呼吁。它更像一篇战前的檄文。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无法将它作为某种理论甚至只是某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来讨论和分析。它只是一篇情绪激昂的“社论”。它的任务并不是向读者介绍和推广文章里面提到的那些西方思想的进步面。它的任务在于表明一种态度,营造一个局势。在成为“导师”之前,先做一个“号手”。

这篇文章是发表于五四运动之前的四年。用近代史的观点来说,当时的中国革命还只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以可以说这篇“檄文”在激励号召青年同过去决裂的时候,还未指明决裂之后的方向。摆脱了过去,又该何去何从,这个答案,则自然留给了其后的革命来回答了。

 

第二篇:读后感

追求细节做智慧的班主任

读《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有感 看到齐学红老师的这本《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的时候,我注意到书中

的几行小字“细节如金,其中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你若不懈挖掘,将收获一 颗颗闪亮的心。”细节决定成败。古时亦然,而今亦然,适用于教育亦是这样。

翻开书本,三十二个案例讲述了种种教育细节,令人耳目一新,每一个教育

小故事都点缀着教育小语和小帖士,蕴含了班主任创生教育的闪亮智慧。

对孩子要用心。有一个小故事让我们准确记住并教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这

是对他们基本的尊重,对于孩子我们往往忽视很多东西,认为他们只是一个孩子而已,的确如此,孩子只是孩子,由于年龄局限,他们的行为也有所局限,但是孩子也是一个有感情有判断能力的人,你用心记住孩子,用心关注孩子,孩子就能感受的到

巧用方法管理孩子。书中不少小案例都显示除了班主任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教

学,经过这几年的教育工作,我发现仅仅情感管理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是不够的,孩子毕竟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即使知道错了,不应该这么做还是做了,好的方法好的策略,也是管理工作所必须的。有两则小故事是 “走神监视器”,以及巧施“三律”,野徒儿变乖了等案例,不得不承认这些班主任们的睿智,孩子的成长不是纯粹的,没有受过约束的人是难以长大的。孩子自省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有时候,只需要我们找一个契合点,捅破一层窗户纸,孩子们的内心就会有很大的震动,这需要爱心,也需要施之以才的方法。

对孩子以爱的鼓励。一个拥抱,可以让孩子感到温暖,有归属感;一张笑脸,

能够让孩子感到轻松和鼓励;一番激励的话语,能从心灵深处感染孩子;一个信任的眼神,能让孩子感到被重视;一张小纸条,也可以传递爱和信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张贴纸、一张贺卡、一封表扬信都可以成为爱的信物。曾几何时,自己已经忽略了这些细节问题,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爱孩子吗?爱!毋庸置疑,可是怎么爱?如何爱?我没有思考我这个问题,感情的付出是必须的,我爱孩子可是却不知道怎么爱,以前就会说孩子的父母不会教育孩子不会爱孩子,而当老师的就会了吗?我们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爱了吗?这些教育的细节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如何教育孩子,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做到了就是成功。

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孩子就得走进孩子的心里,明白他真正在想什么,对

症下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话,有时候自己为自己找借口,事情太多,忙死了谁还顾得上这个,其实说到底,自己忙还不是为孩子忙,可是自己经常做捡了芝麻漏掉西瓜的傻事,认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俯下身子和孩子交流,在交谈时观察孩子,小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做到了教育就变得生动起来,就变得民主起来。而自己也会有一中成就感,自己成了孩子最信任的人,给孩子以最诚恳的意见或建议,谁都不想做孩子心中的“恶人”,可是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有时的确属于“恶行”,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说话交流的权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