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的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约翰〃洛克。全书围绕“绅士教育”展开论述。书中以浅显易懂的文辞,来指导人们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作者的教育主张先进且合理,对后世影响颇广。直至今日,他的教育哲学依旧是教师们研究的典范。

在洛克的眼中,教育是不允许出现错误的,教育上的错误对人一生的影响是洗刷不掉的。正如作者所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多由教育的差别造成。书中多次提及“习惯”的养成,要让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习惯,所以作为教育者要传授给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孩子有固定的良好的思维模式,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并不是大人武断地呵斥阻止,而是作为一种指引,一种示范,去教导孩子分辨正误。

全书首先提出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正如“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好的身体,就是去了成长最基础的条件。对待孩子,不能娇生惯养,大多数的儿童都会因为父母的娇生惯养而弄坏了身体。这样的特点在当今的中国显得格外突出。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要求,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反而夸大了长辈对儿童的呵护和爱。营养过盛缺乏锻炼,导致儿童的体质下降,直接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心理方面,所谓的娇生惯养也是一些孩子变得格外的自私蛮横。娇宠反而成为了孩子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阻碍。在这里要提到,反对娇生惯养并不意味着要可以去让孩子吃苦,也要注意合理的安排孩子的饮食,确保他们能有足够的营养。还要适当地予以孩子正确的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孩子幼小时所得到的印象,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都对他的成长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要在孩子最适宜接受父母教诲年龄段,给他良好的原则和牢固的习惯,这才是最可靠的。因为随着年龄的

增长,孩子需要的自由空间也就随之而来,很多事情他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比起父母的说教,他们更信托用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出现的问题。

而在真切的关注孩子身体健康方面,书中则从“温暖”“脚”“衣服”“游泳”等关键词切入,所讨论的话题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却透露着生命的可贵和磨练意志的重要性。衣服不宜穿得过厚,鞋子不必过于保暖,我们过度呵护只能换来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残疾。早餐不要吃的过饱,不然会影响到白天的学习效果。要注意充分的享受睡眠时间。要在生病的时候谨慎用药。要学会交友之道,益友往往会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也要让孩子从小注意礼貌问题,懂礼貌并不包括对成年人的妥协。教育孩子们从小懂得怎样能成为一个有学识的绅士,而不是粗鲁的莽夫。

作者也提到要孩子学会精神节制,受到精神的影响,自然就会对行为产生影响。节制的生活会净化孩子的身心,不流于表面的浮华。更要注重精神的力量,要教孩子学会自我克制,摆脱消沉的、极端的想法,要记住时刻鞭挞自我,时刻进行自省,同时也要记得常常鼓励自己,这样才能让孩子做到更加完美,不会因为过分自省而自卑,也不会因为过度自我鼓励而自满。当儿童开始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之后,就要教会他们要有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另外还要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捉住他们在兴趣上的有利时机,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要教导他们坚持的信念。学会淡然地、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得失。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们心里的成长。要真真切切的从一个家庭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更不应该歧视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每个人在成才的道路上各有不同,不能将应

试教育所测验出来的高分生定义为优等生,因为高分低能的人大有人在。我们要学着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学会因材施教。放宽要求也并不是放纵,要严而不厉,要教会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万万不能做。

洛克的教育思想具有突破性,摒弃了当时流行的“天赋观念论”,他着眼于孩童时期的基础教育,学习的内容要广泛,包括阅读、写字、图画、数学、多门语言、历史法律、天文地理、甚至还有浅显的哲学理论。主张教育时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要鼓舞孩子,促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而言,兴趣教学是很难实现的。人口过多、教育水平不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甚至是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兴趣教学的推广。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的进行“教改”,但想转变教育现状,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尝试过程。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在保证孩子应试成绩的基础上,去开发孩子身上的潜能,不能让孩子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教育就是这样,一步错,就很难弥补。所以每位从教者都要有一颗负责的心。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护。《教育漫话》就是在告诫我们,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要学会动员每个家庭,多投入点精力到孩子的教育方法上,不急于求成,不过分压抑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且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使少年成才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细节入手,真正的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知识,来哺育祖国的花朵。

 

第二篇:《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说,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弄湿手没有任何不适和弄湿脚而得伤风的如此之区别就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说习惯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会对健康有害。在“饮食与用餐”中也同样强调人的味觉嗜好美味佳肴全是习惯使然,并劝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面包的习惯和固定用餐时间的习惯。可见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其实习惯不仅是对一个孩子重要,对一个人更是重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动作成为一个习惯,进而发展成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习惯并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犹如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对于还是处于一张白板的状态的孩子们,要他们主动地去养成良好习惯则是难以办到的。所以父母、老师这些教育者们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正确合适的教育,教育者的意义便在此体现了。而这引导的形式不仅是在儿童面对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是在他们做了错事后尊尊教导,始终要记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儿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了如今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事“父母

应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而儿童是有着极强模仿力的,特别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作出与自己父母相似的行为,这也是说明了孩子“白板”一样的特性——可塑性极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为榜样,是在平常生活中就体现的,而非故作姿态。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应该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而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对待一些事也是采取不所谓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不正确的,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笔就会在他们的白纸上留下显眼的印记,而且这种不把孩子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应属于儿童”。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无一点带头作用,这无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谓说一套做一套。再者,一些成人喜欢用“自己是长辈”这一特权来强迫孩子而给自己树立所谓的权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这是极为不正确的。同时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父母的权威,应该是“首先凭借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们年龄稍长,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不管怎么说,“爱”是父母也孩子间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连接。而这句话同时也说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的成长变化很快,在不同时期,对待他们和教育他们的方法也是应有不同的。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来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