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模板带评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2]夹具设计

     班  级: (宋体四号字)

姓  名: (宋体四号字)

学   号: (宋体四号字)

指导教师: (宋体四号字)

完成日期: (宋体四号字)


任 务 书

一、设计题目:……[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2]工艺装备设计

注:[1]为零件名称,如拨叉、活塞等,[2]为所设计夹具的那道工序,如钻孔,铣大端面等。题目必须与封面题目一致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

(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所加工的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                      1张

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约5000-8000字)                        1份

四、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            ,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设计方案         ,图纸表达          ,说明书撰写        

综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       

日  期       

摘 要

介绍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宋体,四号字,200~300字,1.5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

▲单独占一页,不要写感想、致谢等内容

Abstract

  将摘要翻译成英文(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单独占一页,1.5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

 

目 录

(宋体,四号字,1.5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

1标题(一级)………………………………………………1

1.1标题(二级)…………………………………………1

  1.1.1标题(三级)……………………………………1



1标题(一级)

(标题1,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或6磅,单倍行距)

1.1标题(二级)

(标题2,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或6磅,单倍行距)

111标题(三级)

(标题3,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或6磅,单倍行距)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

正文页码以阿拉伯数字从第1页开始

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宋体,五号字,单独占一页,1.5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

格式标注形式;

连续出版物:[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标引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译著:[标引序号]作者.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集:[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A]. 编者. 文集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D]. 所在城市:保存单位, 年份.
专利:[标引序号]申请者. 专利名[P]. 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标引序号]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S].
技术报告:[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R]. 报告代码及编号,  地名: 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EB/OL]. http://…,日期.
光盘文献(数据库):[标引序号]作者. [DB/CD].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的格式标注,本刊要求

例:

[1] 苏翼林.材料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赵 俊,楮乃雄.AG材料床身的结构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1996,26(03):27-29

[3] 张  平.铣床夹具优化设计的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二篇:课程设计评语模板

抄写注意:[ ]内的句子是其前面一句话的替换句,同学们抄写时可选择[ ]内外的句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完全一样的评语体系,同时请注意保持语句通顺。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优秀 全程主持(积极参与)课程设计[主持(积极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任务,如策划、设计方案、人员分工等];在课设团队中起重要组织、协调作用[负责组织、协调团队成员的分工];独立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作风严谨;为团队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付出很多精力及时间]。

能很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课程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计算正确、图纸符合要求;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用理论知识对课程设计所涉及的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收集并综合利用资料的能力强,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把握程度好[答辩时对设计进度及任务分工情况了如指掌],回答问题思路清晰[回答教师问题圆满,并有某些独到的见解],陈述相关知识点时语言流利、概念清楚[从答辩情况来看,基础理论知识扎实]。

经答辩小组讨论,一致认定其课程设计最终成绩为优秀。

抄写注意:[ ]内的句子是其前面一句话的替换句,同学们抄写时可选择[ ]内外的句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完全一样的评语体系,同时请注意保持语句通顺。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良好

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任务,参与设计方案、分工等前期工作];能较好地协调自己与团队其他成员间的工作[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配合、协调较好];独立工作能力较好[工作态度认真、细致、严谨],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

能较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课程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计算正确、图纸符合要求;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用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深入分析

[收集并综合利用资料的能力较强,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较为了解[答辩时对设计进度及任务分工情况了解清楚],回答问题思路较清晰[回答教师问题较圆满],陈述相关知识点时语言流利、概念较清楚[从答辩情况来看,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

经答辩小组讨论,一致认定其课程设计最终成绩为良好。

抄写注意:[ ]内的句子是其前面一句话的替换句,同学们抄写时可选择[ ]内外的句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完全一样的评语体系,同时请注意保持语句通顺。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中等

全程认真参与课程设计[认真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任务];能积极主动配合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工作步调、进度一致];工作态度较好[能积极、主动完成份内设计工作],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做出了一定贡献。

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达到课程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流利,计算正确、图纸符合要求;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总结,并能用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具备收集并综合利用资料的能力,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较熟悉[答辩时对设计进度及任务分工情况较熟悉],回答问题思路较清晰[回答教师问题较圆满],能清楚陈述相关知识点,基本概念较熟悉[从答辩情况来看,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掌握]。

经答辩小组讨论,一致认定其课程设计最终成绩为中等。

抄写注意:[ ]内的句子是其前面一句话的替换句,同学们抄写时可选择[ ]内外的句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完全一样的评语体系,同时请注意保持语句通顺。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及格

参与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环节[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任务];能配合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工作步调、进度基本一致];工作态度一般[能顺利完成份内设计工作)。

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基本达到课程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流利,计算正确、图纸基本符合要求;熟悉并了解课程设计内容,但不够系统、完整,就课程设计设计的某些问题能进行简单分析[能收集并综合利用资料,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稍欠缺];

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了解程度一般[答辩时对设计进度及任务分工情况有一般性了解],回答问题思路尚可[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能清楚陈述相关知识点,无重大原则性错误,基本概念能够理解[从答辩情况来看,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

经答辩小组讨论,一致认定其课程设计最终成绩为及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