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及验证

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及验证

姓名:肖风      学号:201000100122      20##级生物工程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碱变性提取法的原理及各种试剂的作用,掌握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的方法。

2 、掌握质粒DNA的纯化方法,即用酚、氯仿抽提法除去质粒中的蛋白质。

3 、学习并掌握凝胶电泳进行DNA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原理,凝胶的制备及电泳方法及凝胶中DNA的分离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碱变性提取法

提取和纯化质粒DNA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碱变性提取法、煮沸法、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EB一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和Wizard法等。其中,碱变性提取法最为经典和常用,适于不同量质粒DNA的提取。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操作,一般实验室均可进行。提取的质粒DNA纯度高,可直接用于酶切、序列测定及分析。 碱变性提取质粒DNA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细胞以扩增质粒;收集和裂解细胞;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在细菌细胞中,染色体DNA以双螺旋结构存在,质粒DNA以共价闭合环状形式存在。细胞破碎后,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均被释放出来,但是两者变性与复性所依赖的溶液pH值不同。在pH值高达12.0的碱性溶液中,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的大部分氢键断裂,但两条互补链不完全分离。当用pH值4.6的KAc(或NaAc)高盐溶液调节碱性溶液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可恢复原来的共价闭合环状超螺旋结构而溶解于溶液中;但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是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一SDS复合物等一起形成缠连的、可见的白色絮状沉淀。这种沉淀通过离心,与复性的溶于溶液的质粒DNA分离。溶于上清液的质粒DNA,可用无水乙醇和盐溶液,使之凝聚而形成沉淀。由于DNA与RNA性质类似,乙醇沉淀DNA的同时,也伴随着RNA沉淀,可利用RNase A将RNA降解。质粒DNA溶液中的RNase A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可通过酚/氯仿抽提除去,最后获得纯度较高的质粒DNA。

2、琼脂糖凝胶电泳

凝胶电泳技术操作简单而迅速,分辨率高,分辨范围极广。此外,凝胶中DNA的位置可以用低浓度荧光插入染料如溴化乙锭(EB)或SYBR Gold染色直接观察到,甚至含量少至20 Pg的双链DNA在紫外激发下也能直接检测到。需要的话,这些分离的DNA条带可以从凝胶中回收,用于各种各样目的的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两种凝胶为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这两种凝胶能灌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径,也能以许多不同的构型和方位进行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易于操作,适用于核酸电泳,测定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离经限制酶水解的DNA片段,进一步纯化DNA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溶液中,由于核酸有磷酸基而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迁移速率主要取决于下面6个因素:

(1)样品DNA分子的大小:电泳时,线性双螺旋DNA分子是以头尾位向前迁移的,其迁移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所含碱基)的对数值成反比,这是因为大分子有更大的摩擦阻力。

(2)DNA分子的构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构象不同的DNA分子,其迁移速率不同。在抽提质粒DNA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超螺旋的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质粒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一条链断裂,变成开环DNA(open circle DNA,oeDNA)分子,如果两条链发生断裂,就转变为线状DNA(1iner DNA,L DNA)分子。这三种构型的分子有不同的迁移率。一般情况下,超螺旋型迁移速度最快,其次为线状分子,最慢的是开环状分子。

(3)琼脂糖浓度:琼脂糖浓度直接影响凝胶的孔径,一定大小的DNA片段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的泳动速度不同。通常凝胶浓度越低,则凝胶孔径越大,DNA电泳迁移速度越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选用的凝胶浓度应越低。

(4)电泳所用电场:低电压条件下,线性DNA片段的迁移速率与所用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带电颗粒泳动越快,但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不同长度DNA泳动的增加程度不同,因此凝胶电泳分离DNA的有效范围随着电压上升而减少。为了获得DNA片段的最佳分离效果,电场强度应小于5 V/cm。

(5)缓冲液:缓冲液的组成和离子强度直接影响迁移率。当电泳液为去离子水(如不慎误用去离子水配制凝胶),溶液的导电性很少,带电颗粒泳动很慢,DNA几乎不移动;而在高离子强度下(如错用10×电泳缓冲液),导电性极高,带电颗粒泳动很快,产生大量的热,有时甚至熔化凝胶或使DNA变性。

 (6)温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时,不同大小DNA片段的相对电泳迁移率在4~30℃内无变化,一般琼脂糖凝胶电泳多在室温下进行,而当琼脂糖含量少于0.5%时,凝胶很脆弱,最好在4℃下电泳以增加凝胶强度。

三、【实验材料】

恒温振荡培养箱,高速冷冻离心机,漩涡振荡仪,水浴锅;1.5mL离心管,50mL离心管,不同型号的吸头,微量移液器等。

菌体:E.coli DH5α受体菌,具有Ampr标记的质粒pUC19

微波炉,电泳仪,制胶槽,电泳槽,梳子,锥形瓶,电子天平,手套,紫外灯,Eppendorf管,刀片,塑料薄膜等。

酶切后的DNA样品或其他待分离纯化的DNA样品;琼脂糖,TAE缓冲液,溴化乙锭(EB),6×上样缓冲液,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DNA Marker λ/Hind III,5 mol/L pH5.2的醋酸钠,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准备

    1、LB培养液+1%葡萄糖

按照附录所示配方配制LB培养液,并添加1%葡萄糖,115℃灭菌30min,分别分装于100mL锥形瓶中20mL,300mL锥形瓶中50mL;同时配制固体培养基用于活化菌株。

2、枪尖:1000μL(蓝色)、200μL(黄色)、20μL(白色),灭菌备用

3、离心管:1.5mL离心管于500mL锥形瓶中,50mL离心管2支,灭菌备用

4、吸管:10mL吸管,灭菌备用

(二 )、质粒提取

1、细胞培养

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上挑去携带有质粒pUC19的E.coli 单菌落,接种于20mL含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将过夜培养液吸取2—3mL接种到50mL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37℃培养4—6h,即到达菌体生长的对数晚期。

 2、 质粒提取

2.1. 取30mL菌液于50mL灭菌离心管中,在7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细胞。空管质量为15.570g。

2.2. 向离心管中加入5mL冰箱预冷的溶液Ⅰ,加入溶液I主要是为了打散菌体,使菌体沉淀转变成为均匀的菌悬液,为下一步破碎菌体做准备,可剧烈振荡,此时细胞尚未破裂,不用担心染色体断裂。为节省时间,可在漩涡振荡仪上混匀。通过步骤(1)离心,弃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使上清液全部流尽,用吸水纸擦干,称量菌体质量,为15.742-15.570=0.172g。

2.3. 按湿菌体质量:溶液I体积=100mg:1mL的比例加入用冰箱预冷的溶液I(2mL),剧烈振荡,使细菌完全分散,将离心管置于碎冰中冰浴5min

2.4. 以2倍体积加入新配制的溶液Ⅱ(4mL),轻摇轻加,至半透明溶液形成。此步是DNA变性的关键步骤,加入溶液II后,菌悬液pH上升到12左右,为强碱性,破坏大肠杆菌(G-)细胞壁,此时,溶液变粘稠、透明,无菌块残留,因为染色体DNA与质粒DNA均变性溶解于强碱溶液中,蛋白质也溶于溶液中,但质粒DNA双链不完全分离。因此步染色体DNA释放,故动作必须轻柔,不能剧烈震荡,否则染色体DNA会断裂成小片段,不形成沉淀,而溶解于溶液中,与质粒DNA混合在一起,不利于质粒DNA提纯。可缓慢上下颠倒离心管数次,既要使试剂与染色体DNA充分作用,又不破坏染色体的结构。

2.5. 以1.5倍溶液I体积量加入冰箱预冷的溶液Ⅲ(3mL),轻加轻摇,慢慢颠倒数次,使之在粘稠的细菌裂解物中分散均匀,然后将离心管置于冰上10min,此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物。此步是质粒DNA复性的关键步骤。动作要轻柔,理由同上。同时可减少对质粒DNA的破坏,使其保持超螺旋闭环结构。

2.6. 12000r/min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轻轻转移到另一洁净离心管中,向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 3mol/mL 的NaAc和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混匀,-20℃下静置30min,沉淀DNA。

2.7. 如(6)中离心15min,小心弃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纸巾上,以使所有的液体流出。

2.8. 向沉淀物中加入70%乙醇3mL,不打散沉淀洗涤一遍。12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纸巾上,室温干燥。

2.9. 将DNA沉淀溶于1mLTE缓冲液中,加入RNase A(终浓度大于50μg/mL)。37℃保温0.5—1h。

3 质粒DNA的纯化

     3.1. 将上述DNA溶液平分在2个1.5mL的微量离心管中,每管0.5mL,分别加入等体积的Tris饱和苯酚溶液,混匀,7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液到另一洁净微量离心管中。离心后,苯酚位于离心管的最下方,蛋白质层位于中间,溶解有质粒DNA的水层位于最上方。离心管从离心机里取出后,尽量减少晃动,以免蛋白层污染DNA水溶液,使分界面模糊、不清晰,不利于下一步分离。使用苯酚等有腐蚀性的有机溶剂时,一定要戴橡胶手套,注意安全。一旦皮肤被苯酚等污染,立即用大量水清洗。

3.2. 加入等体积苯酚:氯仿(1:1)混合液,混匀,7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液到另一洁净微量离心管中。

3.3. 加入等体积氯仿溶液,混匀,7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水相到另一洁净微量离心管中。

3.4. 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1/10体积的3mol/L NaAc溶液,混合均匀,于-20℃沉淀0.5h以上。沉淀质粒DNA可采用无水乙醇,需在低温条件下静置。由于细胞裂解时同时释放出一些酶类,低温条件可保证DNA水解酶类保持在低活性,以减少其对DNA的降解。用70%的乙醇洗涤质粒DNA沉淀,主要目的是利用乙醇中的水分溶解残余盐类等杂质。在加入RNase A前洗涤去盐类,可保证酶活不受其影响。

3.5. 12000r/min离心15min,收集沉淀,弃去上清液并干燥。

     3.6. 在沉淀DNA中,加入70%乙醇200μL,不打散沉淀洗涤一次,12000r/min离心1min,小心弃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纸巾上使所有的液体流出,室温干燥。

3.7. 用50μL TE溶液重新溶解DNA,温和震荡几秒钟,备用。溶解沉淀时,为获得最大量产品,应逐滴加入溶剂,边加边摇;尽量少转动离心管,避免过多样品粘于壁上导致损失。

4 DNA纯度检测(0.9%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4.1. 制板

4.1.1. 称量0.36g琼脂糖,放入锥形瓶中,加入40mL 1×TAE缓冲液,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琼脂糖融化。

4.1.2. 待凝胶温度降至大约55℃以下(手持瓶子不烫手,即感觉热但能握得住)。

4.1.3. 在模具上插入一个合适的梳子形成加样孔(如果待回收的DNA体积较大时,可用透明胶带将几个相邻的梳齿封住,使之形成较大的孔)。梳齿的位置应在托盘底面上0.5~1.00mm,这样琼脂糖浇灌到托盘时将形成符合要求的加样孔。

4.1.4. 将凝胶倒入准备好的制胶模具中,等凝胶完全冷却凝固后变成乳白色不透明状(月30min),将梳子轻轻拔出。

4.1.5. 用拇指和食指轻移胶版两侧,将凝胶体放入加有TAE缓冲液的电泳槽中,并且使电泳缓冲液高出凝胶表面。

4.2. 电泳

4.2.1. 取3μL质粒样品+1μL电泳载样液,在塑料薄膜上用微量移液管吹吸混匀,加入到凝胶孔中,枪尖应没入液面但在凝胶面上方正对点样孔处。吹洗法混匀少量液体时需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增加操作难度和误差。用微量移液器吸进液体时应该小心,避免产生气泡;吹出液体时,不要将液体从针尖口完全吹出,要留一滴在针尖口处,可预防气泡的产生。同时,溶解沉淀时,针尖应该在沉淀的最高处吹吸,可使沉淀慢慢溶解,不至于损失。注意,在塑料薄膜上混匀buffer和DNA样品时,枪尖不要太倾斜,以免吹走液滴。

4.2.2. 取适量上样缓冲液和一定量的待分离纯化的DNA样品(如酶切产物、PCR产物等)滴在塑料薄膜上,混合均匀后一同加入到凝胶孔中,样品应沉于孔底(混合液比重大)。此外,在相邻的加样孔中加入合适的DNA Marker(如λ/Hind III 3μL)。

4.2.3. 点样完成后,盖好电泳槽盖子,选择适当的电泳压(一般是5V/cm)以及电泳方向,打开电源开关,开始电泳,DNA样品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4.2.4. 当前沿DNA接近胶的前端时,切断电源,停止电泳(大约1h,100V),打开槽盖。

4.2.5. 用溴化乙锭染色10min后,用凝胶成像仪观察,记录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图:

图1  各组质粒DNA电泳条带

结果分析:

1从胶的左边开始,各条带分别是:(1)pUC19(2)DNA marker(3)-(14)为各组提取的质粒DNA带

2从左开始第三条带是我们组的电泳带。以左边第二条为例,从上到下依次是:蛋白质,染色体DNA杂带,开环质粒DNA带,线形质粒DNA带,超螺旋质粒DNA带(主带),RNA带。

3由图可见,我们组提取的质粒DNA样品中,染色体DNA、蛋白质带明显比其他一些组和marker带亮,说明抽提的不太干净,含少量杂蛋白,纯度不高。原因是在纯化的过程中未能将蛋白质除尽,吸取上清的时候也可能带进少量的蛋白质。

4我们提取出的质粒DNA中开环质粒DNA和线性质粒DNA的电泳条带不清晰,由亮度可知含量也较少。相对来说,开环质粒DNA的含量比线性的要多一点。而超螺旋质粒DNA带相对于其他组较暗,说明所提取的该质粒含量较少,操作不如其他组规范,损失了部分DNA。

七、【实验总结】

我们组提取的质粒DNA的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掺杂了少量的蛋白质与染色体DNA,而所要提取的超螺旋质粒DNA含量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在质粒提取的过程中,用碱处理时,染色体DNA可能没有完全被打散;其二是质粒纯化的过程中,吸取上清液时混入了蛋白质,且操作次数少,蛋白可能有部分没有变性。

 

第二篇:实验十一 质粒DNA的提取与纯化

实验十一 质粒DNA的提取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质粒多为一些双链、环状的DNA分子,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进行复制和遗传的辅助性遗传单位。质粒是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进行遗传工程改良物种等工作时最主要的DNA载体。提取质粒的基本步骤分为三步:①细菌的培养和质粒的扩增,②细菌菌体的裂解,③质粒DNA的纯化。本实验采取的菌体裂解方法为碱解法,质粒纯化方法为梯度离心法。

二、材料与试剂

1、材料:大肠杆菌

2、仪器: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摇床,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取液器一套,低温冰箱,冷冻真空干燥机,电泳仪,水平电泳槽,紫外观测仪

3、试剂:

Solution I 25 mM Tris-Hcl(pH7.4)

10 mM EDTA(pH8.0)

50 mM葡萄糖

高压灭菌,4℃保存

Solution II 0.2 M NaOH, 1%SDS 现配现用

Solution III 5 N KAc pH4.8

高压灭菌,4℃保存

3 M NaAc PH5.2, 高压灭菌,4℃保存。异丙醇,溶菌酶(8 mg/ml),酚/氯仿,无水乙醇,70%乙醇,LB培养基,电泳试剂

三、操作步骤

1、细菌繁殖

LB培养基,2 ml/20ml,37℃,200rpm,摇一摇,过夜

2、离心10 min,5000 rpm, 4℃;弃上淸液

3、沉淀(菌体细胞)预冷的TES缓冲液洗涤,离心10 min,5000 rpm, 4℃

加入预冷的1 ml Solution I,冰浴,10 min

4、重新悬浮,加入150 ul溶菌酶母液,室温放置5 min

5、加入1.2 ml Solution II, 冰浴,5 min

6、加入0.9 ml预冷乙酸钾,混匀,离心10 min,12000 rpm, 4℃

7、加入1.5 ml异丙醇,-20℃冰箱内放置15 min

8、离心10 min,12000 rpm, 4℃

9、取沉淀,悬于400 ul TE缓冲液中

10、加入40 ul,3 M NaAc

11、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

12、离心10 min,12000 rpm, 4℃

13、取沉淀,冷冻干燥,再悬浮于50 ul TE缓冲液中。

14、电泳检测提取DNA的质量

三、结果与分析

超螺旋结构DNA

四、注意事项

在本实验中,如果不经过RNase处理,在电泳带中,RNA会呈现极亮的带,所以,建议使用RNase处理一下。离心时应注意转速不能太低,太低会导致质粒不纯;也不要太高,否则质粒不易溶解。电泳时应注意电压,电压太高或混有蛋白质杂质时电泳带容易产生偏离和拖尾。在DNA操作中应尽可能轻地操作(尤其是分别加入溶液Ⅱ、溶液Ⅲ轻轻摇),否则质粒容易断裂,从而在观察条带时出现许多杂带。无水乙醇可用于沉淀质粒,如果质粒量比较大的话,一般用异丙醇来沉淀。

整个制备过程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

①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②细胞的破碎(有时需进行细胞器的分离)

③提取

④纯化(包括盐析,有机溶剂沉淀,有机溶剂提取、吸附、层析、超离心及结晶等)

⑤浓缩、干燥及保存。以上5个阶段不是要求每个方案都完整地具备,也不是每一阶段截然分开。

原料的选择主要依据实验目的。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注意选含量高、来源丰富及成本低的原料。尽量要新鲜原料。但有时这几方面不同时具备。含量丰富但来源困难,或含量来源均理想,但分离纯化操作繁琐,反而不如含量略低些易于获得纯品者。一般要注意种属的关系,如鲣的心肌细胞色素C较马的易结晶,马的血红蛋白较牛的易结晶。要事前调查制备的难易情况。若利用蛋白质的活性,对原料的种属应几乎无影响。如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活性,用猪或牛胰脏均可。但若研究蛋白质自身的性质及结构时,原料的来源种属必须一定。研究由于病态引起的特殊蛋白质(本斯.琼斯氏蛋白、贫血血红蛋白)时,不但使用种属一定的原料,而且要取自同一个体的原料。可能时尽量用全年均可采到的原料。对动物生理状态间的差异(如饥饿时脂肪和糖类相对减少),采收期及产地等因素也要注意。

二、前处理

1

材料选定通常要进行处理。要剔除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如不能立即进行实验,则应冷冻保存。除了提取及胞细外成分,对细

胞内及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均须先将细胞破碎,使其充分释放到溶液中。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其细胞破坏难易不一,使用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如动物胰、肝、脑组织一般较柔软,作普通匀浆器磨研即可,肌肉及心组织较韧,需预先绞碎再制成匀桨。

主要方法有:

Ⅰ反复冻融法

Ⅱ冷热变替法

Ⅲ超声波法

Ⅳ加压破碎法

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

Ⅰ有机溶媒法

Ⅱ自溶法

Ⅲ酶法

细胞器的分离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细胞经过破碎后,在适当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利用细胞各组分质量大小不同,沉降于离心管内不同区域,分离后即得所需组分。细胞器的分离制备、介质的选择十分重要。最早使用的介质是生理盐水。因它容易使亚细胞颗粒发生聚集作用结成块状,沉淀分离效果不理想,现一般改

用蔗糖、Ficoll(一种蔗糖多聚物)或葡萄糖-聚乙二醇等高分子溶液。

:

1. 分离纯化的原则

纯化包括将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分开,将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开。选择提取条件时,就要考虑尽量除去非蛋白质。一般总是有其它物质伴随混入提取液中。但有些杂质(如脂肪)以事先除去为宜。先除去便于以后操作。常用有机溶剂提取除去。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吸附法、结晶法、电泳法、超离心法及柱层析法等

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选择分离材料及预处理

以蛋白质和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质。

蛋白质的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识,一是得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来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目的,如电泳,超速离心,超滤等。在所有这些方法的应用中必须注意保存生物大分子的完整性,防止酸、硷、高温,剧烈机械作用而导致所提物质生物活性的丧失。 蛋白质的制备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选择材料和预处理,细胞的破碎及细胞器的分离,

提取和纯化,浓细、干燥和保存。

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都可做为制备蛋白质的原材料,所选用的材料主要依据实验目的来确定。对于微生物,应注意它的生长期,在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酶和核酸的含量较高,可以获得高产量,以微生物为材料时有两种情况:(1)得用微生物菌体分泌到培养基中

的代谢产物和胞外酶等;(2)利用菌体含有的生化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胞内酶等。植物材料必须经过去壳,脱脂并注意植物品种和生长发育状况不同,其中所含生物大分子的量变化很大,另外与季节性关系密切。对动物组织,必须选择有效成份含量丰富的脏器组织为原材料,先进行绞碎、脱脂等处理。另外,对预处理好的材料,若不立即进行实验,应冷冻保存,对于易分解的生物大分子应选用新鲜材料制备。

细胞的破碎

1、高速组织捣碎: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1/3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

拨至最慢处,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此法适用于动物内脏组织、植物肉质种子等。

2、玻璃匀浆器匀浆:先将剪碎的组织置于管中,再套入研杆来回研磨,上下移动,即可将细胞研碎,此法细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组织捣碎机为高,适用于量少和动物脏器组织。

3、超声波处理法:用一定功率的超声波处理细胞悬液,使细胞急剧震荡破裂,此法多适用于微生物材料,用大肠杆菌制备各种酶,常选用50-100毫克菌体/毫升浓度,在1KG至10KG

频率下处理10-15分钟,此法的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对超声波敏感和核酸应慎用。

4、反复冻融法:将细胞在-20度以下冰冻,室温融解,反复几次,由于细胞内冰粒形成和剩余细胞液的盐浓度增高引起溶胀,使细胞结构破碎。

5、化学处理法:有些动物细胞,例如肿瘤细胞可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去氧胆酸钠等细胞膜破坏,细菌细胞壁较厚,可采用溶菌酶处理效果更好。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破碎组织细胞,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或核酸水解酶释放到溶液中,

使大分子生物降解,导致天然物质量的减少,加入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可以抑制或减慢

自溶作用;加入碘乙酸可以抑制那些活性中心需要有疏基的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加入苯甲

磺酰氟化物(PMSF)也能清除蛋白水解酥活力,但不是全部,还可通过选择pH、温度或离

子强度等,使这些条件都要适合于目的物质的提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