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一、中国自行车历史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纵观自行车的发展史,最早是法国人在1791年独出心裁,将儿童骑的木马上安装了两个水轮;1817年,德国人将水轮改成可转动方向;1874年,英国人在轮子上装上了链条,形成了今日自行车的基本形状。

自行车在中国的出现,最早是由国外引进并不断发展的。清朝同治七年,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随着通商口岸的增辟,道路状况的改善以及自行车自身的改进,自行车在中国流行起来,作为一种人力驱动的简便交通工具,一百多年来自行车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仍无其他交通工具可以取代它在寻常百姓家庭中的地位,中国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1

二、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

1、市场规模

(20xx年行业总产值超过700亿元,年均增长11.9%,行业利润率3.2%) “十一五”期间,自行车行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xx年,全行业(人力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32家,较“十五”期末增加了38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26.5亿元,较“十五”期末增加262.7亿元,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9.9亿元,较“十五”期末增加7.1亿元,年均增长10.4%;行业销售利润率由“十五”期末的2.8%提高到3.2%。

“十一五”期末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小结:从上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到,自行车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平均为3%),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代步自行车原材料、制造成本上升,售价较低,产品附加值低。

2、产业结构(不包含电动自行车)

(2005-20xx年均产量8400万辆,产品以出口为主,出口占比超过60%,其中,传统代步自行车产量逐年下降,休闲运动等中高档型车产量逐年增加)

尽管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行业生产及出口规模暂时缩减,但“十一五”期间全国自行车平均年产量、出口量和出口额仍分

2

别达到8395万辆、5448万辆和22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行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自行车出口额、零部件出口额分别较“十五”期末增长56.6%、22.3%和48.4%,增长趋势明显。20xx年,自行车平均出口单价达到46.4美元,较“十五”期末提高41.9%,剔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后仍提高13.5%。同时,平均出口单价超过100美元的自行车占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8.1%,较“十五”期末的0.1%大幅提高;自行车市场,产品主流零售价格达到200~500元,百元左右的产品已基本消失

“十一五”期末我国自行车生产和出口统计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小结:从上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自行车行业目前产业结构以出口外向型为主,产品出口单价逐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增长明显,主要是由于“十一五”期间,众多国外高端品牌厂商在中国设立生产、研发中心,欧美等国家推行绿色、健康、环保运动出行政策对于高端运动休闲自行车需求逐年上升。

3、技术及品牌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提速,但核心专利技术掌握在国外高端品牌企业手中)

“十一五”期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提速。铝合金材料已普遍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车架、轮毂、曲柄、闸把。钛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新型材料也在部分中高档产品中得到应用。节能高效的冷挤、精冲等生产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飞轮、链轮、曲柄等零部件加工中。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自动化电镀和涂装生产线、数控机床、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生产技术和设备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3

(自主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国内品牌竞争力远落后于国外品牌)。 “十一五”时期,行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一批自主品牌跻身中高档产品市场,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凤凰、永久、捷安特、喜德盛、富士达等5个品牌获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飞鸽、力霸皇、富士达、凤凰、永久等5个品牌获评“中国畅销品牌”称号,捷安特等32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新日等一批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更多的企业还获得了“省级名牌产品”或“省级著名商标”称号。

“我国自行车行业品牌统计”

(数据来源:自行车行业协会官网)

小结:从对国内外品牌厂商的了解,我们发现国外厂商引领了全球自行车行业的发展,“环法赛”、“世锦赛”“极限表演赛”等重要赛事是作为全球消费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4

者对中高端自行车追逐的风向标,而只有国外厂商能提供赛车,而且,这些厂商对于产品的研发深度、专一度是国内企业不能比拟的;反观国内品牌,内资企业仅约占一半,集中于“凤凰”“永久”“中华”“飞鸽”等传统企业,而这些企业品牌积累具有历史原因,国内品牌商目前的主营业务基本发生变更:“永久”“凤凰”已变成投资企业,从事金融性资产、房地产等投资收益远高于主营业务收益;“飞鸽”已主攻电动车,传统代步人力车为主;“中华”多年亏损,从欧洲引入的“阿米尼”市场前景不明;只有“喜德盛”多年专注自行车行业,目前位于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前列。

4、国内上市公司分析 (1)盈利能力数据统计表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2)经营结构数据统计表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小结:从国内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看,自行车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低,股东权益回报率低,市场对该类上市公司的认可度也较低,这可以从该类上市公司经营业务结构可以找到原因,目前该企业以传统的自行车及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5

电动车为主,“中华”还是以贴牌生产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5、国内市场产品销售渠道及价格统计 (1)“国内自行车销售渠道统计”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2)“产品销售价格统计”

(数据来源:淘宝、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网站)

统计结果小结:

(1)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国内自行车产品的销售渠道集中于电子商务、大型购物中心及零散的传统小店,其中只有电子商务网站和极少数专营店有高端、奢侈品牌产品提供,大型购物中心提供的产品集中于中低端,传统小商店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6

仅能提供低端产品,营销渠道简单、没有控制力。但从这可以发现,随着产品销售规模及结构的改变,未来在营销终端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如果有专业、连锁、高档的品牌连锁店出现将有较大商机。

(2)从产品销售价格统计数据看,国内目前销售的产品以传统公司品牌为主,并且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价格区间在200~1500元,超过2000元的产品极少;而国外品牌则相反,提供的产品价格基本在2000元以上,中高端为主,因此,国内中高端的休闲、运动自行车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或中外合资品牌占领,技术及资金门槛较高。

(3)从产品价格统计表我们发现,相同类型的产品,国内外品牌价格相差近一倍甚至更多,由此看,高端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非常高,也只有高端品牌才能创造出较大的利润空间。

(4)从统计表看,当前自行车制造以高碳钢、铝合金为主,价格较低,而以镁合金、全铝、碳纤维等先进材料制造的产品价格更高,利润空间大,这是未来企业及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6、 综合上述行业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1)企业发展不平衡,存在“散而弱”的问题。

“散”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分布比较散,虽然产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江浙沪和珠三角,但是企业形成集聚区的少,产业集群特色还不突出。二是企业合作意识差,过分注重相互竞争。三是企业数量多,发展良莠不齐,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带动作用不突出。

“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行业中还没有一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员比例较低,产品内在结构功能和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少。另一方面管理水平较低。科学管理模式还没有普遍建立,信息化管理手段还不健全,两化融合滞后、家族企业管理等一些阶段性管理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外部压力的手段不足。

(2)产业出口依存度较高,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首先是产品档次不高、价格低,缺乏知名品牌和经销渠道,贴牌生产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出口产

7

品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小轮车和普通城市车上,历年平均出口单价一直没有突破50美元。其次是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出口新兴国家少,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出口格局。对国外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还不强,频频遭受反倾销制裁和其他贸易壁垒,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较大。最后是企业缺乏走出去的信心和实力,没有能够将生产能力投射到海外,国外的政策、劳动力、配套设施等等影响企业走出去的信心,长期的贴牌生产也制约了企业实力的增长,对于高风险的海外投资设厂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3)产业整体大而不强。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行车生产、出口、消费大国,企业数量多,产能大,出口量大,但是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国际技术标准制修订、出口产品定价等方面还没有掌握作为自行车大国应有的话语权,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

三、自行车行业产业发展机会

1、 国际机遇。

“十二五”时期,正值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第一、发达国家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发展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出再工业化战略。第二,随着“低碳环保” 理念的深入人心,低碳出行和休闲健身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自行车仍将是最受欢迎的短途交通代步和休闲、健身工具,特别是中高档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际市场对产品的环保要求也将更加严格,不仅对各种有害物质的使用将做出进一步限制,而且可能提高对清洁生产过程的要求,各种环境壁垒有可能增加。

2、 国内机会

第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将得到延续和深化,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也将持续显现,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完全依赖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将被淘汰。由于原辅材料价格与国际接轨,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人民币升值,资源环境压力等因素,特别是经营利润进一步向产业链高

8

端流动的趋势,企业竞争的焦点将由单一的价格战、品牌战、渠道战等向综合性资源配置能力转变。三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产品结构将发生变化,以适应绿色出行、休闲健身、老龄化、中长距离代步等多层次需求。

3、 政策支持

(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的轻工业“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今后五年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行业经济总量稳定提高,力争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到20xx年突破1000亿元。)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升级。

产品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提高中高档自行车的国际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出口产品平均单价水平。适应国内多元化的消费层次,整合不同使用范围自行车的优点和特色,丰富产品功能,积极开发代步、健身、娱乐等多样化自行车产品,满足低碳健康生活对产品舒适性、娱乐性、轻便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要求。

(2)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抓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有关专项资金,开展材料创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节能环保相关技术创新。如扩大铬钼钢、钛合金等低合金钢、镁合金、铝合金等轻合金及复合材料在整车及零部件的应用,扩大碳纤维及其他高分子复合轻质材料在高档自行车中的应用,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3)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一是加强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增强企业的质量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二是努力培育国际知名的零部件自有品牌。三是制定衡量行业中知名品牌的量化指标,大力支持引导更多的企业培育发展自有品牌,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增加自有品牌出口,扩大市场占有率。四是建立境外自主营销渠道。五是积极推动区域合作。

(4)积极倡导骑行文化,促进产业升级

9

积极开展自行车骑行环保公益活动,大力宣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低碳、绿色、健康、休闲、时尚的丰富优势,更好地发挥自行车行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促进产品品质提升,扩大自有品牌知名度,增加中高档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国内市场消费水平,提高产业综合实力,推动产业升级。宣传和倡导自行车公共租赁,发挥自行车租赁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道路交通有益补充的积极作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

(5)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扩大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做到定位准确;第二、避免重复建设;第三、要增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帮助区内企业发展壮大;第四、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集群内部协作。

4、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10

四、投资建议:内资企业选择。

(1)短期内,整车生产商潜力较小,配件供应及终端销售渠道控制商增长潜力大。

从对当前自行车行业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国内企业在中高端自行车整车生产过程中竞争力较低,体现在资金实力、市场规模、高端技术、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国外厂商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因此,国内自行车行业的投资机会短期内出现在配件供应商及终端销售渠道控制商中。

下图是上市公司整车制造于配件供应商的盈利能力比较,“信隆实业”的销售毛利明显高于“中路股份”及“金山开发”。

中国境内自行车行业报告

(2)中长期。选择专注于中高端休闲运动自行车整车制造商。该类制造商目前有小规模的品牌产品,拥有专利技术,持续研发能力强,产品目标定位明确但缺乏资金支持以扩大宣传及销售规模。

11

 

第二篇:中国自行车行业研究咨询报告

中国自行车行业研究咨询报告

第一章 行业基本概念

第一节 发展与分类

一、自行车发展概况

二、自行车分类

第二节 产品结构

第三节 行业现状

一、自行车行业现状

二、劳动密集型特点

第四节 关联与替代产业

一、相关产业

二、替代竞争产业

第二章 国外自行车市场分析

第一节

第三节

第三章 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自行车的市场现状

一、我国自行车产业的现状

二、我国自行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自行车生产状况

一、生产状况分析

二、各地自行车产量

第三节 我国自行车市场保有量情况

一、全国城镇居民自行车保有量

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自行车保有量

三、西部地区居民家庭自行车拥有量

第四节 自行车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第五节 台湾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

第六节 自行车质量问题

一、技术门槛低

二、价格竞争造成部件质量低下

三、恶性竞争的后果

四、亟待走出质量怪圈

五、两成半自行车存在问题

第四章 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我国自行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我国自行车市场消费环境分析

第二节 轿车市场现状分析

一、我国轿车业现状分析

二、影响轿车消费因素

三、轿车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三节 我国摩托车市场现状分析

一、摩托车市场产销状况

二、我国摩托车市场竞争特点

三、摩托车行业与国际的差距

四、摩托市场需求和品牌认知状况调查

第六章 我国自行车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 我国自行车进出口情况现状分析

第二节 关于中国自行车出口发展的思考

一、我国自行车产业的现状

二、关于出口遇阻的反思

三、自行车出口企业应提前应对

第三节

第七章 电动自行车

第一节

二、电动自行车市场回顾

三、电动自行车行业焦点

四、电动自行车市场营销分析

第四节 国内电动车市场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动自行车现状

二、电动自行车类型

第五节 电动自行车消费者分析

一、电动自行车消费调查及评估情况

二、对电动自行车上市产品的投诉问题

三、对铅酸电池投诉问题的分析

第六节 国内电动自行车发展问题

一、电动自行车发展瓶颈

二、电动车产业必须迈“三道槛”

三、我国对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体制尚未健全

第七节 电动车标准化

一、标准建构是建立和谐产业环境的基础

二、电动自行车行业标准的内涵

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上网公示

第八节 国内电动自行车业发展动态

一、电动车市场的需求与发展状况

第九节

第一节 国内市场格局

第二节 市场竞争分析

第三节 品牌竞争状况

第九章 主要地区自行车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天津自行车产业发展状况及动态

一、自行车产业市场发展历史悠久

二、产量和规模跃居全国第一

三、自行车出口表现突出

四、行业建设四大战略平台

五、全国首家自行车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建成

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尽显产业发展优势

七、天津电动自行车产业的优势及发展障碍

第二节 广东自行车产业发展状况及动态

一、自行车出口下降

二、部分自行车企业拟转移生产基地

三、深圳拟建全国最大自行车产业园

第三节 浙江自行车发展状况及动态

二、浙江自行车对日出口应未雨绸缪三、宁波自行车市场分析

第四节

一、上海电动车行业市场分析

二、上海畅销品牌主要生产厂家分析

三、上海市场电动车主要经销商

四、电动车市场趋势预测

五、重新铸造上海品牌

第六节 台湾与大陆自行车业对比分析

一、台湾自行车产业成车进出口分析

二、两岸自行车产业竞争力比较

第十章 自行车领先企业分析

第一节 凤凰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 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第四节 澳柯玛电动车项目

第五节 禧玛诺(昆山)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第六节 天津科林自行车有限公司

第七节 天津市凯特自行车有限公司

第八节 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

第九节 广州五羊

第十节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三、加拿大

一、全国及各地政府对电动车的政策

二、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

三、关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四、电动自行车合法还消费者出行选择权

第三节 轻摩化电动车身份成焦点

第十二章 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动车营销分析

一、电动车行业领袖之争

二、澳柯玛探索多元化营销渠道

三、电动车营销发展策略

第二节 自行车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第三节 自行车企业发展策略

第四节 电动车营销策略

第五部分 发展趋势与战略

第十三章 自行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自行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对自行车的革新

二、电动车产品差异化发展趋势

三、自行车业发展最新趋势

第二节 电动自行车产业

第三节

第四节 自行车在WTO中被列为环保产品

第十四章 品牌发展战略

一、电动自行车品牌战略重点

二、电动自行车品牌的核心价值

三、电动自行车的品牌识别

四、电动自行车品牌战略主要工作

五、电动自行车品牌战略的误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