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小学学校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根据教育局下发的文件,立足于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社会参与学校评价的工作要求,我校继续开展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对我校管理工作、师资水平、教育教学等工作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对学校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现特将家长调查问卷的评价分析报告提炼如下:

一:成立学校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校长

副组长:()主任

组员:全体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

二:制定工作宗旨:

1、 调查问卷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开展,力求做到更多更全面地收集相关信息,为调查问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督促学生和家长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做到真实有效,充分表达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一律匿名填写,以保证真实反映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

3、 做好调查问卷的分析整理统计评价工作,认真汇总学生和家长提供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分析统计,提炼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促进学校工作的提高。

三:调查问卷工作开展情况:

1、学校在3月份分别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和家长会时间开展了调查问卷工作,全校一千多名学生极其家长全部参与调查问卷工作,下发调查问卷全部收集上来,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保证真实性。

2、问卷收集上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以年级为单位,分别由政教处和教务处领导认真阅读问卷内容,统计问卷情况,并根据满意度分条统计分析,总结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在3月末,召开全体班科任教师大会,通报了问卷调查中家长反映的管理、教育教学、学校条件等方面的情况,帮助班科任教师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哪些是家长和学生感到满意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提升的。

3、4月份,学校政教和教务处领导,针对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校整改和检查,努力提升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经过评比调查,学校对个别班级有家长提出作业多、椅子上有钉子、校门口放学时的秩序等情况,及时予以纠正,分别加强相关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做好改进工作,让调查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效果明显。 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1、 五个方面的满意度情况:

经过对家长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家长对规范收费情况满意度比较高,基本达到99·5%,学校在收费方面做得非常认真,严格按照上级部门部署的收费标准执行,坚决杜绝学校教师私自收费、发放辅导用书等情况,所以在这个方面学生及家长满意度非常高。

在规范办学方面,学生及家长在满意度也达到99%,规范办学

包括收费补课、安全工作、校务公开三方面工作,这三方面我校一直措施到位,管理严格,督促检查,做到预防、监督双管齐下,使得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达到了98%,满意度也比较高,但与其它几项相比之下满意度较低,是我们重点检查和整改的部分,学校一直加大监督检查管理力度,使得学校基本不存在有偿家教、变相索要财务等情况,针对体罚学生的情况,学校政教处和教务处领导也经常在教工会上不断提醒、敦促教师尊重学生,不要体罚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大检查力度。今后在这一方面将会进一步做好教师思想工作,加强管理。

教育质量是学生和家长满意度最好的部分,达到了100%.,这是学生家长对学校历年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和艺术课改工作的一种肯定,是民主小学二十年来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有效成果的体现。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学生对校长的领导能力一致表达满意,满意度达到100%;对师资水平的满意度、教育教学的满意度也非常高,达到了99.8%;对办学条件的满意度也比较高,达到了99.5%;对学生发展方面的满意度稍有下降,但也达到了98%。总体满意度均达到了98%以上,效果非常好。

2、 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工作满意方面:

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满意度最好的是教育质量工作,对学校多

年里推广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校校长领导力、规范收费、安全工作、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的满意度也非常高。

3、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工作不满意的方面:

部分家长提出增加体育活动时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和情绪调节状况不太满意,还有个别学生对自己的才艺表演能力感到欠缺,总之,在学生发展一项中,部分家长和学生提出了整改建议。例如多召开家长联谊会,或是多提供学生才艺表演的机会等,学校积极采纳家长意见,力争在学生的学社生活中开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通过展开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工作,让我们非常直接的看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哪些工作做的比较好,要继续发扬光大,哪些工作做得不好,要努力改进,争取更上一层楼。敦促我们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为塑造优质的教育工作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 政教处 2015-4-28

 

第二篇:调查问卷报告

哈尔滨市道里区大安小区“化学与生态”知识的普及程度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化学渗透在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改善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资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化学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问题亟需解决。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主题下,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管理、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方式转变,更需要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我社会实践团针对普通居民对“化学与生态”知识的熟悉情况,对哈尔滨市道里区大安小区居民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为了解普通居民对“化学与生态”知识的熟悉情况及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我社会实践团对哈尔滨市道里区大安小区居民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大安小区随机选择居民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小区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调查居民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含8题;第二部分为化学与生态环境,含15题,共计23题。其中第二部分15题为多项原则题,其余为单项选择。

六、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中23道题目的结果统计后,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处理,具体结果如下。

1、受访人员年龄分布情况

共有100人填写调查问卷,其中男性44人,女性56人,年龄分布如图1。

由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受访人年龄多集中在25到45岁,应为在职人员,站到总人数的65%。

2、受访人员职业性质及其对化学的关注程度

在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部分,含有职业与化学的相关程度、对身边化学的关注程度等问题,数据统计如图2,图3。

在职业与化学的关系统计中,可以看到职业与化学性相关性强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18%,超过1/3的人职业与化学无关。而对化学非常喜欢的9人中有7人的职业与化学相关强,职业与化学不相关的人员基本不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由此可见,受访人员对化学的喜爱程度受其职业影响较大,化学知识的普及具有一定局限性。

3、化学基本知识调查情况

受访人在一些化学常识问题的作答中,部分人的答案显现出相关知识的不足和缺乏。例如,第二部分第1题“您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吗?”的数据统计为:选择A的人数为22人,选择B的人数为24人,选择C的人数为28人,选择D的人数为26人。其正确答案为“C、6月5日”。答案近似呈现为平均分布,这体现出整个受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环保活动关注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亟需加强。

在一些化学、环境有关的常识问题、具体问题的回答统计如表1。

由表1中问题2可以看出,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物质,在化学层面上有一定了解的占到67%;问题3关于大气污染物的回答正确率在67%,这说明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掌握较好,大部分人具备了基本的化学知识。

4、环境保护观点调查情况

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经济发展,而环境保护在某些时候、某些地区不可避免地要与经济建设发生矛盾,是要GDP,还是要生态?而环境保护的成果是否令了群众满意?对于化学的利弊究竟怎样?这些问题的统计结果如表2、图4。

由表2可以看出将近2/3的受访者认为“化学利大于弊”;66%的人宁可选择高成本也不希望“污染后在去处理和净化”。还有77%的人认为经过治理后,生态环境会持续变好或保持稳定。可见,大部分人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是持有积极态度的,相信科学可以为生产更好的服务,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的要求,也是来自人民内心的呼唤。

七、调查总结

通过本次对哈尔滨市道里区大安小区居民“化学与生态”知识的普及程度的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人们在基本化学知识、对生态保护和化学的看法等进本内容。人们渴望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反对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对政府整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表示拥护并且具有信心,期待经过治理,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都会持续变好。对科学技术充满信心,相信科技发展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能够治理好环境污染,并未因为化学技术带来的污染而放弃化学,而是期待化学来解决污染问题。

同时,通过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我们看到,人们的化学知识相对缺乏,平时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关注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而且人们对化学的了解情况与职业相关,与化学相关的工作者对化学的关注程度和知识情况更好。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经常关注身边的化学,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做到既有保护环境的意愿,又具备保护环境的能力。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倾听百姓的心声,切实贯彻好党和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的要求;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化学知识,帮助群众、企业更好地参加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