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概述

重庆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和有效利用理论及技术问题,它主要涉及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和燃烧学等理论,是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下属的其它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与各二级学科广泛交叉,相互依存。它的原理普遍渗透到其它一级学科,几乎与所有科技领域和一切产业部门密切相关,对高新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就从学科历史、学科内容、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师资力量等方面谈谈重庆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1学科历史 重庆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属于动力工程学院,其始于19xx年的重庆大学工学院动力科,19xx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重庆大学动力系,19xx年更名为热力工程系,19xx年更名为热能工程学院,20xx年更名动力工程学院。19xx年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将原有的工程热物理、电厂热能动力、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合并为热能动力工程本科专业,20xx年增设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20xx年增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经过七十多年来,本专业已发展为拥有工程热物理全国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六个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核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等两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学科、“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一个重庆市热工重点实验室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热科学与能源动力工程研究生、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基地。“十五”“211工程”重点

学科建设子项目“先进能源动力技术及系统”已经通过验收。三期“211工程”及“十一五”“985工程”平台建设已经全面启动。面向本科的“热动类专业自主创新实验室”及“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验室”已经建成,投入了运行;现正抓紧进行“热动类专业实验室”及“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升级提高建设。

动力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现有两个博士点:工程热物理(省重点学科)、热能工程,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工程热物理,拥有10名博士生导师,形成了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热力系统动态学、燃烧与环保等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方向,并具有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四个硕士点: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工程热物理,具有一批年富力强的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硕士导师队伍,形成了传热学及工程应用、热力学及工程应用、热力系统仿真与控制、燃烧与环保、热力设备的经济分析、故障诊断与优化运行、热力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制冷技术、食品保鲜、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流体机械及应用、热工自动化、新能源利用、流动与传热问题的计算机模拟、材料制备及加工过程中的热物理问题、环境治理中的热物理问题、CO2的回收分离与利用等颇具特色的学术方向;一个本科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内含电厂热能、热能利用与环保、热工自动化及计算机应用、制冷与低温技术4个专业方向,每年招收6个班学生。以博士及在读博士组成的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崭露头角,已占本院青年教师人数的80%,目前正在教学科研上发挥积极作用。

动力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学现有学术机构三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仿真工程研究所、能源与环境研究所,近年来,我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纵向项目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横向项目上百项,人均经费和到校经费名列二级单位前茅。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教材20多部,获得省部委奖励20多项。有力地支持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前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尺度传热,界面现象的热力学研究,应用基础973项目,211工程项目“先进能源动力及系统”,纵横向项目大型循环流化床研究,旋流雾化水膜除尘器,基于DCS的电站仿真,汽车空调虚拟设计环境研究,冲击负荷下的电站机组分析,核动力系统特性分析,垃圾焚烧与环保,热管换热器应用,食品保鲜,硫酸用风机开发,工业锅炉改革及节能等,就是颇具代表性的科技项目,也是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内

容。

2学科内容

2.1总体思路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未来20年能源领域发展趋势及我院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从2001—20xx年动力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目标是: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把握前沿,突出特点,以热能学科与环境学科、信息学科、材料学科的交叉为切入点,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加强基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攻关项目的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多出产生实效的成果;大力推进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水平高的热工程和热科学的高层次人才。争取: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未来20年能源领域发展趋势及我院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从2001—20xx年动力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目标是: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把握前沿,突出特点,以热能学科与环境学科、信息学科、材料学科的交叉为切入点,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加强基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攻关项目的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多出产生实效的成果;大力推进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水平高的热工程和热科学的高层次人才。

2.2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除了学校开出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学院开出了如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工过程自控原理、制冷及低温原理、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动力工程计算方法、发电厂动力设备与系统、热力过程自动化及计算机应用、能源与环境保护、热力发电厂、制冷与空调、计算机软硬件及网

络、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等。

2.3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4培养目标 重庆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热能与动力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能源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对在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有:

①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国内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科学和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②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的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方法、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与低温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③具有熟练正确的计算机应用和热工试验仪器仪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④掌握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能源方面的主要法规。

⑤具有进行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⑦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

⑧初步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

3.1总体研究方向 ①现代强化传热传质理论与技术,微尺度传输机理与特性;

②热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热微光测理论及技术;复杂结构材料与复杂反应体系中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

③新能源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热质控制技术;

④先进能源动力系统建模仿真理论,大型火电站、水电站、核电站及新能源动力装置与系统的仿真、监测、优化、控制及故障诊断;

⑤燃料电池动力汽车,碳氢燃料催化重整制氢技术;制氢、储氢技术; ⑥高效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建筑节能与太阳能利用;

⑦城市固体生活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FBC,热电冷联供技术;

⑧绿色环保空调技术与机械加工技术;CO2资源化。

3.2工程热物理基础及新能源

在“十五”期间,本方向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攻关项目2项,军工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十一五”期间,本方向及团队拟进行以下重点研究:

①可再生与替代能源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包括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中的热物理问题研究;碳氢燃料新型能源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氢能利用与燃料电池技

术;生物质能利用及基础研究;可再生与替代能源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车用新型燃料理化特性研究及开发。

②界面现象和相变机理及强化传热工程应用 包括凝结与沸腾等相变换热中的界面现象及微观传输机理;复杂结构与复杂反应体系中的多相流动与传输现象;微传热现象及机理研究;强化传热传质及工程应用。应用于深空探测热控制的两相回路主动热控制技术。液固界面接触动力学及材料表面改性对液固界面的作用

③复杂流体性质及工程应用 包括复杂流体热行为研究及应用;能源材料备制中的热物理问题;微小尺度下的界面现象及热毛细对流,大型工业生长炉单晶材料各种不稳定性产生的物理机制及其控制方法,微孔超轻导热材料生产的热控制及传热机理。

3.3先进能源动力系统及新技术 在“十五”期间,本方向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863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项目10项,包括重点基金3项在内的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12项。1人入选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入选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十一五”期间,本方向及团队拟进行以下重点研究:

①能源动力系统仿真与控制新理论及新技术 包括复杂和新型热动力系统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多尺度分布式精细热动力设备模型的建模理论与方法;热动力系统先进测试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及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热力系统逆动力学关键问题研究;新型燃料动力系统仿真研究。

②化石燃料清洁高效利用及可再生能源开发 包括煤层气及低热值化石燃料洁净燃烧理论与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质高效气化与利用关键技术;废弃物综合处理与能源化;车用新型燃料研究

③先进制冷系统及系统关键技术冷风射流机研制及其在机加工中的应用;冷热电联产技术中的低品位热能利用、新型制冷工质的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制冷空调系统的仿真优化控制。

3.4传热传质学方向 主要进行传热传质及其强化,热管技术、相变传热及其强化、微尺度传热的应用基础理论,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一方面,在核沸腾、珠状与膜状凝结、食品冻结与熔化、换热设备的高温热保护等方面提出若干新分析模型、新的强化方法、新的关联式、新的计算方法。达到国外同期研究水平。另一方面,研究多孔芯和重力热管的传输机理与特性,热管材料的兼容性与寿命,分离式热管换热器设计与工程应用。从技术上支撑,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热管生产基地,在冶金(宝钢等)热回收、电站锅炉技术改造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最后,微传热是近年来国际传热界的新兴热点,我校是国内微传热研究最早的领先的单位,于19xx年完成了国内第一项关于微传热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还提出了多孔壁微热虹吸蒸发段模型,建立了被国外学者称为张-张关联式的计算式;辛明道教授于19xx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基础研究部分)资助,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正将该领域研究引向微散热器开发,电子与微电子设备的冷却等工程应用领域。此外在有限空间内的自然对流、新型三维内肋管内的受迫流动与换热、高温及高热负荷的热保护,生物传热等方面都作出了与国际同期研究水平的学术成果。

研究方向主要有:

①沸腾换热强化;

②凝结换热强化;

③单相对流强化换热;

④热管换热器技术;

⑤毛细多孔材料内多相流动与热质传输特性;

⑥微尺寸通道和多孔材料内电渗运动特性。

3.5工程热力学方向

以非平衡热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为主,理论上侧重非线性热动力学系统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行为,进行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分析,探讨系统失稳后的行为及非线性系统呈现的特殊运动状态。自九十年代以来,完成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和正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研究有化学反应系统的传热传质、果蔬储藏保鲜、干燥、燃烧等耦合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力图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工程非平衡热动力学。此外,通过汽液相变问题的研究力图建立起新的非平衡态热力学相变理论;能量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由此发展起来的热经济学研究;两相流动微分方程解的几何拓扑分析及其他工程性课题。该非平衡热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①非平衡热力学及工程应用;

②相变过程的热力学理论;

③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热物理问题;

④微重力及微尺度下的热现象;

⑤两相流动;

⑥热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⑦热安全技术及其计算机仿真。

3.6燃烧与环保方向 主要进行化石燃料的高效低污染燃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包括煤的循环沸腾床燃烧与脱硫,工业型煤的燃烧与脱硫,城市固体废弃物洁净燃烧与能源化系统,燃煤锅炉脱硫与除尘技术与装置等。近二十年来,完成了国家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在煤的增压沸腾床燃烧、无烟煤型煤脱硫及无粘接剂成型研究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沸腾床点火技术上有创新;针对西南产量很大的高硫无烟煤洁净燃烧与利用研究,获得了无烟煤脱硫剂、高效低阻组合式旋风除尘器、旋流雾化水膜除尘器、漂珠烘干沸腾床、沸腾床离子交换器等成果。在国家及有关部委的资助下,正进行MSW洁净燃烧与能源化、CFBC大型化等项目的研究。高硫无烟煤洁净燃烧与利用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该方向除了具有对流化床燃烧、脱硫、除尘进行实验研究的能力外,还着力于基于流化床的新技术、新产品的设计和研制,以及对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诊断和改造工作。大部分实验台及设备对外开放。

3.7热力系统及设备仿真方向 该方向多年来,在理论研究、工程应用、软件开发、产品开发方向取得了重大成果,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5重点攻关、省部委等课题的圆满完成,获奖和推广应用,以及发表的60多篇论文表明,该方向的研究工作具有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达到国际同期研究的先进水平。对提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

①热液系统及设备动态过程的模块化建模理论与建模方法研究; ②火电站、核电站一体化工程仿真工具的研制、开发和应用;

③反应堆热液系统,蒸汽发生器热液系统,锅炉热液系统,锅炉燃烧系统,蒸汽和燃气透平热力系统等的动态模型建立,动态特性方析,运行特性分析;

④电站仿真培训装置的研制;

⑤热力系统微机智能在线监控装置研制;

⑥基于Web和知识库的热工自学习系统研究等。

3.8热能利用与节能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热能生产利用中关键技术以及节能技术和蓄热器,换热器,热力机械的设计优化,及其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的开发研究;余热、余压、余汽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相应的节能产品。比如,由重庆市重点推广的节能产品蒸汽蓄热器,与工厂合作研制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水热煤换热器,翅片管省煤器,余热干燥设备等,已在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使用,产生了巨大的节能效果。

3.9制冷与空调及热力制冷方向

主要研究以热能制冷的核心的实用技术、工程应用及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优化。该方向具有进行以热能制冷为核心的实用技术工程应用及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优化,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的开发研究能力。实验设施对外开放。除了上述各方向的实验能力和条件外,实验室还具有40台486机的中心微机室,配有

热工学科的许多应用软件供研究生、本科生和科研人员使用。大型通用试验手段还有激光全息信息仪、高速摄影仪、激光测速仪、数据采集系统、质谱检漏仪等价值1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贷款设备。着力于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的开发研究。具体的方向有:

①余热空调器性能研究;

②制冷与空调的传热与传质;

③制冷压缩机及系统;

④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环保节能技术;

⑤低温冷风加工技术及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⑥CO2的分离、回收、利用研究;

⑦空冷低品位热能制冷系统研究;

⑧低温发动机;

⑨新型低温纳米相变蓄冷介质及蓄冷设备研发。

3.10热工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主要研究热科学和热工程理论与新技术在各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重点跟踪国际热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特别注重热科学与热工程新技术的创新,及在新的应用领域的渗透和交叉。本室五年规划为:在3~5年内建成6个学科方向,建立高水平的学科梯队;每年争取到国家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1~3项,部省市级项目5~7项,横向项目7~10项。在几个方向的具体规划及目标如下:

①建立国内领先的微传热实验研究基地。研究微米级通道的传热传质与热特性,热力学新特点为微尺寸传热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期研究水平;

②建立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非平衡热力学实验室,在非平衡热动力学,相变动力学等方面作出开拓性成果;

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热力系统仿真研究基地,开发新一代经济,实用的教学、科研仿真机,投放市场;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燃烧与环保研究基地,开发先进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与装置,在热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应用技术

方面到国内先进水平;

④建设热力制冷实验研究基地,为开发新一代经济适用,无污染,大型化制冷设备提供基础研究中试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⑤建立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实验室,为蓄热技术,隔热技术,高效换热技术,煤气,油燃烧技术的实验研究及企业提供可靠的产品设计基础资料和具有权威检测能力;

⑥完善、提高热工教学实验基地和微机中心,使其能满足千名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学实验和上机计算要求。

总之,通过以上各学科的方向介绍,打了个参加工程热物理学科将可望建成国内一流的热科学与热工程实验研究基地,为解决热科学与热工程领域及其应用领域的重大基础与技术问题发挥重要作用,为重庆市乃至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在微传热应用基础研究、非平衡热力学研究、热力系统仿真研究上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热工应用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开发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年获得部省市级奖励1~2项,力争三年内获得1项国家级奖励,成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在热能及环保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实验研究基地。

4学科带头人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主要学了带头人有:

李明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学术带头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物理系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xx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19xx年7月获硕士学位;19xx年11月获博士学位。19xx年6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xx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xx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19xx年3月至20xx年4月间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JSPS),在日本九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20xx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20xx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多种国内外期刊评审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

他科研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EI检索46篇次。

李友荣,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工业加热》等杂志编委。19xx年进入重庆大学电厂热能动力专业学习,19xx年获学士学位,19xx年获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xx年获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在日本九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xx年和20xx年先后两次应邀作为访问教授在日本九州大学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有关传热传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与应用、高效换热技术、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它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获专利授权8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近60篇。

冉景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污染控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重庆市能源研究会理事;重庆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主任。一直从事热能利用与节能、燃烧与环境保护、微燃烧、多相流动、低热值燃料的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工作。是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污染控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20xx年被评为“重庆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xx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材计划”获得者,“重庆市十大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专家”,重庆市“11-5”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制定顶层专家组成员。近5年主持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教育部、重庆市科技项目)项目6项、企业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3等奖1项,中国专利4项,近5年共发表论文41篇,其中,国外杂志2篇,国内杂志39篇,SCI收录2篇;EI收录25篇,ISTP收录2篇。

张力,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热能工程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19xx年1月至今,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7-1995.11,美国ASU机械与航空系,UND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4.6-2004.12澳大利亚Curtin科技大学高访学者。教育部高校能动学科热动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

电力教育协会能动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重庆大学校学术委员。长期从事多相流与燃烧,热能动力及可持续能源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兴趣:气固多相流动,化石燃料清洁燃烧与环境保护,低品位燃料能源化技术及系统,微尺度高能量燃烧技术及装置,工业领域用能过程节能技术。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主持国家、国际合作、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中国专利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发表论文70多篇(SCI、EI收录40多篇)。

廖强,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授权点学科带头人。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授权点学科带头人。20xx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xx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田纳西大学进行高级访问学者研究。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和传热传质学分会委员、中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火灾与爆炸安全防护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热物理》、《热科学与技术》、《重庆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长期从事传热传质强化及节能技术、复杂生化反应过程及系统传递理论、生物质能利用、微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项目30余项。已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50篇、SCI论文他引220次;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项,美国专利授权1项,参著专著3部。获重庆市度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科。

王广军,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xx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重庆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主任,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各一项;著有学术专著《热力系统动力学及应用》(科学出版社,1997),在国内外学术刊物等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

5师资力量

重庆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所:

5.1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张力,工学博士,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校能动学科热动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动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重庆大学校学术委员,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热能工程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李明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物理系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大学学术带头人。

刘朝,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高校热物理研究会理事、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

李友荣,教授,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工程热物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工业加热》等杂志编委。

彭岚,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工业加热》期刊编委,《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审稿人。

吴双应,教授,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制冷学会会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化工学报,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张新铭,教授,教育部热工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学科教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基础学科分委会副主任,重庆市精品课程“工程热力学”负责人。

石万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热学、非平衡热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刘娟芳,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讲师。

解辉,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讲师。

5.2热能工程研究所 刘仁龙,教授。

卢啸风,教授,现任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锅炉燃烧环保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改委“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专家组成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冉景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能源研究会理事;重庆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主任。是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污染控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朱恂,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重庆制冷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长江学者计划评审专家。

蒲舸,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唐强,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能源转化与环境保护、可持续能源技术及系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闫云飞,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陈艳容,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讲师。

刘汉周,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讲师。

杨仲卿,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讲师。

5.3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廖强,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低品位能

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授权点学科带头人。

崔文智,副教授,中国制冷学会认证高级制冷工程师。

李夔宁,副教授,现任重庆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

刘玉东,工学博士(工程热物理专业),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现为重庆市制冷学会理事,中国制冷学会高级工程师。

石程名,副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管专业委员,重庆制冷学会理事。

杨颖,副教授,中国制冷学会会员。

刘彬,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讲师。

吴治娟,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讲师。

徐肖肖,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讲师。

钟栋梁,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讲师。

5.4核能工程研究所

潘良明,教授,长期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传热、多相流、燃烧及环保方面的实验、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备部预研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的子专项,企业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以及多项横向项目。是美国ASME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制冷学会会员。

唐胜利,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核能工程研究所教授。

赵良举,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和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主研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和国家重点发展基础(973)项目研究。作为沙坪坝区政协委员和沙坪坝区93学社区委委员,主要关注教育和科普。

李俊,副教授,曾受聘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程师职务。

王锋,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会员;主要从事新能源化工及材料中的热物理问题研究。

陈德奇,讲师,是多项军工973子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备部预研基金项目的主研人。

高虹,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核能工程研究所讲师。

王宏,讲师,工学博士。承担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叶丁丁,讲师,工学博士学位,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

5.5可再生能源研究所 陈清华,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MSE会员。长期从事太阳能、生物质能、传热传质、多相流、制冷空调与低温技术以及氢能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李隆键,教授,20xx年获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重庆电机工程学会和重庆市制冷学会会员。 近五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主研人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重庆市应用基础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杨晨,教授,现任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仿真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计算机机用户协会仿真机分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ASEA第一届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计算机仿真》杂志社编委、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廖全,副教授,近三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主研人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应用基础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曾任职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机械工程学院工程系,热设计工程师。

王永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获优秀研究生称号。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等课题研究。

5.6动力机械研究所

苟小龙,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教授。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员,仿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

何川,博士,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工程与控制、流体机械、电站节能与减排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关心领域:能源系统分析,节能减排技术研发,LED散热等。

王广军,教授,长期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重庆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主任,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

陈红,副教授,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等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

李树春,副教授,重庆大学动力系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毕业留校工作至今。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

郑朝蕾,副教授,主要从事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代用燃料及内燃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周洪煜,副教授,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泉海,讲师,主要从事污染物形成机理及综合治理、燃烧过程中矿物质的行为特性、汞迁徙和排放控制及模拟等研究工作

樊怀国,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讲师。

叶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讲师

丁玉栋,讲师,现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新能源技术及新能源动力装置系统;现从事课题为燃料电池中关键热物理问题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基础研究项目及横向课题等科研工作及自控原理、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冷热电联产、计算机应用等教学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211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承担了“十五”211工程项目“先进能源动力系统及技术”,本项目属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中的能源领域。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如何将能源、经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研发的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太阳能利用、热电冷联产、核能利用、生物质资源利用等新能源与先进能源动力技术的研究,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西部地区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等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重庆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全国最早的热科学与工程科研教学研究基地之一。在20xx年教育部公布的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该专业获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