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建节水改造总结评估 Microsoft Word 文档

尊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总结评估报告

一、  灌区基本情况

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是一个企业化管理的正处级水利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市委、市政府领导,业务上隶属市水务局。全局共有9级灌区管理站,5个局属企业,局机关设职能科室13个。专管机构定编人数761人,灌区现有在职干部职工人数701人。

尊村灌区地处黄河金三角的晋南涑水河盆地,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虞舜、大禹建都之地,农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灌溉范围包括永济、临猗、盐湖、夏县、闻喜五县(市、区)的37个乡镇596个行政村,  农业人口74.11万人,农业劳动力40.45万人,农业机械3万台,以拖拉机、三轮车、收割机为主。灌区总土地面积269.86万亩,以农业生产为主,年均亩产粮食320kg,棉花85 kg,水果2500 kg,粮食总产量21.25万吨。农业总产值19.5亿元,人均年收入4500元,区内工业主要有化工、钢铁、机械、制版、轻纺、建材及食品等大中型工矿企业165家,其中以运城南风集团、关铝集团、海鑫集团最为著名,主要产品有硫化碱、元明粉、食盐、电解铝、钢材和大运重卡等,年产值184.67亿元。

尊村灌区地貌类型为平原,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3-5月)为冬夏季风交替季节,温暖多风,干燥少雨。夏季(6-8月)受副热带暖湿气团控制,高温、高湿、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秋季(9-11月)为夏季风向冬季交替转换的过渡季节,呈短暂高温和秋高气爽的特征。冬季(12-2月)受极地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干冷多风,雨雪稀少。多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10天,降水量509mm,水面蒸发量2000mm,年径流深在10-25mm之间,年径流系数为0.02-0.05。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模数为8.06。虽有涑水河、青龙河(支流)和姚暹渠(人工渠)三条季节性河流流经灌区。由于上游工程拦蓄利用,进入本灌区已无径流可用,目前实际已成了城市生活和工矿企业排污的污水沟,故水资源十分贫乏。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市水资源量14.48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比全省人均占有量448立方米少148立方米,比全国人均占有量2234立方米少19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4%。而地下水每年超采2亿立方米。

尊村引黄工程是山西省一项大型多级提水灌排工程,经水电部“(76)水电规字第50号”文和“(78)水电规字第42号”文批准兴建。工程以黄河为水源,灌区类型按水源类型分为井渠结合灌区,按取水方式为提水灌区,设计规模为9级31站,扬程 165.44m,总装机6.14万KW,提水流量46.5m3/s,灌溉面积166万亩,总干渠1条长113.554km,分干渠5条长136.753km,支渠134条长776.589km,斗渠3290条长3319km。排水总干渠1条长47.7km,排水干渠16条长152.5km,支排110条长275km,控制范围554.61km2

灌区灌溉范围包括永济、临猗、盐湖、夏县、闻喜五县(市、区)的38个乡镇,596个自然村, 设计灌溉面积占运城市耕地面积的18%、水地面积的1/3。同时还承担着灌区内黄河、涑水河防汛抗旱和排涝(洪、碱)、地下水观测和土壤改良。1991年以来,又先后承担了南风、海鑫、关铝三个工业集团的供水任务,在运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尊村引黄一级站工程于1976年4月破土动工,随后二至九级站工程亦相继动工上马。1979年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六至九级站停工缓建,集中力量进行一至五级灌区工程施工,由此形成了一、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包括一至五级站及灌区工程,累计设计扬程77.85m,装机4.6万KW,设计灌溉面积122.9万亩,除条山东干外,其余基建工程全部完成,由国家投资15562万元,有效灌溉面积77.17万亩。

二期工程包括六至九级站及灌区工程,是在“八·五”期间进行续建的,累计设计扬程87.59m,装机1.54万KW,设计灌溉面积43.1万亩。工程总概算14215万元,实施中因资金没有完全到位(基建投资到位7913万元),仅完成了六至八级站主干工程,完成投资7913万元,有效灌溉面积7.02万亩。剩余峨嵋分干、夏县分干支渠、九级灌区未建。

截至目前已建成9级24站,总干渠1条长102.3 km,分干渠4条长107.27 km,支渠86条长587.124 km,斗渠1208条长1638.62 km,配套面积84.19万亩。建成排水总干渠1条长47.7km,排水干渠5条长39.4km,支排4条长38.92km,控制范围273.5km2

二、  项目规划与实施情况

1、总体规划

 20##年1月,我们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部山西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山西省尊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总需投资9.804亿元,形成近期(1999-2005)与远期(20##-2015)相结合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其中骨干工程59355.96万元,田面工程38686万元。骨干工程中,分年度投资20##-2005为36519.35万元,20##-20##年为22836.61万元,主要内容包括:1、一级站出水池后舜帝湾修建淤灌区,并购置推土机、挖掘机等清淤设备。2、一至五级站机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另外对厂房屋顶进行防渗处理。3、一至五级灌区对干支渠进行全面修复改造,总干渠修复32.25km,建筑物修复137座,拆除新建32座;分干渠4条,改造修复97.415km,新建14.38 km,建筑物修复180座,新建120座;支渠76条,改造73条长500.483m,新建4条支渠长19.4 km。4、通讯设施进行改造。5、续建工程,包括八级灌区峨嵋分干长15.11 km,九级站、九干渠11.25 km,条山分干后段14.37 km,支渠新建25条,长222.48 km。6、田间工程,包括斗农渠建设及田面平整。7、管理设施,包括支口管理房、量水设施修建、交通工具配备。8、恢复原排水渠道,其中干沟152.5 km,支沟275 km,斗沟596 km,末沟982 km。工程实施后,节水改造面积(20##年)165.1万亩,每年节水35026万方,经济净现值32803.06万元。20##年3月,20##年根据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总体安排,根据节水续建工程实施情况和以20##年为价格水平年,重新修编了《山西省尊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2009~20##年),骨干工程规划投资61413万元,田间工程39186万元,合计100596万元,已上报审批。批复骨干工程投资58743万元。

2、“十一五”规划

根据水利部办农水[2005]53号《关于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我局安排了尊村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建设内容,山西省水利勘测研究院完成了《山西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报告》。“十一五”规划在尊村灌区节水改造“十五”期间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重点安排一至五灌区渠首工程及渠系工程,同时适当考虑了田间工程(斗渠配套)。主要建设内容

A、骨干工程

①渠首工程

更新改造一~五级站、八级站、东下站7座泵站的主要机电设备及有关附属设施等内容。

一级站更新主机组2台和励磁柜2面。

二级站更新主机组2台及主闸阀2台、真空泵1台、高压柜2台、增加清污机1台、进水闸3套,对相应进出水管道、前池、机墩进行改造等。

三、四、五级泵站,泵站厂房年久失修,对其进行维修;各更换配电柜5面;八级站更换直流柜1面。

对一至五级站管理房及支口房进行维修;修复一干渠泥结石道路15.6km;增加挖掘机1台。

东下站,设计流量5.76 m3/s,地形扬程27.01m,控制面积17.06万亩。更新2台主机组和附属设施。

完善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

②、渠系及建筑物工程

本次规划改造包括干渠建筑物26座和15条支渠,支渠总长96.76km。支渠包括:鲁家站支渠、韩家庄支渠、田营支渠、二干三支及西分支、二干三支二分支、二干三支三分支、二干四支一分支、二干八支、四十里岗分干、二干四十里岗分干二支、二干四十里岗分干三支、二干四十里岗分干四支(续)、四干一支、五干五支一分支、八干一支。

B、田间工程

对一干一、二、三支渠,二干一、三、四及石桥支渠上的53条斗渠进行改造,防渗形式为现浇砼U渠槽,总长76.18km,尺寸为D40、D50两种,建筑物包括桥、量水槽、节制闸、农口,共计1069处,项目实施后,节水灌溉面积达4.3875万亩。

C、技术措施

根据灌区现状,“十一五”规划维持原设计规模不变,工程引水方式、引水规模维持原有形式及规模,对灌区渠首工程进行改造维修;渠道改造方式以全面防渗为主,防渗形式除八干一支为φ40砼管外,其余为D60-D120标准U型渠;

骨干建筑物包括桥梁、量水槽、倒虹吸、跌水、节制闸、分水闸、涵洞。根据原设计资料及渠系运行需要进行改建。

各类闸、桥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结构,倒虹吸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涵洞采用浆砌石结构混凝土暗管,跌水采用浆砌石结构。渠道上各类闸门型式及数量,按照闸门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

D、投资估算及效益指标

尊村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总投资8527.69万元。其中骨干工程7687.69万元,田间工程840万元。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26.24万亩,年节水4825万方,灌溉效益2952万元。

3、项目进展情况

我们按照“效益优先,先易后难”和“先上游、后下游,先自流、后提灌,先改造、后续建”的原则,合理安排项目,优先解决“卡脖子”工程,重点解决泥沙淤积问题,逐步解决配套滞后问题。1998年-20##年,委托运城市水利设计院先后完成了七批可研设计,前六批已审批,第七批可研正在上报审批; 1999~20##年度及20##年新增项目、20##年度实施方案设计已完成,除20##年项目正在报批外,其余均审批且建设内容基本完成,完成投资10112.5亿元,占规划投资的16.5%。完成主要内容是在枢纽新建库容290万m3的湖泊型沉沙池1座,一级站更新机组1台,更新开关柜和励磁柜各5面;二级站更新改造机组15台,高压开关柜30面;东下站改造机组6台及电气设备,韩家庄站改造机组2台及电气设备;郇阳站改造机组2台及电气设备。干渠勾缝改造31.45km,干渠及分干渠修复桥梁30座,拆除重建桥梁8座;防渗改造支渠33条,长202.306km,建筑物1514座;二至八级站及东下站安装超声波流量计8台等;另外配套的灌区信息化工程(泵站监测系统、部分渠道水情监测系统)和通信系统已初具规模,使灌区的管理和运行条件大大改善,节水效益十分明显,灌溉面积逐年回升,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提高。

20##-20##年,完成了第四-六批可研内,安排20##-20##年及20##年新增项目实施,完成投资4883.4万元,占“十一五”规划的64%,主要完成内容情况:

20##年项目,二级站更新1200S-32型水泵2台, 配套Y1400-10型电机及其进出水管路;对第四厢前池及进水池进行隔厢改造,增设进水闸,并在进水闸前安装回转式清污机1台;高压开关柜更新24面,高压液阻起动柜2面,在7#、8#管道上增设测流探头;王店站厂房拆除重建41.25 m2;支渠防渗改造18.41km及配套建筑物146座,其中:二干六支8.06km(桩号0+000-8+060),建筑物63座;二干八支10.35km(桩号0+000-10+350),建筑物83座;王店站灌溉配水房拆除重建30m2;二干东下站管理房屋面防水层修复440m2;配套完善监测调度系统和管理系统功能软件;二干六支渠、八支渠配套超声波智能水位流量计。

20##年新增项目,尊村灌区水源应急引水渠扩宽8.15km;二干三支三分支渠6.607km防渗改造,建筑物36座;二干四支一分支渠6.455km防渗改造,建筑物49座;二干五支一分支渠7.5km防渗改造,建筑物48座;二干东下分干四支渠8.7km防渗改造,建筑物56座;二干西下支渠0.3km;一干二支、四干一支配水房120m2。二干三支二分支渠4.1km,建筑物42座。

20##年项目,东下站更新2台机组(2#、7#)水泵、电机及对应的进出水钢管、闸阀,更新高压开关柜1面、电动机开关柜2面;韩家庄站更换2台机组的水泵、电机及对应的开关柜,架设输电线路2.3km,厂房内、外墙抹面粉刷、屋顶防水层修复175m2。防渗改造支渠4条,长20.048km;建筑物改造175座,其中:一干韩家庄站北分支渠7.0km(桩号0+000-7+000),建筑物73座;二干三支二分支渠1.17km(桩号4+100-5+270),建筑物4座;东下分干二支渠10.32km(桩号0+000-10+320),建筑物89座;田营站干渠1.558km(桩号5+500-6+895),建筑物9座;八干一支渠输水管道维修改造,长350m(桩号0+000-0+350)。二干三支渠支口管理房拆除重建100m2、田营站管理房拆除重建100m2;韩家庄站房屋拆除重建175m2,新建围墙220m;一干韩家庄站北分支渠、二干三支二分支渠、东下分干二支渠等三条支渠配套超声波水位流量计。

20##年项目,20##年7月28完成了招投标,7月29-8月4日,在《山西招投标网》(www.sxbid.com.cn)和《山西水利网》(www.sxwater.gov.cn)进行了公示,无异议后,按照评标结果确定中标人。合同签定后,20##年8月6日各个标段全面开工,目前正在实施,预计12月上旬完工。主要内容:一级站沉沙池改造;郇阳站更换2台机组的水泵、电机及对应的开关柜;厂房内、外墙抹面粉刷、屋顶防水层修复120m2。东下分干渠改造长3.089km,建筑物10座;防渗改造支渠5条,长35.742km;建筑物改造254座,其中:二干七支渠6.9km建筑物49座;东下分干一支渠7.182km,建筑物67座;东下分干六支渠7.838km,建筑物46座;东下分干七支渠7.545km,建筑物56座;郇阳北分支渠6.277km,建筑物36座;二干渠桥梁改造3座,修复3座。续建信息化工程,包括管理局信息中心建设、用水协会建设及软件部分;改造的5条支渠配置水位流量计。预计11月底完成。

田间工程:20##年-2009完成投资310.37万元,完成斗渠44条,长52.045km。项目实施后,改善面积5.241万亩,新增面积0.1万亩,恢复面积0.1万亩,发展畦节水灌溉面积3.25万亩。20##年-2009完成投资251.36万元,完成斗渠33条,长36.435km。项目实施后,改善面积1.56万亩,新增面积0.1万亩,恢复面积0.1万亩,发展畦节水灌溉面积3.25万亩。

三、项目成效

尊村灌区经过12年时间的节水改造和体制改革,灌区水源条件得到改善,泥沙淤积大大缓解,机电设备老化失修问题逐步解决,灌区的提、输水能力不断增强,灌溉面积逐年回升,经济效益不断好转,人员素质有所提高,灌区正朝着健康、稳步、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同时对灌区工农业生产起到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工程设施状况得到改善

   我灌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缺乏维修养护资金,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配套率、完好率都很底,改造前,渠道配套率75%,完好率45%;建筑物配套率87%,完好率69%,改造后渠道配套率79%,完好率48.8%;建筑物配套率90%,完好率73%,分别提高了3-4个百分点。尊村灌区的灌溉保障程度有所增加。

(二)工程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1999年项目,我们安排了一级干渠修复改造建筑物12座,二级干渠渠堤加固5.49km,修复桥梁8座,新建东下分干桥1座,五级干渠桥梁修复改造2座,渠道险工险段进行了修复,建筑物病险解除,安全隐患得以治理,确保了灌区的安全运行。20##年项目,利用节改资金602.55万元(包括征地费331.68万元),我们修建了一座湖泊型沉沙池,库容290万立方米,于20##年7月底建成并立即投入运行,在运行中我们制定了《沉沙池初期运行方案》、《沉沙池运行管理维护制度》,责任到人,严格执行,确保沉沙池发挥最大工程效益,它的正常使用改善了一级站的水源条件和各级站的运行状况,降低了各级干渠的淤积,特别是二干上游段平均降低60cm,提高了上游干渠的过水能力,二干上游段下吕芝、辛朝沟等过水能力由以前的10 m3/s左右,提高到18m3/s,保证了下游的用水需要。

(三)灌排保障能力有所提高

通过11个项目年的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1998-20##年9月底,实际完成支渠道33条长度202.306km,建筑物1514座,改善灌溉面积54.92万亩。年增产粮食1318万kg。20##-20##年10月底,实际完成支渠道16条长度107.642km,建筑物717座,改善灌溉面积23.25万亩, 年增产粮食744万kg。

(四)用水效率得到提高

通过工程实施和加强运行管理,灌溉水利用系数逐年提高, 1998-20##年,由0.4提高到20##年的0.57。亩均用水量减少51 m3,年新增节水能力3844万m3; 20##-20##年,由0.5提高到20##年的0.57。亩均用水量减少50 m3,年新增节水能力744万m3

(五)运行维护成本减少

一级站改造前提水能力仅10m3/s,改造后恢复到31m3/s,二级站也由10m3/s恢复到22.5m3/s,一干渠的输水能力已恢复到设计能力46.5m3/s,二干渠恢复到25 m3/s。支渠改造后,除八干一支为管道外,其余32条为标准U型渠,更接近最佳水力断面,同时加大纵坡为1/1000~1/1500,这样一来减少了湿周,减少了摩擦阻力,流速加快,缩短了灌溉周期。四干二支原来由分水口到龙居镇的输水时间长达5小时左右,只能过水0.15m3/s,年配水10万m3,浇地0.1-0.2万亩;改造后输水时间仅需2小时左右,输水流量0.8m3/s,20##年配水65万m3,浇地1.06万亩。U型渠还提高了渠道挟沙能力,设计最小流量0.18m3/s时挟沙能力36kg/m3。而且,U型渠受力更均匀,提高了渠道抗冻胀破坏能力。

(六)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运行机制灵活有效

(1)尊村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尊村灌区管理体制改革酝酿较早,在20##年11月就完成了《运城地区尊村引黄灌区体制改革方案》。20##年8月修订完成了《运城市尊村引黄灌区综合改革思路(草案)》。经报上级部门批准后,20##年11月,《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灌区改革方案》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尊村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入实际运作阶段。《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灌区的改革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要求,提出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20##年底对灌区进行试点改革,初步推行聘任制;第二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年底完成灌区改革;第三步,完成机关改革。

20##年4月,山西省政府以晋政发〔2002〕8号文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水管单位改革的意见》,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水管单位改革政策性文件。20##年9月,国办发〔2002〕45号文《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发布后,我们根据文件精神,结合灌区实际,作了大量的改革工作。20##年,晋政发〔2003〕16号文《山西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我们又根据要求深化了灌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向运城市人民政府上报了《运城市尊村引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运城市人民政府以运政发[2008]11号文批复了该实施方案。

①因事设岗、减员增效。

多年来,人浮于事一直是困扰灌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20##年灌区改革方案实施后,要求各灌区管理站明确岗位职责,大力裁减冗员。全灌区经过20##年、20##年、20##年三次人事改革,人员由447人精简到349人,精简人员98人,精简幅度达22%。在巩固灌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年末对管理局机关进行了改革,采用撤、合、并、转的办法,将原有的18个科室精简为12个(信息中心于20##年成立),精简幅度达33%;并认真搞好机关“三定”(定岗、定编、定责),将机关原有的115人精简到66人,精简幅度达43%。

②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在用人管理上,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全员下岗、公平竞争、公开招聘、契约管理”的办法,建立以聘用制为主的用人制度。在各管理站领导班子的配备上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其中提拔干部24名,调整干部27名。主要领导干部由局长聘任,其他工作人员由各管理站分级择优聘用。

③以岗定薪,按劳取酬。

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管理,给职工造成档案工资就是自己应该所得,没有把自己的劳动报酬与整个灌区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为此,我们在全局打破档案工资,灌区人员确定岗位工资,实行按绩效分配,工资、奖金与效益挂钩,建立起效率优先、公平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在管理局机关按照激励上进、鼓励敬业、效益优先、公平合理、多劳多得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搞好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现行档案工资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固定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同工作任务相挂钩,通过百分制考核,按百分比予以发放,从而真正建立在宏观调控和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灵活、形式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

⑵“两定”进展及“两费”落实情况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尊村引黄工程根据其承担职能不同,采取分类定性:承担灌区内黄河、涑水河防汛抗旱和排涝(洪、碱),地下水观测及土壤改良的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防汛排涝管理站界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灌区工农业供水的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界定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及《灌区、泵站工程管理单位定岗定员标准》,经运城市水务局审核,尊村灌区共测算出公益及公益辅助人员117人,泵站生产人员260人,灌区生产人员341人,党委、纪检、工青妇共计8人,合计应定员总数为726人(不含各县市分局、乡镇黄灌站、万亩站、支渠人员)。20##年3月已上报运城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年,山西省运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市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中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形式的通知(运编发 [2008] 7号)下文,予以审核批复,核定人员761人,其中财政公益人员定员113人。

尊村灌区从1998年开始享受财政补贴,费用逐年增加,目前享受补贴的人员为113人。1998—20##年公益性人员及工程维修养护财政拨款如下表:

备注:公益性人员财政拨款20##年-20##年不含退休人员。

⑶水价与水费计收情况

长期以来,水价调整机制欠缺灵活性,农业灌溉水价长期偏低。因为认识观念和农民承受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水价特别是农业水价定价、调价难,一定多年不变,直接导致农业水价远达不到供水成本水平。尊村灌区去年10月前一直执行的水价是20##年运城市物价局批复的综合水价0.33元/立方米。通过对近三年来的水费计收情况进行测算,按计费水方计算,目前供水到支渠的平均水价为0.31元/立方米,而其平均运行成本水价已达到0.56元/立方米,只有供水成本的50%左右。用水量占全灌区三分之一的东下站,总干渠的水费价格只收到0.19元/立方米。但是,农业灌区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执行水价时,要考虑灌区的公益性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所以,我们的单方水价一直执行在0.15-0.37元之间,这与成本水价有较大差距。

且自20##年以来三次调资,加之电费上调,各种原材料上涨,机电设备老化失修,水源脱流,干渠淤积,能耗和各项维修费用增加,要维持灌区的正常运行难度很大。近年来,尊村灌区采取以工补农的措施,逐渐增加工业供水量,弥补农业亏损。20##年,我们向运城市物价局请示要求批复新的水价,以保证灌区供水生产的正常运行。20##年9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大中型泵站灌溉电价水价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下文, 20##年10月27日,山西省水利厅“关于大中开幕型泵站灌区严格执行限定水价的通知”下文,山西省灌溉计费水价不得超过0.25元/m3,核定水价超过0.25元/m3的部分由省级财政水利专项资金补贴。运城市物价局、水务局“关于印发运城市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补贴水价的通知”,批复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综合水价0.275元/m3。自20##年10月1日开始我们执行0.25元/m3计费水价,新水价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尊村灌区目前的水费计收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下属各灌区管理站“统配直管”,也就是以前称为“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由配水人员全程负责水费计收。这种方式中间环节少、运行灵活、易于操作,极大地减少了漫天要价、中间加价等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缺点是群众参与不够。第二种是各县(市、区)引黄分局黄灌站和新组建的11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水费由黄灌站或协会统一收缴,按管理规定留下管护费用(约占水费总额10%)后全额上交所在灌区,由各灌区汇总后上交管理局财务科,纳入管理局财务预算。

目前,尊村灌区水费收取率为92%,而且搭车收费、中间加价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为此,我们不断改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水费计征方法,一改以前的以亩计征、以时计征等粗放的计征方法,在灌区推广了以“方”计征。并且积极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作用,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提高水费回收率,严格禁止乡村两级在代收水费中任意加码和截留。20##年对水费征收程序进行了改革,由用水户协会一票收取,其它各有关部门不得再另立名目乱加水费或搭顺风车收取以外费用,为了便于群众监督要求,各协会逐级张榜公布,明码标价,并建立举报机制,增加透明度。

⑷用水改革,组建协会。用水户是灌区的直接受益者,灌区运行状况的好坏与其利益息息相关。在用水管理上,根据水利部提出的“让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思路,实行以支渠为单元,让农民直接参与灌区管理的新模式。按照“管理局+灌区管理站+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结构,积极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有效解决管理体制不顺带来的问题,拟定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章程》,制定了灌溉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及奖惩等各项制度。为协会良好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目前,已在灌区内建立了11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其中5个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管理着10条支渠和一个万亩站,管理斗渠411条,吸纳农户10385户,涉及行政村76个。在近年的供水生产中,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一新生物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用水户正成为灌区的主人。各种报表准确、及时,各项收费透明、精确,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户真正用上了明白水,掏起了放心钱、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信任与拥护。协会的组建与正常运行,实现了供水、管水、收费一体化,提高了用水质量,减轻了农民负担,达到单位增收,灌区增效,农民满意的目的。使用水管理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目前我们正在总结11个协会的试点经验,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一管理组织基本覆盖全灌区支、斗渠,真正使灌区支、斗渠管理工作达到组织健全,灌溉有序,水事公开,收费合理,设施完好,服务一流的目标。

㈦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维持水资源平衡。截止20##年10月底,尊村泵站累计上水17.77亿m3,最近几年的年提水量都在7000-8000万m3。引黄水不仅可以满足工农业供水需求,而且可补充日益匮乏的地下水。一级站沉沙池及关铝、海鑫供水调蓄池的兴建,大量回补周围地下水,对平衡灌区水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改良土壤物理性质。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在农作物用水的同时,大量淡水进入土壤可起到压碱、淋盐、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改善本地土壤板结硬化的现状,增强保肥性能,更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3)有利于植物生长。随着灌区面积的扩大,灌区内水的整体蒸发量将有所增加,在渠道两旁种植的防护林、渠坡的野生草可以形成植被,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改善小区域气候,更适合本地生物的生长,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四、灌区灌排保障能力及其变化总体评估

尊村灌区的水源问题由来已久,是制约灌区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2002项目利用节改资金我们修建了一座湖泊型沉沙池,库容290万立方米,于20##年7月底建成并立即投入运行。据统计,沉沙池从20##年8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至2010.10年累计进水4.73亿m3,沉积泥沙201万m3,它的正常使用改善了一级站的水源条件和各级站的运行状况,降低了各级干渠的淤积,特别是二干上游段平均降低60cm,提高了上游干渠的过水能力,二干上游下吕芝、辛朝沟等过水能力由以前的10m3左右,提高到18m3/s,保证了下游的用水需要。20##年新增项目安排夹马口-尊村一级站8.15km引水渠工程,引水流量16.5m3/s。 1999年-20##年,干渠勾缝改造31.45km,干渠及分干渠修复桥梁30座,拆除重建桥梁8座;防渗改造支渠33条,202.306km,建筑物1514座。改造前,渠道配套率75%,完好率45%;建筑物配套率87%,完好率69%,改造后渠道配套率79%,完好率48.8%;建筑物配套率90%,完好率73%,分别提高了3-4个百分点。以上工程措施的实施,尊村灌区的灌溉保障程度有所增加。

五、主要做法和经验

尊村引黄工程规模大、战线长,基建工程项目分散,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实践中,如何把握主动,处理好各方关系,确保建成安全、快速、优质、高效的一流工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借鉴以往基建工程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加强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建工作的新特点,逐步建立起以“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以“工程效益、质量控制、资金管理”为重点的建设管理新模式,并妥善处理好施工与生产、质量与进度、业主与监理三个关系,走出一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基建工作的新路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落实四项制度、把握三个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1、落实四项制度,严格基本建设程序。

⑴明确项目法人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前提。对于尊村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来说,尊村引黄灌溉管理局是必然的项目法人,这一点是无可争论的。然而,由于灌区摊子大、机构多,曾有人提出要采用二期工程建设模式,把项目分解,由各县(市、区)引黄局和基层管理站组织实施,这样搞势必造成责、权、利分家,出现管理上的混乱,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管理局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坚定不移地实行项目法人制,由管理局统一组织实施,对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和生产经营等实行全过程负责。在此其础上,我们还采取各种措施,周密安排布署,成立了以局长为主要责任人的节水改造项目部,吸收有关县(市、区)引黄局局长和各站站长为项目部成员,加大了各方面的协调力度。项目部下设总工办、工程科、计财科、办公室等职能机构。运城市水务局以运水基建[2003]295号文、运城市人民政府以运政办函[2008]17号文批复了尊村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工程项目法人。项目部抽调技术、管理骨干,加强施工管理,并委派业主代表常驻工地,协调矛盾,处理问题,为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⑵实行招标、投标制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关建。公开招标投标,不仅能维护水利建设市场秩序,保护招标投标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达到控制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节水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就一直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从开始的自行招标,到后来的委托招标,从邀请招标到公开招标,逐步完善招标程序,不断修改评标办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招标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和水利部关于招标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把程序关,增加透明度。我们根据不同的标段制定不同的评标办法,并邀请省水利厅、省、市发改委、财政、设计、市水利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实行全封闭和半封闭管理。举行开标仪式时,全体评委和所有投标人代表参加,现场公开开标,唱标。在评标时,评委以招标文件和投标书为依据,以投标价为基础,注重货物和工程质量。采用初评和详评两步评比,对所有投标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使评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规范的原则。多年来,我们已经先后组织过11个年度项目的施工和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从未出现过任何违规行为,参与竞标的企业都比较满意。而且,通过招标,工程造价明显降底,仅水泵和闸阀购置就节降低造价37.2%,流量计购置降低造价35%。

⑶实行建设监理制是搞好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节水改造工程一开始,我们就委托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公司尊村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与其签定了监理合同。省监理公司依据合同,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维护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他们根据监理任务,编制了监理规划,组建了项目监理部,抽调6名监理人员常驻工地,并按工段划分情况,实行全方位监理。业主单位也派出代表常驻工地,协调各方关系,搞好服务,积极配合,支持监理人员工作,既赋予监理人员一定的职权,又施之以有效监督,极大地调动了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尽心尽力地工作,为顺利完成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⑷合同管理是实施项目目标的基础

工程项目的实施就是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土建安装单位中标后,尊村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部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文件,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采用总价控制单价承包方式。结算时根据监理工程师核实的工程量以实结算,结算过程中始终坚持总监不签字不付工程款。设备制造单位中标后,与中标单位签订设备制造合同,根据制造进度,甲方人员到制造厂进行关键工艺检查及装箱出厂检查,货到工地经三方检验合格后,付款80%,试运行合格后付款95%,剩余5%运行一年后付清。

2、把握三个重点,创建一流工程。

第一,工程项目安排以效益为重点。尊村引黄工程始建于七十年代,属“三边”工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一直未能达到设计效益,工程欠账较多,泥沙淤积和老化失修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已经严重影响了灌区的整体效益。此次节水改造项目多,周期长,所需投资也比较大,而国家的投资有限,所以在工程项目安排上,我们严格执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管理办法》规定,始终坚持“效益优先”和“先上游后下游,先自流后提灌”的原则,优先解决影响工程安全运行和严重影响灌溉效益的干渠险工险段和总干泵站的设备老化问题等“卡脖子”工程,提高泵站效率和输水能力。其次,重点解决影响灌溉效益的续建配套问题,完成干、支渠加固、修复和配套工程,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再次,逐步完善管理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灌溉效益,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

依据效益优先的原则,在节水改造资金的使用上,我们优先解决并完成了二级站1-19机组更新及其相应前池流道改造;6.575 km的干渠加固和部分泵站房屋的维修工程;截止20##年9月底,实际完成支渠防渗改造33条,202.306km,建筑物1514座,改善灌溉面积54.92万亩;新建了库容近300万方的沉沙池工程,购置安装了9台超声波流量计。从实践运行看,部分已完项目不但满足了运行要求,而且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级站是尊村灌区扬程最高、机组最多的一个枢纽泵站,地形扬程29.83m,设计流量42.9m3/s,装机28台,容量17980千瓦。一九七八年三月投产运行。三十多年来,因设备老化失修、泥沙含量超标,水流条件恶化,导致泵站效率下降,能源单耗上升,水泵严重磨损,单机流量不足设计流量的50%,形成了灌区提水的“瓶颈”,运行成本也逐年提高。二干渠下吕芝段原设计过水能力36.5m3/s,由于泥沙淤积,改造前,过水能力不足设计能力的1/3,渠道经常超高水位运行,决口事故时有发生。经过改造降低了能耗,加大了输水能力。泥沙淤积是困扰尊村灌区发展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的运行,干、支渠基本淤平,许多斗渠即将报废,机组磨损也相当严重,为此,在20##年项目中,我们重点安排了沉沙池工程,实践证明,沉沙效果非常明显,不仅防止出现新的淤积,而且带走现有渠道中大量泥沙。

第二、工程建设以质量为重点。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没有质量,效益就无从谈起。为了实现建设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一流工程的目标,在工程质量上,我们努力做到了以下三点:①思想上重视。首先从提高认识入手,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监理工程师和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加强工程质量的政策法规,使建设单位、监理部和施工单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②制度上控制。尊村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涉及设备、金结安装、土方填筑、混凝土浇筑、防水等多项工程。为了保证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我们从完善制度入手,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了《尊村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办法》、《施工质量要求》、《施工规范》、《检验人员工作守则》等有关制度,并将有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汇编成册,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使质检工作干有标准,检有依据,用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克服了质检工作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③施工中落实。施工中,我们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放权但不放弃监督,依靠监理但不依赖监理。根据工程实际,对工程进行科学的单元划分。在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方面,监理部的几位同志切实按照“三检制”严把工程质量关,按工序严格控制,每个单元工程从测量放线、施工准备、原材料质量、施工过程到成品质量评定,都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事,不合格的要坚决补强或返工,直到合格为止。总之,由于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制度严格,措施可行,节水改造工程总体质量良好,从未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都在65%以上。

第三,工程资金管理上,以完善支付程序为重点。在工程资金的管理上,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支付程序上,对计划内工程项目,依靠监理部门,坚持按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严格执行“四不拨款”原则,即没有工程计划的不拨款;没有设计变更文件的不拨款;没有合同的不拨款;没有监理签字的不拨款。财务人员秉公办事,认真把关,堵塞了各种漏洞。通过资金管理,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把资金控制在概算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处理好三个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节水改造工程在原有工程基础上施工,情况复杂,项目分散,客观上要求既不能与生产发生冲突,影响供水生产,又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所以,我们在工程施工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施工和生产的关系。这几年节水改造工程主要集中在一、二级站,即一级站沉沙池建设和二级站水泵更新及进水池改造。二级站地处尊村灌区咽喉部位,工程改造受供水生产影响,工期、进度安排局限性很大。为了不影响供水生产,按时完成工程改造任务,我们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利用灌季间隙,采取“两头卡死,倒排工期”的办法,由施工队拟定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方案,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以旬为单位分解施工任务,责任到人,常驻工地,协调关系,解决施工中的具体矛盾和问题。20##年新增项目是扩大内需项目,时间紧(2009.1.1-2009.3.15),任务重(三个标段32km渠道改造),但我们精心组织,周密布暑,分片到人,责任包干,科学管理,主要领导不定期到工地检查落实情况,20##年春节全体施工及管理人员不放假,加班加点,冒严寒,抢进度,既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又不误灌溉供水。

(2)处理好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在处理质量和进度的关系上,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从不因赶进度而放松质量监督。在二干渠卿头桥和东下桥的施工中,当时正值三九寒天,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而且昼短夜长,有效施工时间短,施工难度很大。为了赶在春浇前完工,保证质量和进度上的“双赢”,在施工措施上,积极向施工队推荐冬季施工经验,采取保温措施,建暖棚,生火炉,推迟拆模时间,提高浇筑质量,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但满足了工程质量要求,而且保证了工程进度,也不影响春浇生产。在20##年新增项目施工中,我们把6条支渠分成3个标段,定期检查评比,打分排队,既比质量,又比进度,使工程质量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3)处理好监理和业主的关系。在处理与监理的关系上,我们坚持做到两点:即业主负责制不等于业主包办制;监理受雇于业主但不能代替业主。作为项目业主,在业主负责制的前提下,切实履行业主管理、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把属于业主的事情办好,重点搞好占地协调工作,为施工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对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关键性技术等环节,放权于监理,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坚持监理说了算,业主不越权,不包办。同时监理部门受业主委托,履行“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职责,本着服务性、公正性、独立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但监理履行职责必须以业主授权为前提,在资金拨付、合同外项目等关键环节不能代替业主行使职权。由于我们坚持做到以上两点,监理部全体成员精诚团结,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保证了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六、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投资力度小,难以进行整体改造

尊村灌区规模大、渠线长、泵站多,设计规模为9级31站,扬程 165.44m,总装机6.14万KW,提水流量46.5m3/s,灌溉面积166万亩。骨干渠道设计总干渠1条长113.554km,分干渠5条长136.753km,支渠134条长776.589km。截至目前已建成9级24站,总干渠1条长133.92 km,分干渠4条长107.27 km,支渠86条长587.124 km。由于工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改造的任务十分巨大,而节水改造资金有限,为使投资及早发挥效益,在项目安排上,只能是局部地分散安排,难以进行整体改造,节水改造的效益有限。续建项目更是无从谈起,82万亩耕地长期无法利用引黄水灌溉,灌区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灌溉效益有限。照目前节水改造投资年平均一千多万元计算,尊村灌区改造需要50年以上,加之工程不断老化,需要重新改造。每年的改造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工程改造的需要。20##年以来投资力度有所加大,但是照此下去仍需10年以上。

2、末级渠系配套滞后

尊村灌区规划斗渠3290条长3319km,由于缺乏配套资金,完成斗渠1208条长1638.62km,斗渠配套仅49.3%,由于农民用水协会“十一五”才陆续成立,缺乏有效管理,渠道损坏严重,完好率20%,有相当一部分面积只能通过未防渗的土渠过水浇地,实灌面积远远小于设计面积。尊村灌区出现一条腿长(骨干工程)一条腿短(田间工程)的被动局面,使已改造的项目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积极探索末级渠道工程建设模式,在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建立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探索由灌区管理单位指导,用水协会具体负责的末级渠道建设管理办法,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调动广大农民投工投资兴建斗农渠的积极性,同时争取国家给予资金补贴,逐步解决田间工程与骨干工程不同步的问题。

3、可行性研究编制规模较小

尊村灌区的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2年组织编写一次,投资规模不超过3000万元,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灌区的投资比例不断加大,一个可行性研究没法满足编制年度实施方案的需要,以20##年为例,灌区投资都在3500万元,这样在一年内就需要编制2个可行性研究,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由于建设时间比较紧,造成设计深度不够,以至于以后实施时变更较多;灌区工程建设有其特殊性,要考虑效益,要考虑建设环境,某个项目可能在做可行性研究时,效益突出、建设条件好,但是做年度实施方案时,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出现可能就需暂缓安排,投资规模控制在3000万元以内,因所涉及的项目数量有限,编制年度实施方案时没法及时调整项目。

4、关于项目招标方面

根据《山西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4、项目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但分标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本项第1、2、3目规定的标准的项目原则上都必须招标”。灌区年度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在1000 万元以上很多,但一些材料、设备或者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并且很多项目根本就找不到3家潜在投标人,进行招投标难度很大。另外灌区工程建设的性质是续建配套,一般时间紧、任务重,项目设计都是由同一家完成,对这些项目按既定程序招投标,影响了工期,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对一些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勘察设计、监理服务的采购,如果费用小于一定的数额,无论项目总投资多少,建议取消招标程序。

5、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

尊村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计划下达12个(1999-20##、2008新增、20##年),已经完成10个(1999-20##、2008新增),在建1个(20##年),已完和在建工程累计下达投资计划19900万元,其中:中央10450万元,省配套4800万,市配套4650万元,省配套1999年项目400万元市财政用于抵扣煤气焦化公司债券,后经多方努力,至今仅到位150万元,乘余250万无着落。市配套4650万元全部未到位。

运城市属于农业大市,工业发展比较薄弱,运城市财政收入不足35亿元,只能维持简单的干部职工、教师的人员工资,可支配的资金十分有限。从市财政局调查了解到,运城市近年财政收入增幅在20%左右,低于全省财政收入40%的增幅,人均财政总收入和人均财力连续几年全省倒数第一,20##年全省人均财政总收入3600元,运城仅1700元;全省人均财力3.5万元,运城2.6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财政总收入增长10亿元,市级财力增加不到5000万元。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6亿元,市级财力增加不到3000万元,而20##年市级新增的各项政策性配套支出在1.2亿元以上,新增财力全部用于配套也不够。运城市水利工程比较集中,同时城建、交通及其他工程均要求地方配套,20##年要求市级配套3.1亿元,实际仅配套1.9亿元。因地方财政财力不足,水利工程的市级配套根本无法落实,导致我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工程不能全部完成。

6、灌区内占用灌排工程设施严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地的经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有少数单位在开发中只注重开发,不注意水利设施的保护,占用、损坏了不少工程设施。尊村灌区因渠线长、泵站多,且沿线多处于经济开发地带,所以,灌区内占用灌排工程设施严重,主要是城市开发、高速路修建、工业园区兴建等,有多处渠道被毁坏占用。

(详见下表)


渠道被占用、损坏情况统计表

情况说明:

1、工程报废渠道一条,五干六支,长4865米,资产总值150万元。

2、工程损坏渠道六条:五干四支、五支、七支、八支,六干一支、二支,损坏长度20500米,工程恢复估算投资约为300万元。

3、水费收入影响约为:300万方×0.33元=100万元。

4、灌溉面积减少7万亩。

5、农业产量损失1400万公斤。

渠道占用对灌区运行、沿线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的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渠道被占用,灌区农民只得大量抽取地下水作为补充水源,对运城这个地下水资源匮乏的城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对损毁渠道的恢复补偿十分必要。

虽然《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已由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于1995年颁布实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受到重重阻力。就尊村灌区来说,近年来,仅工业园区、空港新区、高速公路占用就达7万余亩,是我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8%。这些工程被占用后,粮食总产量减少1400万千克,水费收入减少100万元,无论是对灌区农民,还是对灌区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且这些被占用的工程设施基本得不到补偿,经我们多方努力,得到部分恢复。近年来,报废渠道恢复补偿建筑物1座,灌排渠道4公里,投入资金380万元;损坏渠道恢复补偿建筑物7座,灌排渠道0.5公里,投入资金25万元。要彻底恢复被占用、损毁的渠道,还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工程恢复后,可恢复灌溉面积增3万亩,达到10万亩。

7、项目审批时间过长

尊村灌区节水改造已经历了12年,从历年来看,从项目申报需经过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初审,通过后,上报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审查、评审,审批环节复杂。每年的节水改造项目从开始申报到审批下来几乎都需要到次年的7、8月份,此时正值汛期,既增加了施工难度,又影响了工期。由于项目实施的累计拖延,20##年项目20##年8月份批复下来开始实施,影响项目效益的及早发挥。

七、下阶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措施:

山西省十年九旱,水资源十缺乏,为此省委省政府在20##年开始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农田水利灌溉、水土保持淤地坝、农村饮水安全、城乡节水和水源保护等六大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兴水战略;20##年全省进行了水价改革,出台了《山西省大中型泵站灌溉水价管理办法》,建立了水价补贴机制。以上措施的实施,对于扩大黄河水利用,减少地下水过渡开采起到一定作用。尊村灌区地处山西省南部,是沿黄小北干流段泵站,是山西省最大的多级提水灌溉工程。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的实施,对发挥骨干水利工程抗旱保浇,确保运城市五县(市区)166万亩农业增产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尊村灌区节水改造规目资金有所增加,节水改造步伐加快。新的形势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在即将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合理安排项目,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作好项目申报,坚持工程项目管理“四制”,完善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搞好项目竣工验收,健全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

建议:

1、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建设布局。我灌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30年,但基建完成不到3/4,配套面积也刚刚过半,为84.19万亩,形成“马拉松”工程,同时已建成工程经过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养护资金,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建议加大中央财政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力度,适当减少地方匹配比例,增加省级配套比例,取消市一级的配套资金,特别是财政困难的中部省份,实行西部优惠政策,即中央和地方投资比例为0.8:0.2。

2、由于可行性研究编制投资规模偏小,对项目实施将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建议加大可行性研究的编制规模,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力争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的要求,根据灌区尚需投资情况,并结合国家实施的五年计划,以每个五年计划编一个可行性研究。

3、灌区改革与发展。灌区管理体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单靠水利主管部门和灌区管理单位本身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将灌区管理改革作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各地经济状况差异很大,各个灌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灌区改革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4、加大农水工程投入力度。水利工程目前的投资体制仍分为基建、农水两条渠道,分别由发改委和财政部门管理,近年来基建投资相对较多,农水配套资金却很少,灌区农户虽然用水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修路、办学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农民出钱,农民经济负担很重,所以在农水工程投资方面是少之又少,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农水工程投入,加快农水工程建设的步伐,使基建和农水工程同步建设。此外还要建立中央补助性投入与群众投劳投资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使田间工程改造与骨干工程改造同步推进,发挥灌排工程整体效益。

5、我灌区为井黄结合灌区,由于黄灌渠系配套差、保证率低,造成灌区机井越打越多,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一般井水位下降40m以上,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降落漏斗,最深下降达70m。建议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行调度机制,逐步采取封井的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表水用量,维持本区域水资源平衡。

二〇##年十月二十六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