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三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论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人物情感分析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Aesthetic Fairy Tale -The Happy Prince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Quest for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Women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书信研究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论《紫色》中西丽实现自我解放的历程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Novel A Tale of Two Cities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 论修辞格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哈利波特”系列与儿童心理学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中华老字号英译顺应论分析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 舍伍德?安德森《鸡蛋的胜利》中美国梦的解读 英语歧义初探及其排除方法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女性主义的显现

43 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

44 《荆棘鸟》之宗教观

45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46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

47 教师的态度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48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49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50 试论汉语新词的英译

51 从高等教育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52 英语幽默语言的会话含义分析—以《老友记》为例

53 从功能对等和文化语境差异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54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汽车商标名的汉英互译

5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

56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

57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

58 跨文化视角下动物寓意的对比及其习语的翻译策略

59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

60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浅析

61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62 外教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63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64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65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66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

67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s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68 爵士时代美国东西部的差距在盖茨比的人生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

69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关系的转变

70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ese Educationists and Western Educationists

71 浅析英汉问候语的文化异同

72 《魔戒》中的女性人物

73 《红楼梦》饮食词语英译策略探析

74 可口可乐产品推销中的中国元素分析

75 汉语无主句英译方法探析(开题报告+论)

76 《百万美元宝贝》中麦琪性格男性化形成原因分析

77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78 永恒的精神追求—《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分析

79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80 英语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81 从绝望到适应——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心理变化

82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83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

84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85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86 庞德对李白诗的误读——《华夏集》诗学探微

87 存在主义视域下的艾伦?西利托《周六晚与周日晨》中的“反英雄”

88 英国湖畔派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译

89 On the Use of Satire and Humor in Pygmalion

90 中美之间宴请礼貌原则的差异以及其产生原因

91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92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93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94 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广告语翻译策略研究

95 礼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

96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

97 从《人生的枷锁》中三个女性看毛姆的婚爱观

98 中西俚语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

99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100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101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102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103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英语人名的翻译

104 An Analysis of Ecological Ideas in Walden

105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106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

107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

108 从《老友记》探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109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10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

111 中英女性爱情观比较——以林黛玉与简爱为例

112 从中英文化差异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113 《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情节

114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

115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116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

117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118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119 《哈姆雷特》戏剧中的悲剧因素

120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

121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

122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促销战略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以淘宝“双十一”大促为例

123 《最蓝的眼睛》中美国黑人小女孩所承受的三重歧视

124 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

125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126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

127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128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特点研究

129 互联网媒体对汉语纯度影响的研究

130 微笑着流泪——欧亨利小说赏析

131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角度分析《野性的呼唤》中的巴克

132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

133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134 从中西传统节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135 中国菜名英译的恰当方法

136 中学生英语阅读语义障碍和其教学应对策略

137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3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139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40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

141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新析

142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折射出的中国对外关系史

143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44 丛林法则下生存: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的主要人物分析

145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46 从审美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

147 “P模式”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

148 浅析从《刮痧》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14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

15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1 “教师主导,学生中心”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152 从感观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翻译

153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154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155 大学生上网调查

156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貌原则

157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158 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中似非而是的隽语对现实世界的重塑

15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60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

161 《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破灭的主要原因

162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163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看极简主义在短篇小说中的应用

164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

165 论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汉译

166 论《织工马南》中的象征意义

167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168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from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169 An Analysis of Word Formation of China English

170 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Friends

171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172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 173 电影《超人:钢铁之躯》中的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体现

17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

175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76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

177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s and the Commercial Effect

178 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教育失败

179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180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181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182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183 论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

184 小学英语语音拼读教学

185 从跨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86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87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188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Senior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189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190 英汉成语特点对比研究

191 The Loneliness i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192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193 拉尔夫?埃里森《隐形人》中的凝视与自我建构

194 耶稣成为弥赛亚以及被民众接受之原因

195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

196 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

197 The Analysis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

198 广告翻译中功能对等的研究

199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200 论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的二次创作

 

第二篇:读书报告- -《英汉对比研究》

读书报告- -《英汉对比研究》

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

本章主要是关于综合语与分析语,在文章开头作者就介绍了综合语和分析语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定义。此外,作者通过形态变化、词序、虚词和语调声调方面对英语和汉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首先,英语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则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形态变化主要体现在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上。在构词方面,英语的词缀灵活多变,有大量的前缀、后缀,而汉语则不多见。在构形方面,英语常常是将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结合起来表示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而汉语同一个词就可以表示主格、宾格,单数、复数,或者现在、过去等行为。

其次,英语词序较灵活,汉语则较固定。英语词序倒置的现象比较多,汉语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倒装。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词前,英语定语位置较灵活。

再次,虚词方面,英语经常使用定冠词、不定冠词、介词和连接词,汉语则没有冠词,表并列和从属关系的连接词的使用率也较低,较常使用的是丰富多彩的助词,如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

最后,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语调和重音的变化是英语语音的主要表意手段,两者的密切配合可以表达意义的差别,而汉语的语音手段主要是声调。汉语语音音节匀称,具有均衡美和节奏美。

第二章 聚集与流散

本章主要是关于英汉句式句型的对比研究。英语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有严谨的主谓结构,句型重形合,句式为“聚集型”,而汉语则不受形态的约束,没有主谓协调一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句型重意合,句式呈“流散型”。

英语的主谓结构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V, SVP,SVO,SVoO,SVOC,而上述句型和变式可以通过增加修饰语,扩展基本句型的成分,基本句型的组合、省略、倒装等方式来扩展。英语注重句子结构完整,通过形态标志、连接词和填补词的使用来保持其完整性。此外,句子成分、词语之间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也是英语句子呈“聚集型”的重要因素。

然而,汉语的主谓结构则要比英语复杂的多。汉语的主语形式多样,可有可无,谓语也复杂多样。按表意功能和表达形式,汉语句型可以分为话题句、施事句、关系句、祈使句、描写句、说明句等。此外,汉语句式有整句也有大量的零句。

第三章 形合与意合

本章从造句法方面展开研究。英语注重形合,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句子形式、结构完整,比较严谨;汉语则注重意合,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比较简洁。

英语通常综合运用关系词、连接词、介词和其他连接手段、形式,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成长短句子来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汉语的意合法的手段有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四字格等。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合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次之分。紧缩句句式简明紧凑,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往往是隐含的,比如:一不做,二不休(Over shoes, over boots)。四字格是汉语运用最广的语言形式,比如:孤掌难鸣(One man, no man)、玩火自焚(Whoever plays with fire will perish by fire)等。

意合法在英语里属于“变态”,主要是一些简练谚语、表达复合句内容的简单句,以及表达状语从句意义的定语从句,如:Harm set, harm get(害人反害己)等。

第四章 繁复与简短

在这章中,作者基于前面几章所讨论的内容,对英语和汉语的句子长短进行了对比。总的来说,英语句子要比汉语长的多。

首先,汉语常用散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以中短句较多。其次,正如前几章提到的,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很少用关联词,主要通过安排词序和使用助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并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来安排词序,大大限制了汉语单句的长度。再次,汉语定语修饰语一般要前置,一个词所能承受的修饰词语非常有限。最后,汉语少用虚词、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句子舒缓。相反,英语句子长而复杂的原因有:英语常采用各种表关系和连接的手段,如介词、连词、词的形态变化等。另外,能充当英语句子成分的有长短几乎不加

限制的短语和从句,还有各种并列、附加、修饰成分。英语还常用先行词“it”及其他预指性代词,把真正的主语或宾语移到后面,并根据需要不断扩充。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作者建议在英译汉时要破句重组,化繁为简,而汉译英时则要采用分解、拆散和重组的变通手段进行灵活处理。

第五章 物称与人称

本章作者对英汉物称、人称的运用作了对比。其中,英语常用物称表达法,而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常用人称。

主要表现为:第一,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则多为人称主语。如: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在英语句中主语为an idea,而翻译成汉语时,主语却成了“我”。英语用抽象或无生命的食物名称作主语,同时又使用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作谓语,也就是作者所提到的“无灵主语”和“有灵谓语”,从而使句式带有拟人色彩。英语还常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而且“it”还被用作先行词、虚义词、强调词等。第二,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则常用主动式,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英语的这种不提及行为者的被动式在文学作品、公文文体、科技文体及新闻文体中运用的较多。

第六章 被动与主动

本章就英汉主动被动语态的运用进行了对比,总的来说在英语里被动语态较为常见,而汉语则主动语态为多。

英语常用被动句主要受施事原因、句法、修辞、文体的影响。在施事方面,具体的原因有:施事未知而难以言明; 施事从上下文中可以不言而明;施事不如受事重要或受事需要强调;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不要指明施事。句法方面,由于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不便于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适当使用被动句可以使表达方法灵活多变,避免句型单调,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

英语的结构被动句要比意义被动句多,而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按照汉语的习惯,如果句中无须指出施事,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就多用意义被动式,比如:They have been neglected these several days. “已经有好几天没人管它们

啦”。其次,使用受事主语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例如:The Harry Potter series of novels have already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哈里·波特系列小说已经译成了许多种语言。”再次,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另外,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用通称或泛称(如“人”、“有人”、“人们”等)作主语,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最后,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比如:处置式、“为……所”式等。

由于英语常用被动式,汉语常用主动式。英汉互译时,特别要注意句式的转换。

第七章 静态与动态

这一章作者就英汉叙述特点进行了对比。其中,英语呈现为静态倾向,汉语则为动态倾向。

英语的静态倾向主要表现为:一、名词化现象。名词化主要指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所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情感等概念。虽然名词化可以使表达比较简洁,但也会使语言抽象,还会减少富有活力和的动词的使用,从而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加明显。二、英语还常用含有行为和动作意义的普通名词代替动词。大量由动词派生的名词既表示施事者,又保留原来动词的意义,这类名词常常与前置形容词构成静态结构。比如:a hard worker—someone who works hard工作勤奋的人。三、报刊标题为了节约版面,通常用名词代替形容词,构成标题式短语。四、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英语常常用介词短语取代动词短语,如:He is at his books.(He is reading books)意思为“他正在读书”。英语里大量的弱式短语往往削弱或淡化了原来所要表达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语的意义,增强了静态感。例如:give rise to(arouse)。

五、动词的弱化与虚化。英语里最常用的动词正是动作意味最弱的动词be,它的各种形式(包括must be,may be,should have been等)都缺乏动态感。除了be之外,have,become,grow,等也是英语常用的弱式动词。六、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的意义。

汉语的动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一、动词连用。汉语连动式和兼语式句子都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动式、把字式和被字式这四个句式还常常互相

包孕套用,构成各式各样的多动词谓语句。二、汉语动词及动词词组,包括连动式词组、兼语式词组,无需改变形式就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汉语动词可以充当助动词,置于主要动词的前后,形成动词连用。三、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汉语动词的重复或重叠,以及与此相关的句式排比或对偶,可以明显地加强汉语动态感的表现力。

总之,英语常常通过动词的派生、转化、弱化和虚化等手段,采用非动词的形式来表达动词的意义,呈静态。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呈动态。

第八章 抽象与具体

作者借第七章所提及的名词化,引出了对英汉抽象、具体的讨论。作者认为英语用词倾向于抽象,汉语则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英语表达抽象化的原因有:首先,英语通常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而名词化往往会导致表达的抽象化。其次,随着文明社会的进步,抽象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 再次,抽象词语意义模糊,有利于掩饰作者含混或真实的思想。另外,英语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这些手段主要有:用虚化词缀构词,比如前缀 “inter”可以表达“相互”的意思,后缀“ity”可以表示性质、程度等;用介词表达比较虚泛的意义。介词作为虚词,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短语或成语。最后,英语词义内涵广泛,词的用法比较灵活,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也是英语表达抽象化的重要原因。

对于汉语,由于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也没有形态变化,表达方式就显得较为具体。而且,现代汉语的一些抽象词尾(如“性”、“化”等)大多来自外语。例如,“性”译自英语的-ty,-ness,-ce等。因此,汉语只能采用一些手段来表达英语的抽象词义,比如:一、用动词取代抽象名词。二、范畴词可以用来表示行为、属性等概念所属的范畴,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如:complexity复杂性,relativity相对论等。三、由于在汉语里难以找到相应的词来表达,这时常要借助具体的词语来解释其抽象的词义。四、虽然汉语缺乏抽象词语,但形象性词语却很丰富,汉语可以借助这类生动具体的词语来表达英语抽象笼统的意义。比如:feed on fancies画饼充饥;with great eagerness如饥似渴等。

最后,作者建议在英译汉时,“化虚为实”从而通行文,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汉译英时,“化实为虚”来化症结,提高转换的可译性。

第九章 简接与直接

英语通常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陈述方式,使得英语表达较为间接,汉语则比较直接、明快。

英语和汉语都有委婉语,就是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如表示“死亡”,英语有pass away,join the great majority,pay the debt of nature等,汉语则有“逝世”、“寿终”、“作古”等。英语委婉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繁,而且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有官方委婉语(比如:用“collateral damage”来表示“平民伤亡”,用“police action”来表示“侵略”等)、职业委婉语(比如:用“administrative assistant”表示“秘书”,用“sanitation engineer”表示“垃圾工人”等)、学校委婉语(比如用“Shows 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maginary and factual material”来表示“撒谎”等)。

英语常用克制陈述、间接肯定、委婉否定和婉转暗示的表达方式。汉语也有含蓄表达法,但较常用作修辞手段。克制陈述是指以含蓄的语气故意把大事化小,用轻描淡写的言辞来加深对方的印象。间接肯定是指用反对语的否定来表示肯定,如用no small代替great等。委婉否定则是指把直接的否定变得含蓄、婉转,例如:I cannot consider the matter as in any way urgent.我觉得此事毫不紧急。婉转暗示指用含而不露的言辞留下余音,让对方去寻味。

在汉语里,人们常会用敬辞与谦辞来表达尊敬和自谦,比如:请教、过奖、愚见等等。总的说来,汉语比较注重直言、简明。委婉、含蓄的陈述方式在汉语里远远不如英语那样流行。

第十章 替换与重复

本章主要就重复现象对英汉进行了对比。总的说来,英语比较忌讳重复,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汉语则比较习惯于重复,常用实称、还原和复说的表达方法。

具体来说,为了避免无意图的重复,英语常采用以下三种表达方法:一、用替代的形式来代替句中或上文已出现过的词语或内容。替代的形式主要有:名词性替代,如:第三人称代词、关系代词、不定代词以及名词 the kind,the sort

等;动词性替代,即用替代词来取代谓语动词,主要有:代动词do,复合代动词do it,do that,以及替代句型so+do+主语,so+主语+do等;分句性替代,即用替代词so或not来取代充当宾语的that从句,用if so或if not来取代条件从句等等。二、省略也是避免重复的一种常用手段。英语省略的类型很多,有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等;有句法方面的省略,也有情景方面的省略。在并列结构中,英语常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英语常承前省略相同的谓语动词或谓语动词词组的一部分,汉语则常承前省略相同的主语而重复相同的动词,而且为了保持语法的正确,汉语习惯于重复词语。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英语还常用同义词替代、近义词复现和句式变化等方法来避免重复。

汉语的重复倾向与其语音文字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汉语讲究均衡美的特点往往促成用词造句的重复倾向。具体来看:一、汉语单音节文字的特点便于字和词的重叠。重叠构词可以使词语音节匀称,而且赋予词语以新的意义和感情色彩。有名词重叠(如:天天、日日夜夜)、数量词重叠(如:一滴滴、一个个)、动词重叠(如:瞧瞧、试试)、形容词重叠(如:深深、干干净净)、附加式重叠(如:水汪汪、衣冠楚楚)、偏正并列式、动宾并列式、主谓并列式及其他形式的重叠(如:假情假义、有声有色)。此外,象声词也常常采用重叠的形式,如:哗哗、轰隆隆等等。而英语叠音词一般属谐音或拟声现象,有许多词来自儿语,通常用于口语、俚语或非正式文体。二、重复,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句、段来强调作者的意思,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除了词语的重复之外,汉语还常用相似、相对或不同的词语来重复同一意义。汉语“意复”的现象尤其常见于四字成语和谚语,如:称心如意、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等,也常见于运用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根构成的合成词,如:观看、古老、树木等。此外,汉语一些连接词或副词的连用也常有意义的重复。三、汉语讲究音节匀称和词句整齐的倾向集中地表现在修辞上的对偶和排比。对偶是把结构相似、意义相类、相对或相反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在一起,使之互相对照,以提高表达效果。它应用范围很广,在对联、诗词、成语、广告甚至公文都可见到这类形式。

总的看来,汉语表达讲究匀称,用词倾向于重复,这与汉语语音文字系统的特点有关,也与汉人的思维方式和美学心理有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