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及问卷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为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年级间的差异,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情况的了解。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并提出我们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1 调查目的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正处于心理的转型期,具有特殊性。我们调查的目的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同年级学生间心理上的异同点,了解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并提出我们的一点建议,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希望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天津工业大学09,10,11级学生共60人,每年级20人,男女生比例为1:1。09级为机械专业学生,10级为管理专业学生。

2、2方法

我们小组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辅以简单的访谈,并采用spss17.0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我们就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恋爱,人际交往以及挫折压力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 3 数据统计结果及说明

3、1 大学校园生活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题,但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受到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第一题中我们问到了入学动机,这道题选择最多的是“为了今后就职方便”占61.67%,可见工作问题是萦绕在每位大学生心头的大事;还有就是“想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占38.33%,提高自身素质,增长知识也是大多数学生的初衷,但落实情况如何呢?或许还需要我们每个人更自觉;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有13.33%的大学生是想做学问的,这或许就是未来研究性的人才;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没有同学选择“为出国打基础”这项,也就是说我们的同学很少考虑到出国。同学们选择不同的选项,正是大学生学习目标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人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同态度。我们还发现其中“由于父母老师的规劝”这项也占有15%,有很多同学是因为父母的期望规劝才上大学的。心理学上讲,来源于兴趣,爱好,好奇心的内在动力能持续有力的推动你奋斗;但来源于父母的期待,个人利益的追求等外在动力的推动作用小于内在动力。希望

这部分同学能将外因转化为内因,更有助于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第二题中我们问到了:进入大学后你的心态,有8.4%的学生选“终于解脱了可以好好玩”,16.67%的学生选“平时多玩,期末努力”,55%的学生选“学习和玩两者都要”,11.63%的学生选“一心一意搞好学习”,1.7%的学生选“多投身于社团或其它活动中”,6.6%的学生选“其他”,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同学在平时比较放松,临近期末时才较为紧张。进入大学我们要放松,享受青春,但是读书不系统,考试只注重分数也是不良学习态度的表现,这种影响或许会体现在我们将来的工作中。还是建议同学们学点什么,持之以恒。

第三题中我们问到了:“是否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有30%的学生选“经常有”,有58.33%的学生选“偶尔有”,有11.6%的学生选“很少有”。这说明我的教学质量在学生中大多数时刻还是被认可的。

第四题中我们问到了:是否思考人生意义,有40%的学生选“经常有”,有43.67%的学生选“偶尔有”,有15%的学生选 “较少有”,有1.33%的学生选“无”。这说明我的学生对于人生还是大多数有思考,有计划的。

第五题中我们问到了:是否担忧自己前途,有36.66%的学生选“很担忧”,有51.66%的学生选“一般”,有11.66%的学生选 “不担忧”。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将来并不是很有信心。

第六题中我们问到了:对校园生活的评价,有56.66%的学生选“ 很一般”25%的学生选“三点一线,很枯燥”,11.66%的学生选“有滋有味”,6.67%的学生选“非常精彩”,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并不是十分的满意。这反映出很多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没有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这从一个侧面还反映出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缺乏动力因素。

第二十题是关于“大学里的排名对你有影响”。排名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既担心它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又希望清楚的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一大二年级认为大学里排名对自己影响一般的超过半数,基本没影响的占到20%和25%,影响很大的只占5%以下。但反观大三年级影响很大的有35%,影响比较大的有45%,一般影响的有15%,基本没影响的只有5%。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异,经过我们进一步了解知道这其实与专业相关。机械学院每年要按比例挂人,排名是重要依据,换言之你考到很高的分数还是要看整体情况,这无形加大了竞争的压力,这种做法合理吗?很值得我们深思。与之相比我们应该觉得是幸福的。

3、2 人际交往

进入了大学校园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异性关系等等。

第七题关于“是否赞成大学生谈恋爱”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将近80%的同学是赞成谈恋爱,其中在大一年级的调查中“不赞成”和“没必要”的几率几乎为零,相比之下大二和大三中选择该两项的比例分别为15%和50%,结果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但细想之下却也在情理之中。对于恋爱问题,刚从森严的高中走过来的大一年级新生,对于没有恋爱限制的大学生活充满向往,相比之下在大学校园生活过的一到两年的同学经历过了大一的新奇懵懂变得更加成熟,对待恋爱问题想得更远也更谨慎,加之就业考研的压力随之而来更是无暇顾及这方面。

第八题关于“与异性交往的现状”,虽然我们再三说到大学生的恋爱,但从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关系大部分还是“纯洁的战友关系,”因为每年级中都有近一半人选择了“一般交往”这一项;恋爱中大二年级的最多,有15%;我们还发现

了一个现象,大三年级我们调查的这些人没有人选择“无交往”这一项,这是否可以说明到了大三我们每人都已经历了恋爱。

第九题是关于失恋方面的调查,大一年级新生同样表现出了年轻人的不羁与潇洒,25%的人认为“可以接受”,70%认为“人人都会经历很正常”,而大三中有20%的认为“完全不能接受”,大一大二中几乎没有人选该项。不过总体来说对于失恋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很看得开,但因失恋问题而跳楼自杀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对这种问题,同学们也不能小视,当我们遇到这种问题时要及时向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周围的朋友失恋时也应该及时开导他(她)。

第十题关于“你和班上的同学关系”,大学中同学的关系显得更加融洽,似乎也更被同学们关注,毕竟每日相处的人都是自己的同学。通过我们的调查数据发现,总的来说有2/3的同学在班级交往中充满自信与同学关系融洽,有几个玩得来的好朋友,同时还存在1/3的同学关系一般,有的甚至“路上遇到也不说话”,不过这种情况在我们周围确实也存在。

第十一题关于“你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会让你感到压力”的调查,不同的年级比较来看大一、大二、大三的情况基本上差不多,大一年级虽是新生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并没有因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而受到什么影响。随着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年轻的一代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更加的随意,有25%的大三“经常会”感到压力;大二的有10%“经常会”;而大一只有5%选择“经常会”。不过我个人给这种现象的解释是越接近毕业同学的压力会越大,这种压力也可能会转移到交际方面。

第十二题关于“如果和同学发生争执,你会”的调查发现在人际交往中,与同学发生争执时有65%的同学会选择好好与他(她)沟通,看来大多数大学生在处理人际纠纷上还是比较理智的。能够理性的处理人际矛盾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第十三题关于“当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有63%的同学感到较难接受,会产生郁闷的情绪,10%甚至会产生对抗心理、怨恨,有27%的同学会向朋友倾诉心理的委屈。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解决,心情郁闷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但影响学业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一些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甚至困扰着少数同学,另外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得到重视,同学自身不能很好地解决,长期地压抑和积累将会使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面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客观地正视并努力寻求方法解决。

第十八题是关于“你是否害怕在大众面前讲话”。沟通表达能力是我们步入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需要过的第1关就是面试。据调查沟通能力也是雇主最重视的问题之一,这具体体现在讲话的逻辑性方面。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大二年级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能力。因为我们的比例是各占50%,不如大三的学长们,甚至还略低于学弟学妹们。但我们欣喜的看到有70%的大三同学已经觉得在大众面前讲话并不是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大群熟悉的人面前滔滔不绝,和在一大群不认识的人面前讲话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要多加锻炼,在面试中面对专业人员时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第十九题我们问到了嫉妒心理,我认为嫉妒心理人皆有之,如果你真的可以做到心无半点嫉妒,那么你已经超然了。但是这要适度,适当的嫉妒可以激发自我前进,但超出正常的嫉妒是极其危险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悲剧。周瑜的雄才大略,意气风发最终输在了善妒上。但如果因为同学的穿戴比自己好而否定自己

是不明智的,显然大家也都知道这一点,大一大二学生80%以上都选择了无所谓这一项。这正是大学生日渐成熟的理性之所在,同时也是正确价值观的表现。 但大三年级同学受其影响较大,45%表示会嫉妒,30%的人会自卑。其实我想说我们要比较的不是今天的穿戴,而是明日的成就!

总结:人际交往看似简单,可它无时无刻不伴随我们左右,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你的生活变得舒适,惬意,也在工作中给予你更多帮助。当然,槽糕的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你的学习生活,长期处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会让人产生压抑的情绪,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健康患上各种心理疾病,更有甚者会产生轻生念头。从我们的这次调查中看出当代的大学生面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能够客观地正视并努力寻求方法解决,这也是大学生心理日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3、3 心理求助方面

无论我们是否情愿,生活中总会有乌云出现。如何让乌云及时云开雾散,不至于形成暴风雨,同时,抓住成长和变化的机遇,使自己在难得的走出危机的动力之下主动做些什么,是非常有意义的。

除了积极地应对危机外,个体还可以在许多建设性的主题上有所作为。比如,正确认识危机,以豁达的心胸面对危机,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面付诸努力,学习设定自己的目标,形成解决困难的计划,并且积累积极实践的丰富的经验财富,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形成自身独特的评价、处理的方式。这是必要的自助。

第十四题是关于“你不开心,感到郁闷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去发泄”,选吃东西听音乐和找朋友聊天的占了63.67%,而选择进行心理咨询的仅占1.67%,也就是说,大一大二大三年级60人中,只有一个人会在第一时间选择进行心理咨询。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不愿向不信任的人敞开心扉,一种本能自我保护,还有一种可能是大家没有一种危机意识,只道是心情不好,根本没当回事,待到发现时,已经走到极端了,就很难治愈了,至少会留下些许阴影。而且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择记日记来调节心情的大一中没有,大二年级只有1位,大三有7位,在大三中竟是最具人气的方法。

第十六题我们就心理咨询室的利用情况进行了提问。发现,从未去过的同学占76.67%,按不同的年级大一中85%,大二中95%,大三中50%,看来还是大三同学的压力更大一些,有一半的同学都去过咨询室了,大概可以预见我们也会在未来的一年中,也是一个心理脆弱期吧。

第十七题我们问到,如果自己真的有了心理问题会不会去寻求帮助?结果和前几题大同小异。绝大部分人会去找专家,5%的人说自己不会去,这部分人的构成比较有意思,是大一占10%,大二占5%,可见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理性地看待一些事情。

总结:同学们还是很重视心理问题的,这点很好,重视是正视的前提。我们还是一贯坚持同学们去接受心理老师的专业指导,毕竟老师拥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对大学生的生活也很了解。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不会把心理辅导当作首选,那我们就建议这些同学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了。

3、4 心理压力

任何事情都没有一帆风顺的,经历坎坷与挫折不可避免。同样,幻想没有坎坷与挫折的人生、生活也是不现实的。相反,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当代社会,人们似乎更加重视挫折教育。

第二十,二十一题我们连续问到“大学生自杀以及对这一行为的看法”。大

学生自杀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在我们的调查之中有15%的人在过去想过自杀,大二年级选择这项的人比其他两个年级要多。自杀是一种消极的解决问题方式,有很多原因导致大学生自杀,有人总结说: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困难和家庭变故,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几个主要原因。而恋爱挫折和学习压力这两项更是高居排行榜。

在如何看待大学生自杀这一现象时,多数同学表示惋惜,甚至有40%的大三同学表示很可笑,也有同学表示理解。在历练中成长,在逆境中成才,不顺心的事是我们必然会经历的,因为失恋,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结束生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应多想想父母。

第二十三题是关于“大学生经常出现的情绪”。虽说大学是“象牙塔”但压力还是会如影随形,从而导致我们情绪上的变化。大一大二年级最常出现的情绪是“郁闷,无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1]这种情绪产生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自我的不满足与行动的脱节。我们应该志存高远,更应该脚踏实地!大三则是“不满,愤懑”占多数,愤懑应该找一个合理途径发泄出来。

第二十四题中问到“什么事情最令你困扰”最令学生苦恼的就是就业问题,它伴随着我们大学的始末。大一大二的同学选择此项超过半数。而大三年级的同学更多的选择了家庭因素。这主要是家庭对学生的期待很高,也施加了压力,其次是学业和感情因素。

第二十六题中问到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大学生的心态。有35%的人自信乐观,相信自己可以创造未来,有42%的同学迷茫彷徨,还有15%的人选择逃避。我们的观点是,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及早面对。迷茫的人不要再这样下去,开始清晰的思考人生,然后努力准备,掌握住我们可以掌控的部分。 4 分析及结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不自信,对将来就业的担忧。

就业虽然困扰我们,但我们对于就业并不十分清楚。很多人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就业问题,年年是热点,虽然国家也大力实施政策保证就业,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知,要求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根据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要根据地方城乡建设需求,在城市社区及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积极设立地方项目。要推动出台本省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办法。要高度重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切实做好招聘录用、落实岗位、离校服务等工作,确保到中小学任教有岗有编。各省级主管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鼓励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有关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就业,进一步扩大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规模。应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通知还强调要普遍建立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等机构,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要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资金[2]。

我们建议那些迷茫的人:先要梦想目标,因为他们是原动力。自己适合什么

工作,方向不要走错,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转变观念,乐意服务于基层,在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实现我们的价值。最后就是积极储备知识,锻炼能力,朝目标自信的迈进。

其次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大学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情况不乐观。 按照国际惯例,每1000名学生应有一名心理辅导员,学生只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存在,却都将其束之高阁。

我们的建议:学校角度,设公共课及团体辅导。学校心理咨询结构的进一步完善。适时的对大学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对发现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

学生自身角度要转变观念,正视心理问题,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接受心理辅导。“5·25”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日,我们学校最近开展了第九届学生心理健康节暨2012届毕业生凡理健康辅导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希望同学们多多参与,肯定能从中受益。但如果你真的不想与人沟通,那么你要学会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如:

①、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一个人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是用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调整不良的心理。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不自卑,不自傲,相信自己,接受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学会从零开始,心向未来;在学业上要追求无止境,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要学会知足。

②、情境迁移: 遇到苦闷或愤怒的情境时,可以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使自己的情绪恢复到稳定。比如,可以听音乐,散步,和知心的朋友聊天,逛公园等。这对消除烦恼,缓解紧张的情绪大有益处。

③、情绪宣泄: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是个体在产生痛苦时、悲伤忧郁时,通过适当的方法、渠道进行发泄,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如向师长亲友、同学朋友倾诉一番,把自己的委屈、烦恼、痛苦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或干脆通过体力劳动、唱歌、运动等形式发泄一下,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或在空旷的田野上大声喊叫,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宣泄积郁。 ④、讲究处事技巧:当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不妨暂时避开对方一段时间,或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这么做并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或因某种事情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时,最好把这件事尽快忘掉,不要去想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好配合转移思维,就是设法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方面去,这种重新投入到新的一件更高尚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以冲淡感情上的不愉快或痛苦的现象,称之为“升华”。

⑤、学会自我放松:这种方法是要学会四肢放松,并获得安静,能有意识地去感受四肢的松紧、轻重、冷暖的程度,从而取得放松的效果。自我训练法能改善生理功能、交感神经活动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等,可达到排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⑥、要经常自省

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在接受外界帮助的同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我的调节。保持心情愉悦,乐观面对生活。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我们也提出以下建议:

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③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④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9]。 结论:人生的路在自己的脚下,其实,青春就是这样,不听劝,瞎折腾,享过福,吃过苦,玩过票,碰过壁,使劲折腾,折腾累了,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大圈儿,却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却从不后悔,也并不埋怨,因为不转这个圈儿,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地”在哪里...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剖析大学生自杀五大原因

[2]教育部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注:另附材料两份,其一调查问卷,其二统计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1、请问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请问您所在的年级?(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入学动机:(多项选择,数量不限) ( )

A为了振兴中华 B为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

C想做学问 D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

E想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 F为出国打基础

G为了今后就职方便 H由于父母老师的规劝

I想过几年自由的日子 J想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k对结婚有利 L其他

4、录取的专业和自己的愿望

A非常符合、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相差太远,很不满意 F无所谓

你的第一志愿是,大学名: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__________________

5、进入大学,哪种感觉最符合你目前的心态? ( )

A终于解脱了,可以好好玩了 B平时多玩点,到期末再用功学习

C学习和玩两者都要 D一心一意搞好学习

E多投身于社团或其他活动 F其他:

6、你是否对学校或教学质量产生过不满的心理?( )

A 经常有 B 偶尔有 C很少有

7、你是否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目标( )

A经常 B偶尔 C较少 D无

8、你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吗?( )

A很担忧 B一般般 C不担忧

9、你对你的大学校园生活怎样评价( )

A很一般 B三点一线,很枯燥 C有滋有味 D非常精彩

10、你赞成大学生谈恋爱吗?( )

A.赞成 B.不赞成 C.有时好就可以谈了 D.完全没有必要

11、你失恋后你会伤心吗?( )

A.不会 B.会 C.看情况 D.无所谓

12、对异性交往的现状( )

A一般交往 B有玩的很好的异性朋友 C有过约会 D恋爱

E单相思 F失恋 G无交往 H其他

13、你和班上的同学关系如何?( )

A打得非常火热 B有几个玩得要好的朋友 C一般般 D路上遇到也不会打招呼

14、你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会让你感到压力?

A 经常会 B 偶尔会 C 根本不存在

15、如果和同学发生争执,你会( )

A坚持己见 争论到底 B和他好好沟通 C懒得与他继续讨论下去

16、当你不被理解、信任时,你会( )

A产生对抗心理 B心情会压抑 C怨恨 D与之产生冲突 E向朋友倾诉心里的委屈

17、你不开心,感到郁闷的时候,用什么方法去发泄? ( )

A吃东西、听音乐 B写日记 C找朋友聊天 D进行心理咨询 E外出散心 F其他

18、遇到挫折时你会( )

A独立应对 B寻求老师长辈的帮助

C寻找同学朋友的帮助 D走一步算一步

19、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你会去寻求帮助吗?( )

A一定会 B可能会 C应该不会 D绝对不会

20、你是否害怕在大众面前讲话( )

A是 B否

21、看到别人穿戴比自己优越,你会( )

A嫉妒 B自卑 C有点怨恨 D无所谓

22、大学里的排名对你有影响吗?( )

A很大 B比较大 C一般 D基本没有?

23、在过去,你是否想过自杀?( )

A是 B否

24、你经常会出现的情绪( )

A郁闷,无奈 B不满,愤懑 C敌对情绪 D以上均无

25、以下什么事情最令你困扰( )

A学业 B家庭 C感情 D就业 E人际交往 F其他

26、遇到压力你会向谁求助( )

A家人 B亲人 C男/女朋友

E老师 F学长 G专业人

H不找任何人 J其他

27、面对学习,就业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你( )

A自信乐观 B迷茫彷徨 C逃避 D

28、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知心朋友 其他 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