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宁波市科技发展报告

2009宁波科技发展报告

陈建章 张红辉 董 莎

发布时间: 10-4-27 15:55:14 来源: 科研管理处 阅读:2249次

摘 要:20xx年,宁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服务科技创新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行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全市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保增促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xx年,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宁波科技工作将进一步贯彻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把当前危机带来的挑战作为“倒逼”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宁波 科技 发展报告

一、20xx年科技发展主要特点

(一)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自主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20xx年,宁波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自主创新从“科技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陆续出台《宁波市科技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宁波市专利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推动城市自主创新。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20xx年启动了《宁波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前期调研。同时,研究制定了《宁波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9-2020)》,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组织开展创新型城市评价,发布了《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白皮书——20xx年报告》。

2.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继续加大。20xx年全市预计安排财政科技投入17.41万元,比去年实际支出增长5.5%,其中,市本级科技项目经费支出2.8亿。为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20xx年3月对《宁波市科技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修订,进一步加大对市级及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试点)、专利示范(试点)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六类企业的扶持和引导。

(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1.自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不断加快

20xx年,宁波继续实施科技资源集聚和推进工程,加快以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重点的创新载体建设。全市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累计46家,

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家。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2家、国家认定企业工程中心1家,引进、共建技术研发机构26家,并继续加大对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支持力度,对去年新增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给予4360万元经费补助。

为加强科技创新源头建设力度,20xx年宁波首次对全市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组织认定工作,“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非线性科学”、“水稻育种”等8个创新团队成为首批市级科技创新团队。这些入选的创新团队,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根据宁波市产业发展规划、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领域和发展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市科技局在5年内给予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科研经费滚动支持。

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取得新进展,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材料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正式获批成立,成为宁波市科研院所中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1家,占全市市级博士后工作站的75%,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支柱产业,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可靠保障。

2.优化完善大院大所建设机制

优化完善大院大所建设机制,是创新管理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强化优势特色,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开放,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在产业技术进步中的骨干作用。20xx年年初,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二期项目正式启动,并成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双向技术转移中心。该中心将通过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建设以军民互动、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的技术转移体系,构筑服务于兵器工业和浙江省以及长三角地区的技术转移平台,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联系,更好地发挥兵器工业集团在宁波市的重要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的作用。

3月,中科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签署《关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二期建设备忘录》,正式启动中科院材料所二期建设。在投入机制上,将采取政府投资与企业融资结合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体现政府为主导、研究机构为主体、企业和高校密切参与的政产学研大联合机制。未来3-5年,中科院和宁波市将共同投资7.6亿元,用于宁波工业研究院建设,建设完成后将极大提升宁波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水平,为相关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3.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以“一馆三中心”为重点的开放共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xx年3月,宁波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跨系统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并将逐步建成面向宁波地方产业发展的专业性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同时,对宁波市科技综合服务及科技文献检索公共服务平台、宁波市大型科学仪器公用网等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公益性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按照“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原则”予以滚动支持,引导平台不断提升开展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的水平。目前宁波已建成20多个科技公共技术平台,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

“创新载体集聚工程”扎实推进。20xx年7月,宁波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和引领区——宁波研发园一期开园,作为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工程和“中提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宁

波市及周边地区的优势创新资源集聚于此,发挥“集聚、示范、辐射、带动”等功能。目前已有5大院士工作室、10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5家大院名校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百家研发机构落户宁波研发园。其中,院士工作室建设模式在国内属首创,自入驻以来已与宁波及浙江省内30余家企业签订了正式合作合同,合同额2000多万元,涉及汽车零部件、模具、软件、新材料等众多领域。

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取得突破性进展。20xx年,新成立“宁波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宁波市食品加工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宁波半导体照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联盟,通过联盟成员间的契约关系,建立起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使联盟各方的技术优势叠加,实现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管理迈上新台阶。组织开展了市级以上科技企业评估,对“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孵化器”、“宁波市嵌入式系统专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建设予以立项支持,积极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化对象、孵化条件、服务内容和管理团队上实现专业化。目前,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为14家,其中国家级3家,累计孵化面积达35.5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95家,在孵项目总数1166个,累计毕业企业279家。

4.扶持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

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服务。20xx年,制定出台《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加大专利权质押融资推进力度,鼓励企业以专利质押贷款,扩大企业融资渠道。经多方努力,宁波甬微集团有限公司以发明专利质押,经评估机构批准后获得银行贷款1100万元。同时,不断加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开展创业投资企业培训,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上市发行的后备梯队。

(三)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自主创新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科技创新意识的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科技创新环境的改善,成为推动宁波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不竭动力,宁波市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据《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白皮书-20xx年度评价报告》数据显示,20xx年宁波创新指数为152.5,比20xx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20xx年1-10月,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8078件,、11894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6%和43.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00件,占三种专利授权总量的比例达到5%。预计20xx年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0000件、12500件。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20xx年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60项,目前已有23项进入省科技进步奖公示,其中4个项目已通过省一等奖终审,2项发明专利通过中国专利优秀奖评审。据统计,20xx年以来宁波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级科技进步奖9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56项,科技成果质量稳步提高。

表1:2007、20xx年宁波市创新指数

指 标 2008指数 20xx年指数 权数

宁波市创新指数 152.50 122.48 100

创新综合指标指数 104.83 114.06 40

创新能力与过程指标指数 144.05 111.24 30

创新产出指标指数 224.49 144.95 30

2.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xx年,围绕“5+5”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6项,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突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中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占项目总数的30%以上。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成果,其中,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20kV及以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海底交联电缆及生产装备开发”的实施,研制出我国第一套海底电缆外部安全预警和定位系统,打破了美国和德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20xx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952.6亿元,同比增长11.5%,新产品产值率达13.4%,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及组件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首批自主创新产品。

受惠于国家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xx年宁波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在促进全市“保稳促调”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作用明显。1-9月份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933.8亿元 ,同比增长17.3%(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为-12.1%),预计全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20xx年宁波我市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宁波余姚塑料模具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组织推荐申报了“宁波北仑注塑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宁波国家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20xx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3家,全市累计550家;新认定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累计达到71家,贝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被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创新型企业”,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新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所得税优惠政策,据了解,20xx年认定的477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有393家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实际减免所得税7.83亿元;另有84家因年度亏损、未申请减免和核定征收等不同原因未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此外,部分县(市)区还根据自身财政收支情况,对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应缴的房产税、水利基金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给予了减半或者全免征收的优惠。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效显著。据对全市426家高新技术企业调查,20xx年1-9月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0.97亿元,占销售的比例达3.6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5.1%,远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5.1%的水平;高新技术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2.20%,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11.37%,分别比一般规上工业企业高出6.45个百分点和5.63个百分点。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新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xx年,宁波继续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科技项目的立项支持,组织实施化纤、LED、模具等领域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支持经费达130多万元。同时,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水平。20xx年新增的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由传统型企业跃升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一半以上。宁波的优势传统产业逐步向先进制造转化,传统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工艺质量均不断提高,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助推器。

3.科技进步推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20xx年,宁波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20xx年农业领域承担科技项目26项,共获得经费2550万元。科技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生物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等特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创汇蔬菜、水产品等九大农产品为主导的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以水产品、果蔬、竹材等主要特产资源的科技型农业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6.7%,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4.5%。20xx年,自主培育农业新品种2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其中“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组合20xx年在全国推广100多万亩(累计700万亩),创经济效益近1.5亿。通过实施“杨梅重大有害生物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无灰低硫清洁化制革节水减排技术及其示范”等重大科技攻关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宁波建设。

继续以促进全市社会事业科技进步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增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能力。针对宁波面临的严峻的环境与资源约束,20xx年加大了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工作力度,按照《宁波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总体规划》,组织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以专项形式重点推广应用“十大节能技术(产品)”,积极引导慈溪杭州湾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科研、开发和建设;稳步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积极申报国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根据全省“十一五”地震台站建设计划,加强地震台站的建设,全部7个新建强震台完成台址勘选和方案设计,并启动宁波市地震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奉化岩头村地震安全示范小区通过专家验收,成为国家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首个试点示范小区。此外,围绕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宁波轨道交通试验段超深基坑支护及安全评价研究”等重大(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支持开展提升数学、物理学、人工职能、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科研活动,组织实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项,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撑力度不够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未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虽不断扩大,产值比重虽逐年上升,但20xx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6.6%,远低于深圳等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体规模小,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超10亿元的为数不多,20xx年前三季度产品年销售收入最多的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产值仅31亿元。在当前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情况下,受各项成本全面上升和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的双重挤压,一些创新能力不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明显缺乏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近年来,宁波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逐步上升,但总量仍然较少,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授权专利总数的5%,远低于全国的12.1%的平均水平。大多数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更新,以及资本、人力投入和资源消耗等方式,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少,产品竞争力不强,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中下游位置。

(二)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

全社会科技投入近年来虽有较大提高,但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增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xx年前三季度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R&D)投入虽稳步上涨,但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从企业科技投入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128.3亿元,投入的增

长速度缓慢,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投入的真正主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科技竞争的进一步提高。

(三)科技高端人才短缺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不断攀升,科技高端人才的短缺越来越成为制约创新的主要因素。75万人才总量中,拥有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的分别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3.48%和0.25%,创新型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等科技高端人才严重缺乏。高新技术企业中,拥有高级专业技术称职仅占总从业人员的1.7%,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困扰很多高新技术发展重要障碍。同时,宁波物价、房价上涨迅猛,企业的研发支出和个人生存成本迅速上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下降,致使宁波科技人才问题越来越突出。

(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

尽管创新体系建设的各要素均已具备,且初具规模,但创新源头不足,创新资源的富集度仍然欠缺,与支撑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规模小、区域分布不均衡,服务业务单一、服务能力弱,特别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服务中小科技企业服务机构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创新合作远远不够,产业技术联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创新组织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集群创新密切相关的专业化、知识化服务提供商在宁波尚未形成规模,新型研发服务业业态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比例偏低。此外,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的专业服务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xx年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百年危机史表明,科技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随着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强力刺激内需、确保国民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逐步实施,科技发展将在继续面临国际经济形势压力的同时,迎来许多难得的机遇。宁波已进入一个关键的战略型转型期,依靠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仅仅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根本应对之道。在新形势下推进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对着严峻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从国际上看,竞争的核心日益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各国政府和产业界以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着力培育新一代的主导产业,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以美国为例,20xx年2月,政府提出了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的1200个亿拿来全力支持高科技产业;4月27日,奥巴马到美国国家科学院的146届年会上发表演讲,提出要把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以上,这也将是美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欧盟把20xx年定为“欧洲创造与创新年”,作为欧洲在全球化环境下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对策。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大企业利用其拥有的雄厚资金低价收购国外企业,从而快速获得海外市场、管理经验以及高端人才。

从国内看,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一揽子计划中,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内容。20xx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提出了六项支撑措施和四项政策条件保障,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与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和4亿元刺激经济计划。科技部启动“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科技支撑”方案,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点对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培育“低碳经济”和生物经济四个方向做出倾斜,其中用于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将达数千亿元。20xx年,国家还将有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的重大政策和举措逐步推出。

随着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创新热潮。深圳市已于20xx年2月率先出台《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拟投75亿设创新城市专项资金,实施8项科技计划,继续推进10大工程,并制定出台《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xx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和产业体系,构筑自主创新环境保障体系,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国内其他许多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也相继进入关键时期,绝大多数省市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竞争十分激烈。

(二)宁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方面

第一,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将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应对金融危机,在党中央、国务院已出台了一系列“保增促调”的政策的基础上,宁波出台了“保稳促调”19条意见、“扩大内需”12条措施和23条政策、“金融保障”18条措施等一套“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步,宁波将会陆续出台一些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引导和支持,把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的关键举措,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将加速宁波企业自主创新,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同时,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经过危机的洗礼,一定会出现一批更加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企业,淘汰一批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从而提升宁波企业的整体水平,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创业板的推出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运用率,克服创新型企业及高成长企业的发展瓶颈。推出创业板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层次与结构、拓展资本市场深度与广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拉动民间投资,提高资本市场运用率,引导社会资源向具有竞争力的新兴行业。对于宁波企业而言,创业板拓宽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促进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高成长、高科技中小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加速发展,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宁波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第四,创新资源在全球加速流动,为宁波科技合作带来新的市场资源。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压力,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给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人才等科技要素流动加快,这将为宁波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引进海外高端创新资源提供

有利时机。宁波拥有较强的经济综合实力与科技创新实力,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优良的基础设施,只要主动谋划,因势利导,措施及时有力,完全有可能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2.挑战方面

第一,市场需求萎缩可能影响创新产品供给。当前国内外市场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出现下滑,由此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价格特征的创新型产品的市场销路也将缩窄,宁波开辟新市场的难度有所加大,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将放缓。

第二,创新风险放大可能影响创新产出预期。创新活动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危机将这种风险进一步放大,降低了对创新成功率和收益率的预期。受此影响,银行、社会资本对创新创业的观望情绪将明显增强,尤其是创新发展所需要的风险投资萎缩,企业的创新信心和社会支持创新的活动会受到抑制。

第三,技术贸易壁垒问题将继续影响宁波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大范围地提高产品卫生和环境安全标准,直接波及宁波具有出口优势的机电、纺织品和服装、农水产品等领域,使宁波成为国内遭受技术壁垒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如何趋利避害、拓展外贸出口途径、保持和促进宁波外贸出口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能减排面临挑战。从长期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是节能减排的持续压力;从当前看,金融危机给节能减排带来新的挑战,一些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和管理在减弱,污染减排工程实施进度缓慢,高污染、高能耗、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20xx年,如何处理好保增长、扩内需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实现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但从目前的形势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虽然被普遍,但具体操作中难以得到现实的关注,对创新的长远规划和部署会更多的让位于短期救急的迫切任务。对此我们应给予充分重视,进一步坚定信心、变不利为有利,使当前危机真正成为宁波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四、20xx年科技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科技发展思路和目标

1.总体思路

20xx年,科技工作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科技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转型。

2.预期目标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专利授权量突破1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700件;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500余项;新建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0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技

术中心(研发中心)8家;引进开发高新技术项目350项,引进共建研发机构20家;培育科技创新团队2个。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力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14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培育专利示范企业20家。

——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力争超过1.5%。 ——农业与社会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培育认定并滚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载体20家,开发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共性关键技术40项,示范推广生态、环保、节能、卫生等领域先进技术20个。

(二)下一步对策建议

1.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科技先导、财政引导、金融支撑”的科技投入机制,依法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通过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推动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深化科技投融资改革,吸引民间资金、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调整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更多的关注上游技术、重点领域的研究开发,合理安排各类经费,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强规划引导,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适应新形势科技工作的要求,编制完成《宁波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选择2-3个重点行业,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科技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将保护和促进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纳入法制化轨道,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广告牌、宣传册等信息资源,不断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创业氛围。

2.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一是加强以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学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强化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和技术开发能力,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院等高层次企业研发载体,吸引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宁波优先支持具有解决产业重大技术问题能力和条件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开展产业前沿、关键技术研发。

二是围绕“5+5”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宁波研发园区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末集聚100家研发机构、1000家创新服务机构和创业企业、20000名科技人才,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和输出基地。加强高水平产业公共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建设,开展产业前沿或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集成开发。面向全市各类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设立产业创新集群计划,建立“网络化、开放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或产业基集群(基地)促进机构,提升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的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探索市场化的产

学研合作创新机制,鼓励以企业为主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三是推进公共创新平台网络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探索新型服务机制,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开放、高效、网络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鼓励各类技术转移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专业化发育程度,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新驿站。加快推进交易平台和投资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保险试点、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试点、发行高新技术企业债券等各类国家科技金融试点,促进创新资本和创新产业良性互动。

四是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形式多样的创业服务机构,积极培育成果转化、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广场,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区,满足和方便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需求。通过加强网上技术市场建设,构建科学数据共享和文献服务体系,建立多语种网上科技商务平台。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保稳促调”和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加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力度。目前宁波已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应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加强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光电、新能源与环保节能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引领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从而推进“保稳促调”和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继续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引导企业持续提高研究开发经费的比重,持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切实落实宁波现有的各项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支持研发力量较强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三是加快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加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信贷服务。要广开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资金渠道,加大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力度,拓宽银行贷款范围,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继续实施高新技术项目风险投资鼓励政策,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周期”和“生命周期”建立多渠道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体系。

4.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加快知识产权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并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强法规、规章的可操作性。根据新制定的《宁波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根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专项等发展的要求,强化政策导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有效的激励政策。

二是鼓励发明创造,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选择若干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完善国家资助开发的科研成果

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科技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公平、合理、有效调处专利纠纷,打击专利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强化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目标要求,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研究建立资源要素向自主创新倾斜的优先保障机制,鼓励专利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技术产业化。

5.加大高层次科技队伍建设力度,提升科技人才支撑能力

一是重视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核心支撑作用,实施“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紧缺人才倍增计划”,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自主创新意识强的企业家,造就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

二是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加速流动的契机,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完善柔性引进机制,推进“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计划”和“甬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促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重点引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人才管理的新办法、新途径,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掘人才潜能;完善科技人才梯队建设规划,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创造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

6.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建设水稻育种、海洋生物工程等一批具有特色的重点实验室,组织创建林特产业、农业种质资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农业创新型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组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交流,拓展合作领域。重点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国内涉农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通过联合开展农业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或共建研发机构,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水平。围绕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围绕粮食、蔬菜瓜果、林特、畜禽、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强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建设,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培育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农业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20xx年3月;

[2]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科技厅:20xx年度设区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

[3]宁波市统计年鉴2006-20xx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20xx年宁波市人才发展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20xx年;

[6] 宁波市科技进步报告2005-20xx年,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7] 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白皮书-20xx年度评价报告。

(作者单位: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