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科技发展规划

南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南平市科技局 2011-07-07 NP00105-0302-2011-0043

“十二五”时期是南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国家、福建省2006-20xx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结合南平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科技发展现状与需求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基本状况

“十一五”以来,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围绕“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推进项目带动和科技创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努力推进市、县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成果明显增加,科技实力进一步提高,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覆盖行业和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已初步具备了能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持的能力。

1、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稳步提高

据福建省科技发展报告结果显示,从2006至20xx年我市科技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排名连续为全省第6位,基本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延平、邵武、武夷山、建瓯、政和等五县(市、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延平区、武夷山市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20xx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639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254人,占6.82%,中级职称人员37327人,占35.09%,初级职称人员61809人,占58.09%,高、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分别比20xx年提高2.63%和5.79%。20xx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4752人,比20xx年增长41.09%。全市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加强,科技研发取得明显进展,2006—20xx年,全市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5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54项,评出南平市科技重大贡献奖2项。这些成果绝大多数已进入生产领域,有的已形成产业。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始终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xx年全市专利申请受理528件,专利授权324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6位。2006—20xx年,全市共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258项,开发新产品1067个;成果登记省级75项,市级405项;签订技术交易合同项目231项,交易额2256.98万元。2008至20xx年举办了三届南平市科技成果交易会,共签约项目148项,总投资24.1亿元,新增产值92.17亿元,新增利税19.7亿元。

2、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量增加、速度加快,重点支持的电气机械及器材、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仪器仪表、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重点科技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17.06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19.62%,比20xx年提高7.6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20xx年的22.88亿元,发展到20xx年的61.45亿元,年均增长56.19%;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xx年的10.86亿元,发展到20xx年的33.11亿元,年均增长51.22%。全市新认定高新企业1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制造业信息化进一步扎实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广泛实施,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全市已建30个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试点企业,其中省级5家;有1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全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显著,通过“调高、调新、调优”,组建了一批企业集团,壮大了企业规模,尤

其对提升木竹制品、纸制品、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七个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部分领域拥有一定技术优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的技术,在电池、电缆、铝业、针纺、水稻育种等行业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工业领域:在陶瓷封装材料、纺织新面料、新型铝型材、氟化工材料等方面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优势,“陶瓷加热基板产业化工艺研发”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细雨绒服装革基布产品工艺技术先进,属国内首创。在低碳节能方面,“45g/m2低定量新闻纸工艺研究成果转化”项目自主创新的三元微粒助留助滤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L888系列高密封节能推拉窗 ”项目的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车辆轻量化节能用铝合金型材”实现车辆减重最大化。无汞高能碱锰电池、镍干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产品技术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领先水平。

农业领域:与全省相比,我市农业科学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方面,我市处于全省领先、全国先进水平,全市共有52个水稻品种(组合)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辐819品种具有自主创新性,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专利。此外在食用菌、牧草、瓜果新品种应用研究方面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林、蛙、鱼立体种养生态农业 ”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社会发展领域:在医疗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方面,我市烧伤治疗、食管癌诊治等研究处于全省先进水平。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制药企业,拥有泽泻、莲子、鱼腥草、厚朴、瓜蒌、白术等一批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在资源、环境生态和公共安全研究方面,“木荷优良种源选择与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建园无性系选育及营建技术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生化产业和低品位硫金矿的废弃物综合治理及再生利用方面开展了区域重大专项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此外,在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及功能评价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偏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技术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气象科技的“基于GIS的南平市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警系统研究 ”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4、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正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xx年全市工矿企业专利申请267件,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50.57%,专利授权112件,占全市专利授权量的34.57%。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309项,新产品完成销售收入45.21亿元。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已成为我市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20xx年,全市R&D经费支出6.16亿元,其中企业资金5.45亿元,占88.47%。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全市高新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普遍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崛起,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一支生力军。通过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在申报项目、整合人才、科研开发等方面摸索创新,提高了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加快了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步伐,带动了我市工业产业的跃升发展。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以咨询服务为主体,创业服务、技术市场为补充的中介服务网络,初步建立科技开发、技术推广、专利保护、产品质检等中介组织体系。全市拥有创业服务、科技咨询、技术市场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857个,其中创业服务类13个,科技咨询服务类815个,技术市场服务类29个。全市已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11个,其中省级示范中心1个,其服务面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孵化基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在孵企业10家;建立闽北科技研究院1个、技术贸易机构9家、技术检测机构11个,质量技术监管服务机构11个,以及技术市场管理机构1个和专利代理机构1个。

政府宏观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制定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关于开展以企业

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南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好的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进行了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科技立项审批制度改革和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重新修订《南平市科学进步奖励规定》,提高奖项奖励额度,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市属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取得进展,南平市农科所顺利完成了改制任务,并创办了南平市科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出育、繁、推一体化的运作模式,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积极推进。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正逐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5、科技基础条件与科技经费投入逐步改善

从科研基础条件看,纵比有较快发展,条件有较大改善,现有一所大学本科院校武夷学院,拥有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22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南孚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闽航为国家级工业中试基地,南铝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三金电子等10家企业列入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南孚、亚明等6家企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建立了农村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4个基础平台。

从科研经费投入看,2006—20xx年,全市共安排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7项,项目经费7524.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35项,项目经费1620万元;争取省科技计划项目159项,经费3513.5万元;市本级安排科技项目 233项,经费2391万元。20xx年,全市R&D经费支出6.16亿元,比20xx年递增181.28%,进入投入的高速增长期。从R&D经费来源看,基本形成以企业资金为主体,政府支助、银行贷款和其它方面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尤其是企业资金“唱主角”,2006-20xx年企业R&D经费支出年均递增22.12%。20xx年全市R&D支出经费为GDP的0.99%,比20xx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虽然“十一五”以来我市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内科技发达的地市相比,科技资源总量小、基础弱,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总体实力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资源总量小,研发力量比较薄弱。20xx年我市“科技活动人员数”、“R&D人员数”分别居全省第8位和第6位。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匮乏,这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一大制约瓶颈。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我市知识创造的能力较低。20xx年专利申请数372件,位居全省第7位,科技论文数居全省第9位,虽然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发展,但大多数是靠吸纳外资、引进技术取得的,对外技术依赖程度在70%以上。三是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亟待完善。科技投入强度较低,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20xx年为0.99%,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创新环境还不完善,体制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体制、机制缺少活力,区域创新体系内要素互动的社会化网络尚未形成,科技条件整体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四是科技资源利用程度有限,对外科技合作层次不高。国内外科技资源还未充分整合利用,科技力量布局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基础设施不健全,运行效率不高,科技平台建设亟待加强,科技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尚需进一步整合。

(三)需求分析

从全市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市将由打基础、蓄势发展阶段提升为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同时,武夷新区将加快建设,一些重大项目将为全市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在这样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应当充分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服务。

1、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我市工业企业正面临产品结

构调整及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时期,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形成,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等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市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应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目标,着力解决我市粮食、林产业、畜牧水产业、茶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3、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以设区市为单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又全面启动了生态市建设,同时,我市也是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领域有更高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4、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生态资源具有较大优势,“十二五”期间,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光电、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所以,加强对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集聚,也是“十二五”科技发展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战略部署,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培养一批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满足我市自主创新的战略需求。

2、科学发展。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需求,通过对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点科技问题的研究,明确以促进科学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为主要任务,对科技发展做出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3、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确立科技创新在全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4、重点突破。选择对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起关键与先导作用的重要科技领域,重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成果,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5、项目带动。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以项目为载体,精心组织实施一批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以此来聚集技术、人才和资金,提升创新能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成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相适应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具体发展目标是:

1、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2%;科技成果、专利数量及其转化率明显增加;全市60%以上的县(市、区)及市本级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

2、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跨越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0%。

3、农业科技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水稻、茶叶、食用菌等主要作物育种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主要栽培和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优质高效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不断创新;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作用充分发挥。

4、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实力达到全省中上水平。人口与健康领域的科研水平基本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全市资源利用率、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建立和完善一批社会发展领域急需公共安全服务技术机构,形成全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现代信息服务业进入省内先进行列;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公众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

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省级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形成组织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运作市场化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与应用;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并与国家、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接。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 以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促进全社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速实现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耦合,加快推进有利于发挥区域创新机构主体功能的配套制度和机制建设,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确立并突出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地位

按照“创新机制、盘活存量、集成提升、开放共享、服务产业”的原则,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在地方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通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重大项目带动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措施,打造一批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重要平台。大力培育建设以高校、大中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的工程(技术)中心,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水平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到20xx年,全市建立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超过50家,重点打造5个研发水平高、引领能力强的高新技术研发高地,推动形成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集成整合区内外各类科技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低碳经济等领域,开展包括生物育种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动漫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突破一批对产业规模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严重制约的技术瓶颈,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掌握一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扶持发明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转化,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水平。

3、提高科技成果和技术的转移力度

面向我市区域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相配套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实施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培养工程,开展服务质量标准认证,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评估、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技术转移、成果推广等服务。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区域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布局,重点支持电子器件、生物技术、动漫软件等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武夷学院等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

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目标,深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内涵,进一步做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中心,加强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联盟和闽北生产力协作服务体系的建设,办好闽北科技研究院,启动工业设计、工业分包、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等专业技术服务联盟建设,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核心服务能力。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依托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开展技术经纪活动,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技术经纪机构,使之成为6.18、5.13平台的常年成果对接载体,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营规范,并能有效配置科技资源的专业化的技术经纪服务体系,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到20xx年,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以上,争取建设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家以上;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以上,省级重点中心6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以上。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

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选择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建设一批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先机。加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产业集群,推进我市产业向高独占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价值链高端发展,力争形成区域先发竞争优势。

1、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重点围绕国家新兴产业战略划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及南平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科技专项,研究开发市场需求良好、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关键技术。开展新兴产业重点创新工程,在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支持建设装备制造、软件及动漫游戏、生物医药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着力培育武夷创意动漫产业园、顺昌保健品专业园区、建阳生物医药专业园区、海峡生物科技产业园、延平大横绿色生物产业园、邵武现代中药产业园、浦城生物化工产业园等新兴产业科技园,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25%以上。

2、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以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绿色腹地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推动建设延平电线电缆、冶金建材和纺织材料、邵武氟化工、武夷山生物和动漫产业、浦城生物化工、建阳装备制造、建瓯笋竹产业等9个高新产业集群,建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和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推进传统产业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化,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引导一般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一批市场前景和效益好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扶优扶强。加速成长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重点骨干企业群,使之成为南平市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到20xx年,全市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3、大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市是省内传统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企业相对集中,技术改造步伐落后于先进地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广泛运用电子信息、现代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技术,改造我市传统的机电、食品、造纸和化学纤维、建材、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共性和公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共性技术,加大引进、消化和吸收一批关键技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业与建筑节能、清洁生产等科技示范工程,推进数字设计与制造、生产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的

信息化,强化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整体素质提高。到20xx年,建立30家以上信息化示范企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带动500家以上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

(三)深入实施农业创新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组织实施高优农林作物和养殖动物良种创新、高效种养技术创新、高值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和优先发展农村科技等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科学技术,加强与台湾的农业科技合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围绕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动植物种质资源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完善种质资源,构建核心种质。建立完善国家级、省级良种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评价、利用的共用平台,重点建设水稻杉木、马尾松、武夷岩茶等良种选育平台,建设主要品种种质资源圃和资源数据库,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开展种质室内保存研究。二是加快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加速挖掘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等特异性功能基因,加快农业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三是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技术研发和可持续保存体系建设,研究预防和抑制外来有害物种侵害对策与技术,推进重要品种的遗传改良与良种选育。争取至十二五末,建起国家、省级种质资源圃8个以上;主要农业良种选育平台10个以上;建立起南平市主要农业品种种质资源数据库;培育农业新品种50个以上。

2、围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实施农业安全高效生产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加快发展农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技术。重点研究熟化优质、高产、超高产、高效配套种植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创新一批在高产突破、品质提高、资源高效、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的关键原创性技术;集成一批多学科技术成果与技术优势、互补组配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高效适用型种植业栽培新技术;二是加快研发饲料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满足优质畜禽、水产生产的饲料营养标准和配制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和无公害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保障饲料安全。三是加强水产、畜禽养殖技术集成。改良养殖系统设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构建高效低耗养殖系统;因地制宜构建对我市主要养殖品种实施系统技术,形成工厂化养殖模式,加强农产品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四是培育农业生物产业。开展主要作物抗逆基因工程研究,加强畜禽胚胎工程、林竹品种遗传改良与病虫害防治;加快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工厂化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调节剂、畜禽、水产饲用生物制剂的研制与开发。四是开展农业主要疫病虫害控制技术研究。利用先进的遥感遥测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IS)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IMS),结合农林有害生物预警监测技术,对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监测、预测和防治决策。十二五期间,建立农业安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10万亩以上,引进示范新品种50个以上、新技术50项以上。

3、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加快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的建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及危害监控技术的研究,建立农产品安全性防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果蔬产品加工,食用菌、林木、笋竹、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畜禽加工,粮油加工生产体系及其质量控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高值化精深加工新技术。开展果蔬、水产品、畜禽产品、粮油以及特色农产品、林木、食用菌、茶叶、笋竹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和农产品物流保鲜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进行相关装备和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实现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三是开展农产品副产物高值化的综合利用。针对我市食品加工工业每年产生大量副产物的问题,建立农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平台。十二五期间,开发农产品加工新产品100个以上,制订质量标准50项以上,开发农产品副产物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10-15个,通过技术转移年新增产值0.6-1.5亿元。

4、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南平台湾农业合作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推进闽台两地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合作。闽台两地的合作要从农业产业化工程、种子工程、绿色技术工程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入手,重点开展动植物育种技术、重大疫病监控技术、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农产品加工和质量检测技术等合作研究,重点建设武夷台湾农业园。二是推进闽台两地新农村建设合作。引进台湾资金、技术与经验,实施“富丽农村计划”,通过科学制定村镇发展战略和建设规划,促进村庄的自然生态与景观的维护与发展,增进农村居住品质以及休闲观光价值,促进融合休闲、观光、教育等多功能的和谐村居建设。三是推进闽台两地农业科技与优势产业的合作。重点是农业优良品种、动植物育种、动植物标准化种养、动植物重大疫病监控及防治、生物技术、质量检测检验、农产品保鲜和加工、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自动化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四是推进闽台两地农产品安全生产合作。借鉴台湾经验,健全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参照国际惯例抓紧制订各种农产品的质量标准,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申报A级和AA级绿色食品质量认证商标,争取国际ISO9000系列、美国FDA、欧盟HACCP、西欧BCS等权威机构认证,加快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

5、围绕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实施农村科技优先示范工程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以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小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科技示范、科技人员农村科技创业示范、农村科技创业组织培育示范、农村信息化示范和成果转化载体建设示范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科技进步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科技进步县(市、区),引导现代科技和农业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发展农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合作组织等创新创业主体,加强农村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创业与服务,支撑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提高闽北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南平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水平。

(四)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提升民生科技发展水平

把科技进步与提高人民健康素质、生活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研发、生态环境保护及公共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大力增强科技服务民生的支撑作用,让科技成果惠及民众,促进南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围绕“健康南平”建设,加强医药卫生科技创新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围绕重大传染病、重大非传染疾病、常见多发病、职业病和地方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食品、药品、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研究,亚健康诊断与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与评价,重大疾病干预技术的社区应用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研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平台及其支撑技术等研究,加强关键的支撑技术与适宜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为我市公共卫生事业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加强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进行创新药物的新靶标识别和确证、新药设计、药效与安全性评价、制备、制剂以及成药性预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疗效可靠、质量稳定的创新药物。三是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围绕风湿病、糖尿病、老年性疾病、哮喘、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功能障碍等疾病,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及评价体系研究。围绕中药材的创新,积极开展中药大宗品种的二次开发与中药新剂型的研制以及地道药材GAP关键技术研究。四是开展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应用研究。“十二五”期间将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白血病、神经精神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传染病、内分泌疾病、女性健康相关疾病,开展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提升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水平,减轻病患者痛苦,提高重大疾病的缓解率或治愈率。

2、围绕“生态南平”建设,加强资源环境科技创新

一是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围绕我市急待解决的河流和水库等受污染水体修复的重大问题,在水污染防控和污水治理技术层次开展研究。二是开展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以水源水质改善与生态保护区为核心,开展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研究;以水质安全风险控制为核心,研究开发饮用水质安全保障的技术体系,进行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三是开展生态环境保育与恢复。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与示范、受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等。四是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与示范。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树立2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全面提升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和加工增值水平。五是开展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重点是开展小城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

3、围绕“平安南平”建设,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创新

一是构建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与保障体系。重点在食源性污染物、致癌物监测检测专用仪器与试剂方面实现科技创新,着眼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平台与仪器基地,构建食品安全技术标准评价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科技保障体系。二是构建社会安全科技支撑与保障体系。重点开展“科技强警”示范与应用工程、城市社会安全防范与处置技术研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等。三是构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与保障体系。针对我市市情和实际灾害性天气和区域性地质灾害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重点研究灾害实时监测技术与设备、预报预警技术和危险性评估技术,建设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灾害预测水平和综合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围绕“科学发展南平”建设,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

一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已有南平和武夷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新建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集成可持续实验区建设的先进技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区域特色,体现对周边地区或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及带动作用。增强实验区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实验区的影响。二是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新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实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需求,各实验区要根据本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积极争取落实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项目。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突出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切实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重点技术问题。十二五期间,从建设基础条件好、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市,筛选2-3家申报省级实验区,并从中筛选1个县市申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五)重点项目策划

策划“十二五”科技发展重点项目,主要围绕南平市“十二五”期间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制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领域(详见附件)。项目策划着重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加强我市工业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及产品的升级换代;二是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三是为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发展的五大优势传统产业和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即项目立足于促进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五个工业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光电、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发展;四是加强大宗及特色农产品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五是加强农业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六是加强科技发展支撑环境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七是加强科技在支撑与服务民生方面的应用示范。

四、“十二五”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1、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科技意识。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的科技宏观管理能力,协调解决发

展科学技术及产业化中的重大问题,真正发挥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建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健全考核指标体系,把财政性科技投入额度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政府直接管理,强化宏观间接调控,不断改进科技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科学民主、公正公平的科技管理机制。树立大科技的思想观念,不断加强部门协作,着力解决科技资源分散、低效利用等问题,真正形成推进我市科技发展的强大合力。

4、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加强科普工作,增加科普投入,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和国际互联网,以农村和青少年为重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思想、推广实用技术。继续办好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科普活动,不断探索新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5、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出台支持专利知识产权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实施“专利兴企”战略,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保障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者合法权益,对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实施者给予与其实际贡献相当的报酬和股权收益。

(二)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条件支持

1、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优势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对我市电线电缆等特色优势产业和生物、创意等新兴产业,应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各大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2、推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市场建设,扶植各种中介机构发展,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要素的转移。制定和实施科技中介服务标准,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能力培训,提升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主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我市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突出科技优势和科技资源特色。重点搭建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知识产权信息、科技文献信息、网络科技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等共享平台,有效改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

4、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继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科技特派员和村级农技员队伍建设,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等要素与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利益共同体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星火科技培训,把传统培训与现代远程培训相结合,适用技术培训与就业创业培训相结合,建立健全星火科技培训体系。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强对村级农技员的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功能,进一步发挥作用。

(三)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1、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各级财政应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超前、稳定持续

的增长机制。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财政科技经费占财政一般预算性支出的比例达到3%。

2、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上。加强财政科技经费预算,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4、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社会担保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加大对企业科技开发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扶持科技型企业到国内创业板上市,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投资体系。

5、争取国家和省上对我市科技项目的扶持。紧扣国家和省上对科技项目的新要求,加大项目调研和组织申报力度,力求更多的的科技项目挤入国家、省上各类科技计划盘子,多渠道争取更多的科技经费。“十二五”期间要在争取国家、省上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和经费上有新的突破。

(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树立科学人才观,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要把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作为凝聚人才、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设立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重点支持青年创新人才的成长。大力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不断增强广大农民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能力,发挥科技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武夷新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配套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洼地”,培育柔性引才品牌。对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和生物、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中急需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要有“争抢”意识,可采取高薪聘请、优厚待遇等办法引进到我市重点企业,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领军作用。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只求所用”的原则,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姻,聘请兼职的中高层次人才到闽北的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吸引海外的科技人员及市外科技人员来闽北创新创业,形成对候鸟型人才的集聚效应。

3、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改善科技创新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支持科技人员用科技成果入股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快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使各类科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五)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

1、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紧紧围绕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巩固和发展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省内外院校的友好关系,努力把南平建成它们的中试、研究和项目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利用闽北科技研究院这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专家网络,积极推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精心组织实施对接项目,突破支柱产业的整体技术瓶颈,促进产业升级。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南平市科技成果交易会,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成果对接打造有效的平台。举办以生物、动漫等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科技论坛,推动闽北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2、深化对外科技合作。首先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独特优势,不断深化我市与台湾的科技合作,积极探索包括飞地科技在内的更多更紧密的闽台科技合作形式。主动

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大力引进台湾良种、先进技术,建立闽台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鼓励和促进两地企业、高校、研究所共建研发中心,真正实现互利双赢。其次要推进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科技领域的紧密对接、联动发展。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开展多形式科技合作,促进区域间技术与资本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力兴业的科技发展新格局。再次要主动寻求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利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有利时机,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促进国外资本投资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项目。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积极选派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和交流。

附件:

南平市“十二五”重点科技项目策划

一、工业领域

1、先进装备与基础件技术研发及应用

在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装备与基础件领域,开展新型发电设备、造纸设备、电线电缆设备等机械成套设备的应用研究,以及智能仪表、汽车配件等关键基础件研发,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内容包括:(1)新型专业机械装备研发的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是水轮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碎浆机、轮胎成型机、电焊机、电缆成圈机等。(2)智能仪器仪表及基础元器件研发。重点开发温度(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液位计、光柱数显仪表、无纸记录仪、隔离器与安全栅、电量模块、电网故障指示器,高压带电显示器等产品。(3)汽车配件关键技术研究,以提高汽配产业技术和产品升级为目标,开发农用运输车、叉车、电瓶旅游车、各类发动机的活塞四配套组件、蓄电池、汽车半轴、传动轴、齿轮、轴瓦、刹车片、工程轮胎等产品。

2、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以企业信息化为平台,以增效服务为导向,以产品数字化模型为核心,以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在“十一五”建设基础上,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包括:面向我省特色产业集群,重构产品创新设计流程,实现设计知识的积累、传承和重用,以产品数字化模型为核心,应用CAD、CAE、CAPP、CAM的功能技术,对中小企业实现基于PDM的局部集成,对大型企业实现基于PLM的企业级系统集成;CAD/CAE/CAM融合支持团队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优化;推动企业基于PLM的企业级信息平台建设和上下游供应链管理信息的无缝集成;面向行业的公共软件和个性化产品定制平台建设。

3、纺织新材料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开发厚、中、薄型和多种结构、多种材料组成的合成革基布、制鞋材料及其它新型产业用布;开发超细纤维、高密度、高剥离基布产品及高档卫生材料、卫材深加工、汽车内饰材料、环保材料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非织造产品;鼓励产业链上游的差别化纤维、助剂等项目,下游的PU革服装等产业延伸配套项目建设发展;依托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用针织品,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发针织横机和梭织休闲产品;开发高支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保暖、保健等多功能针织内衣;建设高档织物面料及配套生产纺织染料助剂生产线,开发高档织物面料、印染产品,配套生产纺织染料助剂;开发高温环保过滤材料,开展精梳纯棉纱生产技术,合成革新产品开发;研发功能化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纳米竹纤维新材料、超细化竹原纤维纺织材料。

4、精细化工行业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立足现有化工产品的基础,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开发精细化工产品,提升我市氟化工、生

物化工等相关产业的竞争力。重点开展以下专题研发:(1)氟化工产品深度开发。开发氢氟酸下游产品,重点发展高纯氢氟酸、氟碳表面活性剂、染料分散剂、织物整理剂等氟化工下游系列产品。建立氟化工业与医药、农药、染料、合成材料等产业的新链接。(2)生物化工产业精深产品开发。开发饲料添加剂和生物农药下游产品系列,拓展饲料金霉素、盐霉素等拳头产品和杆菌肽锌等产品市场,进一步研发新型添加剂产品,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虫剂、杀菌剂等生物农药。(3)生物医药化工产业精深产品研发。发挥物产资源的优势,利用植物提取物,重点发展天然香料、合成药、中成药、生物制药、原料药等系列医药新产品,与国内外制药业、配香等轻化、日化行业相配套。(4)基础化工产业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开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浓硝酸及浓硝酸盐等下游系列产品;开发硅酸钠下游其他无机盐化工产品,进一步提高白炭黑产品档次;延伸氯碱化工产业链,开发高浓度复合肥、复混肥和生物化肥,提升市场竞争力。

5、生物基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以我市资源丰富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高科技手段,加工制成性能优异、环境友好、附加值高的新材料。重点开展生物质复合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和功能化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研发工作,开发高档次、多用途活性炭系列产品:高新电子电极材料、新型催化剂载体、生物制剂精制专用活性炭、高能量密度物质的存贮专用活性炭、纳米氧化催化剂-活性炭复体等;研发植物纤维改性、界面增强、复合材料发泡等关键技术,开发高强度电器结构件和汽车部件,以及高性能装饰、建筑材料;研发生物质定向热解、吸附材料孔径可控等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催化剂载体、高储能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缓释剂、致冷用吸附剂等高性能材料;研发功能化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纳米竹纤维新材料、竹重组结构材料、超细化竹原纤维纺织材料、醋化竹纤维材料。通过以上专项的实施,提升我市生物质产业技术水平。

6、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研发和应用

突破制约我市光电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向LED工程化应用等光电子产业下游领域延伸。光电功能陶瓷方面,重点突破高性能陶瓷粉体制备、成型和烧结工艺、大尺寸核心烧结设备自主研制等关键技术;新能源材料方面,重点研发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液添加剂、用于LED的高质量衬底晶体材料、新型无In透明电极、新型散热基板、荧光转换介质及封装散热材料等;生物燃料技术方面,重点开发植物油脂和废弃油脂转化制生物柴油产业化创新技术与工艺、研究攻关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开发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套设备、研发生物质高温快速裂解制生物燃油产业化技术;节能产品方面,重点研发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灯具、大功率LED集成封装、LED系列产品等。

7、工业节能减排与节能技术研发及应用

本专项着重开展:一是煤燃烧污染减排关键技术,包括SO2节能减排与资源化净化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二是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清洁生产技术,以工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为核心,重点研究重金属废水集成化处理和回收技术与成套装置,化工等行业高氨氮废水处理与装置,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新型复合型絮凝剂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印染废水技术;三是工业与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包括流程工业能源评价技术体系建设和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建设我市节能减排型企业和节能型建筑群体,形成一批工业和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培养一大批从事工业节能减排和建筑节能产业技术开发与工程化的专业人才。

8、冶金建材产业关键技术研究

冶金行业支持铝型材、钢材、石墨等产业链技术的延伸,开发的技术主要有:应用高效节能铝电解新工艺进行电解铝生产系统改造、智能多环协同优化与控制技术、低碳铬铁冶炼技

术优化等;重点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城轨列车车箱用铝材、大型工业用铝材、集装箱用铝材、高品质建筑钢材、热作模具钢、高纯度石墨、高品位钽铌矿、低碳铬铁等。建材行业重点开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材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应用及产业化示范,开发的主要产品有水泥熟料、工业技术玻璃、建筑安全玻璃、功能玻璃、汽车玻璃、矿棉吸音板、纸面石膏板、不燃性防火板和加气墙板、环保木塑窗帘杆制品等。

9、科技创业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业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十二五”期间,我市要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引导孵化器服务范围和功能向早期与后期两端延伸,形成一批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育行业性、专业性以及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共建共享,积极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好地服务产业、支持企业、促进就业,成为密切产学研用、沟通科技与经济、衔接创新体系各主体和要素的重要载体。针对技术经纪的专业特点和功能需求,着重抓好技术经纪机构、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经纪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软件及动漫游戏科技创新平台

依托武夷学院动漫学院,在现有软件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数字媒体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围绕企业在高品质、高效率动漫游戏及虚拟现实制作工具和技术需求,依托优势企业,重点研发渲染技术、物理技术、柔体仿真技术、图像与视频实时抽象技术、三维人脸动画技术,提升动漫游戏作品质量;重点研发2.5维动画快速生成计算机辅助技术、通用3D游戏引擎技术,提高动漫游戏制作效率;开展数字内容软件测试平台、可重构虚拟现实公共制作平台等核心开发工具的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授权、技术培训、技术增值等服务,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影响力的动漫游戏产品,掌握一批动漫游戏产品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数字内容产品制造质量、降低开发成本。

二、农业领域

1、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以完善野生、栽培等品种的收集、保护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重要新基因的发掘为手段,逐步健全我省粮油、水果、茶叶、蔬菜、水产、林业、畜牧等特色优异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与保存利用,开展福建优新特异种质基因鉴定和遗传效应评价,并建立相应种质资源基因库;强化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改良和育种新材料的创制,育成粮油新品种10个;通过省级果树品种认定10-15个;选育茶树新品种2-3个;开发食用菌新种类3-5个;选育和改良水产养殖品种5-8个;育成4-6个畜禽新品种(系)。在保护我市农业种质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的同时,提高我市主栽特色农产品育种的优势地位。

2、优质高效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现代农业为出发点,开展精致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无公害栽培等高新技术在种养植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开展不同生态条件下主要作物节本高效栽培模式创新研究与技术示范,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关键点控制,建立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推动粮油、林木、水果、蔬菜、茶叶、水产、畜牧等品种更新和结构优化;开展种养植业科学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研究,集成高优栽培技术、健康养殖模式、防灾减灾等配套技术,实现名特优品种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农产品高值化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

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抓手,开展果蔬、水产品、畜禽产品、粮油、食用菌、茶叶等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加工副产物与剩余物的高效利用技术和农产品物流保鲜关键技术的研

究。利用现代加工中膜技术、非热力、冷冻干燥贮藏、真空微波干燥、太阳能利用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展鲜活农产品物流保鲜关键技术、新型保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开展深加工工艺和装备研发,利用加工废弃物研究开发氨基酸、调味品、功能食品等;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与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和电子追踪系统及溯源管理系统。通过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形成原料生产基地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产品加工高值化,市场销售服务网络化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新格局。

4、动植物副产品及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平台

以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的理念为指导,通过物理方法利用与深度加工技术,实现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获得经济和环境效益双丰收。该平台具备特色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功能性成分鉴定与功能性基础研究能力,以及改性与修饰技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技术、浓缩与干燥新技术、微粉碎与超微粉碎技术、资源性副产品和废弃物的能源化、肥料化新产品与工艺的开发条件;实现该领域的基本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集成。通过技术转移和专门人才培养、培育示范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我省动植物副产品及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高效、高值、优质、环保”新目标。

5、农业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以我市水禽、猪、鸡、水产动物等主要传染病为重点,开展病原生态学、分子流行病学、新型疫苗、快速诊断试剂、防控技术、预警预报体系等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开展保健药物和益生菌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建设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和示范基地。围绕我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变异的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作物—有害生物—有益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病害分子流行学、快速诊断试剂、预警监测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开展信息化技术、生态调控技术、天敌昆虫高效扩繁和利用技术、有害生物行为调控技术、植物源和微生物源生物农药、以及新型化学农药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研究,构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体系。

6、培育农业新兴产业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以现代生物产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农业新兴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农业的特征。根据我市农业特色以及资源和区位优势,选择在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快研发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进而推动我省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农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农业生物质新材料产业、工厂化设施农业与循环农业新产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力争使我市农业新兴产业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在整体上进入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重要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促进我市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7、食(药)用菌新品种培育与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以建立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食(药)用菌产业为核心,从专用品种选育、培养基配制、环境参数的控制、产品质量检测、新型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入手,制定设施栽培杏鲍菇、金针菇、玉菇、双孢蘑菇、阿魏菇的工艺并产业化;对外来食(药)用菌品种的繁殖能力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控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安全控制体系;以菌草和作物桔杆利用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型新原料开发、对高热值食(药)用菌品种的选育及种植工艺,从食(药)用菌选择、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制订菌草和作物桔杆作为优质的生物质能源发电、发酵产生沼气、生产乙醇等方面的加工工艺,研发安全、高效、可控的新型食(药)用菌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并把各单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及优化。

8、油料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以培育壮大油料产业为目标,建成福建省油茶、花生等种质资源圃;选育(引进)一批适合本省各地生态环境,产量和质量表现优良的油茶种质材料;开展油茶生殖生物学、配系、

杂交亲和性的研究,提高授粉效率,提高产量;开展油茶林生态栽培、平衡营养管理、养分循环试验研究;形成一套油茶、花生等作物高效有机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生产需要的油料作物新品种;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采用可行的措施,促进产量提升;开展油茶组织培养试验,提高育苗水平;开展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克隆一批与油脂形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开展油茶等高产栽培技术及精细加工技术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开展油茶、花生等综合利用研究,构建一个油料植物科技创新共享平台,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9、茶叶质量安全与品质调控创新平台

针对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以生物防治、化学生态控制及物理防治为主的综合绿色防控技术,评估农药对茶树的安全性;研究绿茶、乌龙茶、白茶和红茶加工中PAHs污染的关键环节和控制技术、茶叶中多环芳烃类(PAHs)的污染来源、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茶叶稀土含量背景状况,提出残留限量标准修订依据及其新的限量标准,提出控制技术;分析我市不同地区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提出不同茶类生态茶园建设技术和模式;研究闽北乌龙茶烘焙关键技术;研究各因素对花香型红茶品质的影响,探明白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变化与品质的关系,提出优质红茶和白茶加工技术;开展乌龙茶和白茶国际标准的研究,提升我市茶叶市场竞争力。

10、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研究开发符合农村实际需要、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打造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品牌,形成号码统一、资源共享、服务到位、机制灵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完善“闽北农村科技信息网”,开展南平市星火科技短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生产资料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建设、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远程教育与培训系统建设、远程电子答疑系统建设;组建农业信息服务专家服务团,建立南平市星火科技12396信息员骨干队伍,建立星火科技12396专家数据库,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示范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

三、社会发展领域

1、闽北中药材GAP技术平台及示范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我市道地药材基础好的优势,通过巩固已有示范基地和成果,扩大中药材GAP种植规模,提升中药材GAP基地研究水平。建立我市建泽泻、厚朴仙草、金银花、瓜蒌、木瓜、金线莲、灵芝等道地大宗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开展优良中药材品种选育、相关指纹图谱的研究。开展中药材GAP产前、产中、产后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研究,建立优质、真实、稳定、可控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在已有中药材GAP基地的基础上,新建立2-3个道地大宗中药材品种5个GAP基地,并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规程(SOP)。最终将建成10个我市道地大宗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并争取1-2个中药材GAP基地能申请认证。

2、重大疾病防治技术临床应用研究与推广

针对严重影响我市人民的重大疾病,通过加强与省内外大院大所合作,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并推广。重点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心脑血管疾病早期检测体系与干预对策,降低其发病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摸清恶性肿瘤风险因素在我市各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引进应用一批恶性肿瘤诊断、预防、治疗技术,开展规范的临床治疗研究;建立覆盖全市大部份地区的老年性痴呆防治网,提高老年性痴呆防治水平,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以改善老年性痴呆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对糖尿病致病机制的认识并发展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发展对网络成瘾更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提高对紧急、意外事件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3、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我市主要流域水源地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小流域水源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物控制,进行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在水源地保护方面,重

点研究水源地周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保育与受损恢复、畜禽养殖污染物综合利用、乡镇生活污水高效处理与综合利用、富营养化水源地水库生物治理等集成创新技术;研究成果可为我市流域环境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技术示范,解决我市流域周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市建设水平更上新台阶。

4、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科学综合研究

重点开展武夷山生物标本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建立濒危物种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武夷山生态模拟系统、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等,完善中国福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信息平台;开展武夷山水循环监测、气象监测、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外来入侵生物等方面的研究,通过长期定点监测,掌握武夷山主要生态系统中优势生物类群的时空变化动态及其与气象、水文因素之间的关系;推动新一轮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的开展,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5、武夷新区城镇化与可持续城市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

针对目前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高标准、全方位开展武夷新区可持续城镇建设关键技术问题的综合研究。本项目主要开展武夷新区区域规划关键技术及动态监控技术,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结合建筑节能技术,城市环境地质灾害监测及其减灾防灾综合技术,畜禽养殖废物(水)资源化技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控制技术及城市数字环境网络建设技术等的研发、集成和示范,对南平市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科技示范,项目形成1-2项专利技术,发表论文2-3篇,建成1-3个示范区和2-4座示范工程。

6、城市应急体系和公共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围绕支撑市级应急体系和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标准规范、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重点开展市级应急体系公共技术、城市公共安全分析与预警关键技术、基于3G的移动应急指挥技术等研究,为面向领导的应急指挥,面向公众的安全预警提供公共技术支撑,并选择重点行业和城市开展应用服务示范。

7、南平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对科技进步影响的研究

项目通过深入调研南平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设既能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又能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南平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对策措施。项目为设想出台的《南平市十二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意见》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意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南平市“十二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方针、目标和主要任务。二是规定南平市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是建立布局合理的科学研究体系,培育若干研究型大学,培植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高度重视应用型基础研究,建立健全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三是确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持续增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完善主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产学研基地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业平台,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实施专利兴企战略。四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创业服务类中介体系,咨询服务类中介体系,市场服务类中介体系,健全专利中介服务机构。五是宏观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是转交政府职能,创新科技管理方式,改革科技计划管理,调整科技评价标准,建立鼓励创新的科技运行机制,完善专利行政管理体系,完善专利执法体系。

8、南平市“5+3”产业科技发展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平市下阶段重点发展的“5+3”产业,通过立项开展对上述重点产业进行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和掌握我市产业资源以及科技发展整体状况,了解和掌握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科技水平和在同行业中的位次,以及促进该产业发展所需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问题,从而为更好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为党委、政府制订产业政策提供相关决策依据。项目以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林产加工、冶金建材五大传统产业和旅游养生、生物、创意三大新兴产业为调查对象,重点调

查产业的基本现状、产业科技进步情况、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问题,并提出对促进该产业科技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生物医学新材料及医疗器械研发平台

我市在生物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群。该平台建设以满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有效整合我市材料学、医学、生命科学、工程学、计算机信息学等领域的科研力量,重点开发生物医学新材料和新型医疗器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加强生物医学材料相关学科的建设,建立一支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解决生物医学材料研发的共性技术问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我市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项目主要内容:一是开展生物医学新材料研究:主要开发新型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活性材料以及智能型材料;二是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新技术研发,主要是开展留置针等一次性输注用具、血管内支架和导管等心脑血管介入器械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力争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产品。

10、区域气象灾害遥感实时监测平台

项目集成现有卫星、雷达、气象和海洋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区域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开展遥感实时动态监测与评估,逐步提升高新技术对区域防灾减灾的支撑能力。建设内容:一是建立基于卫星和雷达等数据的气象灾害及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模型。利用省、市多源实时观测资料以及获取的气象、海洋、土壤墒情等数据,建立气象灾害和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模型,开展针对南平市及周边地区的各种气象灾害和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服务,并对灾害和生态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展望或者预警。二是建立基于网络共享的气象灾害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产品公共服务平台。以区域数字高程为骨架,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贴面纹理,制作南平区域三维景观显示平台,并在三维景观上叠加各种气象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结果;实现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图、行政区域电子地图等地理信息与气象灾害、生态环境遥感特征信息的快速融合制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