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的验收标准

任务需求

一款适用于各平台系统的移动终端应用

我公司欲开发一款适用于全平台的移动终端应用,我们的强项是微视频和图闻内容编辑制作,拥有强大的内容源和内容创意团队,但我们在网络技术这一块为盲区,希望找到一家技术背景强悍的诚信企业做为我公司的技术支持!所有技术方面均外包给该公司。

一.详细需求:

1.开发一款用于各系统平台的移动终端视频、图闻应用,包括建设一个该应用的内容平台(网站)和管理该应用的后台管理系统(web主页仅提供客户端下载链接和简单的话题种子页面)。

2.该应用内容分为三大块,一:视频区;二:图闻区;三:交友交流区(具备语音型聊天室功能、语音漂流功能、有定位(附近人搜索)交友功能、语音搜索同时在线搜索人功能(类似微信摇一摇);语音搜索看同一视频图片人功能及其它主流社交功能)。

3. 具体要求:同时在线人数200人;有数据统计功能;具备病毒传播功能;自定义语音型聊天室背景及虚拟商品;有注册和评论功能(每一个微视频、每一张图片均可评论留言及内部、外部转载分享);有上传微视频、图片功能和下载本地功能及分享功能(分享到内部社交群体及QQ空间、微博等主流社交空间);搜周边人24-48H以内发过的图片(百度正在做);可以对接微信等主流产品端口,利用微信等端口接入本应用(此前微信平台是不开放相关接口的,但上周发现百度已经做了)。

4.应用界面及子页必须简洁、简约,不要复杂化,要做到简约但不简单。只求一个原则,就是在用户使用体验上必须要让用户感觉到傻瓜式的操作感觉,上手快,点击应用图标进入主页后一幕了然,进入各功能区后也要简单明了。该应用的目标群体为低端人群,就是拿着杂牌山塞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但并不太会使用其功能的人群。有现成的模板应用照搬过来也行(包括管理后台)。

5.先做一个测试版的应用和管理后台,主要用于测试终端用户对我们提供的内容的喜好和满意度!下载量大概在2000人左右,主要是我们几个股东的亲朋,大概活跃用户在100---200人之间,只要开发费用低,其功能可放宽,不必按上述要求执行,发来方案我看看(以视频为主)。

6.提供短信下载地址,可用于短信传播下载APP

7.提供APP电子二维码,可用于APP下载

二. 验收标准:

1.完成以上的基本功能需求

2.提交相关的源代码及相关的开发文档

3.编制好软件教程及完成培训我方最少1人熟练掌握使用;

4.确保在30个工作日时间内完成并提交工作成果。

三. 团队要求

1.团队或个人均可,但要有良好的编程习惯,让代码易懂易维护,希望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团队承接这个项目。

2.需要提供UI设计和界面制作

四.其它要求:

1.最好能够跨平台,能够帮助进行多机型的测试提供测试报告。

请您在竞标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报价,最好能够提供相类似的应用模板,现成的应用模板和详细的方案将有助于我与您进一步的沟通

2.最终软件版权归我方所有;

3.预算不代表最终成交价,请根据实际情况报即可;

五.范围:

设计(含UI),开发,测试,维护,升级(一年免费);

六.后续

如果内容通过测试,下一步公司股东将共同出资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该项目的一期投资资金,其中50万元是用作该项目技术外包的专用资金。本人为该项目的发起人和具体经办人。真诚希望我们能够有着更加长远的发展空间!

联系人:韩先生

邮箱:158xxxxxxxx@139.com

单位:沈阳金淼环保节能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温馨提醒:任务征集期间,交易双方交流可通过一品威客站内信、任务交流区联系雇主!

 

第二篇:企业移动应用

企业移动应用一触即发

天士力的改变

天士力是国内著名的医药制造企业,不过,在几年前,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天士力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管理难题。

由于医药制造企业业务范围广、涉及人员众多,从外部合作伙伴、一线销售人员到管理层、决策层等环节上存在着很多ERP管理的空白。首先,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市场人员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出差、拜访客户等工作上,移动工作时间日益增加;其次,制药企业在很多城市都有专门的业务人员,销售网络庞大。对于这些业务人员,一方面要用制度监督其销售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作为一线的触角,及时反馈最新的动态。同时,分销组织的销售和库存信息传递方式落后,无法及时反映销售回笼和办事处的库存情况,导致数额巨大的客户欠款,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此外,增加天士力的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需要与用户实时沟通,而ERP不能及时收集客户资料,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用户关怀活动。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显然会对天士力的管理水平提升以及未来的发展形成障碍。不过,在应用了移动商务解决方案之后,上述的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针对天士力的具体需求,提出了针对四类不同人群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浪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对于集团管理层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市场分析以及策略应对,因此移动商务应用重点在了解市场、竞争及利润动态,把ERP系统中企业运营的KPI指标随时随地发送到领导的手机上。在大区和办事处层面,更需要加强销售过程管理、业绩考核、客户资料管理等更具体的业务。移动商务平台既能把总部ERP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及时提供给终端,帮助销售人员完成任务;又能使销售代表通过手机将每天的销售状况、市场信息及时传送到ERP系统中,大大加快了市场反馈和决策速度。此外,分销渠道也可以通过移动商务平台与天士力公司进行实时沟通,提高了渠道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

2011,中国企业移动信息化爆发年

天士力公司的案例并不是一个个案。事实上,从20xx年开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移动信息化所带来的价值,并开始将移动应用引入到企业的管理、销售等各个工作环节之中。因此,也有人将20xx年称为是中国企业移动信息化元年,而把20xx年称之为中国企业移动信息化爆发之年。

行业应用厂商的动作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进入20xx年,包括用友华表、金和软件等在内的众多企业IT应用厂商都推出了专门的移动版本。

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移动应用市场未来将会有更加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些数据可以证明这一判断。IDC日前就预测,20xx年,全球将有10亿左右移动办公人员,并将这一数量增加的原因归结为企业面临日益增长的提供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压力,以及移动技术的进步。而Forrester也预测,20xx年,全球有75%的工作人员将实现移动办公。该报告称,目前大量的企业都普遍大大低估了员工对移动办公需求的支持,企业对移动员工的定义忽略了一大部分希望在旅行过程中登入企业应用程序的员工,而这一群体的增长却非常迅速。全球领先的企业级和移动软件公司Sybase近日也发布了Kelton Research一项新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这项调查的IT经理中,有90%的IT经理计划将于今年实施新的移动应用,其中近一半的IT经理认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成功管理移动应用,“因此选择一个强大的、可提供托管和预制移动解决方案的移动企业应用平台将是企业在20xx年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Sybase公司移动商务总监庄敏说道。

这样看来,企业移动信息化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时代。不过,企业移动信息化并不是在最近两年横空出世的。事实上,早在2003、20xx年时,移动信息化技术就已经被一些IT服务商应用于企业办公和管理等方面。但在随后的数年之中,国内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似乎一直都呈现着不温不火的态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掌中行商公司总经理张国防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批企业移动商务从业者。“20xx年,我是随身科技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批员工,而随身科技也是国内最早专门从事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和服务的IT公司之一。”

在张国防的记忆中,那时的国内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可以说是一片荒漠。“当时我和微软公司的相关人员一起去天津,给天津市各政府部门以及大企业的信息化主管做企业移动商务方面的演讲,在我演讲时,台下是鸦雀无声。而当我讲完之后,参会的IT主管都对企业移动商务十分惊奇,表示之前根本没有想过,在手机上还可以办公。”

由此可见,当时用户对于移动信息化根本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也是移动信息化几年来一直没有爆发的原因之一。毕竟一项新事物从诞生到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硬件环境的限制也是制约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e-learing(移动学习)为例,这一概念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提出,但经过短暂的火热之后,很快就沉寂下来。“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网络也只是2.5G,因此很多应用在当时的硬件环境下根本无法使用,所以也就影响了用户对于e-learing的接受度。”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进明说。 事实上,无线网络在发展初期,不仅速度慢,而且费用高。“打开一个门户网站的页面,可能会花上十余元钱,这样的带宽条件,使移动办公成为一种奢望。”数字天堂的王安这样分析。

另外,移动应用的安全也成为很多企业对移动信息化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把企业的重要应用和信息放在手机或移动终端上,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安全怎么得到保障?万一员工的手机丢失,别人是否能够利用手机窃取到公司的重要数据?”一位企业老板说出了他的担心。实际上,这一担心并非无的放失。在印度,就曾有四大运营商推广黑莓手机,用户达到40万。然而,在20xx年的3月,印度政府因为数据安全问题,打算清退黑莓。虽然该事件最终在政府和黑莓之间达成某种妥协,但是折射出移动办公在信息安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数字天堂公司总经理王安看来,制约移动办公市场的发展还有一个因素:手机操作系统不统一。“手机不同于电脑,几乎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手机上操作系统有影响力的几大厂商,微软、谷歌、诺基亚等,每一套操作系统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去开发。一个单位里,每位员工的手机操作系统不一样,如果按照统一的一套软件去推销的话,许多员工的手机根本就装不上移动办公软件。”

还有一个制约因素也不可忽视,即当时国内企业的管理流程相对比较随意,不够规范,这也使得移动信息化很难在企业中真正应用起来。“当时我们绝大多数的用户都是外企,因为他们的企业制度、流程都比较规范。”张国防介绍说。

操作系统以及终端平台和标准的复杂性也成为制约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异构因素的增加直接导致两大问题出现,其一是移动操作系统增多,其二则是移动应用的增多,由于相互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互操作性的问题,使得企业的移动性实现起来非常复杂和昂贵。”Sybase中国公司移动商务总监庄敏说道。

确实,由于环境和标准的不统一,给企业移动信息化的普及带来了很大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行业ISV而言,要想将传统的互联网应用“移动化”,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移动应用开发对于我们而言是个全新的领域,要想实现信息化软件的移动应用,我们必需从零开始积累技术。在传统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上,只需要考虑Windows这么一个单一的平台,即便需要考虑2000、XP、VISTA等不同的版本,开发应用的难度也不会有很大差别。但对于移动开发来讲,就要复杂很多:需要面对不同的系统平台和通信通道,光是手机操作系统就有十几种,每种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互相的差别甚至可能有天壤之别,而且,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远比电脑快得多,这就给移动开发和应用带来了难题。即便你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后续还需要面临其他的挑战:怎么兼容不同运营商的通信通道和网关?如何实现不同数据源间的数据采集和交互?从哪里去找到成熟可用的移动开发人才……。”某政府行业ISV负责人何先生无奈地说道。

确实,全新的市场领域,全新的技术话题,如果没有现成的人才资源积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开发商要想自己研究所有技术,解决各个技术难点,费时费力不说,研发费用也会居高

不下,并且技术缺乏稳定性,项目实施所需面临的风险很大。拿移动OA举例来说,如果采用全自主的方式来进行移动应用开发,实施一个普通的移动OA项目,大概将会需要耗费5-10人/月的人力成本,而且这些开发人员必须要熟悉各类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并且了解几大运营商的不同通信通道和网关,这样组建起来的开发团队,成本将会高得十分可怕。此外,这种开发模式还有个问题,每次有新项目、新应用,就得从头开始开发,重复工作多,一年实施十几个无线项目就已是极限。开发完成的项目也往往是匆匆上马,技术不成熟,不可控的因素较多,项目的风险很大,一旦失败,损失将会十分严重。因此,这也使得很多传统的行业应用开发商在向移动应用转变时十分谨慎。“如果没有成熟的技术和模式,我们宁可先不做。”何先生说。

上述的诸多因素制约了国内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的发展,因此从20xx年到20xx年左右,国内的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 忽如一夜春风来

到20xx年左右,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开始认识到移动信息化的价值,并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不过,当时率先应用移动信息化的主要是一些民营企业,比如汇源、蒙牛、盼盼食品等。并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效应。”

不过,时间的车轮转到20xx年后,这一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在这一年,3G网络在中国正式开通了。“3G为企业移动信息化应用打开了黄金之门。”某业内专业人士如是说道。确实,3G改变了移动通信行业,同时也正给信息化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原本蔚为壮观的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步入更为波澜壮阔的移动化时代。互联网随时随地,信息化无处不在,举手投足之间,新的办公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到了我们面前。一个全新的产业,孕育着无限的机会。”该专业人士充满激情的说。 他的话语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3G的到来确实为企业移动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扫平了最大的硬件环境障碍,使得之前在2.5G网络下很多无法想象的应用成为现实。“现在我们的e-learing系统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文字信息,图片,甚至可以为用户提供教学视频,这大大的丰富了产品,也使得用户对于产品的接受度大大提升。”郭进明说道。

而在保险行业,3G网络的开通就为保险行业移动应用开辟了更多新的空间和模式。目前,保险理赔业务是客户满意度相对较低的环节。一方面客户想尽快拿到赔款,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其实也想尽快结案。但是由于要控制各类假赔案等道德风险的发生,产险的查勘、定损和寿险的理赔调查等都需要一步步地现场做完后再录入公司的业务系统,客户甚至需要多次往返于修理厂、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完成理赔手续,理赔周期长,客户常有“投保容易理赔难”的感慨。而利用3G技术缩短理赔周期、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的理赔新方式将有可能成为未来

技术应用的趋势之一。”以理赔案件最多的车险为例,利用3G技术声、图、文俱全且可以大量快速实时传送的特点,在出险的第一现场点,查勘人员利用智能手机终端设备对出险车辆进行拍照并立即上传到理赔业务系统,同时查询配件库的报价,对车辆进行定损,并录入相关信息,形成查勘、定损报告,客户只需把车开到指定修理厂维修即可。可以说,利用3G手机进行GPS查勘车定位和调度,将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利用3G技术创新理赔业务新方式,将使保险理赔服务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某保险公司信息化负责人赵先生介绍道。

而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则又为企业移动应用的发展加了一把大火。特别是对于移动应用使用习惯的培养。事实上,随着IPHONE、平板电报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包括个人使用者,已经从这些移动设备当中,去熟悉而且已经对这种工作或者使用的方式产生了依赖性。“包括我身边有不少同事,他们每天都会在移动设备上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到微博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培养了我们对移动设备使用习惯,而个人的应用习惯慢慢就会延伸到企业里边,这也将会大大促进移动应用在企业信息化中普及的进程。毕竟,再好的应用也需要企业的员工来使用。” 赵先生说。

当然,硬件环境的变化只是外因,而更为重要的原因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看到了移动信息化所带来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简单的移动办公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对企业办公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而这些提升甚至有可能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地位。“最近两年,明显感觉到企业对于移动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确实,随着企业对于移动办公需求的增加,就更多的要求这些移动办公人员能够更快速的响应企业的业务要求以及客户的需求,而移动信息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庄敏说道。

在金和软件产品中心产品总监赵先生看来,用户对于移动信息化需求的增加是由于用户对于管理的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和在20xx年就已经意识到移动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进行了研究。例如用户对于时间碎片的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用户希望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碎片,使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而对于用户十分关心的安全问题,也已经不再成为制约。庄敏坦言,目前赛贝斯已经为确保企业移动信息化安全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通过应用这一方案,企业移动信息化可以做到安枕无忧。“例如针对手机丢失的问题,如果手机在一分钟内没有操作,就会自动上锁,然后要求使用者输入密码,如果在设定的次数内密码输入错误,那么系统会根据设定的机制启动第二套安全策略,或者先将数据传回企业数据中心,然后销毁手机;或者根据设定直接销毁手机。”据庄敏介绍,不仅如此,包括软件是否可以安装、存储卡的加密,甚至是电话防火墙等,在整个解决方案中都已考虑到。“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的移动信息化的安全,而且能够对整个企业的移动应用安全进行全面的管理。”

另外,困扰很多ISV以及用户的多元化环境问题,也由于移动中间件的出现迎刃而解。Sybase公司20xx年推出的SUP(Sybase Unwired Platform)平台就是其中的代表者。据庄敏介绍,SUP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将适当的数据和业务流程移动化到任何移动设备上,而且这一过程十分简单。“他不仅能够为前端多元化的移动设备与后端多元化的操作系统提供稳定必要的桥接功能,确保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支持巨大的用户规模,并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管理并发问题,分配IT资源来开发和部署额外的应用程序,从而扩大企业的移动办公能力。”庄敏表示,通过SUP平台,无论是用户或者是行业ISV,都可以快速、简单的实现传统应用的“移动化”。

国内IT企业数字天堂公司所推出的移动中间件产品MKey,最近两年也在一些中小ISV以及用户中得到了采用。“它能够帮助开发商快速、低成本地完成手机应用开发。通过MKey的作用,开发者可以在2到3周内,将一个基于PC的软件或网站实现移动化,并且开发一次,就能自动生成可适用不同手机平台的多个软件安装包,如果相比自行开发,那么利用无线中间件的开发费用可节省70%以上,而且开发周期能够80%到95%。”数字天堂公司产品总监崔健介绍说。

显然,无是统一移动应用平台还是移动中间件的出现,都解决了许多软件企业、通信企业在移动应用上的技术难题,使得有应用、有资源的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可以十分快速地进入到无线领域。这无疑加快了企业移动信息化的普及进程。

诸多有利因素汇集到一起,就有了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的爆发。在过去两年中,可以看到,移动应用已经走入了各个行业之中。教育、医疗、制造业、金融、物流等等,不夸张的说,现在几乎每个行业之中都可以看到移动技术的应用。那么,企业移动信息化是否已经到了“黄金盛世”了呢?

移动商务如何才能改变从属地位

事实上,未必如此。如果仔细分析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我们就能看到,目前大多数的移动应用在企业内仍然处于辅助地位,例如邮件的收发、报表的展现、地理位置的定位等。而和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应用,移动信息化仍很少涉及。即便是有一些和核心业务相关的移动应用,也只是将企业原有的壶联网应用系统简单的“移动化”而已。从这一角度而言,企业移动信息化还远远没有达到所谓的“黄金时代”。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让企业移动应用逐步从辅助、从属角色走向主流,甚至成为必须呢?

变拉为推

“不能把移动应用当作是传统互联网应用的一个替代品,那样他的价值就很难体现。”庄敏说道。

众所周知,传统的应用,不管是在笔记本上还是在桌面上,都要运行一个程序软件,这样用户才知道后台的数据有变化,有什么业务需要进行批复,然后再去操作。如果在移动设备上依然采用这样的模式,那它的价值确实不大。“移动应用的最大价值,在于推送,要推送企业的数据,把原来的拉动模式变成推动模式。”庄敏举例说,例如企业的管理者,可能在外面出差、开会,但他根本不用拿出设备去执行,就知道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因为移动设备会自动发出数据达到的提醒声音,这时企业管理者就可以去处理相应的事情。“因此我们认为移动应用应该是推动的模式,来推动企业的数据,用这样一个方式,能够让整个管理的流程,一个企业的响应变得真正的快速。传统的拉动模式大家知道,如果我今天出差一天我没有去动电脑,我可能就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数据,但是推动模式就不会让你错过,只要移动终端在你身边,他就送到你面前,在推动数据的同时推动企业业务的发展。”

与行业应用结合

在郭进明看来,移动应用想要在企业内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与企业的具体应用和业务相结合,解决用户的实际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被用户所真正接受。“如果只是成为传统互联网应用的替代品,那很难说服用户再投入大量的资金上一套移动信息系统。”

例如,将SaaS模式引入移动数字校园应用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郭进明坦言,当时选择这种模式,并不知道他叫SaaS模式,可以说有一些误打误撞的感觉。“我们最初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希望能够帮助用户减少前期IT应用的投入,并使用户的实施和应用更加简单。我们的移动系统?蓝卓移动校园?的使用者是学校的普通教师,而非搞信息化的专业人士,他们对电脑的使用水平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以保证我们的产品能让最基层的客户使用。SaaS模式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把学校的需求和老师对电脑的使用水 平做一个很好的融合,不仅把使用简化到普通老师水平,还保证了老师无论在家,在办公室,还是在咖啡馆,只要有移动终端就可以用。有了SaaS服务模式,学校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人员,由蓝卓教育提供服务器、平台开发、技术维护、数据处理、软件升级和培训,学校只需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就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为此,我们有一个专门的业务运营中心来提供7×24小时的服务。”郭进明说,由于这一模式解决了很多学校的资金和使用问题,目前很受学校用户的欢迎。

不可代替性

掌中行商公司总经理张国防则认为,移动信息化要想真正摆脱从属地位,必须要把成熟的移动技术和用户的行业业务需求相结合。“关键在于能够找到一个结合点,使移动应用具备不可替代性。”

张国防举例说,其公司针对地产行业经纪人所开发的一项移动应用,就具备这一特点。以往地产经纪人来到一个新的楼盘或地区,并不清楚这一地区有哪些空房或二手房待售,必须打

电话回公司询问,而且还不一定能够了解到所有待售房源的信息。但掌中远景通过LBS(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技术为房产经纪人开发了移动应用,现在使用这一移动应用的经纪人,只需将手机的摄像头对准某一大厦或楼盘,应用就会进行自动定位和比对,然后从后台自动给经纪人发送这一楼盘的待售房源和相关信息。显然,这一应用在传统的PC应用中是无法实现的,这就使得其具备了很强的不可替代性。“现在这一应用在房产经纪人中很受欢迎。”张国防说。

其实,类似的不可替代应用在各个行业中都存在,而要找到这些应用,关键在于IT服务商要对用户的具体业务流程和实际需求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把其和移动技术相结合,开发出自己的“杀手级”应用。

不过,这一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实现起来却有着很大的难度。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好的切入到企业移动应用市场中呢?

移动BI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

在用友华表公司总经理苗峰看来,移动BI是进入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最好的切入点之一。“我们曾经对企业用户做过调查,看看企业用户最想把哪些应用部署到移动终端上,得到的结果有两个,一是移动BI,二是移动审批。”苗峰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和移动终端特别是手机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因为移动终端键盘较小或没有键盘,在大量文字输入方面不是十分方便,因此一些需要大量文字输入的应用并不是十分适合。而如BI、审批等应用,主要是以查看、浏览、报表展现等为主,即便是有文字输入也是很少量的,所以比较适合率先在企业内部进行移动化应用。而且,通过移动BI的应用,还有可能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

例如,现在虽然很多企业应用了BI,但却没能让BI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众所周知,BI的最大作用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但事实上,企业决策者往往很难总坐在电脑前,因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经常去看BI系统中的数据。而移动BI,则能够让决策者随时随地掌握企业的运营状态,成为他们日常必备的管理工具。当企业决策者借助移动BI经常体验到BI系统的价值后,他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也将更进一步,促使他们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力度。

据苗峰介绍,用友华表的一家客户就是如此。该公司CIO将桌面业务系统的权限都开放给CEO,发现CEO很少上这些系统。这让CIO很头疼。后来他发现用友BQ具有移动应用的功能后非常兴奋,因为通过用友华表BQ移动版,CIO就可以将CEO想了解的数据直接推送给他,促使CEO走上信息化之路,这对后续的信息化推进工作将大有裨益。

“BI系统是CIO十分欢迎的系统,因为它可以让企业CEO亲自体验到信息化的价值所在。移动BI的推出则加快了CEO应用商业智能系统的速度。”苗峰说。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用友华表在今年2月份率先在国内推出了基于IPAD的移动BI系统。另外,基于Android、Windows的移动版本也在开发之中,在今年都会陆续发布。而对于移动BI业务的发展苗峰也十分看好。“移动BI业务至少占到公司总体业务的10%以上。未来,每一单BI项目都会带着一个移动BI系统。”苗峰充满信心的说。

用友华表采取的方式是横向切入,即以细分功能产品化的方式,覆盖全行业的业务需求。这一方式对于IT服务商的资源要求比较高,并且在前期要有足够的技术和产品积累。而对于大多数中小IT服务商而言,可能根本没有类似的资源和技术储备,那么他们如何才能进入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呢?

“地产快机”的价值放大

掌中行商公司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以为众多的中小IT服务商提供一些借鉴。张国防所在的掌中行商公司成立于去年10月,在公司成立之初,张国防就确定了发展方向,成为垂直行业无线运营服务商。

事实上,在成立掌中行商之前,张国防也曾尝试过产品化的模式,但因为前期投入比较大,最终放弃了。之后又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以快消品行业的移动应用项目建设为主,这样做虽然能够对行业的业务需求做到十分了解,但由于用户的需求、流程差别较大,每个项目都需要单独开发,因此公司的规模很难作大。“一年最多也就两、三千万的盘子,这和我们预想中的规模有很大差距。”张国防说。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张国防选择了垂直行业无线运营服务商作为发展方向。

张国防所说的无线运营服务商,事实上就是针对垂直行业的具体需求,通过移动技术的应用,搭建的一个信息和应用服务平台。例如,掌中行商现在运营的“地产快机”平台,前端联系着上百万的房产经纪人,后端则联系着各种相关的与房产经纪相关的信息和服务提供商。在这一平台上,房产经纪人不仅可以通过各种移动应用完成日常的各项工作,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各种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例如,该平台上的房屋评估应用,就是掌中行商与专业评估公司合作,所推出的手机实时房屋评估系统。以往对房产经纪人而言,如何评估一套房屋的价值是一个难题。但在这一系统上,用户只须在手机端输入房屋基本信息(或者直接选择“笋盘手袋”中的某套笋盘),确认评估,服务器端在三分钟内将返回评估结果,并且该评估结果为主要银行认可接受。据张国防介绍,类似的应用在平台上随处可见。

显然,这一平台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移动信息化的范畴,而是利用移动技术作为载体,深入到行业的具体服务和运营之中,并延伸到整个行业的全产业链之中。因此,移动信息化为IT服务商所带来的价值也得到了数倍的放大。“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运营,现在平台上面已经有

三、四十万的房产经纪人,而且这些经纪人对于平台的粘性都非常高。因为,通过使用这一平台,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并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利润和收入。可以说,这一平台已经成为他们的必须品。”张国防说道。有了足够的用户,这一平台的价值自然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现在投资公司给我们的估值已经超过一亿元,这是做项目型的公司很难实现的。张国防说,“地产快机”是掌中行商的第一个落地产品,以后还会针对不同行业推出其他平台,“例如教育中介,我们认为也是一个有着很大潜力的市场,我们会在此基础上,通过移动技术的应用,不断孵化出其他行业的运营服务平台。”

移动云即将出炉

云计算可谓是当前IT产业最热门的话题,那么,移动信息化是否能够和云结合在一起呢?而两者的结合又会产生怎样奇妙的结果呢?

在庄敏看来,移动信息化和云计算的结合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特别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两者的结合将会加快这些中小企业应用移动商务的进程。例如对一个1000人的企业而言,如果有500个移动办公人员,那么购买移动终端、软件以及实施等费用加起来,至少需要几百万的资金,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通过云计算的模式,中小企业可以采用租用的方式,按需付费。

不过,庄敏并不赞同完全将应用放在云上,而把移动终端只作为一个浏览器或信息接受器的方式。“必须是移动端的技术和云的互相结合。”

也就是说,在移动终端上,要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数据,这样一些简单的应用可以由终端在本地完成。而涉及到一些大的应用,则交给云去完成。据庄敏介绍,目前Sybase正在和一些合作伙伴合作,进行移动云平台的建设。

同样,国内移动中间件提供商数字天堂,也正在尝试着把移动信息化和云结合起来。“我们把云的概念引入到移动信息化中,将云和移动中间件结合,打造一种全新的移动开发和应用模式:?无线云?。”数字天堂产品总监崔健如是说道。

那么,他所说的“无线云”究竟是什么呢?

“无线云,就是将传统业务系统的移动化接入作为一种基础能力提供给客户。在这一平台上,客户无需关注服务器或者中间件的搭建,只需按所使用的基础能力的量来付费,因此大幅降低了使用移动应用的门槛。”崔健解释说。

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通过租用无线云所提供的移动化能力,快速的完成移动化应用开发。这无疑将对现有的软件开发模式和格局形成巨大的冲击。

“通过这一平台,互联网上各种精彩应用可以通过无线应用非常快速到手机上,手机上无线互联网各式各样应用指日可待,我们还提供很多数据整合工具,允许把不同互联网内容,整合到一个客户端,我们可以做一个购物搜索—里面同时看淘宝,京东等很多电子商城,通过这些支撑工具的体现只要有创造力,想象力,就能做出非常精彩的东西,并且不用担心终端迁移——这就是无线云的应用。”崔健说道。据悉,数字天堂的无线云已经正式开放,目前数字天堂已经在无线云平台上开发了一些应用,不过崔健坦言数字天堂所开发的应用只是抛砖引玉,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ISV和开发者加入到这一平台中,一起来孵化出更多更好的移动应用。

显然,移动信息化与行业应用以及新模式的结合,已经使得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使得众多国内外企业纷纷涌入到这一市场当中。这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移动信息化市场的发展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整个产业链的混乱和无序,就是国内企业移动信息化市场现在所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那么,这一瓶颈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来化解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企业移动商务的产业链构成。

移动商务产业链

按照功能划分,企业移动商务的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移动终端厂商。移动终端在最近几年的普及,为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这一环节目前厂商众多,标准也各不统一。第二个环节就是移动运营商。移动运营商为整个移动应用提供网络支撑。特别是从2.5G到3G的变化,为企业移动商务应用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更多创新的移动应用。这一环节目前还处于垄断地位,为三大运营商所把持。

但只有终端和运营商,只是硬件环境的完备,要想真正实现所谓的企业移动商务应用,就不能离开软件系统。而在软件系统的最底层,也就是产业链的第三个环节,移动中间件和数据库提供商。这一环节,向上连接移动终端,向下则连接行业应用,可以说是整个移动商务产业链的桥梁。这一环节的代表厂商如Sybase等。

产业链的第四个环节是行业应用开发商,这一环节指的行业ISV,他们对行业用户的需求最为了解,通过软件开发技术把用户的实际需求转化为程序。

上面这四个环节,如果单独拿到用户处并不能直接应用,因此,就有了第五个环节的诞生,即集成商。它能够把前面四个环节串在一起做成完整的方案,提供给最终用户。

可以说,这五个环节在整个移动应用当中,是环环相扣的,缺少任何一环,整个产业链都不完整。不过,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整个产业链刚刚形成,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并没有清晰的定位,因此就出现了各自为战,互相厮杀的局面。比如,移动运营商就盯上行业应用

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而行业应用开发商看到了移动中间件的市场潜力,也想向产业链上端进军。

但事实上,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混乱,并且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投入和浪费,这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我们看到国内的移动信息化化产业链中,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跨越,结果做了很多重复的事情,但是这些投入,其实并没有与其成正比的回报,这是很大的浪费,我们希望能够有相关的部门,或者说能够在行业当中带头,组成这样一个联合,来制定一些标准,能够把整个产业变得更健康。”庄敏呼吁道。 联盟合作

确实,如庄敏所言,一个产业的启动,必须要有良好的分工和合作,每个环节能够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互相借力,这样才能组合一条共赢的产业链,形成方向一致的市场合力和推力。如果大家都各忙一摊,谁都想做大做全,通吃整个市场份额,到最后可能谁也立不住脚。打个比方:如果每家每户都自己琢磨研究发电,自己造电缆,做电器,那么电气化社会到现在仍旧只能是个空想,正因为有专门的发电厂发电,有电力公司输电,有电器公司制造电器,我们才得以随时随地享受电力带来的便利。

移动互联产业同样如此,做移动互联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准和自己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联手一起拓展市场。如果你是精于应用,但缺乏移动开发的技术,那就可以找无线开发的技术供应商;如果你有产品,没市场,那么就可以寻找有资源有市场的合作伙伴……在上下游不断建立起合作后,一个产业平台就能逐渐形成了,所有的产业环节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我们认为,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

“所以我们将更多的是去联合,而不去说是拓展,我们不会太多的触及到后台的应用厂商,我们只是跟应用厂商联合做好更多的接口,也不会太多触及到前端的设备厂商,我们更多的是能够跟不同的前端设备,都能够让它运行起来。我们希望通过Sybase的中间件平台,能够将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联合起来,这也是赛贝斯在这个产业链中价值的体现。”庄敏介绍道。

确实,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市场,企业移动信息换市场可谓是一片汪洋恣肆的蓝海大洋,但在现阶段,自己造独木船自己划桨的方式显然已不再适用于这个市场,大平台、大同盟的合作不仅能够降低风险与成本,而且可以使资源优势和规模效应更加出色。业精于专,只有分工合作,牢牢把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个新兴的市场立足,也只有这样,整个产业才能茁壮成长,获利共赢。

移动商务的更大价值

不可否认,企业移动商务市场本身的价值已经足够大,但事实上,在此之外,其还有着更大的价值。

20xx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火热,更多的由于个人娱乐市场的兴起。而未来,随着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的普及,将有可能带动整个移动信息化产业链的再一次爆发。“我们现在有一万多家客户,以每个客户有200人使用移动OA系统来计算,那就会产生200万台移动终端的需求。”金和软件产品中心产品总监赵先生说道。在他看来,移动商务在企业内的应用,将会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这一作用所带来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移动商务的普及也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这一价值将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方面。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期,而这种转型要求国内企业必须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作出改变,不能像以往那样只依赖于生产资料的消耗和低成本的人力资源。而移动商务在企业内的应用,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精确营销、精确管理、及时响应、规范流程等等,都将为国内企业的管理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今后几年内,甚至在十几年之后,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点而言,企业移动商务应用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的发展空间,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整个中国的企业,都会因移动信息化的应用而真正的“动起来”。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