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南海问题与周边局势分析

当前南海问题与周边局势分析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尤其是近段时间来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干预亚洲地方事务,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也变得日趋复杂紧张化。如何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南海主权,成为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南海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3月15日越南外交部宣称,对自古就属我固有领土的南沙西沙拥有主权”,并要我国“停止侵犯4月10日,菲律宾海军闯入中国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礁)海域,并在“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避风停靠在黄岩岛的12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试图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4月16日,菲律宾与美国一年一度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16日将正式开幕,此次军演将从16号延续到27号,在菲律宾吕宋岛中部及西南隅的巴拉旺省举行。近段时间以来一系列的南海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日趋复杂紧张化。其实南海频频发生争端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国家觊觎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储量约为550亿吨,天然气为20万亿立方米,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南海的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是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二、南海问题频发影响中国周边局势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向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因为我国目前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来发展社会经济,但是近年来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频繁地在南海问题上于我国发生纠纷和冲突,致使我国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被动化。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与我国在经济上都有重要的合作,南海问题频发使得我国与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关系恶化,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发展。另一方面南海主权争端加剧,

20xx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 互联网行业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影响我国的海洋主权安全和国防安全。20xx年发表了联合声明,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的主权争议,强调南海的航行自由很重要。20xx年4月10日在中国与菲律宾再次发生南海问题争端后,美国与菲律宾举行“肩并肩”联

合军演。东南亚国家企图通过拉拢美国做靠山来制约中国,但其实只是让菲律宾或者越南这几个国家,暂时得到一种保障,事实上见效并不大,美国介入南海问题,主要目的是让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长期保持美国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前沿存在,借此来保持占

据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制高点,牵制中国,同时又能拉拢东盟某些国家,增加东盟与中国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确保其在亚太地区战略的实施。美国介入致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增加南海问题的解决难度,同时给中国施加压力,使得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可能很难控制到按照自己的战略意图去面对整个东南亚的局势,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发展。

三、中国应该如何解决南海问题新加坡《联合早报》

4月16日文章,南海问题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处理得好,这一问题有可能成为中国崛起与东亚整合的促进剂;而处理不好,将成为中国崛起与东亚整合的绊脚石。在南海问题上,我国一向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但是从这几年频发的南海问题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南海问题上推行的政策收效甚微。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依然无视我国主权,挑起南海事端。同时,拉拢美日等大国介入南海问题,插足亚太地区地方事务,致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南海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棘手。面对这些情况,中国应如何应对解决南海问题。(一)在南海维权方面的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我国在南海的维权活动,例如海监船和渔政船经常到南海诸岛海域巡逻,这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正当行为,也是中国对该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一种表现,应当坚持下去,做到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在西方大国介入南海问题上,中国应坚持反对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的原则,说明南海问题只是中国与南海周边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不是地区与国际之间的问题,因此只能由当事国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并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任何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三)、面对美国在南海的制衡和围堵,中国应改变以往在外交上过于低调的做法,展示出自己强硬的外交姿态和武装实力,通过彰显军事实力来为外交斗争提供后盾支持。(四)、中国应继续奉行睦邻、友邻、富邻的政策,发展与东盟国家的良好关系。东盟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与我国关系较好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应继续与之发展友好关系,这样做,可防止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联合对付中国。四、总结总的来说,中国的南海主权绝对不可以失去,中国之所以在过去数十年一直拖而不决,是基于

经济发展的考虑,如果中国在未来真的发展起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在南海就有了绝对的制海权。但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东南亚国家不会等待,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也显然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在南海上我们能看到那么多的国旗。但美国一直不忘在东南亚地区实施影响力,它能给当地国家实现的利益并不多。南海问题事关中国的海洋领土主权,解决得好或不好都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时间,未来全球的竞争在于海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第二篇:南海局势分析

中国与南海

一、南海及其地位

南海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重大。( 1) 南海关系到中国的生存空间和长远发展。中国人均陆地面积为0. 008km2, 远低于世界0. 3 km2 的人均水平, 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而中国的人均海洋面积和资源等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南海对中国的安全非常重要,可以防止敌人从海面进攻中国。( 3)南海是海上交通要冲, 仅从经济上看, 有美国学者研究认为, 中日韩三国经济对南海地区航线的依存度分别高达85. 7%、90. 6% 和87. 3% 。( 4) 南海是资源宝库,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包括海岸带土地、港口、油气、生物、矿产、海水、海洋能、旅游等资源 。

二、资源是南海争端主因

二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南海问题。然而随着南海油气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复杂。

丰富的资源储量是南海争端最重要的原因。当南海海域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后,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海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由此产生并日趋激烈。

南海争端的另一缘由在于南海的地缘政治及重要地位。南海作为海上运输通道,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国际航道。全球每年平均有1/4的海上航运量要经过南海运往各大洲,中国、日本、韩国等国85%以上的石油进口都要经过南海运输。此外,南海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每年有一半以上的世界超级油轮通过马六甲海峡。其中大多数继续航行至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南海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区域内外势力争夺南海控制权的竞争逐步加剧。

三、围绕“南海问题”形成的三组国际关系

1.周边邻国争夺南海的策略:(1)多方占领,掠夺资源。国外多家公司签订了南海资源勘探开发合同, 在中国南海区开采石油!(2)弥合内隙, 联合对华。主要是就相互重叠的权利要求海域达成共同开发协议, 同时推动东盟达成《东盟南海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固化侵占现状。( 3) 扩充军备, 导致大国介入。南海周边国家从80年代中期开始优先发展海空军,同时与大国进行军事合作等。( 4) 制造舆论, 渲染中国威胁,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甚至有的国家曾请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协助解决所谓南沙群岛争议问题, 并多次威胁将有关问题提交安理会或国际海洋法庭解决。

2.东盟的南海问题政策:(1)注重集体协商,协调内部分歧,保持一致对外的立场, 其典型体现是《东盟南海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奉行“大国平衡”战略,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3)主张在现行政策法律框架下解决南海争端,主要强调用和平手段而不是依靠武力解决与南海有关的一切争议,敦促有关争端各方搁置主权争议, 合作开发, 特别是在保证南海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打击海盗和走私等方面合作。

3.区外大国介入南海地区:(1) 美国南海政策的政治利益最为复杂, 总体呈现出“遏制中国、影响东盟、安抚日韩”的战略考虑, 核心是遏制中国。此外, 美国在南海地区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包括贸易、投资和获取资源等;以各种方式支持东盟争端各国, 加强与日本、印度等国的合作以合力围堵中国。(2 )冷战结束后, 日本追随美国的政策, 介入南海。其战略意图, 部分与美国的有重合之处,

如遏制中国、维护南海航道安全、维护其在南海地区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日本也有自己的图谋, 主要是从经济大国跻身为政治和军事大国, 发挥其在南海地区具备最强海军力量的优势;扩大其在亚太地区安全领域的作用;借干预南海问题以便在日中东海争端中向中国施压;争取东盟国家支持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3)冷战后, 印度为实现其大国目标, 提出了“东进政策”。(4)俄澳在南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也在逐步增强。

四、区外大国介入南海对中国的影响

区外大国介入对中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是潜在威胁。区外大国介入对中国处理与周边邻国和东盟的关系是巨大障碍。美日等对东盟各国发展的巨大影响, 成为影响东盟内外政策的“杀手锏”;美日等对有关国家的支持, 使其“有恃无恐”。总之,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仍将处于“打不了、谈不拢、拖不起”的不利境地。

通过散布“中国威胁论”, 建立战略导弹防御体系, 加强美日同盟, 扶持日本军事力量重新崛起, 维护台湾现状, 介入南海问题, 以及利用中国对美日等市场的依赖,美日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巨大影响力, 严重制约着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处理。 五、中国的南海政策

长期以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直是中国处理南海争端的核心战略 随着近年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南海问题的升温,“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却面临来自各个层面的挑战,关于中国南海政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但笔者认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仍具有强大的现实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关键是处理好两对关系。

1.正确看待和处理南海问题与中国-东盟关系

近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合作更加深入,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担忧也同时明显上升。对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是“应加强防范的合作者”,这主要体现在南海争端等战略和传统安全问题上。东盟赞赏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也基本认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东盟部分成员国却又担心中国军力迅速增强,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将来会以武力或武力威胁的方式来解决南海问题。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东盟部分国家希望南海问题“多边化、东盟化、美国化”。

20xx年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一系列矛盾和纠纷使中国在东南亚的良好大国形象受到冲击,而东盟有关国家在中国的形象也严重滑坡。针对双方在各自心目中都暂时出现的负面形象,国外舆论更是煽风点火、火上浇油,国内一些舆论也认为南海问题形势严峻,甚至出现了主张放弃与东盟合作的悲观和极端论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总的来看,合作仍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主流,东盟能够以比较积极的姿态应对中国崛起。伴随中国崛起,东南亚地区曾出现各种“中国威胁论”,成为制约中国与东盟关系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这不可能从根本上制约双方关系的发展。《首先,“中国威胁论”只是影响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种论调,不可能严重影响中国与东盟主流良性关系的发展;其次,鉴于每次“中国威胁论”出现之后,都会实现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进展,所以不妨把不断升级换代的“中国威胁论”视为一种改善与推进双边关系的预警信号;第三,“中国威胁论”亦是促使中国“睦邻外交”政策与时俱进的动力之一。》

东盟国家对中国政策缺乏了解,尤其是当前还很不适应中国的加速崛起等,致使“中国机遇论”与“中国威胁论”成为双方合作的一体两面,而扩大“中国机遇论”、压缩“中国威胁论”,也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睦邻政策的一贯使命。

因此,中国-东盟关系能否经历南海问题的“大考”,关键在于正确评估地区战略态势:美国“重返”东南亚并不足以破坏中国-东盟关系,反而有助于缓解东盟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和恐惧心理;不要高估美国在东盟的拉拢作用,也不要发动东南亚国家反对美国;作为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不断改善的动力,“共赢”仍将受到双方的共同维护。

2.正确处理立德、立信与立威之间的关系

今年,菲律宾在南海问题态度强硬,行动咄咄逼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目前看,我们在南海问题上至少有政治、经济、外交和暴力四种选择。有人认为,去年我们对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都用过了,但效果不佳,因此应采取暴力手段甚至是军事手段。暴力或者军事手段应该是情非得已情况下、被迫的最后选择。

一方面,中菲远没有到必须暴力相向、兵戎相见的时候,目前仍存在其他手段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中菲并非传统对手或者敌对国家,在现实国际关系中,领土和领海争端非常常见。大多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大可不必动则诉诸暴力手段。

另一方面,《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厉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考虑问题时,必定兼顾到利弊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有利的因素,战事就可以顺利进行;在有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不利的因素,各种可能发生的祸患就可以解除。近年来,中国加速崛起,实力迅速提升,时间在我们这边,形势应该说整体对我有利。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考虑自己战略措施可能造成的不利因素。现在对菲律宾使用暴力甚至采取军事手段可能会将菲律宾甚至整个东盟加速推向西方,使我们数十载的外交努力化为泡影,其结果是不但难以达到预期战略目标,还会恶化我们的周边环境,使南海问题真的成为我们崛起之路的“大国陷阱”。

那么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我们很多措施已被实践证明作用有限,因此应予以改进。对菲律宾战略措施的新原则应该放弃“以拉为主”的指导原则,应树立“以打为主,打拉结合,灵活多变”的原则。这里的“打”主要是指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强硬姿态和手段,而不仅仅是暴力甚至军事行动。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不合作为主线恶化菲律宾的整体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环境,政治上可无限期中断双方交流和高层互访,经济上可暂停对菲律宾的贸易、投资和援助,包括我援建的菲律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外交上应借鉴中日撞船事件中的经验,以强大外部压力迫使德尔罗萨里奥下台。执行过程中可视菲律宾南海表现调整我们相关政策的力度。

目前,我们在南海有三方面的任务:立德、立信和立威。立德就是要抢占道义制高点,立信就是在周边国家树立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心,立威就是要树立中国的威严。立德是立信和立威的前提,没有道义上的制高点,信心和威严无从谈起;立信是立威的基础,只有周边国家对我们有信心,中国才会有令人信服的威严。如果只片面强调立威,而忽视立德和立信,那将是本末倒置,即使暂时获得成功,也难以摆脱霸权主义的骂名。

尽管遭遇种种困难,并受到域外力量的干扰,中国政府一直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并以建设性姿态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致力于通过对话与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南海争端。中国希望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与有关国家双边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争议。当前看,如何使中国的主张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与认同,占领道义制高点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

/************************************************************

六、解决南海问题的对策建议

4.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目前世界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5.优先发展海权。(1)中国需要优先发展海权, 其根源在于美国霸权型的太平洋战略并以“岛链战略”军事同盟体系及其不断调整对中国进行抑制; 从中国方面说则表现为先是由于近代海权的极度缺失使海洋权益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蚕食鲸吞,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为收回海洋权益而抗争, 而在独立后则面对美国的海洋封锁和遏制而承受沉重的海洋安全压力, 在当今则尤其表现为在海洋战略空间以及涉及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上受到美 国因素的严重制约。(2)基于国防资源有限和国防战略具有防御性, 优先发展深海力量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威慑力量, 并以此带动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

6.与台湾联手争取南海权益和勘探开发。共同勘探开发将密切两岸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扩大共同利益, 从而推动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联手具有现实基础: 同是中国人, 台湾是主张南海权益的, 两岸具有共同的利益; 国民党在台湾的当政使联手具有政治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