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调研报告

茶 楼 调 研 报 告

城规10151

调研成员:赵钏丞、华新强、杨阳、黄佳晨、卢鹏飞

调研时间:2011.10.22

调研地点:贵阳达德小学旧址、甲秀楼

调研目的:通过对茶楼的调研,对茶楼实地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增加关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此后的茶楼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1.设计前言

      2.茶楼的历史

      3.实地调研

一、设计前言:

       茶室建筑它是一个一单元空间为主体的中小型设计,对基地和环境的,特别是空间层次、借景与渗透方面有特殊要求。

     茶室是以品茶为主,兼供简单的食品、点心,是客人交友、品茶、休憩、观景的场所,茶室的茶文化是提高茶品的捷径,更能修生养性。

 茶室设计主要就以安静、闲逸为特征,综合周边环境,营造一种古典木屋茶楼的氛围,在繁华的市区种下安宁的结界。

要谈茶室设计就不得不谈茶文化,而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二、  茶楼的历史

茶楼在唐代茶馆宋代繁荣起来,唐代是过路客商休息的地方,宋代就成了娱乐的地方,明代品茶方式有了变化:从点茶到出泡,茶馆也繁荣起来,末后茶馆业有所衰落,建国后一段时间,除了老年茶馆,旅游点茶馆外,都有衰落.90年代后复苏,90年代后期发展很快,现代茶馆与历史上.传统上一脉相承,但经营方式和内容上都有变化.过去可以几代传承一个茶馆,现在就一定要有变化和创新,不然就不能生存。拿杭州来说,茶馆经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在茶馆业的潜力很大,旅游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国际间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得茶馆经营有了很大创新,特别是在文化服务方面。茶楼里也有不少文人学者的行踪 。

茶楼有一个旧称,叫“二厘馆”。原来,茶楼的前身,有如江南地区的茶肆,设备简陋,只摆几张桌子、条凳,供人们歇脚之用,供应的食物粗糙只有芋头糕一类的小吃,泡茶的茶壶是石湾产的大耳粗嘴园壶,形状似鹌鹑故以名鹌鹑壶,上茶楼饮茶戏称为去“揸鹌鹑”。茶资只收二厘钱,故又称之为“二厘馆”后来,经济发展了,饮食行业兴旺起来,以经营茶点为主的茶楼才逐渐出现。

三、  调研内容

茶楼是一个供游人饮食、品茶、社交、娱乐的地方,此次调研选取了贵阳两个茶楼,达德学旧址和甲秀楼。

通过对两茶楼的实地观察,收集和分析资料,茶楼具有如下特点。

1.正门立面大气,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游玩,进入大庭院,一股安详沉静之感随之而来,三段楼梯的引导使人倍感和谐庄重,雕有扶风的石墙把后面的道路一分为二,既避免直接看到主室,体现了一种含蓄美。

2.均采用院落式的布局,传统自然,与茶文化融合的更和谐。

茶室内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内敛,适应人们放松休憩,楼梯设置巧妙得当,制造了多个空间格局,让人步行其间不会感到乏味,乐趣盎然。设置竹木花草小品,更增添趣味,茶室中借景的运用,使人在品茶的同时观赏外面的动景与静景,多了一种感官体验。

3.趣味小品的存在,给茶馆增添不少生气

4.雅座室内的布置明显高档次于室外,具有浓郁中国风格,布慢,珠帘等物件可以缓冲通道与视线,满足雅座客人不想被打扰的心理。

5.桌椅和房屋均采用木制,茶文化的相关点缀布置,充分渲染了饮茶氛围,也增添了文化气息。

6.房屋的均为1-2层建筑,更显平静与安逸。

7.绿化布局的合理与充分,使其更具休闲性。

8.灯笼装饰的应用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算得上是建筑的一个小品范畴,只是灯笼款式根据自身设计再来确定配合。

9.两茶楼出口处均布置有出售茶叶商店,方便游人的选购。

10.雅间座位数/总座位数在1/4左右,且室内室外座位兼存。

11.除饮茶外,饮食、娱乐方式也占相当比例,满足多类人群需要。

12.饮茶人群多为中年人。

 

第二篇:茶艺馆设计调研报告

茶艺馆设计调研报告


    地段属于街区繁华地段,所以设计现代式茶艺馆。
    现代式茶艺馆的风格比较多样化,往往根据经营者的志趣、爱好并结合房屋的结构依势而建,各具特色。现代建筑之所以永远走在建筑整体发展的前列,体现了建筑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所以它体现了时代的意义。我们不能再去建古建筑,因为它和时代的要求不符,正像不能再去穿古装一样,这是一个基本原则。照抄照搬,即所谓标签式的"创作"方法,就是把过去的东西重复一遍,不仅没有创意,而且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中国现在文化进入一个新时期,这在我们的电影业发展过程看得很清楚。建筑文化发展应以超越地域和超越民族、全方位地吸收外来建筑文化基础,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一代建筑文化而不是表面的模仿。创作者应从狭隘的物质功利中解脱出来,正确理解两种价值之间的关系,赋予设计作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设计者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的实力。

现代式茶艺馆的风格比较多样化,往往根据经营者的志趣、爱好,结合房屋的结构依势而建,各具特色。有的是家居厅堂式的,开放式的大厅与各种包房自然结合;有的拱门回廊,曲径通幽;有的清雅、古朴、讲究静雅;有的豪华、富丽,讲究高档气派。内部装饰上,名人字画、古董古玩、花鸟鱼虫、报刊书籍、电脑电视等各有侧重,并与整体风格自然契合,形成相应的茶艺氛围。一般以家居厅堂式的较为多见,既有开放的大厅,又有多种风格的房间,客人可以根据兴致作出选择。现代式茶艺馆往往注重现代茶艺的开发研究,在经营理念上紧跟时代潮流,强调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通过营造温馨舒适、热情周到的服务氛围来吸引顾客。

茶艺馆大厅中必须设置茶艺表演台,品茶室可由大厅和小室构成,小室中不设表演台而采用桌上服务表演。视房屋的结构,可分设散座、厅座、卡座及房座(包厢),要合理布局。茶艺馆的空间设计要与其总体设计风格相匹配。在空间布置上可通过虚的手法遮挡视线。例如利用布慢、漏墙、珠帘、屏风、竹篱、木栅等缓冲通道与视线;又如,利用通道的回绕曲折相通,不使人一目了然。适当的分隔还可满足部分客人不想被打扰的心理,这就是所谓的“园必隔”。

在茶艺馆的设计中,局部照明设计和应用是灯光设计的灵魂。总体的空间的照度不要求很高,以人员能够正常活动的最低照度为准,把精力放在刻画细节的局部照明上。每组插座应该有一组灯管,最好是带灯罩的灯光,或类似蜡烛的照明范围不大的灯光,而且多采用暖色灯光,为品茶人创造一个温馨、私密的空间。充分利用光影的作用是茶艺馆照明设计的另一个特点,可利用这个特点有意制造出一些空洞,并把灯光放进去或放在某些植物的下面向上照射,使空间产生有趣的光影,既丰富了视觉效果,又增加了空间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借景”的运用。品茗、赏景是茶艺馆的永恒主题。景色可以是人文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 

茶艺馆环境营造有实的方面,例如山、水、石、木、花、池、亭台、楼、阁、茶具、茶器等;也有虚的方面,例如光、声等。要通过合理的构思组合,使之产生鸟语花香、轻风柔波、水色宜人的意境。

在茶艺馆的适宜部位可叠石、布山形,显得、转折回绕、重叠压复、左山右水、主宾相辅、各有顺序,也可参差错落、穿池叠石,还可点缀布置、奇石、农家石磨、雕刻精美的古代石柱础、石刻艺术品等,间或安排小段崎岖石路之类等。让人们丰富了观景内涵,提升了茶艺馆的文化意蕴。
    基于“近水者亲,远水者恐”的园艺思想,宜在茶艺馆或高或低、或壁面或过道处着力营造人与水的亲和力。例如,可架木石为渠,水流车转;或置假山清泉、小桥流水、喷泉吐珠;甚至可以挖地为池、立亭廊,使成九曲清溪、碧波荡漾之景。带给人们雅、洁、淡、秀的审美意蕴。 

可以在茶艺馆内外及门厅、走廊等处布置高林巨树或奇葩佳木,青藤缠绕、浓绿荫深、隔日蔽尘;或设置竹木花草小品,竹影兰香、疏枝花影;或在窗台、转角、茶几、花架、空中布置花卉盆景,例如文竹、青藤,四季花卉可采用荷花、水仙进行合理搭配,高档次的场合还可布置插花艺术作品。应注重常青类植树,使茶艺馆呈四季常青、四季有花、鸟与花香的景观,丰富景观内涵,营造出更加贴近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