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各国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对比报告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十九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物质文明空前繁荣。然而,这种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却是以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和掠夺为代价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二次石油危机,频频出现的环境公害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酸雨、臭氧层空洞、土地沙化、能源紧缺、自然资源日渐枯竭(图 l )等种种残酷事实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未来发展。人类开始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并积极寻找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社会整体持续发展为内容的新的发展思路。于是,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1.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1962 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 · 卡逊( Rache1C 盯 son )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 《 寂静的春天 》 ,作者描绘了一幅农药污染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 1972 年,两位美国学者巴巴拉 · 沃德( Barbara Ward )和雷内 · 杜博斯( Rene Du BoiS )为联合国环境会议起草的报告 《 只有一个地球 》 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 增长的极限 》 ,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 80 年代,巴比尔( EdwardB . Barbier )等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87 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 Gro HarlemBrundtland )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 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会上通过 《 二十一世纪议程》 ,至此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转变为人类的共同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理论,摒弃了过去“零增长”(过分强调环保)和过分强调经济增长的偏激思想,主张“既要生存、又要发展”,力图把人与自然、当代与后代、区域与全球有力地统一起来。十余年来,各国政府、专家及学者纷纷投入时间和精力,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各个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与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全新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许多行业和领域纷纷展开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具体实践之中。

1.2“绿色建筑”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也给环境与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图 2 、图 3 、图 4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 50 %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 50 %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 34 % ;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 40 % ; 在发展中国家,剧增的建筑量还造成侵占土地、破坏生态资源等现象日益严重。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理念与实践的变革刻不容缓。

    

      

“绿色”,是自然、生态、生命与活力的象征。它代表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贴切而直观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也是将绿色思想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这是国际建筑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采取的积极回应,也必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绿色建筑也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从生态环保的观点,可将其定义为: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拆除过程)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尽量降低环境负荷,同时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其目标是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三者的平衡优化和持续发展。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 · 索勒瑞( Paola soleri )把生态学( Ecology )和建筑学( Architecture )两词合并为” Arology " , 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 1963 年 v 奥戈亚在 《 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 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 1969 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 Lan L . McHarg )在其著作 《 设计结合自然 》 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70 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 80 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但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产生的室内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建筑病综合症( sBS )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因此成为热点。 90 年代之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 1991 年布兰达 · 威尔和罗伯特 · 威尔( Brenda and Robert vale )合著的 《 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 》 问世,提出了综合考虑能源、气候、材料、住户、区域环境的整体的设计观。阿莫里. B .洛温斯( A mory B . Lovins )在文章 《 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 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40 多年来,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积极支持。 1993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 18 次大会发表了 《 芝加哥宣言 》 ,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9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 《 北京宪章 》 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原则与行动纲领。而绿色建筑的普及与发展将成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亲和自然、健康舒适人工环境的必然道路。

1.3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在实践领域的实施和推广有赖于建立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绿色建筑的实现贯彻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需要设计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决策者、施工单位、业主、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具备绿色意识,共同参与建造和运营的全过程。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价结果,形成共识,使其贯彻始终。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综合性,既衡量建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又涉及建筑内部环境的质量;既包括建筑的物理性能,如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建筑外围及材料、室内环境等,也可能涵盖部分人文及社会的因素,如规划、管理手段、经济效益等。而人们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也可能由于观念、当地技术和经济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入实践,以及对人们真正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都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还可以在市场范围内为其提供一定规范和标准,识别虚假炒作的绿色建筑,鼓励与提倡优秀绿色建筑,达到规范建筑市场的目的。因此,绿色建筑体系迫切需要现代科学评估方法作为实施运作的技术支撑。 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按其主要目的,可把它们分为三类: ( l )第一类:建筑设计及决策支持工具这类评估体系主要针对设计方案或新建建筑,以辅助设计与辅助决策为主要目的。它强调在绿色建筑实施的过程中施加影响。预测结果可反馈到设计或实施阶段。通过推荐具体技术、管理方式、计算机模拟分析等手段,使实施者可不断调节方案,以达到设定目标。如 LEEDTM 等。 ( 2 )第二类:分析对比与性能评价工具该类评估体系主要针对已使用建筑。与第一类强调过程不同,它重在考察结果。一般用来对不同建筑进行对比或对建筑的真实性能进行鉴定。通常它采用实测、调查等手段得到评价结果。 Ecoeffect 、 NABERS 等属于这类工具。 ( 3 )第三类:综合工具此类评估体系为前两类工具的结合,它通过系统结构和内容的设置,综合了辅助设计和性能评价等功能。对设计方案、新建建筑和已使用建筑都能够进行评估。如 BREEAM98 。目前 LEEDTM 等也试图通过分册的编写,发展到这类领域。围绕绿色建筑的概念,这些评估工具大都采用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估方法。目前所有绿色建筑综合评估对建筑及业主都是自愿的而非强制性的,但随着其发展及成熟,相信绿色建筑评估会对建筑实践起到更多的规范作用

2   外各国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介绍

  目前国际上发展较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有英国 BREEAM (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美国 LEEDTM (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多国 GBc ( 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等,它们的架构和运作,成为各国建立新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重要参考。其他一些国家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评估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1英国 BREEAM

  1990 年由英国的“建筑研究中心” ( Building ResearchEstablishment , BRE )提出的 《 建筑研究中心环境评估法 》 (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 BREEAM )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也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办法。其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针对英国的市场需求和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BREEAM 的评估对象从开始的办公建筑逐渐扩展到其他各类型建筑。为反映知识技术方面的进步与市场、规范的变化,保持 BREEAM 与实践同步和不断更新, BRE 还定期对 BREEAM 各分册进行修改。从 1 990 年至今, BREEAM 已经发行了 《 2 / 91 版新建超市及超级商场 》 、《 5 / 93 版新建工业建筑和非食品零售店 》 、 《 环境标准 3 / 95 版新建住宅 》 、 《 BREEAM ' 98 新建和现有办公建筑 》 、 《 4 / 20## 版生态住家 》 ( Ecohome )等多个版本。为了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BREEAM 最初采用了一个相当透明、开放和比较简单的评估架构。 BREEAM 主要包含了一些评估条款,覆盖了管理、能源、健康舒适、污染、运输、土地使用、位址的生态价值、材料、水资源消耗和使用效率九个方面,分别归类于“全球环境影响”、“当地环境影响”及“室内环境影响”三个环境表现类别。如《 BREEAM 一生态住家 》 (附录 l )。这样根据实践变化对 BREEAM 进行修改时,可以较为容易地增减评估条款。被评估的建筑如果满足或达到某一评估标准的要求,就会获得一定的分数,所有分数累加得到最后的分数, BREEAM 根据建筑得到的最后分数给予“通过、好、很好、优秀”四个级别的评定。最后则由 BRE 给予被评估建筑正式的“等级认证” ( Certification ) (图 7 、图 8 )。 《 BREEAM 一办公建筑》 自 98 版之后,框架有较大不同(附录 2 ) ,它通过建筑性能核心评估、设计与实施评估、管理和运作过程评估这三个评估的组合把“新建办公建筑”、“空置办公建筑”和“已使用办公建筑”的评估包括在了同一个框架里(图 5 ) ,并且引入了一个权重系统来区分不同环境影响分类的重要性(图 6 ) ,扩展了系统的功能。《 BREEAM 一办公建筑 》 的评分原则为:

  (l)根据被评估建筑种类确定需要评估的部分:

   a.建项目和改建项目,参评“设计与实施”和“建筑性能”两部分

   b.置建筑,参评“建筑性能”部分;

   c.评“建筑性能”和“管理与运行”两部分。

  (2)计算被评估建筑在各条款中的得分,及占此条款总分的百分比; ( 3 )乘以该条款的权重系数,即得到被评估建筑此条款的最终得分; ( 4 )被评估建筑每项条款得分累加得到总分。

    

  《 BREEAM 一办公建筑 》 可以保证建筑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评估的连续性。若一个建筑在设计阶段已进行了评估,那么在以后管理阶段评估时,已评估过的核心部分可不必再重复评估。对于设计项目, BREEAM 评估一般在详图设计接近尾声时进行。评估人根据设计资料作出最终评估,再由 BRE 给建筑作出定级( labeling )。如果想获得更好的评分, BRE 建议在项目设计之初,设计人员较早地考虑 BREEAM 的评估条款,评估人也可以以某种适当的方式介入、参与设计过程。评估已使用的现有建筑,评估人需根据管理人员提供的资料,做出一份“中期报告”和一份“行动计划大纲”,以提供改进措施和意见,客户可在最终评估报告及评定之前采取改进,以获得更高的评级。 BREEAM 这种评估程序充分体现了其辅助设计与辅助决策的功能。为保证评估的质量, BREEAM 从 1 998 年开始培训并签发执照给 BREEAM 评估人及指定评估机构。这个做法保证了 BREEAM 评估的可靠性。 BREEAM 已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 25 %到 30 %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

受 BREEAM 的启发,不同的国家和研究机构相继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估系统不少参考或直接以 BREEAM 作为范本,如香港的“建筑环境评估法” HK 一 BEAM ,加拿大 BEPAC ,挪威 EcoProfile 等。

2.2美国 LEEoTM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usGBc )编写的 《 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 》 (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 LEEDTM )问世于 1995 年。 LEEDTM 评级体系制订的目的是推广整体建筑一体设计流程,用可以识别的全国性“认证”来改变市场走向,促进绿色竞争和绿色供求。这项导则包括场地规划、能源与大气、节水、材料与资源、室内空气质量和创新加分 6 大方面,其每一个方面又包括了 2 一 8 个子条款,每一个子条款又包括了若干细则,共 41 个指标,总分 69 分。与众不同的是,每个方面都有若干基本前提条件,若不满足则不予参评整个系统。具体评价内容见附录 3 。 LEED 的评分原则为: ( l )满足前提条件,方可参评; ( 2 )选择条款,计算得分; ( 3 )累加得到总分。 LEEDTM 围绕设计方案组织其结构并提供推荐措施,引导设计功能强大。同时参评者自选条款,自备文件,透明性强,大大方便了资料的收集。 LEEDTM 未采用权重系统,而使用了直接累加的评分方式,简化了操作过程。由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权威性, LEED 认证具有相当的权威与有效性。 LEED 的评估流程为: ( l )在一个建筑工程的开始阶段,设计/建造单位向 USGBC 登记要求获得 LEED 认证; ( 2 )一旦满足了最低的前提条件, LEED 将会在工程的每个阶段,随时回答一些困难的问题、提供解释和指导,为设计师、建造商及业主提供技术创新、成本一效率分析和建造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调整方案或目标,以保证LEED 认证的申请成功; ( 3 )工程结束,设计/建造单位向 USGBC 申请 LEED 认证; ( 4 )根据工程所得分数高低,由 USGBC 授予“认证通过”、“银质级别”、“金质级别”或“白金级别”认证证书(图 9 、图 10 )。除评估系统文本外, LEEDTM 还提供了一套内容十分丰富全面的使用指导手册。其中不仅解释了每一个子项的评价意图、思路及相关的环境、经济和社区因素、评价指标来源等,还对相关设计方法和技术提出建议与分,并提供了参考文献目录(包括网址和文字资料)和实例分析。 LEEDTM 已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中国,科技部 21 世纪办公楼等 6 幢建筑已申请获得 LEEDTM 的认证(图 11 、图 12 )。 LEEDTM 于 20## 年发布了 2 . 0 版; 20## 年更新到 2 . 1 版,它通过提供一个模板,从而简化了评估文件准备和提交程序;评估对象扩展到已使用建筑的 3 . 0 版正在开发中,预计将在 20## 年发布。

 

第二篇:20xx-20xx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绿色建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

20xx20xx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20xx20xx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

20xx20xx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xx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

预测报告

?

?

?

? 【出版日期】20xx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订购电话】400-700-9383(免长话费) 010-56024668 传真:010-60343813

报告目录

我国正式启动绿色建筑近10 年时间,期间我国的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地方到全国、从单体向城区、城市规模化发展,特别是2013 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绿色建筑发展的激励政策,全国范围内获得绿色标识的建筑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同时还涌现出一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我国绿色建筑了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全国累计共评出1,446 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6,270.7 万m2,其中,设计标识项目1,342 项,占总数的92.8%,建筑面积为1,275.6 万m2。平均每个绿色建筑的建筑面积为11.3 万m2。

2013 年,我国绿色建筑数量及建筑面积继续快速增长,全国共评出704 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较2012 年增长了81%,总建筑面积达到8,689.7 万m2,较2012 年增长了112.3%。其中,设计标识项目648 项,建筑面积为7,929.1 万m2,运行标识项目56 项,建筑面积为760.6 万m2;一星级268 项,占38.1%,建筑面积4,127.3 万m2;二星级332 项,占47.2%,建筑面积3,692.2 万m2;三星级104 项,占14.8%,建筑面积870.3 万m2。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

其中,以省级区域来看,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四个省、累计数量位居前列,以城市来看,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市数量靠前。2013 年各地标识

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贵州、甘肃等地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除西藏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智研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智研数据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揭示了绿色建筑行业市场潜在需求与市场机会,报告对绿色建筑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并分析了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背景 1

第一节 绿色建筑行业的定义与特点 1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1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1

三、绿色建筑发展背景 1

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3

第二节 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8

一、绿色建筑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8

二、绿色建筑行业产业环境分析 40

三、绿色建筑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50

四、绿色建筑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54

五、绿色建筑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59

第二章 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与项目认证分析 64

第一节 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64

一、国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64

二、主要国家与地区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启示 65

三、国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73

四、德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73

第二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与技术现状分析 78

一、绿色建筑标志项目规模分析 78

二、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星级分布 78

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地区分布 78

四、绿色建筑标志项目建筑类型分布 81

五、绿色建筑标志项目气候区分布 81

第三节 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与项目案例分析 82

一、中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状况 82

二、中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85

三、绿色建筑行业技术策略分析 90

第四节 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与项目认证分析 91

一、绿色建筑认证评价标准综述 91

二、美国LEED认证标准分析 91

三、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分析 95

四、中国LEED认证项目分析 97

五、中国绿色建筑认证存在问题 98

第二部分 行业深度分析

第三章 中国绿色建筑主要需求领域及市场容量分析 99

第一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99

一、行业发展之政府因素分析 99

二、行业发展之开发商因素分析 100

三、行业发展之消费者因素分析 100

第二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分析 101

一、公共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101

二、居住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108

三、工业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111

第四章 中国重点区域市场绿色建筑投资潜力分析 113

第一节 上海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13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13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15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 116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 116

五、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17

第二节 北京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18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18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19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 119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 120

五、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21

第三节 广东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26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26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26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 127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 127

五、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28

第四节 江苏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33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33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34

三、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34

第五节 浙江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40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40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42

第六节 天津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42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42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43

三、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43

第七节 湖北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44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44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46

三、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 146

四、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47

第八节 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50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50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51

三、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 152

四、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52

第九节 重庆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57

第十节 陕西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58

一、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58

二、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159

三、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 160

四、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 161

第五章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及策略分析 163

第一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163

一、绿色建筑行业面临的观念问题 163

二、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推动力问题 163

三、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产业链问题 165

第二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66

第三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盈利性分析 168

一、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168

二、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70

第四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模式与渠道分析 174

一、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现状 174

二、绿色建筑行业融资渠道与创新 174

第五节 绿色建筑行业经典案例分析 182

一、“美国绿色校园”案例分析 182

二、大梅沙“万科中心”分析 186

第三部分 行业投资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192

第一节 绿色建筑成本因素分析 192

第二节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193

一、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 193

二、绿色建筑典型项目成本分析 193

三、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比例分析 195

四、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项分析 196

五、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地域分析 197

第三节 绿色建筑成本变化分析 199

一、绿色建筑成本下降因素分析 199

二、绿色建筑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200

第四节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分析 200

一、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内容 200

二、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特点 201

三、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改善途径 202

第七章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领先企业发展分析 204

第一节 绿色建筑相关企业发展综述 204

第二节 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204

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发展情况分析 204

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11

三、阿特金斯(中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16

四、北京达实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20

五、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27

第三节 绿色建筑开发投资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239

一、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39

二、上海绿地集团发展情况分析 246

三、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55

四、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63

五、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66

第四节 绿色建筑产品/服务提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71

一、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71

二、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84

三、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88

四、远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98

五、北京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01

第八章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策略(ZY LXY)308

第一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08

一、观念层面发展趋势预判 308

二、技术层面发展趋势预判 309

三、制度层面发展趋势预判 320

第二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24

一、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市场潜力分析 324

二、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市场的优势分析 325

第三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329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329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330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331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333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334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336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337

第四节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投资区域及发展策略分析 338

第五节 绿色建筑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339

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客户

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报告内容

我司的行业报告内容充实,报告包括了行业产品定义、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量、产品生产技术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对购买者认识和投资该行业起到初级作用。

3、报告重点倾向

我司的行业报告重点倾向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数据、行业企业数据、行业市场相关数据等。报告侧重点略有差异,具体情况看报告结构目录。

4、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人员组成各高校的知名导师、行业高管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查人员。

我们的团队人员对客户需求定位精准,能抓住项目精华,以合适的文字图表和图形展示项目投资价值。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我司研究员在信息、理念、创新思维上具有开拓性给客户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报告数据来源

我司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20xx20xx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智研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A.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于20xx年注册成立,是国内较早开展竞争情报、市场调研、产业研究及专项研究为主的调查研究机构之一,凭借其专业的研究团队,先进的研究技术在此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a)拥有全国百万家企业基础数据库

b)全国各地分支网络和严格的调查控制流程,使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c)超过200多个研究项目的成功案例

d)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化工、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等诸多行业

e)典型客户包括巴斯夫、杜邦、阿克苏诺贝尔、强生、福特、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B.智研咨询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a)行业研究部分智研咨询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方法:

b)通过对厂商、渠道、行业专家,用户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

c)二手资料收集,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d)智研科信具有获得一些非公开信息的渠道: e)政府数据与信息 f)相关的经济数据 g)行业公开信息 h)企业年报、季报

i)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j)精深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

我们的服务领域

20xx20xx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范文与此报告无关,主要展示报告结构与我们的研究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