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及评价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及评价

(供参考)

1  内容和内容解析

教学内容主要指“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知识及其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基本要求:①正确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阐明其核心,明确教学重点;②正确区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③正确阐述当前教学内容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④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

2  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方式的依据,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依据.清晰而具体化的目标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目标: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

目标解析:对“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究”的含义进行解析,一般的,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都应进行适当分解.

这里,目标不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以1.…,2.…,3.…的方式逐条列出,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具有有效的教学定向作用.

基本要求:①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指导下,设置并陈述课堂教学目标;②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③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④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会进行哪些判断,会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会分析、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3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是指教师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数学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思维发展理论,通过“诊断”及分析,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教学难点)做出判断,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问题诊断,可分为教学前问题诊断、教学中问题诊断、教学后问题诊断.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要求“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复杂的教学活动有序可控,受着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在进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时,应当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具体地,可以从认知分析入手,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对照教学目标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已有基础和目标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本栏目的内容应当做到言之有物,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进行说明.例如,在“向量的坐标表示”中,可以包含如下诊断:“学生在理解始点不在坐标原点的向量的坐标表示时会出现障碍,其原因是……”.另外,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教学问题,这也是在分析过程中要加以注意的.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等);②分析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具备的认知基础;③确定“已有的基础”和“需要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师帮助下消除;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难点,并分析突破难点的策略.

4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教学支持条件主要指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具备的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和外部条件.学习条件的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材料的前提.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分析,分析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支持条件,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发现数学规律.对于外部条件,可以适当侧重于考虑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构建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的教学情境.

5  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策略是指在设定教学目标后,依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解决教学问题而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策略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学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并做到具体且针对性强:对如何选择、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材料的分析;②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出发组织教材,将已学知识自然融入新情境,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③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的分析;④对如何围绕教学重点,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问题串”,用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分析;⑤对如何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适当帮助的分析;⑥对如何提供学生学习反馈和调节的分析.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从操作层面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步骤和方式.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前后呼应.

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这一线索的构建可以从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内容解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应当以学习行为分析为依据,即要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思维过程的描述.可以利用问题诊断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基于自己以往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本内容的思维活动过程,给出本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怎样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其中,应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建构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注意适切性,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领悟思想方法有真正的启发作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在每一个问题后,要写出问题设计意图(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等)、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这里,要特别注意对如何渗透、概括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作出明确表述.

教学过程应当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对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是:

  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学习过程安排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呈现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的归纳、概括活动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供应用性情境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等;

  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内容及其反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再现和纠正,使知识(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学生活动合理有效,教师指导恰时恰点: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

  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机智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采取有效策略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设计的练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既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的作用,又在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包括教育技术在内的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7  目标检测设计

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以一定的习题、练习或相关方式进行检测.这就是目标检测.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都要写明设计目的,以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

这一部分内容及其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实往往是教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直接选用现成材料,把它作为作业下发给学生课下完成,完成后也没有有效的反馈途径和方式,在矫正、提高等方面更为欠缺.

附:量表

 

第二篇: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平凉二中 润彩虹

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评价分为两部分:

1.    定量评价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5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2.定性评价

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等。

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50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2.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评价系列表

表二:小组协作互评表(30分)

 3.学习感受(20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