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就(略)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环境(略)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基本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和谐发展。

(四)"十二五"的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

1、发展定位

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打造"三基地一枢纽",强化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地位,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黄石作为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工业为重点、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国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依托特钢、铜产业基础和优势,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建成全国一流的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辐射鄂东赣北皖西的现代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黄石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全国主要港口和一类开放口岸的综合交通优势,进一步推进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建设,对接国家交通大动脉,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推进黄石新港物流园等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将黄石建成辐射范围广、集散能力强、水公铁无缝对接的现代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2、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现"1234"的总体目标。"1234"即"一个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个下降":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幅达到省定要求;"三个翻番":到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xx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四个转变":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向"两型"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市;由资

源主导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转变,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由工矿生产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型城市转变,建设宜居城市;城市形态由分散组团型向网络紧密型转变,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是:

--经济发展目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消耗降低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新突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科技教育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到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R&D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市民文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到20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

--资源环境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17%和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幅达到省定要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5%;主要水体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

--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目标。以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就业22.5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58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专栏1:"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xx年 20xx年目标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经济发展

1 全市生产总值* 亿元 690.12 1220 >12 预期性

2 城镇化率* % 52.2 60以上 预期性

3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35.01 40左右 预期性

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353.78 810 >18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74.06 [4860] >25 预期性

6 居民消费率 % 39.92 44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00 630 >16 预期性

8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34.1 68 >15 预期性

科技教育

9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5 98 约束性

1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88 96 预期性

1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 1.6 2以上 预

期性

12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万人 >15 预期性

1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11.9 15 预期性

资源环境

14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10.72 10.68 约束性

15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1 预期性

16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吨水/万元 270 189 [30] 约束性 17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0.9 1.5 约束性

18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吨标煤/万元 1.83 1.52 [17] 约束性 19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约束性

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万吨 4.69 4.22 [10] 约束性

二氧化硫 万吨 9.27 7.88 [15] 约束性

氨氮 万吨 0.52 0.47 [9.6] 约束性

氮氧化物 万吨 4.65 4.42 [4.9] 约束性

21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 32 37 预期性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481 584 约束性

2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50 55 预期性

23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81.2 85 预期性

24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3 90 预期性

人民生活

25 全市总人口* 万人 260 270 <6‰ 约束性

26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套 10826 [70000] 约束性

27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17 <4.5 预期性

2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5.61 [22.5] 预期性

29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51.19 58 约束性

30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1.6 96 约束性

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5460 26050 >11 预期性

3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5525 9310 >11 预期性

33 转移农业劳动力 万人 2.56 [17.5] 预期性

34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31.5 35 预期性

1、 注: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后,根据20xx年的统计结果核实和变动了部分指标和和基期数据;根据上级有关指标设置要求,增设了省已设置、我市未设置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等4个约束性指标和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1个预期性指标;按省定名称,将"每万人口专利授权数"更名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约束性)"中,按省要求具体设置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4个子项。

2、 [ ]内为五年累计数;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总人口为户籍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按老口径计算;;城镇参加基本养老

保险人数为在黄参保人数,不含中央、省属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省级参保人数;约束性指标中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指标需进一步核实并与省衔接;*为省设指标(27个),其他为市设指标。

二、发展大产业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培育新兴、改造传统、壮大接续、提升三产、集群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建材、能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九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实现超"11522"的目标,即黑色和有色产业集群超1000亿元,高新技术和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超1000亿元,能源和建材产业集群超500亿元,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超200亿元,化工医药产业集群超200亿元;商贸(增加值)、物流(增加值)、旅游(收入)、畜牧水产(产值)产业集群均超100亿元。

(一)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坚持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方向和"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接续替代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到"十二五"末,培育10家百亿元大企业,发展1400-1500家规模以上企业。

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撑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主导性产业。

(1)新材料。充分发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资源及加工技术优势,加大研发投入,以发展功能材料为重点,促进传统材料向新型精细、高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到20xx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2)新能源。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清洁、经济、稳定的能源保障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替代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适度发展传统能源,努力形成新老能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电子信息。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引领作用的技术工程,促进新型磁卡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产品制造、嵌入式PLC等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形成以卡产品、电子产品、电子自控系统产品、工业控制软件为主要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4)节能环保。加快建立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平台和推广体系,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节材型压缩机、高效节能炉窑、风机、换热设备和环保装备。到20xx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5)生物技术及医药。推进医药企业的战略重组及兼并整合,引进开发转化先进生物医药技术成果,培育自主品牌,建设阳新富池生物医药科技园。以新型药物和新型药物中间体为重点,巩固抗癌药、激素原料药、硬膏剂类药优势,发展新品种和新剂型。到20xx年,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

2、做强做大接续替代产业

坚持把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根本抓手,重点加快发展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等四大接续替代产业。同时,积极抢抓国家、省实施产业振兴计划的有利契机,加强与武汉城市圈汽车、石化等重点产业的对接融合,引进实施一批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接续替代产业结构。

(1)装备制造。抢抓国家支持发展重大技术装备的政策机遇,以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信息化、低碳化为主攻方向,突出"大、特、专、精"特色,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完善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促进优势装备成套化、精密化、智能化,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替代进口能力和升级换代能力。到20xx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精密数控成型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涂镀层加工成套装备生产基地、中部地区最大的干法水泥生产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和华中地区重要的模具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2)农副产品加工。充分利用大冶、阳新和周边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绿色、方便、营养、保健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优势品牌,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培育精品名牌,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到20xx年,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优质茶油生产基地和鄂东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3)纺织服装。完善"面料-服装"产业链,以清花无卷、纺纱无接、织布无梭和精梳为方向,推广抗菌整理、氧化防皱及柔性工艺技术,提高面料的功能和档次,增强面料与服装的配套能力。按照"向上延伸辅料,横向繁荣品种,向下发展配套"的思路,扩大高档服装生产规模,反向带动棉麻毛纺织产业发展。到20xx年,建成中部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品牌鞋业生产基地,创建中国服装名城。

(4)化工。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高分子合成和精细化工为方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和农药中间体等产品,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到20xx年,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将驰顺化工建成全球最大的甲基、乙基氯化物生产基地,湖北远大建成亚洲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

3、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按照"向上加强资源保障能力,横向强化配套协作,向下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加快实施一批改造提升项目,进一步增

强原材料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1)钢铁。鼓励大型企业加大对铁矿石、废钢等资源的控制,支持大冶铁矿开展深部开采和接替资源勘探,提高资源的综合保障能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降耗和环保达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改进工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品种质量,打造特钢及延伸加工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到20xx年,特钢资源在本地实现延伸加工的比重达到30%左右,建成全国最大的模具钢生产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板材、管(件)材生产基地和武汉城市圈重要的轴承生产基地,将新冶钢打造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特钢生产企业,黄石新兴管业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2)有色。加大深部找矿力度,引导本地铜矿资源在同等条件下就地转化,建立废旧金属拆解和回收利用基地,增强铜资源的综合保障能力。支持铜冶炼企业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铜冶炼系统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稀贵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大力发展铜、铝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延伸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到20xx年,形成年产电解铜60万吨的能力,建成国内一流的铜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铝型材生产基地,把有色集团建成国内最具成长性的铜冶炼加工企业,把中铝华中铜业建成国内一流的铜精深加工企业。

(3)建材。发展大水泥,淘汰小水泥,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再新批水泥生产线项目,严格限制市区内石灰石资源开采,鼓励华新、华祥、尖峰等一批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走出去"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企业采用窑外分解熟料等先进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推进水泥产品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水泥预制构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等水泥延伸产品。推进非金属矿及石材产品的延伸开发,支持利用本地非金属矿及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开发生产新型节能建材,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潢材料。到20xx年,水泥总产量控制在2500万吨以内;新型建材产品产值占建材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二)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发展为方向,统筹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业,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协调、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匹配、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xx年,现代物流、金融和旅游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

1、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大力发展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的物流中转、快运通道。加快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培植物流市场主体,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制造业和商贸业的物流业务剥离外包,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完善物流综合服务功能,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加快推进黄石新港(棋盘洲)、花湖、罗桥等三大物流园区和黄金山、西塞山、铁山、大冶城西北、陈贵灵乡、阳新城北、富池等七个物流

中心建设,引导物流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业集群化发展。

2、金融业。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金融市场主体建设,规划建设磁湖西岸金融集聚区。积极推进黄石银行、农信社改革重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主要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网点布局。强化货币政策传导,优化信贷结构,确保信贷总量稳定增长。推进银企合作和信贷模式创新。规范发展融资平台。提高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的比重,"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5-8家上市企业。鼓励和支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不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监管效能,维护金融稳定。

3、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打造"数字黄石"。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试点,发展物联网,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强以无线电管理为重点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和安全保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化3G(TD-SCDMA)电子政务应用。

4、中介服务业。促进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自律性行业组织发展,重点发展法律、财务服务机构,鼓励发展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市场交易中介组织,培育发展市场监督鉴证机构。大力发展广告业,培育发展会展业,加大中介服务业品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中介服务业体系。

5、商贸服务业。积极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与武汉大市场的对接融合,构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引进、培育商贸流通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形成购多功能、多层次的业态结构。推进专业市场建设,形成3-5个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促进批发市场提档升级。科学合理布局商贸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重点打造特色街区,在各县(市)区配套建设商贸节点,在社区建设便利店,形成覆盖全市的商贸网点体系。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引导连锁企业向村级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农家店),逐步实现经营网点全覆盖,形成统一、规范、便捷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6、社区服务业。按照功能齐全、综合利用、布局合理、集中建设的原则,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建设,推进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加快 "12343"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构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平台,积极发展科教文体服务,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全方位开展养老、托幼服务,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稳步发展社区治安法律服务和社区就业再就业服务,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服务体系。

(三)促进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重点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特业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综

合服务,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种植业。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发展农业尤其是种粮的积极性。坚持做好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稳定发展粮油生产,确保优质稻、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保持在60万亩和50万亩以上。推进规模化经营,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水平。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特色蔬菜、精细蔬菜、山野蔬菜等三大蔬菜开发产业带,形成一批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总面积达到10万亩、市场相对稳定的标准化蔬菜基地。发展苎麻种植,优质苎麻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2)畜牧业。依托中粮、福润、永惠、联海、健丰等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三元杂交猪、肉鸡、肉鸭、肉鹅等高效养殖业,集中在大冶陈贵、茗山、大箕铺、灵乡、保安、还地桥和阳新率洲、陶港、白沙、浮屠、大王、富池等地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生产示范区,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中粮生猪健康养殖、健丰良种生猪繁育、伟佳肥肝鹅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

(3)水产业。推进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提高精养水面单产水平,大力推广虾稻连作、虾蟹混养、鱼沼果立体循环养殖等先进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重点发展螃蟹、南美白对虾、小龙虾、泥鳅、红尾鱼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到20xx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

(4)林特业。严格林地保护制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重点发展以油茶为主的50万亩经济林,以意杨、松树、杉树、泡桐为主的50万亩速生丰产林,以刺槐、油桐为主的50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和2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不断提高规模效益和带动作用,将林特业发展成为特色现代农业中新的支柱产业。

2、加强农业综合服务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农技110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机推广服务水平。

(四)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

调整优化建筑企业结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培育8-10家一级资质建筑施工和装饰企业。加强建筑行业市场管理,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到20xx年,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00亿元,装饰装修业产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打造大园区与优化空间布局

(一)大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依托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发展平台和政策优势,做大做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推进以"三园一带"(黄金山、大冶城西北、阳新城北工业园和沿江经济带)为重点的园区建设,形成特色突出、设施对接、政策共享、联动发展的园区开发建设格局。到20xx年,

全市8个省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1、全力开发建设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坚持国家级开发标准,努力建设大产业的承载区、大园区的先导区、大城市的中心区,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增长极、全国最具活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到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以上,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万人。黄金山新区按照工业新区、城市新区、生态新区的发展定位,重点发展以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适度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20xx年,入园规模以上企业突破300家,建成现代工业集聚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建成20平方公里起步区,东扩南延30平方公里,实现与黄石市区的全面融合,并与大冶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团城山区域服务功能,建设全市政治、文化中心和金融、教育、商务等高端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支点。加快花湖综合物流区发展。

2、统筹推进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完成港区1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建成现代港口、现代物流和对外开放的承载平台。大冶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城西北工业园,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产业,与黄金山工业园联动发展。阳新工业园,优化城北、城南和富池工业区的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黄石港工业园,建设以中小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科技含量较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色产业。西塞山工业园,按照重化工业聚集地的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特钢、能源、新型建材、医药及精细化工等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模具钢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实现与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的联动发展。下陆长乐工业园,积极推进铜、钢产业链延伸,推进工业废气、废渣、废液以及烟道灰等工业"四废"的综合利用,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灵成工业园重点发展模具钢、装备制造及其延伸产业,打造以特钢模具加工和成套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调整优化空间布局

1、工业布局

按照集聚产业、突出特色和"企业出城、项目进园"的要求,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长江经济带和交通干线为依托,相应布局产业集聚区和集群,推进形成"一核(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带(沿江经济带、沿路经济带)多板块"的经济发展格局。

2、服务业布局

突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集聚区建设,全面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两大商贸区(胜阳港中心商贸区、磁湖西岸商务区)、三大物流园区(棋盘洲物流园、花湖物流园、罗桥物流园)、五大特色旅游区(环磁湖都市休闲旅游区、青铜文化旅游区、东方山大旅游景区、神舟·端午民俗文化旅游区、阳新生态古民居旅游区)。

3、农业布局

依托产业基础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五大农业产业板块(优质粮油生产区、特色蔬菜生产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名特优水产养殖区、绿色经济林特区)、四大农副产品加工园(劲牌系列农产品加工园、黄金山食品加工产业园、棋盘洲粮油物流加工园、陈贵-还地桥畜禽水产品加工园)。

4、生态布局

开展环境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构建"一区(黄石主城区生态绿地)两轴(长江生态走廊和富水生态走廊)五环(环磁湖、大冶湖、保安湖、仙岛湖、网湖水体保护区和林网)六片(东方山、黄荆山、小雷山、黄坪山、七峰山、大王山)"为重点的综合生态体系,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根据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将市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三大主体功能区,贯彻落实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建立政绩考核和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进发展。

四、建设大城市与完善基础设施

(一)构建城镇发展的新格局

1、形成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

按照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构建以"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十个中心镇、一百个中心村"为支撑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结构合理、有序推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到20xx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一个中心。加快推进大冶市区和黄石城区的对接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团城山-黄金山"和大冶中心城区为双核,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和铁山区为紧密层的网状组团式特大城市格局。

一个副中心。以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阳新县兴国镇区为核心,以莲花湖为中心,全面推进阳新新城区建设,构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良的中等城市格局。

十个中心镇。推进大冶市的陈贵、灵乡、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和阳新县的富池、韦源口、龙港、浮屠、白沙等10个中心镇建设。大冶、阳新按照镇级市的要求规划建设2-3个人口5万以上、有较强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的重点中心镇,使之逐步成为县(市)域城镇体系的重要支点和经济发展的副中心。

优化城镇布局。重点推动城镇向长江和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沿线集聚和发展,形成"两带三群"的集镇发展格局,即:河口-韦源口-黄颡口-富池等城镇组成的沿江城镇带,大王-大箕铺等城镇组成的大冶湖南岸新农村示范城镇带;以陈贵-灵乡、浮屠-白沙、还地桥-保安-金山店为主体的三个城镇群。

2、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将大冶湖以北涵盖黄石和大冶城区的近500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大城区规划,推进"南向融合、东西开拓、环湖建设、沿江发展",进一步拉开大城市发展格局。到20xx年,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人口过百万、建成区面积过百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

加强"南向融合"。重点建设黄金山新区,加快发展大冶城区,到20xx年,

建成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万。实施黄石城区和大冶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黄石城区和大冶城区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实现空间形态、功能组织、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同城化发展。

实施"东西开拓"。推进城市沿江东向发展,重点发展以西塞山工业园、棋盘洲物流园为载体的临江临港经济,推进河西地区与中心市区、阳新沿江一体化发展。西向推动铁山区与大冶还地桥的对接,实施交通等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和生活空间的联动发展。

推进"环湖建设"。加大对磁湖保护和建设力度,完成环磁湖生态廊道和景观建设,实施水体保护修复工程,发展文体休闲旅游等公共服务。推动城市发展由环磁湖向环大冶湖推进,做好大冶湖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加强环湖区域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

着力"沿江发展"。整治城区沿江环境,完善城区沿江交通和景观生态建设。在城区下游大力发展临江工业和临港经济,形成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

3、推进城区协调发展

黄石港区形成以商贸流通、交通、金融、旅游、文体和商务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西塞山区建设特钢产业集聚区、全市商贸和旅游业的重要支点、山水宜居城区。下陆区打造中心城区,建设中部地区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全省佛教旅游名胜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铁山区建设矿冶名区、旅游新城。

4、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四城同创",巩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建成全国卫生城市、全省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优化城区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城区空间,促进城区生产和生活空间分离,严格控制中心区域建成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和建设规模,有序疏散老城区人口向团城山地区和黄金山新区转移,基本完成各城区的城中村搬迁改造。强化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进城管体制改革,构建大城管格局。

(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大力推进以水路、公路为主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客货运运输枢纽建设,促进交通建设、管理、养护和服务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布局协调、衔接顺畅、能力充分、绿色安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进程,打造辐射鄂东赣北皖西的综合交通枢纽,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由"总体适应"向"适度超前"跨越。

1、公路建设

强化黄石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地位,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道干线为主体,以农村公路为基础,全面覆盖城乡的大路网。构建"三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国省道公路网,新增国省道干线388公里,总里程达到949公里,全面覆盖所有建制乡镇,形成较高密度的国省道高等级免费公路网。已有国道基本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已有省道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路面铺装达到高级;将重要的县乡公路优化整合提升为国省道,新调整

的国省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2、港航建设

将棋盘洲新港区建设成为鄂东组合港的龙头,与武汉新港互动发展,配套建设大冶湖、兴国、富池等码头作业区,实施长江航道以及富水、大冶湖航道疏浚及建设工程,改造提升入江口船闸等级,形成以"一江两河"为骨架、干支相连、通江达海的航运网。构建港口集疏运网络,实现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区域岸线资源整合,促进港口资源的集约利用。

3、铁路及航空建设

建成武黄城际铁路和武九客运专线黄石段,实现铁路运输客货分离和城市之间铁路客运公交化,提升黄石在全国铁路东西通道中的地位。调整黄石铁路线网及站场布局,规划实施主城区铁路线网改造和山南铁路既有线扩能改造,逐步拆除铁黄支线铁路,新建山南铁路延伸线和新冶钢连接线,全市新增铁路90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381公里。规划预置机场和机场快速通道选址,积极争取发展航空。

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加强公路枢纽、铁路客货运站、物流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集疏运能力,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构建城际快速公路货物运输网络、省际铁路货物运输网络、国际水路货物运输网络,形成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货物运输枢纽。

5、公共交通建设

坚持公交优先,形成多层次、集约型、一体化、换乘方便的城市公交体系,着力解决"出行难"问题。优化公交网点布局,加强公交停车场建设。积极发展低碳公交和智能公交。规划公交专用道。改进交通管理和控制,推进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公交事业,构建城乡公交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

(三)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完善黄石城区组团间的快速道路交通网络,推进大冶城区和黄石城区间的交通融合,强化连接阳新城区的交通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500万平方米。

2、加强电网建设。充分发挥黄石电网作为鄂东电网负荷中心和供电枢纽的作用,建设结构合理、运行安全可靠、高效低耗、供电能力强的一流电网。重点建设以500千伏磁湖变电站、西塞电厂、黄石电厂为中心的220千伏放射与单环网相结合的骨干输电网架,加快110千伏变电站布点,稳步推进66千伏系统的升级改造。

3、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和给排水能力。推进供水设施建设。加快城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增强城区排渍能力,完善内湖水循环体系,扩容抽排泵站,完成黄石市区排渍泵站电源双回路改造。市区综合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大冶、阳新达到50年一遇。

4、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和公园建设。加快建设改造沿长江、环磁湖(青山湖)和东方山、大众山、黄荆山、月亮山景观带,改造城市主干道景观。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和改造升级。

5、提高天然气覆盖率和城市供热水平。加快城区供气管网与省级黄大高

压管线连接及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居民使用天然气气化率达到60%以上,扩大企业、出租车和公交车用气面。实施黄石电厂热电联供管网延伸工程。

五、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新农村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支持大冶市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加快发展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文化旅游产业,争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排头兵。支持阳新县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脱贫致富的示范区和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三基地一乡一区"。

(二)全面推进村镇建设和环境治理

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培育发展中心镇,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新型小城镇。推动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向小集镇、中心镇集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四两"工程,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及污染物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四清五建六改"工程。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水利设施

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大型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网湖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围堤建设工程。

2、农村交通设施。全面提高县乡公路路面铺装率和道路等级,重点改造县通乡公路,继续实施通村公路连网和村组公路硬化改造。积极实施农村"渡改桥"工程, 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推进农村交通设施的安全改造。

3、农村电网。重点对供电半径大于15km的农网、电压难以保证的农村边远地区,加快建设35千伏电网。

4、农村安全饮水。做好饮水水源地保护利用规划,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村人口全部饮用安全水。

5、农村广播电视。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实施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偏远的农村地区提供公益性有偿服务,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

(四)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

1、搬迁(移民)扶贫。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居住在边远山库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特困人口,继续分阶段实施人口迁移,完成2000户搬迁。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工作。

2、老区和贫困地区建设。加大对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以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在大冶市、阳新县76个贫困村、老区 村中开展整村推进扶贫。

(五)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1、统筹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将农村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管理新体制。

2、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可流动转移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以大病统筹为重点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规模,实现新农合参保(合)全覆盖。

3、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劳动者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扶持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劳动者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同等优惠。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制度。加快建立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主、多功能、多种培训的综合实训基地,加大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每年培训农民工总数不低于4万人,逐步形成农民培训与转移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

六、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节约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

1、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加强共伴生矿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及资源化储存能力。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2、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鼓励企业发展循环型生产模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建设循环型产业体系,扩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范围,建设下陆长乐、黄金山、西塞山等3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立体循环种养殖模式。积极倡导与循环型发展方式相一致的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建设循环型社会。

3、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低碳技术及产品产业化,减少高耗能产业带来的结构性能源消耗。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积极探索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创建黄金山省级低碳经济示范园,争创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建立排污权交易中的碳排放市场。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型社会建设。

4、节约能源。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着力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强对重点企业能耗的监督检查。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实施八大重点节能工程。推进节能型社会建设,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民用和

商用节能,实现社会节能常态化。

5、节约用水。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完善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形成机制,着力抓好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20xx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

6、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创新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加强节地责任考核,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坚持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68万公顷。积极开展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加大低丘岗地开发和低产林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用地与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工矿废弃地复垦。发展农村集中型住宅、城市节地型住宅。

7、节约原材料。加强对冶金、建材、建筑、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鼓励使用再生材料。抑制产品过度包装,积极推广散装水泥,鼓励包装物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水环境保护。实施流域水环境保护工程和水系网络构筑修复工程,推进长江黄石段及中小河流污染水域治理,加强对重点湖泊的保护。加强对冶炼压延、化工医药、食品饮料等重点行业工业废水排放监管,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完善地下水污染监测评价体系和防治管理体系,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防治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开展备用饮用水源地规划与建设,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大气环境保护。建立全市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监控。加大电力行业的脱硫、脱氮设施建设步伐,改造燃煤锅炉,抓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推广清洁能源,控制烟煤型污染,控制和削减颗粒物排放。"十二五"期间,力争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3、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开展重点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工作,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加快推进土壤污染修复,开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科学灌溉,严禁固体废弃物向农村地区转移。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强化含油、含重金属、含有毒有机物工业污泥的处置工作,加大对医疗废物的处置监管力度,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杜绝市域外各种有毒、有害废物以各种形式流入我市。

5、辐射、放射环境安全管理。实行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完善辐射事故预警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辐射、放射事故的能力。强化放射源的跟踪管理。

6、生态环境修复。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相应机制。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和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天

然林保护工程,抓好江河防护林带和交通道路沿线绿化带建设。

7、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建立完善温室气体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七、科教兴市与人才强市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教育优先,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全面落实国家、省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智力、人才支撑,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建设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的目标和要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1、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建设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工程化开发,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科技创业平台、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

2、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技术攻关。以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制造业信息化为主线,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进冶金、机械、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和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实施200项重点科技项目,开发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新产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提高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和竞争。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协作,推进联合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引进项目消化创新,到20xx年,国家和省级企业工程中心发展到10家。

4、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推进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工作,努力建设自主知识产权丰富、转化渠道畅通、工作体系完善、发展环境优良的知识产权强市。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幅10%以上,50%的规模以上企业及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具备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5、不断推进科学普及工作。加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和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技术和发明竞赛等群众性科普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二)优先发展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各类教育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1、巩固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每个县(市)区、乡镇建设一所学前教育示范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

准化建设,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逐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力争到20xx年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改善高中阶段办学条件,推动高中学校高质量、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黄石市区、大冶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学生入学率。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重点,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到20xx年,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5万人左右。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加强中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专业。加强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3、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水平。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努力增加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和新专业。力争完成湖北师范学院创建湖北师范大学工作,支持黄石理工学院更名和硕士点建设工作,促进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发展。

(三)加强人才开发管理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队伍,到20xx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2万人,人才竞争力进入全省前列。

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促进人才规模、结构、素质的全面提升。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人才需求,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专业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大幅增长。

2、创新人才开发和管理体制。坚持科学、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职称改革。搭建人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盘活人才资源存量,落实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

八、改善民生与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建共享。

(一)努力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

坚持把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努力扩大就业。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积极支持就业容量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民营经济,推进形成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改制、关闭企业和裁员企业职工、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到20xx年,基本实现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目标。

2、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逐步改变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局面。

(二)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具有黄石特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全市社会保障水平。

1、扩大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统一、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其他专项救助相衔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3、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以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和园区、新区、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政策资源,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具有黄石特色、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全体中低收入家庭、惠及外来务工人员、投入主体多元、建设标准适当、配租公平合理、流转规范有序和监督管理高效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三)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服务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九、弘扬矿冶文化与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加快以矿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大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切实增强黄石发展的软实力。

(一)大力推进矿冶文化建设

传播、弘扬、发展矿冶文化。打造"中国·黄石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建设一批以矿冶文化为主题的经典景区。保护和建设好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积极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矿冶文明、青铜文化、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建设大冶青铜文化名城、铁山矿冶文化名区,申报和创建黄石历史文化名城。弘扬矿冶文化蕴含的城市精神。

(二)提高全市人民文明素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网络,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节·西塞神舟会的推介和外延建设,对阳新采茶戏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介和保护。加强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和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学生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和老年人、残疾人体育的健康发展,建设体育强市。

(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共享功能和作用,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五)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艺演出和娱乐、体育业、艺术培训、艺术品等六大产业,促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娱乐、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市GDP增幅,将大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1、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矿冶文化和山水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对接和融合。着力发展以矿冶文化为特色的工业旅游,培育形成黄石山水旅游名片,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促进矿冶文化、宗教文化旅游和红色、生态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到20xx年,旅游业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建成4A级以上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4家,五星级酒店3家,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2、现代传媒业。广播电视品牌效应和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3名,将黄石广电打造成为省域强势媒体。支持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做强做大。培育区域性现代化书刊物流企业集团。

3、文艺演出和娱乐业。支持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化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的发展。积极引导演出中介服务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农村文化艺术演出市场发展。

4、体育业。大力引导体育消费,培育发展体育市场,努力满足不同人群体育消费的多元化需求。

5、艺术品业。突出地域特色,培育文化艺术品市场,重点发展孔雀石、黄石玉、青铜器、石雕、木雕、根雕、布雕、布贴画等富有特色的艺术产品,扶持书画等传统艺术。

6、艺术培训业。鼓励专业艺术院校、文艺机构和社会力量面向市场发展适应社会各层次的艺术培训项目,促进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的艺术教育培训机构。

(六)推进文化改革创新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将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深化新闻媒体改革,推进宣传与经营两分开。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产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内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参与国际、国内和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职责清晰、运转协调、顺畅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依法规范招投标活动。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积极搭建各类投融资平台,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投融资体系。

3、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按照发展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不同要求,坚持政事政资分开、管办分离,实施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加快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改革。

4、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的农村产权制度。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配套改革。深化"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及农业"小三场"改革。

5、推进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重点推进黄金山低碳经济示范区、大冶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市县合作共建示范区、下陆长乐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四大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创新"两型"产业发展机制,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市场主体建设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探索建立国有非经营性资产监管体制。

2、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支持其扩张、兼并重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对非公有制经济开放。

(三)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构建湖北东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1、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充分发挥黄石工业、交通、科技等比较优

势,把黄石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鄂东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矿冶文化旅游中心,进一步增强黄石在武汉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强与黄冈、咸宁、鄂州的互动发展。积极推进湖北长江武汉--黄石段的开放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密集带和新型城镇连绵带,构筑长江经济带东翼的战略支点。

2、增强经济开发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的统一规划,促进相互间的联合联动,合理定位、集约发展、共同繁荣,打造长江中游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申报筹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打造承接国内外加工贸易转移的重要平台。

3、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理念,围绕主导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大型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实施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4、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坚持科技兴贸、品牌兴贸,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培育5家年出口过1亿美元的企业,15家年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00家年出口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在深度开发日本、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开拓俄罗斯、非洲、中东、印度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基地,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十二五"期间,外贸出口累计达到41亿美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十一、社会管理与和谐黄石建设

促进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黄石。

(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1、政治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人权保障。

2、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法制黄石建设,加强依法行政,维护法制权威,提高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的法制化水平。改进和加强地方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成"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公证工作。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3、基层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的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充分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重视和发挥社会自治组织在协调社会利益和调处社会纠纷方面的功能。培育、引导社会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社区工作保障机制。

(二)促进人口健康发展

1、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完善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行社会化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障老年人权益。

3、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参与的社会化妇女维权机制,保障妇女平等接受教育和平等就业的权利。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4、保障残疾人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要求,建立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1、增强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全市自然灾害、环境生态安全体系和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建设。加强粮食、石油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物资和重要商品的储备保障,推进城乡社区应急避难所建设。加强民事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和疏散基地建设。

2、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管;加强种植、养殖业生产源头管理,规范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3、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重点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到20xx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xx年下降10%以上。

4、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增强司法保障能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建设"平安黄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区及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共安全服务设施和项目建设,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基础建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及时解决民间纠纷,改进和完善信访工作,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四)做好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略)

十二、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保持投资增长力度(略)

(二)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略)

(三)完善公共财政政策(略)

(四)强化产业政策导向(略)

(五)加强质量技术和精品名牌创建工作

健全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加快区域公共检测平台建设。推进技术标准工作。建全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控体系。着力打造"黄石制造"品牌,到20xx年,全市力争培育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湖北名牌产品100个,主要产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引导、培育、创新、发展"为着力点,积极争创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提升我市商标发展总体水平,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400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5件,省级著名商标80件,市级知名商标达到100件。

(六)优化发展环境(略)

(七)保障规划实施(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