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模版)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计量模型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分析

   09丁颖班

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注重粮食生产,我们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本文将从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等几个方面分析,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粮食生产函数,比较分析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的不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经济模型  政策建议

1文献综述

李子奈教授(1999)[1]采用了农用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农业劳动力五个指标,根据1983~1995 我国的粮食生产数据拟合出了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的线性回归模型。赵俊晔、李秀峰、王川(2006)[2]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

1991~2004 年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

一直保持高的关联度,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仅次于有效灌溉面积,在此基础上对提

高我国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出了建议。朱再清、陈昉源(2006)[3]

利用湖北省1993 年和2003 年粮食生产的截面数据,运用OLS 法建立1993 年和2003 年

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回归模型,就不同时期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弹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及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梁子谦、李小

军(2006)[4]选取了15 个指标,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影

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粮食单产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科技进步水平,其次

是物质投入因子、环境与气候因子和政策因子;对粮食播种面积影响最大的因子是资源及科

技因子,其次是比较效益及政策因子。贾金荣、朱捷(2007)[5]通过分析认为,在农村经济

获得一定发展并全面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和随着我国成功入世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

国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已经失效,政府必须尽快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以保证

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稳定和提高。此外,沈颖(2006)[6]、谢杰(2007)[7]、王晓丽(2008)

[8]、刘定惠和朱超洪(2009)[9]、李晔和崔岩(2009)[10]都对粮食生产问题做出了相关研究。

 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本文将从影响粮食产量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等,得出粮食生产函数的经济模型,分析对粮食生产的显著影响因素,并结合分析的结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2粮食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理论假说

根据农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在一定限度内,粮食产出量与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劳动力数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化肥、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劳动力投入越多,则粮食产量越高;而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呈现负相关关系,即成灾面积越多,则粮食产量越少。

2.2 影响因素的选取

粮食产量,以此作为建立经济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农业化肥施用量,化肥的施用量对粮食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从化肥的研发到使用,使粮食的产量有所提高,故选择其为解释变量,分析化肥的使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力度。粮食播种面积,中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在逐年的减少,这对于我们粮食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选择它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粮食产量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成灾面积,我国是一个频繁发展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旱灾、水灾、台风等,对我国的粮食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将其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其过粮食产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农业机械总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在国外很过都是依靠机械化的生产,使得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以其为解释变量,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多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是农业发展的保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所以以它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2.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选取1983—20##年中国粮食产量(Y),农业化肥施用量(X1),

粮食播种面积(X2),成灾面积(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农业劳动(X5)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分析。

表1  我国1983-20##年农业主要统计指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2010)

3 模型的回归

说明:为了更准确的预测,我们使用对数模型,设W=logY  Zi=logXi

设粮食生产函数为 W=b0+b1Z1+b2Z2+b3Z3+b4Z4+b5Z5+u (u为随机干扰项)

3.2OLS法估计模型

得到估计模型

W=-4.0078+0.3828Z1+1.213Z2-0.0813Z3-0.0478Z4-0.1075Z5

  (-2.117)    (7.52)  (9.54)  (-5.15)  (-1.09)  (-1.837)

R^2=0.9825   R1^2=0.9783

F=236.533   DW=1.908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236.533>F0.05(5,21)=2.68

故认为粮食生产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由于其中X4、X5前参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符号的经济意义也不合理,故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4 计量经济学检验

4.1多重共线性检验

(1)简单相关系数检验

Z1,z2,z3,z4,z5的相关系数如下

由表格可知,X1与X4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2)简单的回归形式

 分别做W与Z1、Z2 、Z4、Z5间的回归

(1)    w=8.79+0.238Z1

   (45.38)   (9.96)

       R^2=0.798  F=99.12  DW=0.8915

(2)    w=-16.42-0.49Z2

(2.62) (-0.91)

       R^2=0.032  F=0.825  DW=0.302

(3)     w=8.859+0.1757Z4

      (34.32)   (7.22)

       R^2=0.676  F=52.162  DW=0.633

(4)    w=9.222+0.144Z5

     (3.63)  (0.59)

       R^2=0.0137  F=0.348  DW=0.2199

可见,粮食生产受农业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最大,与经验相符合,因此选(1)作为初始的回归模型

(3)逐步回归

将其他解释变量分别导入上述初始回归模型,寻找最佳回归方案

(如下表)

讨论:第一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Z2,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t检验

第二步,引入Z3,拟合优度再次提高,且参数符号合理,变量也通过t检验,只有DW值落入了无法判断的区域,但有LM检验知仍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第三步,引入Z4,尽管拟合优度很高,但X4的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符号不合理

第四步,去掉Z4,引入Z5,拟合优度仍有所提高,但Z5未能通过t检验

所以得到W关于Z1,Z2,Z3,的线性方程

W=-5.96+0.33Z1+1.29Z2-0.09Z3

   (-4.99) (32.35) (13.06) (-5.95)   

R^2=0.9796  SE=0.0152  D.W=1.511  F=368.37

4.2序列相关性检验

从上面的回归报告可以看出,常数项为负值,不符合经济含义。下面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序列相关。

首先做残差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邻残差项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走向,初步判定不存在序列相关。

下面采用LM检验法:

对于前面得到的方程W=-5.96+0.33Z1+1.29Z2-0.09Z3做序列相关性分析,

一阶滞后et=b0+b1Z1+b2Z2+b3Z3+r1 et-1+x

et=-0.0189-0.003785*z1+0.008*z2-0.0083*z3+0.06982*et-1  

(0.017)  ( -0.402)    (0.093)   (0.567)   (0.3235)    

R^2=0.03865      N=25   P=1  K=4

LM=(N-P)*R^2=0.927,该值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自由度为1的分布的临界值,因此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自然也不存在高阶序列相关性。

4.3 异方差检验

用怀特检验法,辅助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怀特估计量NR^2=7.65,该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5的分布的相应临界值,0.05(3)=7.81因此不拒绝同方差假设,即不存在异方差。

最终拟合图像如下:

5模型估计参数的含义

    经过以上分析,得出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W=-5.96+0.33Z1+1.29Z2-0.09Z3

(-4.99)  (32.35)  (13.06)  (-5.95) 

 R^2=0.9796  SE=0.0152  D.W=1.511  F=368.37

    =0.9796表明,粮食总产量的有97.96%可以由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的数值来解释;

    Z1的回归参数32.35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万吨,粮食产量增加32.35万吨;

    Z2的回归参数1.29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000公顷,粮食产量增加1290吨;

    Z3的回归参数-0.09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灾面积每减少1000公顷,粮食产量增加900吨;

6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从分析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增加粮食产量:

6.1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从分析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万吨,粮食产量增加32.35万吨,所以合理的使用化肥,可以大大地提高粮食生产量。

6.2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这就要求要做好农村、城镇规划建设,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惩占用、乱用土地的行为,尽量减少耕地浪费;要鼓励并指导农民科学地进行土地开发,将荒废用地改造成可耕用地;政府要减少商业用地,少开发农业用地。

6.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成灾面。

    要继续做好生态农田保护工程建设,加大防护林体系、防治沙漠化和盐碱化等治理工程建设,建设各类农田水利工程,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赵俊烨,李秀峰等. 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9):9

—12.

[3]. 朱再清,陈昉源. 湖北省粮食生产模型与投入要素效益比较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8(5):531

—533.

[4]. 梁子谦,李小军. 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因子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11):19—22.

[5]. 贾金荣,朱捷. 中国粮食生产激励机制及调整对策研究[J]. 财经论丛,2007(1):20—25

[6]. 沈颖. 粮食产出波动的实证分析—以四川为例[J]. 中国物价,2006(3):50—52

[7]. 谢杰.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9):36—40

[8]. 王晓丽. 吉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 年中国数量经济学年会论文集

[9] 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10]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09. 
[11] 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相关推荐